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東西(公眾號:chedongxi)
文 | Origin

9月20日,由智東西聯合CAPE、極果主辦的GTIC 2018全球智能汽車供應鏈創新峰會在重慶召開,大會邀請到來自學術界、整車企業、互聯網公司、汽車零部件廠商、電信運營商、自動駕駛新興公司、車聯網企業等智能汽車供應鏈各領域核心公司30余位專家、高管一同登臺,分享對智能汽車最前沿的見解。

AutoX中國區總裁鄧海以《計算機視覺引領無人同城運力革命》為題,發表了演講。

鄧海詳細介紹了AutoX作為無人駕駛初創公司在自動駕駛技術上的突破,以及在中國、美國的商業化探索。目前,AutoX掌握了四個方向的關鍵技術,同時在中國、美國進行三點不同場景的商業化試驗。

AutoX鄧海:搶占中美無人配送市場 靠這四大技術家底 | GTIC深度

現場觀眾在聽鄧海演講

一、中美兩地同時落地無人車

在當天的峰會中,AutoX算是一家比較特殊的公司。它是一家美國公司,公司總部位于硅谷,但由華人CV大牛肖健雄創辦。AutoX的團隊目前有90余人,專注于攝像頭為主的多傳感器融合方案,實現低成本無人駕駛的商業落地。

商業化,也是AutoX中國區總裁鄧海一上臺便提到的話題。由于公司具有中美的雙重背景,AutoX專注的市場也選在中國與美國,不過兩地的商業化策略略有不同。

美國的人力成本高,不過路況相對簡單,自動駕駛的法規也更完善,因此AutoX在美國選擇直接賣服務。

而中國的路況復雜且市場巨大,成本競爭激烈,因此AutoX在中國選擇了賣平臺化產品的模式,為不同行業的下游公司提供可調整的無人車。

在美國,AutoX基于福特旗下的林肯MKZ打造了自動駕駛測試車,與福特集團聯合開展壓力測試。8月底,AutoX在美國也已經開啟了無人車送菜、送雜貨(車輛為普通乘用車)的試運營。另外,AutoX早早就拿到了加州無人車路測的測試牌照。

AutoX鄧海:搶占中美無人配送市場 靠這四大技術家底 | GTIC深度

AuotX的配送無人車

而在中國,AutoX與上汽集團基于名爵的車型打造了自動駕駛測試車,同樣在進行壓力測試,為乘用車的高等級自動駕駛積累經驗。在AutoX的商業規劃里,成為主機廠的自動駕駛方案供應商是一條重要的道路。

另一方面,AutoX也在國內切入低速無人車的商用場景。AutoX打造了續航8小時,載重量500公斤、運行速度最高可以達到20公里/小時的小型無人車,可以運用在工業園區、物流園區、校園、小區等場景中,解決最后一公里的末端配送。

根據不同的場景,AutoX會在算法和硬件上略作調整,使車輛匹配不同場景的需求。比如與美團的合作,AutoX的小車就成了無人車送餐車;而在與中通的合作,AutoX的無人車扮演的角色就是無人快遞車。

二、四大原創技術與兩大新突破

支持AutoX在多地實現無人車商業化的,是這家公司的技術實力。創始人肖健雄此前為普林斯頓大學CV方向的帶頭人,這為AutoX注入了技術基因。

鄧海在演講中表示,AutoX擁有四大獨特技術,可以幫助公司避開大量專利糾紛,加速落地,分別是:攝像頭為主的感知技術;大規模的高清地圖和三維定位;多傳感數據仿真器;無人車軟硬件集成一體。

首先,在無人車的感知層面,AutoX采用了攝像頭為主,多傳感器融合的方案。相較于以激光雷達為主傳感器的方案,AutoX的傳感器成本被大大降低,即使需要用到激光雷達,也只需配置低線束的型號。

除開成本優勢,由于攝像頭輸出RGB信息,計算機視覺已經高度成熟,因此攝像頭為主的感知方案對物體的識別更為精準。

并且,在傳統觀念中攝像頭不夠優秀的能力上,AutoX也作出了三大突破,幫助攝像頭承擔無人車駕駛主傳感器的重任。

第一重突破是AutoX用兩枚廉價攝像頭就可以生成密集的三維點云圖,80米以外的樹,也能通過點云判別出來;

第二重突破是AutoX僅憑單目攝像頭便能作出較精確的三維物體識別,在缺乏深度信息的情況下仍然能夠較好地定位物體的位置。

第三重突破則是AutoX可以在攝像頭采集到的高分辨率視頻中進行實時的語義分析,在極端天氣下也能保證穩定性。

AutoX鄧海:搶占中美無人配送市場 靠這四大技術家底 | GTIC深度

實時語義分割展示

AutoX的一個炫技方式是,將其無人車的激光雷達蓋住,即使在夜間,憑借攝像頭的感知能力車輛也能良好地運行。

其次,在無人駕駛的地圖和定位層面,AutoX已經在美國通過高度自動化的生產方式建立起了大規模的高精地圖。并且,結合攝像頭、激光雷達、IMU、GPS信息,這些地圖都是三維的,而并非單純用激光雷達掃描出的反射率圖生成。

在整個地圖生成的作業流程中,AutoX的方案也不需要使用昂貴的高線束激光雷達,依然采用低線束激光雷達便足夠使用。

然后,在無人駕駛仿真技術層面,AutoX搭建起了一套三維仿真工具。在蘭德公司的報告中,無人駕駛需要至少數十億英里的測試驗證,在現實世界中這完全不可行,因此為無人駕駛搭建一個模擬測試工具尤為重要。

AutoX這套工具的有兩大特點,一是可以大規模仿真,能夠直接虛擬一個城市出來;二是它可以支持多種傳感器數據的同時輸入,攝像頭、激光雷達以及車輛動力方面傳感器的數據都可以囊括其中,從而盡可能地完整地模擬真實世界的場景。

讓無人車在這一虛擬世界中運營,可以克服真實世界中的限制提升算法的實力。

最后,在軟件與硬件的整合上,AutoX打造了軟硬件一體的方案。親自上手做硬件的效果是,系統的集成度大大提高。鄧海舉例稱,AutoX制作的集成式板卡,能夠將無人車用于數據傳輸的線束從300根降低到100根。

在擁有四大獨特技術的基礎之上,針對無人駕駛的痛點——線控技術,以及加州政府提出的無人車遠程監控、操控要求,AutoX又取得了兩個突破。

對于線控,AutoX自主研發了線控技術,能夠降低打造無人車的成本。

對于遠程監控,AuotX也開發了遠程監視與控制系統,能夠在30毫秒以內的延遲下,同時傳輸四路高清視頻。

在演講的最后,鄧海用了“1234”來總結AutoX的無人駕駛戰略:

構建同城本地無人配送的一個平臺

堅持以產品為導向,進行原創技術研發的兩個重點

達成送菜、園區服務、主機廠自動駕駛方案三點落地

掌握攝像頭為主的感知方案、大規模高精地圖、自動駕駛仿真器、自動駕駛軟硬件一體化四大發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