「智東西」晚報第817期
2017.12.14 周四
#今日要聞#
1、法國氫能源電動單車上路 充電只需2分鐘
據法國媒體報道,法國普拉格馬工業公司(Pragma Industries)生產的首批氫能源電動自行車正式投入使用。該公司表示,目前已售出100輛氫能源電動自行車,他們計劃在明年面向法國和全世界售出幾百輛自行車,并強調已接到很多來自德國和丹麥的海外訂單。
據報道,這款自行車重25公斤,跟普通電動車的重量相差無幾,充電只需兩分鐘,可持續騎行100千米,定價為7500歐元(約合人民幣5.83萬元)。普拉格馬工業公司計劃,2020年出售單價可降至3500歐元。
2、工信部:今年工業機器人產量預計達12萬臺
12月13日,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司副司長羅俊杰表示,2017年中國工業機器人產量預計突破12萬臺,規模約占全球產量的三分之一,未來將積極引導外資投向中國機器人領域。
此外,羅俊杰稱,近五年,中國機器人產業規模保持20%的高速增長。2017年1至10月,中國工業機器人產量首次突破10萬臺,同比增長近70%。中國東北、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中西部等區域初步形成產業集聚區。
3、蘋果投3.9億刀改良/增產FaceID關鍵元件
12月13日報道,蘋果旗下“先進制造基金”宣布了其第二筆投資:向iPhone X和AirPods的激光芯片供應商Finisar注資3.9億美元。投資完成后,Finisar將啟用德克薩斯州一座占地70萬平方英尺的廢棄制造工廠,將其變為高科技設施,研發垂直擴展腔面發射激光(VCSEL)芯片。這些芯片可以進行深度和距離感知,幫助支持Face ID、Animoji和ARKit等蘋果產品新功能。
#人工智能#
1、無人貨架公司果小美C1輪融資5000萬美元
12月13日消息,無人貨架公司果小美宣布,已完成5000萬美元C1輪融資,由祥峰投資領投,老股東IDG資本和藍馳創投等持續聯合投資,弘道、沂景、德商等跟投。
果小美成立于2017年6月,已經獲得4輪融資及完成了一次戰略合并,累計融資金額超5億元人民幣。此外,果小美還與成都市高新區合作,建設全國總部基地和全國銷售網絡基地,其中包括研發基地,人工智能、智能硬件、智能無人倉儲管理系統等。
2、廣州AI研究院成立 計劃3年引入30個AI團隊
據媒體報道,廣州國際人工智能產業研究院已在廣州南沙自貿區掛牌。據悉,該研究院計劃在3年內吸引不少于30個海內外有較強影響力的AI產業高端人才團隊入駐,建設南沙國際頂級AI產業園。
廣州AI研究院是由亞信集團建設的新型研發機構,2017年10月于南沙新區成立。研究院由雅虎創始人楊致遠和亞信集團董事長田溯寧擔任院長,將開展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前沿技術的研究、產品開發、成果轉化和產業推廣等工作。
3、英特爾與貴陽等合建AI開放平臺 明年投用
據媒體報道,由貴陽市人民政府和英特爾(中國)公司、中國人工智能產業創新聯盟三方合作共同打造的AI開放平臺正式落戶貴陽國家高新區。目前,平臺設備資源等基礎設施已完成部署,預計于2018年1月20日投入運營。據悉,該開放平臺將通過三方合作服務百家AI創新企業的接入和開發,還將結合地方資源特色,落地AI解決方案。
4、計算機視覺公司圖麟科技A輪融資2.5億
12月13日消息,計算機視覺公司圖麟科技已完成2.5億元人民幣A輪融資,由鴻為尚珹、同創偉業等機構投資。圖麟科技成立于2014年,目前團隊有100多人,擁有人臉識別、圖像識別、機器視覺、圖像/視頻檢索等核心技術。在2015年該公司曾獲得同創偉業1000萬元Pre-A輪融資。
CEO魏京京表示,此輪融資資金將具體用在三個方面:一是推動已經實現商用落地的工業機器視覺技術進行規模化復制;二是拓展圖麟在新零售、安防、金融、教育、醫療等細分行業領域布局;三是引進和培養AI技術人才。
5、海信推出支持亞馬遜Alexa的空調與除濕器
