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東西」周報第3期
2018.12.08

#人工智能#

1、AlphaZero論文發布 一算法稱霸三大棋

12月7日消息,據報道,日前,DeepMind團隊發表論文,提出通用棋類AI AlphaZero。研究人員稱,AlphaZero是迄今為止最強大的棋類AI程序,它能在不接受人工訓練,僅對游戲規則進行了解的基礎上,通過自我學習掌握圍棋、國際象棋以及日本象棋的技巧。除了能打敗人類棋手外,DeepMind稱,它4小時擊敗最強國際象棋AI、2小時擊敗最強日本象棋AI,8小時擊敗AlphaGo。此外,訓練34小時的AlphaZero勝過了訓練72小時的AlphaGo Zero。

2、高通驍龍855發布 AI算力是845的3倍

智東西12月4日消息,在2018驍龍技術峰會上,高通發布了其年度旗艦手機芯片驍龍855,采用臺積電7nm工藝,搭載了高通第四代AI引擎,采用CPU+GPU+DSP的方式提供AI算力,據悉其AI算力是前代產品驍龍845的3倍。驍龍855上還集成了首個支持計算機視覺ISP,并搭載了一個Elite Gaming系統,通過與全球各大游戲廠商合作,專門為游戲優化了畫面、音效、電池續航等技術。

高通總裁Cristiano Amon表示,5G智能手機將在未來幾個月能夠買到。他還公布了高通的5G終端廠商合作伙伴,一加、OPPO、vivo和小米等國內廠商在列。

此外,高通還推出了全球首個超聲波3D屏下指紋識別模塊,據高通表示,這是唯一一個能夠穿透不同類型污漬準確識別指紋的移動解決方案。

3、IBM研發新模擬芯片 可用內存做AI計算

12月4日消息,據報道,IBM研究院公布了人工智能硬件的最新進展——通過內存計算的方式,將內存單元作為處理器來使用,可將能源需求減少90% 。在本周舉辦的國際電子器件會議(IEDM)和神經信息處理系統會議(NeurIPS)上,IBM介紹了迄今為止精度最高的“8-bit模擬芯片”(較此前提升了一倍)。這套全新的解決方案,使用了被稱作“投影相變存儲器”的新方法,簡稱 Proj-PCM 。與具有類似精度的數字架構相比,其能耗僅為1/33。

4、西部數據公布RISC-V自研架構SweRV

12月7日消息,據報道,本周,西部數據針對其去年推出的RISC-V處理器計劃發布了三項重要公告,公布了基于RISC-V指令集的自研通用架構SweRV和開源的SweRV指令集模擬器(ISS),以及基于以太網OmniXtend的緩存一致性技術。西部數據預計硬件和軟件將用于大數據和快速數據應用的各種解決方案,包括閃存控制器和SSD。該公司將從明年Q1開始將SweRV架構作為開源產品提供給第三方,希望推動硬件和軟件開發人員最終采用RISC-V指令集。

5、銀河水滴研發出首款步態邊緣計算機芯

12月5日消息,據報道,專注于計算機視覺和視頻大數據分析的人工智能企業銀河水滴宣布,公司成功研發出了全球首款步態邊緣計算機芯,該產品可以廣泛應用于智能家居、智慧醫療及智能安防等諸多領域,目前,銀河水滴正與智能家居廠商及醫療康復機構合作推進該產品的快速落地。

6、英特爾推神經網絡編譯器HE后端開源版

智東西12月4日消息,英特爾于宣布HE-Transformer的開源版本,它是英特爾神經網絡編譯器nGraph的同態加密(HE)后端。HE允許對加密數據進行計算。當應用于機器學習時,此功能允許數據所有者獲得有價值的見解,而不會暴露基礎數據;或者,它可以使模型所有者通過以加密形式部署模型來保護他們的模型。該工具使數據科學家能夠在流行的開源框架(如TensorFlow )上開發神經網絡,然后輕松部署它們以對加密數據進行操作。

