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東西(公眾號:chedognxi)
文 | 曉寒
車東西9月18日消息,在經過了多日的等待,歷經兩次推遲發布后,奧迪終于在美國舊金山正式發布了旗下首款純電SUV e-tron的外形與部分參數。e-tron的內外與奧迪Q8較為相似,最大亮點是可以選裝高端的虛擬后視鏡(攝像頭后視鏡)系統,搭載L2級自動駕駛系統與最新的MMI車載系統。


該車0-96公里/小時加速5.5秒,快充30分鐘可充電80%,發布當日美國地區也直接開啟正式預定,美國地區起售價7.48萬美金,約合51.3萬人民幣,2018年底開始向歐洲地區交付。
根據此前一汽大眾奧迪銷售事業部執行副總經理荊青春在Q8發布會現場的介紹,e-tron將在2019年正式上市,國內同年進口引入,2020年在一汽大眾奧迪實現國產。加上進口關稅,e-tron在國內的售價或許要高上不少。

一兩個星期前,奔馳剛剛發布旗下純電SUV EQC,奧迪e-tron也緊跟其后,與年初發布的捷豹I-PACE,以及即將發布的寶馬iX3一起,構成了傳統豪華品牌向特斯拉等新造車勢力反擊的“復仇者聯盟”。
不過由于奧迪這次太過謹慎,只公開了外形和部分性能參數,目前來看除了充電性能和選裝虛擬后視鏡兩大亮點外,自動駕駛、車聯網等部分并沒有太令人驚訝,復仇者聯盟整體實力并沒有質變。
一、30分鐘充電80% 加速倒數?
OK,雖然e-tron一直沒有正式發布,但是250臺原型車已經穿著“二維碼”在全球4大洲進行了數百萬公里的路測,網上也有大量圖片,再加上奧迪一貫的套娃風格,這次就不把外觀內飾放在第一部分進行介紹了,直接說說最重要的電動化部分。

▲e-tron偽裝車
從下列車東西匯總制作的全球豪華品牌純電動車型匯總數據表可以看出,目前e-tron最大的亮點在于其150kW的直流快充系統。比奔馳EQC、捷豹I-PACE等一票豪華純電車型都要厲害,也比特斯拉超級充電站的120kW要大上一些,其可以在30分鐘內充電80%。


當然,跟保時捷那個800V/350kW的快充系統相比還要弱上不少。不過話說回來,奧迪和保時捷畢竟都是大眾旗下公司和品牌,技術可以共享,同時也說明大眾集團對充電能力的重視。
畢竟,在電池能量密度沒有得到突破性進展的時候,提升充電效率是解決里程焦慮的最好途徑了。不過一個關鍵問題是,目前國內的快充樁多在60—120kW,想要享受150kW的快感,還得等一下充電設施的普及。
在歐洲,戴姆勒、寶馬、大眾和福特已經合資設立了一家新能源公司IONITY,將在歐洲建設快充網絡,最高就有350kW的充電站。而值得注意的是,保時捷前幾日也在柏林樹了兩個350kW的充電樁,算是給即將到來的Taycan等純電車型背書。

目前已知的信息包括,其前后軸各搭載了一個電機,組合成了電動四驅系統,動力最大能夠拖動4000磅重量的物體,0-60英里/小時(96公里/小時)加速時間5.5秒。從上表來看,e-tron的加速時間慢于所有對手。
電池部分,奧迪這次相當謹慎,電池電量、NEDC或是EPA續航都沒有公布,目前僅知道其電池組擁有36個模組,采用液冷系統。外媒The Verge透露的數據顯示,e-tron按照最新的歐洲WLTP標準,單次充電續航里程超過400公里,不過奧迪官網并沒有放出相關數據,有待進一步考證。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奧迪為e-tron搭載了一套特殊的能量回收系統,在超過90%的加速過程中,其僅僅通過電機就能實現動能回收。奧迪官方在現場表示,有30%的續航都來自動能回收系統。

二、外觀與Q8如出一轍
正如前文所言,雖然e-tron一直沒有發布,但是這輛車其實一直都穿著一身二維碼偽裝服在大家眼皮子跑來跑去——有數250臺車在4大洲進行實際路測。今年夏天的奧迪Q8全球首發活動上,e-tron也來現場搶了個鏡,先于Q8上臺。

正是如此,e-tron的前臉、外形輪廓以及尺寸等基本信息其實都已經讓大家有所了解。
在看二維碼原型車的時候,我能明顯感受到這臺車跟普通的奧迪SUV,例如Q5、Q7、Q8相當神似,但是當實車出現在舞臺上之后,我第一反應是,這車不是Q8么?怪不得之前要搶鏡。



▲藍色、黃色分別為e-tron和Q8
至此,BBA三家的純電動SUV都跟原型燃油車對上了,奧迪e-tron和Q8、奔馳EQC和GLC、寶馬iX3和X3。
玩笑歸玩笑,e-tron當然還有區別。
外形部分最重要的亮點是,奧迪現場展出的車型把原型車上的虛擬后視鏡設計保留了下來,即用攝像頭取代了后視鏡,然后在車內前門門板上集成了兩款顯示屏,充當電子電子后視鏡,奧迪將其稱為虛擬后視鏡。