12月13日消息,海信推出兩款支持亞馬遜語音助手Alexa的產品——HiSmart空調和HiSmart除濕器。用戶需將這兩款設備與Echo音箱配對,并將Alexa賬號與海信的智能應用綁定,即可通過語音命令調整空調制冷設定、除濕器模式以及其它功能。
6、騰訊與珠海及橫琴新區在AI領域展開合作
12月13日消息,騰訊與珠海市政府、橫琴新區管理委員會分別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通過開放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移動支付等方面的技術能力,騰訊將與兩級政府在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醫療等領域展開深入合作,共同推進“互聯網+”行動計劃,加快當地數字經濟的發展。
7、阿里云推云骨干網 能快速構建多地域網絡
12月13日消息,阿里云發布了一款智能互聯的網絡產品——云骨干網。據了解,該款產品能夠分鐘級構建多地域全球網絡,并和混合云連成一體,打造具有企業級規模和通信能力的智能云上骨干網絡。
阿里云網絡產品負責人祝順民介紹稱,云骨干網的操作和開通ECS虛擬機一樣便捷,“用戶不需要深入了解網絡基礎知識,即可輕松完成配置”。
8、AI跨境支付公司Airwallex A+輪融600萬刀
12月13日消息,國際跨境支付公司Airwallex(空中云匯)宣布,完成600萬美元的A+輪融資,由風險投資公司Square Peg Capital投資。本輪融資計劃用于Airwallex在香港、新加坡和北美地區的業務擴張及團隊組建。
Airwallex成立于2015年,總部位于墨爾本,是一家致力于運用先進的大數據、人工智能和算法技術,為機構及商戶提供“智能點對點”的外匯及跨境支付解決方案的公司。
9、AI防欺詐平臺Simility B輪融資1750萬美元
據外媒消息,利用機器學習進行欺詐監測的平臺Simility獲得1750萬美元B輪融資,由Accel Capital領投,PayPal作為戰略伙伴跟投,原有投資者The Valley Fund和Trinity Ventures追加投資。本輪資金將用于全球合作伙伴網絡擴張,以及擴大市場、客服和數據科學團隊。
Simility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防欺詐軟件云解決方案提供商,提供了一個高度可擴展的防欺詐云平臺,利用機器學習和人工干預相結合,保護企業免受復雜欺詐交易侵害。
10、谷歌AI中國中心成立 由李飛飛和李佳領導
12月13日上午,在谷歌開發者大會上,谷歌云首席科學家李飛飛宣布,谷歌AI中國中心在北京成立。谷歌AI中國中心將由李飛飛和谷歌云研發負責人李佳博士共同領導。其中,李飛飛將會負責中心的研究工作,負責統籌Google Cloud AI,Google Brain以及中國本土團隊的工作。
根據Google官方的說法,李飛飛已經為中國中心招到了一些頂尖的AI專家,并將在接下來的幾個月內繼續招人組建團隊。李飛飛表示,“我們希望在中國本土進行合作,珍惜與頂尖人才合作的機會”。
11、美國科學家研發AI交通系統可計算車輛數目
據外媒報道,美國德克薩斯州的研究人員正在研發新款工具,利用AI技術從原始交通攝像頭數據中識別目標物,如人、車輛、交通燈等,然后識別并歸納這類目標物的移動及交互方式及特點。據悉,該工具可實現標記、追蹤及分析交通流量,可應用于兩個實例中:計算道路上的移動車輛的數量;識別車輛與行人間的緊密接觸。研究人員表示,希望研發一款靈活而高效的系統,對交通研究人員及決策者提供輔助,滿足其多變的實時分析需求。
#新出行#
1、安波福將成立科技中心 測試自動駕駛汽車
據外媒報道,安波福將于明年在波士頓成立一家科技中心,以擴展其在工程方面的工作并測試自動駕駛汽車項目。安波福表示,這家多層的科技中心將建造在波士頓海港附近,并將雇傭300名員工。安波福將使用該科技中心研發并推出移動出行試點項目,以幫助減少交通擁堵并增加波士頓海港附近公共交通的使用。
安波福高級副總裁及首席技術官Glen De Vos表示,計劃將其移動出行解決方案應用于協助波士頓小型城市活動,特別是Go Boston 2030倡議。Go Boston 2030倡議期望利用自動化的移動出行服務創建一個更加高效的交通網絡。