7、DeepMind用AI預測蛋白質3D結構成功

智東西11月3日消息,11月2日,谷歌DeepMind最新的人工智能程序AlphaFold成功地根據基因序列預測出蛋白質的3D形狀。據悉,AlphaFold構建的模型都依賴深度神經網絡,這些經過訓練的神經網絡可以從基因序列中預測蛋白質的屬性。為了構建AlphaFold,DeepMind在數千種已知的蛋白質上訓練了一個神經網絡,直到它可以僅憑氨基酸預測蛋白質的3D結構。

8、英偉達發布旗艦級GPU Titan RTX

12月4日消息,據報道,英偉達推出了其最強大的GPU?TITAN RTX,售價2500美元,配備了VirtuaLink接口,可以兼容下一代VR頭顯。TITAN RTX基于最新的圖靈架構并非。該GPU并非專為游戲玩家而設計,而是更適合人工智能研究人員、深度學習開發人員、數據科學家以及游戲和視頻制作人員。NVIDIA稱之為“世界上最強大的桌面GPU”,提供了最佳VR實時光線追蹤性能。

9、清華大學團隊獲NIPS 2018 AutoML亞軍

12月3日消息,據報道,近日,NIPS 2018 AutoML挑戰賽結果出爐:印度團隊autodidact.ai第一;清華計算機系朱文武實驗室 Meta_Learners 團隊斬獲第二,高校排名第一。據悉,本次賽事共有近300支隊伍參賽,包括了麻省理工學院、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國內外頂尖高校,微軟、騰訊、阿里巴巴等科技巨頭。今年的賽事題目聚焦于真實應用場景下存在概念遷移的大規模流式數據中的AutoML 問題,對AutoML系統的自適應能力、魯棒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0、微軟開源機器學習高性能推理引擎ONNX

智東西12月6日消息,據外媒報道,微軟近日宣布開源ONNX Runtime,這是一款用于Windows、Linux 和Mac平臺的ONNX格式的機器學習模型的高性能推理引擎。ONNX Runtime允許開發人員在任何支持的框架中訓練和調整模型,并在云端和邊緣高性能運轉。ONNX為AI框架生態系統帶來了互操作性,提供了可擴展計算圖模型的定義,以及內置運算符和標準數據類型的定義。ONNX使模型能夠在一個框架中進行訓練并轉移到另一個框架中進行推理。

11、周志華團隊提出用于動態系統的Ader

12月6日消息,據報道,周志華領導的南京大學計算機軟件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有多篇論文入選NeurIPS 2018。其中《Adaptive Online Learning in Dynamic Environments》提出了一種可用于動態環境的自適應在線學習方法(Ader)。此外,研究人員還基于替代損失提出了一種改進版Ader,使用這種方法,每一輪的梯度評估次數將從O(log T )降至 1。最后,研究人員還將Ader延展到了可使用動態模型的序列來特征化比較器的案例上。

12、朱俊彥團隊新研究:GAN可生成3D圖像

12月6日消息,據報道,近日,麻省理工學院計算機科學與AI實驗室的朱俊彥研究團隊發表了最新論文。該論文描述了一種用GAN生成3D圖片的技術,研究人員稱之為可視化物體網絡(Visual Object Networks,VON)。該技術不僅生成的圖像逼真,還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編輯紋理和轉換視角。據悉,該論文已被NeurIPS 2018大會收錄。

13、拜耳AI識別軟件獲FDA突破性設備認定

12月6日消息,據報道,拜耳(Bayer)公司近日宣布,其與默沙東聯合開發的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動脈高壓(CTEPH)AI智能模式識別軟件獲得美國FDA突破性設備認定。該軟件使用深度學習技術,通過在CTPA掃描中識別CTEPH的跡象,來支持放射科醫生開展診斷和治療工作。該軟件主要功能為分析來自患者心臟、肺灌注和肺血管的影像信息,同時結合患者的臨床病史進行檢測。

