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東西(公眾號:zhidxcom)
文 | 軒窗

智東西7月5日消息,今天國內智能機器人技術和平臺運營商小i機器人在上海舉辦新品發布會。在小i的虛擬主持人的主持下,小i機器人發布最新的人工智能語音引擎iBot 10 Pro以及面向智能客服、智慧金融、智慧醫療、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智能機器人、智能硬件和智能辦公室的八大行業解決方案。

對話小i機器人CEO朱頻頻:語音AI落地八大行業,2017營收超2億

(小i機器人創始人/CEO 朱頻頻)

同時,小i機器人創始人/CEO朱頻頻宣布將小i機器人定位為人工智能技術和產業化的平臺,以做持續規模化盈利能力的AI專業公司為目標。此外,朱頻頻也宣布今年小i機器人的營收目標將要比2017年翻一倍,達到5億收入和1億利潤,并且計劃2019年進行IPO,但沒有透露是在A股還是在美國。

會后,朱頻頻接受了智東西等少數媒體的專訪,就小i機器人國際化進展、今年預計的5億營收的來源分配,以及做人臉識別等圖像處理技術的戰略考慮等問題做了深入交流。

一、小i機器人的新定位和新目標

小i機器人(上海智臻智能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是一家智能機器人技術提供和平臺運營商。目前,小i機器人語音對話AI體系,已服務在銀行、醫療等50多個行業,有招商銀行、中國移動等1000多家合作企業,觸及終端用戶規模達8億。

對話小i機器人CEO朱頻頻:語音AI落地八大行業,2017營收超2億

(小i機器人的虛擬主持人)

在成立了18年的時間里, 小i機器人先從聊天機器人做起,現在已經是國內智能會話機器人和技術提供商。2009年小i機器人將商業模式從2C改為2B后穩步發展,2015年12月曾在新三板掛牌(智臻智能),今年4月小i從新三板退市,開始籌備IPO。

小i機器人創始人/董事長袁輝表示,今天人工智能的挑戰是信息是碎片的,像是盲人摸象。而人工智能技術想要避免前兩次浪潮失敗的經歷,應更注重實用功能和產業落地,這就需要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協同起來,共同推進AI技術的落地。

面對人工智能技術價值的問題,小i機器人方面也給出了數據,2017年小i機器人收入2-3億,利潤超4000萬。雖然對于傳統行業來說,這一數據并不高,但在仍處于投入期的人工智能產業中,能獲得這一規模的收入還是少數的。

目前,小i機器人團隊有600多人,小i機器人創始人/CEO朱頻頻表示,小i機器人將在人才引進上吸引更多的人才,同時即將在嘉定區建立新的研發總部。而今年小i機器人的目標收入將翻一倍,達到5億收入和1億利潤,2019年小i機器人將計劃IPO,朱頻頻也明確表示小i機器人的目標是要做持續規模化盈利能力的AI專業公司。

二、小i機器人新三大發展戰略

18年前小i機器人在MSN上作出了一款聊天機器人,隨后聊天機器人也成為了模仿的對象,在人工智能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聊天機器人也升級到對話式AI形式。小i機器人創始人/CEO朱頻頻,在發布會上也介紹在第三次人工智能浪潮下小i機器人的發展模式和創新戰略。

對話小i機器人CEO朱頻頻:語音AI落地八大行業,2017營收超2億

朱頻頻將小i機器人18年來的發展分為三個階段:聊天機器人、智能機器人平臺、人工智能技術及產業化平臺。目前,小i機器人更明確其定位為:人工智能技術和產業化的平臺,戰略上也將集合應用場景和行業進行技術落地。

朱頻頻將小i機器人的核心壁壘概括為四個層面:技術層面、行業數據、完整體系、生態體系建設。

核心技術:自然語音處理、語音識別、深度語音、圖像處理、機器學習和大數據。其中自然語言處理是小i的起家技術自然不比多少。而機器學習和大數據是人工智能的基礎技術,自然也屬于小i機器人的核心技術。此外,朱頻頻介紹,小i機器人也在研發圖像處理技術,目前的人臉識別準確率可達99.69%。

對于做圖像識別方面的內容,在會后媒體專訪時,朱頻頻告訴智東西,小i機器人做圖像識別不是要對標相關企業,而是為了拓展客服機器人的多模態交互方式。同時,朱頻頻告訴智東西,無論是圖像處理還是語音識別,在底層的技術架構上是相通的,因此小i機器人做圖像識別是有一定的技術優勢的。

