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東西(公眾號:zhidxcom)
文 | 寓揚
智東西6月26日消息,今天人工智能公司思必馳宣布獲得D輪5億元人民幣融資,元禾控股、中國民生投資集團領投,深創投、富士康、聯發科跟投。
智東西作為首發媒體,也在第一時間與思必馳創始人兼CEO高始興進行深度對話,圍繞本輪融資布局、業務布局、AI芯片、上市計劃等方面來呈現在人工智能浪潮下的思必馳。

(思必馳創始人兼CEO高始興)
智東西了解到,思必馳本輪融資將會圍繞技術創新、產業落地、人才隊伍等方面來布局。目前思必馳正在打造語音芯片,預計下半年將會流片上市。
高始興還談到,思必馳已經有較明確的上市計劃,并且會首選在國內上市,并稱這會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一、5億融資布局三大方向
自2016年初思必馳公布了第二輪近2億元的融資后,最近兩年就再沒有聽到關于它的融資。但與高始興的溝通中我們得知,思必馳在2016年9月,距上一輪時隔半年多便拿下了第三輪融資,但并沒有對外公布。
“當時根本沒去想,那個時候更多的是加速產品落地、市場拓展,沒精力做這個”,高始興簡單干脆地解釋了這一緣由。
如今思必馳獲得的這近5億人民幣為第四輪融資,會主要圍繞技術創新、產品與人才三方面進行重點布局。
高始興介紹道,思必馳在創業之初,整個研究團隊最早做的就是語音識別、人機對話,但2007年那個時間節點,移動互聯網浪潮還沒有興起,更不要說AI應用了,沒有需求則“技術無用武之地”。
但隨著物聯網階段到來,語音交互的需求開始爆發。“在技術創新上,思必馳核心會圍繞人機對話來展開”,高始興談到,盡管現在思必馳的語音技術已經落地很多終端,效果也不錯,但是整個人機交互體驗還是不夠的,還要下功夫提升用戶體驗。
(語音AIOS對話操作系統)
圍繞語音交互的全鏈路技術從前端的聲學信號處理,到語音識別、語義理解、對話決策,再到語音合成等每一個環節都有可提升的空間。比如當終端面對幾個人同時說話以及復雜場景下,其語音識別和聲學技術就有待提升;再比如目前語音合成的聲音比較單一,個性化的合成聲音也是思必馳發力的一個方向,今年下半年會有一些新技術發布。
在產品布局方面,思必馳圍繞“兩端”“一橫”來重點布局。“兩端”即在智能終端方面向兩端發展,前端布局語音芯片,后端升級平臺能力,并落地深化方案的能力。“一橫”為橫向擴展智能終端外的業務,高始興稱其為Business Assistant(商業助理),把消費端的自然語言交互能力擴展至企業端,成為企業的助理。
可以看到,“兩端”“一橫”的策略,從縱向、橫向兩個維度來拓展思必馳的產品、業務能力,而商業助理也是思必馳首次對外提及的業務布局。
在人才方面,思必馳主要想擴展兩類人才,一類是技術人才,加速技術研發;一類是產業化人才,通過對產業有足夠理解的人才,來加速垂直行業的方案落地。
高始興也介紹道,目前思必馳已經形成了北京、上海、蘇州三大研發中心,其中與上海交通大學合作成立的蘇州人工智能研究院承擔基礎理論和前瞻性的技術創新;而蘇州的研發部門以及北京的研發院更多會面向行業,簡單來說就是“更接地氣”,側重技術向行業落。不同的是,蘇州的技術研發更側重智能終端,而北京的研發會更側智能服務。
二、核心業務仍在車載家居場景
思必馳為人所熟知的業務主要是三大場景:車載、智能家居、機器人/故事機,思必馳圍繞這三大終端場景提供行業解決方案并輸出語音技術能力。
通過與高始興的溝通我們發現, 思必馳在業務結構上向縱向與橫向兩個維度發生著變化。橫向的變化是在智能終端業務外,開始由消費端向企業端轉變,面向行業提供智能助理服務,這一點上文已經談及。在智能終端上縱向兩個業務的變化,一個是往產品的前端走打造語音芯片,另一個是往后端走深化方案與平臺能力。