14、中電信攜手中聯通牽頭制定AI終端標準

12月6日消息,據報道,日前,中國電信攜手中國聯通在GSMA TSG終端工作組第34次會議上發起AI終端標準立項,該立項得到與會代表全票支持,獲得大會正式通過。

15、上海市徐匯區將大力支持補貼AI企業

12月6日消息,據報道,上海市徐匯區將大力支持發展人工智能產業,支持開展基礎芯片、通用操作系統、核心算法及智能傳感等應用技術,推動醫療健康、智能安防、智能芯片設計等重點領域突破,優先支持國家亟需、能填補國內空白的關鍵核心技術。經認定,可給予落地項目建設單位不超過項目總投資50%,且每年最高不超過2000萬元的補貼。并且要支持人工智能及相關企業在多層次資本市場上市、掛牌。建立人工智能擬上市企業資源庫。

16、白宮計劃春季發布新版AI研究戰略

12月6日消息,據外媒報道,特朗普政府計劃更新奧巴馬政府2016年首次發布的人工智能研究和發展戰略。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人工智能助理主任林恩帕克在12月4日表示,新計劃將包括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今年9月要求發表評論的更新。據帕克稱,政府最早將于明年早春公布該項研發戰略計劃的更新版本。

#新出行#

1、Waymo推無人出租車服務 實現商業運營

12月5日消息,據報道,Waymo在鳳凰城推出了自動駕駛出租車服務。這項商業化運營服務被稱為“Waymo One”。Waymo CEO約翰·克拉夫西克表示,Waymo One初期僅向曾參與過這項服務測試的數百名早期乘客開放,但未來將向更多乘客開放,并將在更多地區推出該服務。”他還表示,出于安全因素考慮,自動駕駛出租車將配備人類安全員。

2、比亞迪電池子公司2022年底前進行IPO

12月6日消息,據媒體報道,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表示,計劃在2022年底前讓電池子公司首次公開募股,但目前還未決定上市地。

3、Uber對手Lyft宣布已提交IPO登記草案

12月6日晚間消息,Uber競爭對手Lyft宣布,已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了IPO登記草案。Lyft在這份Form S-1文件中稱,目前尚未確定此次IPO將發行的股票數量及發行價區間。當SEC完成評估程序后,Lyft根據市場和其他情況啟動IPO程序。

4、美國2021年左右取消電動汽車補貼

12月6日消息,據媒體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的首席經濟顧問庫德洛稱,美國政府正在考慮取消對電動汽車的補貼。但對于取消電動汽車補貼的具體時間,庫德洛稱不知道是2020年還是2021年。有分析認為,這一行動可能影響到汽車行業擴大電動汽車市場的計劃。

5、Tesla上海工廠擬明年下半年部分投產

12月6日消息,據媒體報道,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項目已經基本完成了土地平整,即將開工建設,預計明年下半年部分投產。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應勇5日調研了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項目。同時,上海市領導聽取了特斯拉中國區負責人相關情況介紹,察看了特斯拉熱銷車型,并鼓勵企業在確保生產安全和工程質量的前提下,加快推進工廠建設。

6、Uber自動駕駛汽車將重新上路測試

12月6日消息,據媒體報道,Uber的自動駕駛汽車將從下周開始重新在公共道路上測試,測試車輛的行使速度不超過每小時25英里。此前在亞利桑那州,Uber一輛自動駕駛汽車撞死一名橫穿鳳凰城街道的婦女,隨后?Uber公司暫停了自動駕駛汽車在公共道路上的測試。

7、FCA將裁員3245人 重組工廠生產電動車

12月5日消息,據媒體報道,菲亞特克萊斯勒(FCA)近日表示,由于要重組米拉菲奧工廠來生產電動車,FCA公司將暫時解雇工廠的3245名員工。該工廠約有5000名員工,這次裁員將裁掉工廠員工總數的一半以上。

8、大眾汽車或使用福特美國工廠生產汽車

12月5日消息,據媒體報道,大眾汽車表示,其將與福特汽車組建聯盟,未來可能使用福特的工廠來生產汽車。同時,大眾汽車計劃1月份就聯盟事項進行更多的討論。福特之前曾表示雙方在討論潛在合作,但其拒絕透露合作的進一步細節。

