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東西(公眾號:chedongxi
| 曉寒

在國內毫米波雷達創企中,2013年成立的森思泰克既是第一批玩家,也是獲得成績最多的玩家之一。

創業5年來,森思泰克先是獲得了國內安防巨頭海康威視和北汽廣汽的投資(間接),團隊規模發展到300多人。而后又在今年出貨了10幾萬臺雷達,實現近億元營收。

而最為重要的是,森思泰克的雷達今年已經率先在兩款量產乘用車上搭載,明年更是會覆蓋10款車型,在毫米波雷達創企中著實位于前列。

雖然創業歷程不短,但此前關于森思泰克的報道少之又少,而其創始人和總經理秦屹也很少在公開場合露面,一直略顯神秘。

雷達老兵回國創業!造20款毫米波雷達,與博世大陸正面剛

日前,隨著車東西毫米波雷達系列報道的啟動,車東西奔赴森思泰克石家莊研發中心,與秦屹面對面交流了兩個多小時,對森思泰克的創業故事、產品體系、營收業績以及商業規劃都有了一個更清晰的認識。

一、15年雷達老兵回國創業 劍指智能汽車雷達

森思泰克河北研發中心位于河北省會石家莊市郊區的一個科技園區內,進院第一棟樓就掛著森思泰克的標志,非常顯眼。

雷達老兵回國創業!造20款毫米波雷達,與博世大陸正面剛

▲秦屹

與秦屹見面的時候他正在辦公室里敲著電腦,過來開門的他步速極快,再加上瘦高的身材,整個人顯的非常干練。雖然秦屹一直表示自己是75后,但除了頭頂的零星白發,他怎么看都像是一個精力充沛的85后。

秦屹是石家莊本地人,高中畢業就去英國讀了大學,最后又在英國伯明翰大學拿了雷達專業博士后學位,算是學霸中的學霸。

畢業后的秦屹直接留在了英國工作,并在一家工業傳感器公司一干就是15年,從他本專業的雷達前端(射頻等領域)到中端信號處理,再到后端識別算法的研發流程都有覆蓋。

在秦屹看來,搞明白雷達怎么研發只是第一步,而后續的測試流程和量產與質量管控體系才是重中之重。

這也是我為什么在英國一待就是15年的原因,為的就是把雷達的研發、測試和制造流程全部吃透。對于在英國的經歷,秦屹這樣告訴車東西。

2011年,秦屹萌生了回國創業的念頭。結合著對傳感器行業大勢發展的判斷,他將創業方向瞄準了智能汽車用的毫米波雷達領域。

那時候國內幾乎沒有毫米波雷達創業公司,甚至一些中小車企都不知道毫米波雷達這個東西。回憶起創業歷程,秦屹如是說道,人很難找。

2013年,經過兩年多的籌備,秦屹終于找到了7位合伙人,以他為主湊了3000多萬元,正式在南京創辦了Sensor Technology(傳感器科技),中文諧音森思泰克,鎖定以車載毫米波雷達為主的智能傳感器方向。

公司成立后,森思泰克參加安徽和蕪湖政府舉辦的一次比賽中獲得大獎,隨后被地方政府招商引資將總部和傳感器生產工廠設在了蕪湖,公司名稱也變為蕪湖森思泰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雷達老兵回國創業!造20款毫米波雷達,與博世大陸正面剛

▲森思泰克蕪湖總部

除了蕪湖總部和工廠,森思泰克目前在北京、石家莊設有研發機構,在杭州設有車載事業部推進業務落地,四地總計有300多人,其中70%以上都是研發人員。

石家莊在國內汽車科技相關產業中并非處于領軍位置,相關高校和人才也并不是非常充分,那么森思泰克為何會將一個大型研發中心放在石家莊,而秦屹也親自駐守在此呢?