對話小i機器人CEO朱頻頻:語音AI落地八大行業,2017營收超2億

小i的第二個核心技術層面是在行業數據方面,行業數據是在互聯網上獲取不到的,通用的數據是很容易在互聯網上獲取到的,而百度、搜狗等搜索引擎公司在這些通用數據方面更具優勢。而小i機器人以行業客服機器人起家,目前已涉及50多個行業應用,也積累了海量行業數據。

生態建設是小i機器人目前正在努力構建的層面,據朱頻頻介紹,為了構建行業應用生態,小i機器人將與更多的行業上下游企業合作。此外,小i機器人也在組建自己的產業基金,發掘和支持好的人工智能創業項目。同時,小i機器人也在聯合培訓機構,將人工智能技術傳遞到更多的用戶群體中。

小i機器人將自身定位明確為人工智能技術和產業化的平臺后, 也發布了三大新的發展戰略:

對話小i機器人CEO朱頻頻:語音AI落地八大行業,2017營收超2億

1、AI+,包括智能客服、智慧金融、智慧醫療、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智能機器人、智能硬件和智能辦公室。對于是否能cover住這么多行業,朱頻頻表示,在底層技術和能力上是通用的,而在數據方面,小i有十多年的積累,同時也會和合作方進行合作共同構建知識圖譜,知識產權也是雙方共有的。

2、開放平臺,目前已經有iBot cloud 開發者平臺,朱頻頻表示將下定決心要做免費的平臺,開發者在小i的服務器上租用服務進行開放性開發將全線免費,對此小i機器人后續會提出明確的方案。不過,他也提到如果做的是定制性、部署到系統中的去的方案,還是要收費的。

3、國際化,產品和市場層面進行國際化拓展。在會后的采訪中,朱頻頻告訴智東西,目前小i機器人針對港澳臺用戶,正在進行繁體字的語義識別研究,同時有華語交流的新加坡、馬來西亞都是目前小i的國際化首批目標市場。目前,小i機器人主要面向漢語和英語發力,不過,朱頻頻表示,今年年底將面世多語言版本的小i機器人引擎。

三、新人工智能語音引擎發布

今天小i機器人也發布了第十代新人工智能語音引擎iBot 10 Pro。據小i機器人方面介紹,iBot 10 Pro的創新點在三個方面:獨創的多模型混合引擎、全閉環的智能運營平臺、多模態情感和場景交互。

對話小i機器人CEO朱頻頻:語音AI落地八大行業,2017營收超2億

發布會現場也演示了物流行業的iBot 10 Pro應用實例,可支持業務場景快速構建和交互,支持一次性多要素需求,自動發現缺失的要素完成確定。

對話小i機器人CEO朱頻頻:語音AI落地八大行業,2017營收超2億

在服務方面,隨后小i機器人副總裁左新成介紹小i機器人的新一代實施方法論,主要在知識和系統兩個層面。

服務流程方面主要有三步:第一步:知識自動泛化,只需要導入faq,算法泛化、通用泛化、領域泛化;第二步:持續的學習模型訓練,只需要將訓練數據導入到系統進行自動訓練;第三步:專家輔助優化,借助各種優化工具,快速發現、定位、分析和解決問題。

在服務系統方面,針對企業用戶推出IPSS服務體系,涉及教育培訓、質量控制、服務咨詢三個層面。為此小i機器人組建了六大團隊:項目管理團隊、交互設計團隊、知識團隊、開發團隊、系統支持團隊、質量控制團隊。

在生態構建上,高級副總裁許弋亞介紹,小i機器人主要將生態建設分為三個層面,分別為政府、企業客戶和合作伙伴,其中與合作伙伴生態建設本著共商、共建、共享、共贏四項原則。

同時本次發布會上,小i機器人戰略聯盟也正式啟動。此外,由CCCS客戶聯絡中心標準委員會、招商銀行信用卡中心和小i機器人也共同發布了客戶聯絡中心智能服務標準體系。

結語:行業落地是AI規模化盈利的必經之路

近兩年來,AI創業如火如荼,AI企業估值、融資規模也直沖云霄。然而,在概念落回到應用層面時,大部分AI創企卻在找尋規模應用上步履維艱。

在智能客服領域從業18年的小i機器人,此次摒棄了其不擅長的硬件,更多將目光聚焦在了其擅長的語義理解領域。同時,在商業化模式和盈利模式上,小i機器人也找到了適合自己的道路。

從近期人工智能行業發展來看,越來越多的針對細分行業的、打包的方案也成為了AI技術企業選擇的主流。

對話小i機器人CEO朱頻頻:語音AI落地八大行業,2017營收超2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