9、奧迪將投百億歐元發展智能電動汽車

12月5日消息,據媒體報道,大眾旗下高端品牌奧迪表示,到2023年,該公司將在電動汽車領域和自動駕駛領域投資140億歐元用來研發新產品,并將在2025年推出20款電動車型,其中約一半為純電動車型。

10、美國參議院最新無人駕駛草案曝光

12月5日消息,據外媒報道,美國參議院最新的無人駕駛汽車法案曝光,并進入最后修訂階段。如果該法案付諸實施,將放寬許多與自動駕駛汽車有關的聯邦法規。若運輸部免除聯邦機動車輛安全標準(FMVSS),該法案還有權確定未來自動駕駛車輛的外觀,允許汽車制造商生產沒有方向盤和剎車踏板的車輛。同時,修訂草案還要求制造商確保無人駕駛汽車能夠檢測到所有類型的交通,包括行人、騎自行車的人和摩托車駕駛員等。

11、滴滴組織架構升級 成立網約車公司

智東西12月5日消息,滴滴宣布組織架構升級。原快捷出行事業群和專車、豪華車事業部合并,成立滴滴網約車平臺公司,任命付強為CEO,向程維匯報。新成立車主服務公司,合并原小桔車服公司與汽車資產管理中心(AMC),任命陳汀為CEO,向程維匯報。原品質出行事業群的單車、電單車、代駕、企業級業務和原智慧交通事業部的公交業務組成普惠出行與服務事業群。此外,滴滴任命集團安全事務部負責人王欣為首席出行安全官,向程維匯報。

12、中國已同意降低對美國汽車的進口關稅

12月4日消息,據媒體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12月3日深夜在推特上發文稱:“中國已經同意降低和取消對美國進口汽車征收的關稅,目前中國對美國汽車征收的進口關稅為40%。”但特朗普的推文未提供關于中國削減關稅的進一步細節。

13、Tesla將推Model Y 2021年前中國生產

11月4日消息,據媒體報道,特斯拉內部文件表示,其公司將加快推出規劃已久的小型越野車Model Y。同時,文件中還提到,特斯拉計劃到2020年12月前,每周在里諾郊區的超級工廠生產7000輛Model Y越野車,并到2021年之前,每周在中國的超級工廠生產5000輛Model Y越野車。

14、福特重組計劃或裁員2.5萬 集中在歐洲

12月4日消息,據媒體報道,摩根士丹利稱,福特汽車110億美元的重組計劃可能導致2.5萬名員工失業,超過通用汽車宣布的1.5萬人裁員規模。據悉,福特的重組計劃可能集中在歐洲業務上,同時,北美業務也將出現重大重組,涉及大量全薪和計時工的員工。

15、北京順義建無人駕駛試驗場 2年后運營

12月3日消息,據媒體報道,北京順義區智能網聯汽車測試場項目近日獲得批復,項目總建設用地約20萬平方米。據悉,該場地是一個全封閉式智能汽車試驗和測評基地,建成后將具備智能網聯汽車測試的軟件開發、智能硬件研發和測試等功能,預計2020年投入運營。此外,順義區還將打造龍灣屯長城華冠汽車小鎮,計劃將其建成汽車文旅休閑聚集區。

16、知行科技推量產級L3級自動駕駛系統

12月3日消息,據媒體報道,日前,自動駕駛公司知行科技對外公布了量產級的L3級自動駕駛詳細方案,其中包括有 iMo Pilot3.0 L3級自動駕駛系統、iMo DCU3.0 L3級自動駕駛中央域控制器與iMo IFC1.0智能前視攝像頭。

