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東西(公眾號:chedongxi)
文 | Origin
去年賣了10萬輛純電動乘用車的北汽新能源借殼上市正在進入最后的加速沖刺階段。1月22日,北汽新能源股東之一渤海汽車發布公告,稱前鋒電子予以11.33億元的價格收購該公司持有的北汽新能源2.08億股股權。
去年12月,前鋒電子的控股股東、持有41.13%股份的四川新泰克已獲北京市國資委核準,100%股權無償轉讓給北汽集團,借殼上市中對賣方股東的股權操作完成。此時正積極收購的前鋒電子正是北汽新能源A股上市計劃所要借的殼。
一、 上市估值288.5億 增值率超75%
1月22日的公告給出了北汽新能源上市的估值——288.5億元。而北京汽車的港股總市值截止今日收盤,為850億元。北汽新能源的第一大股東為北汽集團,持股比例為29.12%,北京工業發展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北汽(廣州)汽車有限公司、蕪湖信石信冶投資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和深圳井岡山新能源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列第二至第五大股東,持股比例分別為9.44%、8.15%、6.98%和4.79%。
同時,根據這份公告披露的信息,北汽新能源今年在營收、利潤方面并未表現出明顯的成長性。2017年前10月,北汽新能源共取得73.77億元營業收入,實現凈利潤3924.40萬元;而在2016年,北汽新能源全年取得營收93.72億元,實現凈利潤1.08億元。
在資產總額上,汽新能源的賬面資產總額為224.67億元,賬面負債總額 60.04億元,賬面凈資產 164.63億元,股東全部權益的評估市場價值為288.50億元,增值率約 75.24%。在營收、利潤相較去年都未有呈現明顯增長趨勢的情況下,北汽新能源能獲得如此增值率,說明了資本市場對新能源汽車總體價值方向的認同。
二、新能源汽車生產、分時租賃運營是重點業務
就在1月上旬,北汽新能源在北京公布了其去年全年產量:2017年,北汽新能源總共生產了103199輛純電動車,占據了國內新能源乘用車市場23%的份額——根據乘聯會的數據,去年我國售出了56萬輛新能源乘用車。

北汽新能源的微型SUV EC系列僅在2018年1-11月,就總計售出了64910輛,超過特斯拉Model S和日產聆風。
為北汽貢獻銷量大頭的是來自于汽車分時租賃市場的訂單,對成本較敏感的分時租賃形成了對小微型電動車的旺盛需求。北汽新能源在公開數據中透露,其純電動車在分時租賃領域的市場占有率為43%。去年10月,國家出臺了《關于鼓勵和規范新能源汽車分時租賃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新能源分時租賃的政策前景進一步明朗,增強了資本市場的信心,也形成了北汽新能源上市的利好。
值得關注的是,北汽新能源本身也涉足了新能源汽車分時租賃的運營。2017年,北汽新能源組建團隊上線了旗下分時租賃品牌輕享出行,到2017年1月初已經在北京、廣州、成都等12城開展運營,運營車輛達到了1萬輛,擁有注冊用戶5萬人。本月18日,輕享出行進一步加大了對旅游用車細分場景的投入力度,宣布將在海南新投放5000臺車。

相較于日常通勤,旅游場景被認為更能夠發揮汽車分時租賃的價值。旅游城市成為汽車分時租賃玩家的必爭之地。在海南,此前已經有途歌、小二租車等分時租賃平臺,西安、成都等典型的旅游城市,也吸引了眾多玩家進駐。
北汽新能源除了投放大量的車,還打算打造分時租賃平臺,將其他行業玩家接入這一平臺中。
三、轉型任務緊 借殼為省時
大力生產純電動車,大規模涉足新能源車分時租賃,成為北汽新能源在汽車工業轉型中的兩大重點業務。在這兩點之外,北汽新能源在智能駕駛與車聯網兩個重點方向上與百度在2017年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此前,百度在2017百度世界大會上展示的自動駕駛車中,就有以北汽新能源EU系列改造的無人車車型。近期,北汽新能源則宣稱自動駕駛車將在2018年年底投放。
從北汽新能源借殼上市的行動中,可以看到北汽集團的急迫。作為中國最大的純電動乘用車車廠,北汽新能源的確有積累在這一波新能源唱主角的汽車轉型浪潮中獲得更大的成就。在轉向智能化、電動化的關鍵當口中,北汽新能源也迫切需要更多的資本支持來擴大生產規模、投入技術研發。
當下的中國汽車工業,基于地域形成了BAT+北上廣的合作形態。轉型速度對各方在今后的市場占有中有重大影響。北汽新能源在上市過程中選擇了會耗費更多成本的借殼上市,也就不難理解了。
在傳統車廠紛紛轉型、新造車玩家不斷涌入的背景下,用最突出的新能源車制造、運營換取資本市場的支持,是北汽新能源和其背后的北汽集團立足大轉型時代的打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