2、本田將與合資品牌推出電動車型 明年上市
據媒體報道,本田宣布,將與合資品牌——東風本田和廣汽本田共同推出中國專屬電動車型,新車將基于本田緊湊型SUV平臺打造。研發出的純電動汽車將分別由東風本田和廣汽本田進行投產,并且將于2018年正式投放市場。目前,本田在華產品序列中,共有思鉑睿 銳·混動、CR-V 銳·混動、雅閣銳·混動等多款電氣化車型。
此前,本田就與東軟睿馳確立合作協議,共同開發電動車的電池管理技術、車輛數據云管理和車載互聯技術等核心技術,推動傳統汽車與軟件及互聯網的融合。
3、Lyft登陸加拿大 首批簽約100位多司機
據外媒報道,美國網絡打車公司Lyft已登陸加拿大多倫多,標志著該公司首次在美國以外的市場與Uber展開競爭。Lyft多倫多總經理蒂姆·霍頓(Tim Houghton)稱,目前,已經有超過50000名多倫多居民下載了Lyft應用,但拒絕透露該公司具體簽約了多少司機,僅表示超過100位。
4、傳經緯張穎希望ofo摩拜合并 張穎:沒說過
12月13日,有媒體報道稱,ofo的投資方真格基金創始人徐小平和經緯中國創始管理合伙人張穎表示,ofo和摩拜會合并。此外張穎稱,“事實上我也希望合并”。隨后,張穎回應稱:“沒有說過,做為一個小投資人,我不會也不應該在公開場合說這種話”。
此前,ofo投資方金沙江創投董事總經理朱嘯虎曾多次表態,ofo和摩拜最終將合并。但是,摩拜方面卻回應稱:“不感興趣,沒必要”。
5、Airgain加入5G汽車聯盟 提供無線連接技術
據外媒報道,無線技術公司Airgain加入5G汽車聯盟(5GAA),以布局自動駕駛、互聯汽車及智能化車隊管理領域。該公司相信通過使用無線技術為車載網絡、V2V以及V2I提供先進的無線連接解決方案,能夠在互聯汽車市場扮演重要作用。Airgain為5G汽車聯盟帶來了一系列的連接解決方案以及經驗,旨在為政府、公共安全以及企業研發無線應用程序。
6、本田氫能源摩托車專利曝光:采用MSX車型
據媒體報道,本田氫能源摩托車專利曝光。據悉,這款摩托車以本田MSX為基礎的車型,在油箱與發動機的位置安放了燃料電池組和控制系統,位于后搖臂位置的電機用來驅動后輪,而氣罐則被設計在車座下方,這輛車擁有氫燃料電池車型的完整結構,內部與傳統電動車相差較大。
此前,鈴木也推出過氫燃料動力概念車Crosscage Hydrogen,同樣使用了傳統摩托車造型,電池與氣罐都被放置在油箱和發動機的位置。業內人士稱,這樣的設計會對操控造成影響,而本田的設計更為合理。
7、福特野馬將推混動版車型 或搭載9AT變速箱
據媒體報道,福特旗下Mustang(野馬)將推出插電混動版車型,有望搭載9AT變速箱。根據福特規劃,2020年時Mustang插電混動版車型將在北美上市,后續將引入中國市場。新車動力系統由EcoBoost渦輪增壓發動機和雙電機組成,輸出可媲美現款V8發動機,同時在電動機的助力下最大扭矩將進一步提升。作為參考,現款Mustang搭載的2.3T發動機最大功率228kW,峰值扭矩320Nm。目前福特尚未透露這套插電混動系統的具體參數。
8、豐田與松下有望合作研發車載方形電池技術
據路透社報道,豐田汽車與松下表示,雙方同意考慮共同研發電動汽車方形電池的可行性。周三的聲明建立在雙方現有的合作基礎之上,松下目前為豐田的混合動力汽車生產電池。豐田曾表示,計劃在2020年推出純電動汽車。而松下計劃,到截至2022年3月的財年,將其汽車業務營收翻倍至2.5萬億日元(約合220.5億美元),而電池業務將是其中的關鍵。
9、寶馬高管:寶馬電動汽車使用壽命長達15年
據媒體報道,寶馬高管表示,其電動汽車的壽命與現有的內燃機車型一樣,長達15年或更多,且易于回收。寶馬電池研發部門負責人Andreas Raith指出,電池原料中鋰、鎳、銅等材料沒有毒性,使得電池可回收利用。此前,寶馬宣布,計劃在2025年前推出25款電動化車型,其中12款為純電動汽車。
10、寶馬:將在自動駕駛汽車中保留方向盤
據外媒報道,寶馬電動汽車研發團隊負責人Robert Irlinger表示,即使未來完全實現自動駕駛,仍然會保留方向盤,以便于車主操控汽車,隨時享受駕駛的樂趣。