17、摩拜完成股東變更 創始人胡瑋煒退出

12月1日消息,在摩拜被美團收購后,摩拜單車運營主體北京摩拜科技有限公司日前完成股東變更,創始人胡瑋煒、原CEO王曉峰等退出,摩拜大股東由胡瑋煒變更成王興,摩拜回應稱胡瑋煒仍是摩拜單車的董事和法定代表人。工商資料顯示,11月27日,北京摩拜科技有限公司變更投資人及董事等項目,投資人由創始人胡瑋煒、投資人李斌、原CEO王曉峰、CTO夏一平等人,變更為美團董事長王興和高級副總裁穆榮均。其中,王興出資475萬元,持股比例高達95%,穆榮均持股5%。原先摩拜的股權比例為胡瑋煒出資67.5%,夏一平2.5%,李斌30%,王曉峰0%。此前的監事李斌退出,變更為劉禹,劉禹目前擔任摩拜總裁,此前是阿里巴巴旗下阿里語言總經理兼摩拜特別顧問。

#智能家居#

1、蘋果HomePod明年初在內地和香港發售

12月6日消息,據外媒報道,明年初,蘋果HomePod智能音箱將會在中國大陸和香港正式發售。最新升級的系統將支持簡體中文和繁體中文。蘋果官網顯示,中國大陸市場提供白色和灰色版本,定價為2799元,約合408美元。為期兩年的售后服務定價為329元,約合48美元。在香港市場,HomePod的定價為2799元港幣,相當于358美元,售后服務的定價為349港元,相當于45元美元。

2、小米米家智能門鎖發布 眾籌售價999元

12月5日下午消息,小米公司正式發布小米米家智能門鎖,支持指紋密碼等6種開鎖方式,采用C級智能鎖芯配置,能與小米智能設備聯動。正式售價1299元包安裝,限時眾籌售價999元包安裝。

#通信圈#

1、三星曲面屏技術泄露 損失58億美元

北京時間12月1日早間消息,韓國檢察官表示,根據三星電子計算,近期該公司最新的顯示技術泄露給中國競爭對手,將導致該公司未來3年銷售額損失6.5萬億韓元(約合58億美元),利潤損失8.9億美元。韓國檢方周五表示,三星的一家韓國供應商向中國公司出售了16臺面板加工設備,并協助中國獲取這項技術。檢察官已對三星這家供應商Toptec的總裁及其他高管提起訴訟,稱他們向中國企業非法銷售技術。被懷疑獲得這項技術的包括京東方及其他3家公司。

2、工信部宣布五省首批試行攜號轉網流程

12月1日消息,工信部宣布,天津、海南、江西、湖北、云南五省自12月1日起,推出攜號轉網新業務受理流程。用戶可以在不更換號碼的情況下,隨意轉換到三大運營商中的任何一家,但此項業務目前只針對座機和手機號碼。用戶只需短信即可完成查詢和申請,不用本人親自去各運營商的營業廳辦理申請。具體方法分三步:一是短信編輯CXXZ#用戶名#證件號碼,發送給歸屬運營商,查詢攜轉資格;二是短信編輯SQXZ#用戶名#證件號碼,發送至歸屬運營商,申請授權碼;三是收到授權碼以后,帶著有效證件和授權碼去想要使用的運營商營業廳辦理新套餐。

#物聯網#

1、京東將IoT業務升級為小京魚AIoT生態

智東西12月4日消息,京東召開IoT戰略發布會,宣布原有的IoT業務將全面整合升級為小京魚AIoT生態,并推出全新科技品牌“京魚座”。此外,京東發布了京東智能助手小京魚,以及五款京魚座智能產品:兩款內置小京魚語音助手的智能耳機,兩款智能音箱,以及包含智能網關、人體傳感器、門窗磁傳感器、智能插座、無線開關在內的智能家居套裝。

#AR/VR#

1、IDC:預計明年AR/VR市場將達204億刀

12月7日消息,據報道,IDC預計2019年全球AR/VR市場規模將達近204億美元,比今年預測的121億美元增長68.8%。市場規模最大的行業包括個人與消費者服務16億美元,零售15.6億美元,以及離散制造業15.4億美元。消費者市場為前四的AR/VR用例貢獻了三個:VR游戲40億美元;視頻/影片觀看20億美;AR游戲6.16億美元。如果以國家/地區劃分,2019年最大的AR/VR市場規模是美國66億美元,中國60億美元,日本17.6億美元和西歐17.4億美元。