秦屹告訴車東西,除了石家莊是自己家鄉的情感因素外,石家莊有不少毫米波雷達產業相關的人才,例如當地有一些雷達相關的科研院所,并且森思泰克也在與河北省的高校展開合作,挖掘和培養人才。

當然,最重要的因素其實還跟持有森思泰克35%股權的第二大股東(第一為秦屹)——國內安防巨頭海康威視有關。

據秦屹介紹,海康威視的控股股東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就跟石家莊有很深的淵源,雷達領域知名的科研院所——54所13所都在石家莊。

基于這種背景,中電科、海康威視等企業跟石家莊政府也攜手在當地大力發展電子科技相關產業,海康威視還與森思泰克聯手打造了一個更大的產業園區,目前正在建設之中。

二、今年雷達出貨10+ 兩款車型搭載

在與秦屹交流的一個多小時里,海康威視一直是秦屹口中的高頻詞匯,而秦屹也更向車東西直言,與海康威視達成深度合作,為其帶來了多方優勢。

秦屹在英國有15年的雷達、傳感器相關研發經驗,他深知雷達市場的客戶都在哪個領域。

2013年創辦森思泰克時雖然鎖定了智能汽車雷達市場,但是在ACCLKAADAS系統還遠沒有普及或爆發的時間里,擺在秦屹面前的第一要務是讓公司活下來。

雷達老兵回國創業!造20款毫米波雷達,與博世大陸正面剛

▲森思泰克部分團隊成員

一開始先做24GHz的車用盲區監測雷達,中間陸陸續續也開始做安防、交通監測用的雷達。秦屹回憶道,但轉了一圈后發現,安防市場基本都被海康威視這類巨頭所把持。

事實上,就在森思泰克站在巨頭門外尋求安防領域的機會時,海康威視們也在尋找著自己的最佳拍檔——對他們來說,雷達天生適合與攝像頭結合起來做安防產品。

海康從2016年就開始關注我們,那時候他們把國內的毫米波雷達團隊都看了一遍,最后覺得我們的團隊背景和發展理念比較契合。秦屹告訴車東西道。

就這樣,海康威視在2016年底領投了森思泰克3500萬元的戰略投資,占股35%,深圳前海車聯網基金和廣州智造跟投。

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北汽持有前海車聯網基金7%的股份,而廣汽則在廣州智造中持股27.7%。所以相當于北汽和廣汽都間接持有森思泰克股份。

秦屹告訴車東西,海康威視入股后帶來的第一個變化就是幫助森思泰克建立了適合中國國情的科技企業管理制度。

不僅有財務、人事等基本管理制度,最關鍵的是幫我們建立了標準化的雷達研發、測試、制造流程,以及最重要的質量管控體系。

目前,森思泰克已在安徽蕪湖投資數千萬建立了一個占地一萬多平米的雷達工廠,擁有3條毫米波雷達自動化產線和一條激光雷達產線,產能120萬只/年。

雷達老兵回國創業!造20款毫米波雷達,與博世大陸正面剛

▲森思泰克工廠一景

海康威視財報顯示,2017年海康威視收入接近420億元。而中國安防協會的數據,國內安防市場總體規模達到數千億元,規模不小。

很明顯,海康威視入股后會帶著森思泰克一起在安防市場攻城略地。

秦屹告訴車東西,2018年前10個月,森思泰克已經取得6000多萬元的營收,雷達出貨量達到十幾萬個,到年底總營收將接近億元,凈利潤超過1000萬元。

在這其中,雖然安防、交通業務目前占到了大概70%,但秦屹透露其汽車業務已經開始起飛。

今年,森思泰克的24GHz雷達已經在獵豹旗下邁途等兩款車型量產,為BSD盲點檢測功能提供感知能力。而到明年上海車展,秦屹稱至少能看到10款車型搭載森思泰克的BSD雷達,涉及多個汽車品牌,一汽奔騰、一汽紅旗、東風都是其中之一。

雷達老兵回國創業!造20款毫米波雷達,與博世大陸正面剛

▲獵豹邁途

在國內毫米波雷達創業圈,不少玩家還處于研發或者送樣到車企進行測試階段,森思泰克這個上車速度不可謂不快。

在秦屹看來,正是海康威視帶著森思泰克在安防市場大舉收獲訂單幫其帶來了良好的現金流,進而讓其有足夠的資金投入到主營業務汽車雷達中去。

我們這么龐大的研發團隊規模,每個月成本不菲,良好的現金流才幫助我們實現實現良性循環,攻下汽車市場。秦屹總結道。

三、兩種雷達同時研發 從盲點提醒和商用車開始突破

創業多年,森思泰克的產品線相當豐富,目前有20多款產品在產在售,覆蓋24GHz77GHz兩大主流頻段,同時也在開發該領域前沿的79GHz 4D成像雷達,以及毫米波與視覺融合雷達。