寶馬此舉不同于其他車汽車公司的理念,如大眾旗下全自動駕駛概念車Sedric就將完全取代人工駕駛。但Irlinger不贊同這種模式,他稱寶馬的重點向來放在個人出行,將繼續致力于打造駕駛之樂。
11、捷豹路虎11月中國銷量達1.38萬 增長19%
12月13日,據捷豹路虎官網發布的數據顯示,捷豹路虎11月份在全球市場的交付量達到5.23萬輛,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10%,主要受全新路虎發現和路虎星脈驅動。其中,在中國銷量達到13808輛,漲幅達到19.1%。1-11月份的累計銷量達到13.08萬輛,同比增長24%。
12、豐田汽車:預計2030年電動車銷量達550萬
12月13日,據國外媒體報道,豐田汽車公司社長豐田章男表示,希望到2030年,包括混合動力汽車在內的電動汽車銷量能夠占到公司總銷量的50%。此外,豐田章男稱預計到2030年其電動汽車銷量約為550萬輛,其中450萬輛將是混合動力和充電式混合動力汽車,100萬輛將是純電動汽車和燃料電池電動汽車。
13、央視財經證實:吉利計劃收購奔馳股份
12月13日,央視財經通過內部渠道求證得知,吉利近日開始了收購奔馳股份的相關事宜,但具體數額還無法確定。此前,有消息稱,吉利計劃投資40億歐元(約400億人民幣)收購奔馳的母公司戴姆勒表示欲收購其3%到5%的股份,倘若此次收購成功,吉利或將成為戴姆勒公司的第三大股東。但是,戴姆勒拒絕了吉利的請求。
14、Tesla電動卡車獲最大訂單:百事預訂100輛
據媒體報道,特斯拉電動卡車Semi獲得百事公司100輛訂單。這是目前已知的最大訂單,占特斯拉電動卡車總預訂量的三分之一以上。據估計,目前特斯拉電動卡車的總預訂量已經達到267輛。
百事可樂北美供應鏈高級主管邁克-奧康奈爾(Mike O’Connell)表示,百事的目標是在2030年之前將其供應鏈中產生的溫室氣體減少至20%,預訂特斯拉的電動卡車只是為實現該目標而采取的舉措之一。
#AR/VR#
1、FB開放AR工具ARStudio 可制作動畫效果
據外媒報道,Facebook宣稱,準備向所有第三方開發者開放其增強現實工具AR Studio。為此,該公司將會在未來幾天內激活AR Studio內一項名為“世界特效技術”(world effect technology)的功能。它可以讓開發者在其AR應用程序中整合運動的3D對象。
AR Studio于今年4月在Facebook的F8大會上作為開放AR平臺Camera Effects的一部分公開亮相。用戶可以利用此工具,創造獨具特色的濾鏡、面具、3D效果以及動畫效果。
2、MagicLeap獲身份鑒定專利 將AR用于安檢
據媒體報道,Magic Leap最新申請的專利中,包含了人臉識別、身份驗證和證件鑒定功能。據稱,該專利技術能夠把增強現實系統變成依靠人臉識別的急速身份驗證工具,可應用于安檢:安保人員可以通過佩戴具有人臉識別、身份驗證和證件鑒定技術的AR眼鏡實時排查所有乘客的身份。此外,該系統可能還自帶音頻傳感器,用于收集檢測周圍環境的聲音。
#通信圈#
1、三星GalaxyA8或配前置雙攝像頭 明年上市
12月13日,據外媒Android Police報道,將于明年1月上線發售的三星Galaxy A8/A8 Plus手機有望在機身正面搭載雙攝像頭,為自拍提供Live Focus功能,但目前尚未掌握關于像素數量的消息。根據提前曝光的使用手冊,已經確定Galaxy A8將會采用18:9全面屏設計,指紋位于機身背面攝像頭的下方。
2、安卓之父旗下手機Essential僅賣出5萬臺
12月13日消息,據外媒Android Police統計,從必備APP相機的下載量推斷,安卓之父Rubin打造的Essential Phone PH-1僅賣出了5萬臺。Essential在今年8月份正式上市,售價699美元(約4700元人民幣)。此后,這款手機雖然多次降價促銷,最低價格達299美元(約合2000元),但是銷量依舊慘淡。
據悉,PH-1采用了5.71英寸顯示屏,分辨率為2560 x 1312,屏幕比例為19:10,搭載驍龍835處理器,4GB內存+128GB存儲,后置雙1200萬+前置800萬像素攝像頭組合,電池容量為3040mAh,運行安卓7.1系統,未來會升級到安卓8.0。