▲虛擬后視鏡
不過別激動,由于目前大部分國家不允許取消實體后視鏡,e-tron交付時可能會采取雙鏡并存的設計。在發布會現場,其公布售價時的的Edition One版本的渲染圖上就保留了實體后視鏡。
官網的信息是可以選裝虛擬后視鏡,但是并不知道哪些國家可以使用。
外觀上,雖然整體輪廓與Q8比較相似,但是區別也比較明顯,其大燈、中網以及前唇部分更加鋒利,側面線條沒有奧迪現有SUV車型那么圓潤,再加上槍灰色或者拋光處理的多條幅/大幅輪圈,貫穿式LED尾燈,e-tron給人的感覺明顯比Q8更加前衛也更加激進。
這是一臺智能電動該有的感覺。
三、內飾與智能化系統與普通奧迪一致
本次公布的量產車內飾與原型車的內飾高度一致,而e-tron原型車的內飾,又與奧迪Q8上搭載的奧迪最新的三屏式家族風格一致。
e-tron內飾部分最重要的特征就是由一個全液晶儀表和上下兩塊中控屏幕組成的屏幕組合,中控上屏負責顯示導航/娛樂信息,下屏則負責空調座椅等設置。官方并沒有公布屏幕數據,不過應該與Q8內飾尺寸差不多,全液晶儀表12.3英寸,上屏10.1英寸,下屏8.1英寸。

▲e-tron內飾
與捷豹I-PACE設計理念一致,奔馳EQC則繼承了奔馳燃油車上最新的MBUX車機系統,兩塊10.25英寸橫置屏幕來搞定車內顯示。
很明顯,與特斯拉、拜騰等新品牌相比,BBAJ們還是在繼承燃油車的傳統,并不敢邁開步子搞大創新。
智能化上,有了捷豹I-PACE和奔馳EQC的前車之鑒,這次車東西也就不做太大期待了。與Q8等車型一樣的新款MMI操作系統,支持4G/wifi連接、觸摸操作、語音交互等常見技術,奧迪在現場展示的一個亮點是能夠與亞馬遜Alexa對接,用Alexa查詢充電情況,捷豹I-PACE當時也是這樣展示的。

最為關鍵的自動駕駛層面,奧迪并沒有拿此前A8上的L3級自動駕駛系統說事兒。考慮到電動車的成本比同級燃油車要高,因此其這個售價可能并無法支持其搭載L3級自動駕駛系統。
e-tron官網信息顯示,其可以選裝自適應巡航輔助系統(Adaptive Cruise Assit)。前奧迪自動駕駛部門的工程師薛遲告訴車東西,這是一個高級版本的ACC自適應巡航,可以實現橫向縱向聯合控制,屬于L2級自動駕駛技術。
從這個層面來看,e-tron的自動駕駛系統在豪華品牌里算是比較領先的產品,只比特斯拉AutoPilot少了指令式變道功能,也比捷豹等L1級系統要強。
四、用無人機搞燈光秀 2025年量產12款新能源車
作為一個一直以科技為主要標簽和口號的品牌,奧迪在發布會的形式與現場感上也非常注意科技氛圍,對于一個智能電動汽車產品來說,e-tron的發布會更是如此。
發布會前5分鐘,奧迪在美國時間晚上8點多直接在舊金山灣的一棟大房子外面搞了一場聲光秀,大量無人機在空中充當星星,同時進行造型變化,最后變成奧迪的四環Logo出現在天空。

恩,跟奧運的五環少了一環。
奧迪的高管在現場講到,重要的不是第一個,而是在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事,所以目前奧迪發布了e-tron,開啟了自己的電動之路。
奧迪方面宣布,將在2025年前量產12款新能源車型,其中有一半為純電車型。與此同時,純電與插電混動車型更是要站到全球銷量的三分之一。
今年年底,基于另一電動平臺的純電車型e-tron GT也會面世。2019年底,一款名為e-tron Sportback的純電車型也會發布,從Sportback的名字來看,這應該是一款掀背車型。
據介紹,e-tron GT是基于奧迪和保時捷合作開發的PPE電動平臺打造而來的一臺純電動轎跑車,該平臺將涵蓋B到D級的SUV和轎車等多款純電產品。而e-tron和e-tron Sportback則基于奧迪的MLP縱置模塊化平臺打造而來。
結語:量產是第一要務
從年初的捷豹I-PACE到奔馳EQC、再到奧迪e-tron,看完了3大豪門純電動SUV發布之后,車東西有兩大明顯的感受,一是這些豪門的產品并不那么驚艷、出格,或者是讓人眼前一亮。不管是外形內飾、還是智能化系統,都與其燃油車一致。
多少讓人有點失望。
但另一方面再來想想,這些廠商其實是將精力放在了傳統的量產、機械系統以及最重要的充放電層面,例如增加液冷系統,通過更大功率的充電系統解決充電問題等,用先用的內外飾設計加速量產進程,保證產品質量穩定等。
這就像是通過智能電動汽車世界的兩條路徑,特斯拉和新造車們選擇了從電動化上先突破再補強傳統機械性能,而傳統車企則恰恰相反,先做好基本功,再迭代智能系統。
今天的e-tron也走的是這套路子,不過到底哪條路徑能勝出,明年到各家交付之時就能看出分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