雷達老兵回國創業!造20款毫米波雷達,與博世大陸正面剛

▲森思泰克產品全家福

目前,森思泰克的24GHz產品已經在安防和獵豹旗下兩款車型上使用,77GHz雷達也將在明年上海車展上隨著10款新車一同量產。

有趣的是,森思泰克同時還有一款單線激光雷達量產在售,今年出貨有300多臺,主要是機器人等產品使用。

秦屹強調,激光雷達并不是森思泰克的主業,研發主要是因為海康威視那邊提出的需求,森思泰克自己剛好有能力,所以就做了上述產品。

技術層面,秦屹透露稱森思泰克除了收發芯片與處理芯片,其他部分都是自主研發而來,包括雷達整機設計、信號處理,以及后端的識別算法等關鍵步驟。

針對目前業內火熱的4D成像雷達,森思泰克也在積極研發,是秦屹稱自家的技術水平能夠做到5萬點的水平,但并不會盲目地追求點云數量。

雷達老兵回國創業!造20款毫米波雷達,與博世大陸正面剛

▲森思泰克雷達效果演示

目前沒有雷達用的處理芯片可以支持大量的點云計算,我們的目標是量產而非Demo秦屹解釋道,量產產品的點數會在5000點以上。

與此同時,森思泰克也與海康威視的視覺團隊一道展開了毫米波雷達與視覺融合技術研發,屬于像素級融合。

秦屹表示,森思泰克自家也在研發激光雷達產品,深知激光雷達想要通過車規的難度極高,因此他也認為高分辨率毫米波成像雷達+視覺融合技術未來極有可能取代低線束的激光雷達產品。

產品性能上,秦屹表示,自家產品與國際Tier1巨頭的差距正越來越小,但在進入量產前裝的環節中,森思泰克與其他毫米波創企一樣,仍然面臨著ABCD四座Tier1大山(奧托立夫、博世、大陸、德爾福)在乘用車領域近乎壟斷的市場地位。

對此,森思泰克的打法分為兩路:

乘用車領域,優先與成本更敏感的中小車企合作,用價格優勢率先突破BSD等提醒類ADAS功能的雷達市場。秦屹透露,其BSD雷達較Tier1巨頭的產品能有20%的價格優勢。

商用車領域的線控和ESP等部件尚未普及,因此也沒有壟斷的ADAS巨頭存在。

森思泰克正與自主Tier1和商用車企一同研發自主的AEB等涉及車輛控制的ADAS系統,通過自主Tier1,率先在國產商用車進行突破,并向著ACC雷達前進。

待我們的乘用車BSD雷達出貨量規模較大,且在商用車領域突破了AEB/ACC雷達后,再逐漸與國內Tier1一起拿下乘用車AEB/ACC市場。秦屹說道。

當然,拿下車企說起來只有四個字這么簡單,但是秦屹背后付出的努力卻遠大于此。

想上前裝,要跟車企十幾個部門進行溝通,對于如何拿下車企,秦屹這樣說道,直到現在都是我自己帶著樣品挨個拜訪車企,每家企業平均得去10趟才會有成果,今年10個月我已經飛了幾十趟了。

而就在秦屹去拜訪車企的同時,森思泰克自家裝有雷達的測試車也會同期開至目標車企,向車企展示自己的產品,從長春的一汽開始,一路向南逐個拜訪車企。

經過5年的創業,目前森思泰克的運轉已經走上正軌,秦屹對未來也頗有信心,其2019年的營收目標為2億元,并預計汽車業務占比會達到40%。團隊層面,有了海康威視和正向現金流支持的森思泰克則計劃在未來兩年擴展到1000人,成為國內最大的自主雷達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