3、摩托羅拉新款手機曝光:采用背部指紋識別
據媒體報道,摩托羅拉新款手機現身工信部,型號為K320t。從曝光信息可知,聯想K320t采用了5.7英寸顯示屏,分辨率為1440×720,屏幕縱橫比為18:9,背部指紋識別,搭載四核處理器,CPU主頻為1.3GHz,配備2/3GB內存+16/32GB存儲,擁有前置200萬+后置800萬像素攝像頭組合,電池容量為3000mAh。
#蘋果派#
1、蘋果iMacPro本月14日上市 4999美元起售
據媒體報道,蘋果證實將于12月14日開售新款iMac Pro計算機。蘋果在今年6月份的WWDC開發者大會上發布了iMac Pro。這款設備配備了5K顯示器、AMD?Vega顯卡、高達18核Xeon處理器、以及4TB SSD固態硬盤,可與HTC Vive頭盔配合使用,支持虛擬現實(VR)技術,起始售價為4999美元(約33089.38元人民幣)。
2、蘋果原創視頻部門挖來Hulu和傳奇影業高管
據媒體報道,Hulu網站前任高管馬蒂斯(Philip Matthys)以及傳奇影業公司前高管王珍妮(Jennifer Wang Grazier)加盟蘋果原創視頻部門。馬蒂斯已經從11月開始在蘋果上班,王珍妮將從明年1月在蘋果公司工作。
馬蒂斯此前在Hulu負責原創電視劇和紀錄片的版權交易和相關政策。而王珍妮之前效力于傳奇影業公司電視部門,參與各種原創內容的相關工作。
3、蘋果公司自IPO以來股價上漲近440倍
12月13日,據海外媒體報道,1980年12月12日蘋果公司正式上市,當時每股價格為22美元,經拆股調整后約合每股39美分。截至2017年12月12日美股交易時段,蘋果公司股價收報171.7美元,累計上漲近440倍,目前市值已超過8800億美元。
作為參考,標準普爾500指數同期上漲了2000%,道瓊斯指數上漲了2500%,納斯達克指數上漲了3000%以上。有海外媒體如此形容蘋果股價的漲幅:蘋果新款手機iPhone X的起售價達到1000美元,如果10年前投入這么多錢購買蘋果股票并且一直持有,那么到現在這些股票增值足以購買6部iPhone X。
4、分析師:Apple Watch全球銷量達3440萬部
12月13日,根據Canalys分析師Vincent Thielke的表示,根據公司的調查結果,蘋果Apple Watch自2015年發布以來,總銷量已達3440萬部。換句話說,蘋果在所有智能手表的出貨量中所占的比例為51.6%。
#機器人/無人機#
1、美國恢復娛樂性無人機注冊登記制度
據外媒報道,日前,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了2018年《國防授權法案》(National Defense Authorization Act)。該法案中的相關條款要求娛樂性無人機運營商必須向聯邦航空局(FAA)注冊登記其無人機。此前,美國上訴法院曾將無人機注冊登記制度作廢。
FAA的無人機注冊登記制度要求業余愛好者向其注冊登記重量在0.55磅和55磅之間的無人機,登記費用為5美元。違反者可能會遭到刑事指控。
2、美國初創開發小型手術機器人 可遠程操控
據外媒報道,美國一家名為Virtual Incision的初創公司正在開發遠程遙控機器人,這種機器人外形小巧、便于攜帶,可以在一些極具挑戰性的地點比如戰地醫院或國際空間站進行腹部手術。該公司已經在美國宇航局(NASA)的失重測試飛機“vomit comit”上測試了它的機器人。
Virtual Incision的“機器人輔助手術設備”只有一個人的拳頭大小,重約兩磅(約0.907公斤)。它沒有機械臂,而是通過使用微型腹腔鏡、微型抓鉗和微型剪刀等微型化工具進行手術操作。
#大公司#
1、受博通收購要約影響 高通股價11月漲30%
12月13日,據國外媒體報道,得益于博通1300億美元收購要約的刺激,高通股價在上個月上漲了30%。11月份最后一個交易日美國股市收盤時,高通股票的價格為66.34美元。而在10月份最后一個交易日,即10月31日美國股市收盤時,高通股價為51.01美元,這也就意味著高通股價在11月份上漲了15.33美元,累計漲幅達到了30%。
#新進展#
1、傳FF資金只能維持年底工資 多名員工離職