具體而言,思必馳深耕的終端場景也由三個場景擴展到五個場景,增加了可穿戴與手機場景。同時高始興也介紹到,車載與智能家居場景仍然是思必馳的核心業務,手機與可穿戴這兩個場景的業務則剛剛開始。
接著,他分享了思必馳在主要智能終端領域的最新進展:在車聯網后裝市場,思必馳已經拿下70%的行業方案;在前裝市場,迄今近10款車型都會采用思必馳的解決方案。
在智能家居市場,目前思必馳的布局主要集中在智能音箱、電視/機頂盒、白電這三大類。他透露到,到今年年底國內超過一半的智能音箱都會采用思必馳的方案,預計最近一兩個月還會有一款搭載思必馳語音方案的智能音箱發布。
高始興進一步談到,這一方面跟思必馳在語音技術上的積累,行業經驗有關,另一方面也跟智能終端發展階段有關。不把成就都歸功于自身,也呈現出這位創始人的謙遜與順勢而為。
中國從去年開始智能終端開始進入爆品階段,所謂爆品就是語音賦能的某一場景終端達到百萬臺,比如智能音箱。而從今年下半年到明年,智能終端會逐漸從爆品階段過渡到爆發階段,語音AI賦能的各個場景都會出現爆款產品,這些爆款產品聚集在一起,推動語音交互在智能終端的爆發。
他舉例到,在前裝車載市場,今年立項的車型99%都會加入語音交互;今年大多數出廠的電視都會帶有語音交互。
此外,為了將思必馳的技術力、方案力、平臺力賦能更多行業,在主體業務外,思必馳成立了產業基金,目前已投資產業鏈上下游14家創業公司,落地醫療、教育、金融等不同垂直行業。
三、打造語音芯片 預計下半年面市
之前也有聽聞思必馳要打造語音芯片的傳聞,此次高始興則證實了這一消息,“芯片我們已經陸陸續續做了一兩年”,他透露道。
這款語音芯片會是一款ASIC芯片,思必馳將聲學信號處理能力結合語音能力都做到芯片中,“這塊芯片超低功耗,聲學信號處理能力比較強,擴展力也比較強”,高始興簡潔的概括了這款語音芯片的特點。

他近一步透露到,這款芯片是思必馳與另一家芯片公司聯手打造的,但并非聯發科。這款芯片預計下半年流片上市,拋開算法側的投入,只是芯片側的投入就有幾千萬量級。
為什么要做一款語音芯片,畢竟聯發科也是思必馳的投資方,也是其合作伙伴,比如阿里智能音箱使用的就是思必馳的語音方案,而中控芯片用的就是聯發科家的。智東西將這一問題拋給了高始興。
他稱思必馳做語音芯片是“順勢而為”的事情。具體而言,其一,隨著整個物聯網終端的爆發,行業對語音芯片的需求也進一步呈現,而思必馳在之前提供語音方案的過程中跟多家芯片做過對接,知道需求在哪里,本身也有較大的業務體量做支撐。
其二,自己做芯片,芯片架構能夠根據算法、算力做定制調整,算法也能根據芯片做優化,將芯和云端打通從而提供更優的性能與體驗。高始興表示,思必馳已經完成了若干低功耗深度學習算法的研發,算法創新為芯片核心能力提供了基礎。
其三傳統芯片在成本與功耗上都非常高,物聯網終端更加講求性價比,而自身打造語音芯片能夠實現成本與功耗的最優化。
當談到與聯發科的業務是否沖突時,畢竟聯發科稱其去年在智能音箱市場擁有70%的市場份額。高始興談到,思必馳打造語音芯片與聯發科并不沖突,因為整個物聯網終端有太多垂直領域,每個垂直領域還會有更多場景,思必馳的芯片也與聯發科有一定差異化,并且有更多合作的空間。
言外之意,物聯網這個市場足夠大,思必馳打造語音芯片跟聯發科并不沖突,反而二者合作可以覆蓋更多智能終端領域。
結語:創業進入深水區
此次智東西與高始興的溝通感受到最深的一點便是“順勢而為”,與雷軍借勢的“順勢而為”不同的是,他的順勢而為更加簡單與自然,用一個詞來形容就是“水到渠成”,業務拓展是如此,打造芯片是如此,上市計劃也是如此。
北京、上海、蘇州三地研發布局,深耕核心語音交互垂直場景,業務單點突破到逐步擴散,思必馳呈現了它穩扎穩打的風格。如今手握豐厚現金流,它又會圍繞芯片、企業服務等講述怎樣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