12月13日,據外媒The Verge報道,多位法拉第未來(FF)前高管透露,若沒有新資金注入,法拉第未來的資金只夠維持年底前的工資。此外,許多剩余的員工正在計劃離職,或者已經離開。對此,法拉第未來回應稱:“作為一家非上市公司,法拉第未來不會對外公布財務狀況,也不會公開投資者的財務狀況”。知情人士稱,賈躍亭仍在與潛在投資者會面,以維持該公司的生存,并可能獲得新一輪融資。
2、富士康美國廠區計劃用無人車接送員工
12月13日,據外媒體報道,富士康計劃使用自動駕駛汽車,在美國威斯康星州新廠區內每天運輸數千名工人,改善交通運輸。今年7月份,富士康宣布,計劃投資100億美元在美國建設工廠。工廠會位于拉辛中心區以西的8英里外,13000名工人的通勤問題難以解決。富士康希望在I-94高速公路上擴充無人駕駛車道,以便在密爾沃基的米切爾國際機場和工廠之間搬運物資、運輸員工。
3、東芝與西數達成和解 將共同重啟新廠建設
12月13日,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道,東芝發出聲明稱,西部數據與東芝、東芝內存聯名達成和解,三方都同意東芝內存出售給貝恩資本為主的聯合集團。東芝與西部數據將相互撤銷在國內外法院提起的訴訟,重啟對三重縣四日市市半導體工廠的共同投資,繼續展開合作。此外,西部數據還將參與東芝位于日本巖手縣北上市的北上工廠建設計劃。雙方也決定延長閃存內存事業方面多個合資公司的契約,分別延長至2027至2029年之間。
4、早期投資者預測比特幣20年內升至100萬刀
12月13日消息,比特幣早期投資者、Social Capital創始人兼CEO查馬斯-帕里哈皮蒂亞(Chamath Palihapitiya)表示,他預計比特幣的價格未來三到四年內可能達到10萬美元,未來20年內可能達到100萬美元。帕里哈皮蒂亞是facebook前高管,早在數年前比特幣價格只有100美元時就開始投資這種加密貨幣。
5、LG中國改名為“新愛爾集”? 官方否認
12月13日消息,有媒體報道稱,LG電子(中國)計劃改名為新愛爾集電子中國(New LGE China),目前“愛爾集”商標正在申請過程中,同時負責中國市場的LG電子北京總部職能削減,LG電子(中國)也將重組為五大分公司,彼此架構平行,均直接向韓國總部報告。隨后,LG電子對此消息予以否認。
6、京東盤初漲近4% 投行Stifel評級買入
北京時間13日晚間消息,京東股價周三盤初上漲近4%,此前投行Stifel稱其為中國電子商務市場的“兩大贏家”之一,預計到2019年該市場銷售額將達到1萬億美元。目前,京東股價報39.94美元,漲幅3.57%,市值約567億美元。Stifel分析師Scott Devitt重新啟動對京東的覆蓋,評級為買入,目標價48美元;認為京東和阿里巴巴的管理和定位良好,都將受益于中國這個全球最大電商市場的增長。
分析師指出,京東結構更強,其物流資產是一個關鍵區別;料有機會通過為商戶提供增值服務而將第三方市場增長貨幣化。鑒于增長前景及利潤率增長的潛力,估值看起來有吸引力。
#A股必看#
1、出行數據分析平臺斑馬數智A輪融資3000萬
據媒體報道,出行數據分析與智能應用云平臺斑馬數智宣布,獲得3000萬元A輪融資,由曦域資本領投,玖創資本、雙良集團跟投。此次融資后,斑馬數智將繼續對技術進行升級迭代,并進一步做更多數據智能應用場景。
斑馬數智原品牌名為“斑馬行車”,核心業務是提供基于“用戶自駕出行”場景的UBI(基于駕駛行為的保險)創新型車險方案,客戶主要是保險公司。今年11月,斑馬數智將出行大數據分析從“自駕”延伸到了包括步行、騎行、出租、公共交通等場景,對駕駛數據和位置數據的智能分析,深入到更多領域的數據應用場景中。
2、鴻海子公司富士康工業互聯網擬在上海IPO
12月13日消息,據臺灣證交所公告,鴻海精密董事會通過子公司富士康工業互聯網股份公司首次公開發行人民幣普通股股票,并申請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的議案。
每日一早報
熱點·新品·招聘·資源·活動 最有效的行業對接
需求對接:微信添加“hawkren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