2、11月VR/AR行業共融資13筆 總額近3億

12月3日消息,據報道,11月份,國內外VR/AR圈共完成13筆融資,國內共5筆,總融資額超1億元;國外共8筆,總融資額超1900萬美元。從融資企業的類型來看,專注在行業應用領域的企業本月有5家獲得新一輪融資,范圍涵蓋教育、醫療、廣告、健身等。AR依然處于發展的早期階段,從硬件到技術類的企業依然受到資本的青睞,本月有4家完成融資。另外,兩家VR頭顯初創公司也在本月完成了融資。

#5G#

1、三大運營商獲5G中低頻段試驗使用許可

12月6日消息,據報道,近日,三大運營商已獲得全國范圍5G中低頻段試驗頻率使用許可。中國電信獲得3400MHz-3500MHz共100MHz帶寬的5G試驗頻率資源;中國移動獲得2515MHz-2675MHz、4800MHz-4900MHz頻段的5G試驗頻率資源;中國聯通獲得3500MHz-3600MHz共100MHz帶寬的5G試驗頻率資源。

2、中國移動發布首款自主品牌5G試驗終端

12月6日,中國移動在全球合作伙伴大會期間發布了首款自主品牌5G試驗終端產品“先行者一號”,據悉,先行者一號搭載高通新一代驍龍855移動平臺以及全球首款5G調制解調器X50,支持5G多種頻段,實現峰值速率下行高達2Gbps、上行1Gbps、時延低至20ms以內,將為多種應用場景,包括個人、家庭和行業應用提供智能化5G接入能力。

3、高通公布5G智能手機合作廠商名單

12月5日消息,在驍龍技術峰會上,高通總裁克里斯蒂安諾·阿蒙宣布了明年將推出使用高通設備的5G智能手機的供應商名單。名單包括華碩、富士通、谷歌、HMD(諾基亞)、HTC、LG、摩托羅拉、一加、OPPO、三星、夏普、索尼、vivo、小米、中興等手機制造商。

4、聯通5G將覆蓋上海臨港自動駕駛基地

12月4日消息,近日在上海聯通5G峰會上,上海臨港智能網聯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與中國聯通正式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聯通5G信號將全面覆蓋上海臨港自動駕駛基地,從而為上海臨港自動駕駛基地區域內車端及路端各種交通數據實時交互提供無線通信條件。

#新進展#

1、任正非之女華為CFO孟晚舟加拿大被捕

北京時間12月6日消息,據加拿大《環球郵報》報道,華為公司創始人任正非之女、CFO孟晚舟已被加拿大逮捕,面臨被引渡到美國,原因是華為涉嫌違反了美國對伊朗的貿易制裁規定。

2、外媒稱華為董事長梁華將暫代CFO職責

12月7日消息,據外媒報道,華為任命現任董事長梁華暫時代行集團CFO職責,即梁華代行孟晚舟職務。華為內部人士表示,暫未接到相關部門明確的任命答復,內部系統中也未查到網傳的任命通知文件。華為官方回應表示不予置評。

3、中國首款國產量子計算機控制系統誕生

12月6日消息,據報道,合肥本源量子計算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宣布,該公司研制的中國首款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量子計算機控制系統——本源量子測控一體機OriginQ Quantum AIO在合肥誕生。該系統可將所有量子計算控制系統的功能,集成在一臺能夠完整實現對量子芯片控制的機器內。

本源量子董事長孔偉成介紹,在此次控制系統研制的基礎上,計劃于未來三年左右推出具有30位量子比特位數的量子計算機原型機。

4、高通推出全球首款7nm電腦芯片驍龍8cx

智東西12月6日夏威夷報道,高通推出全球首款7nm筆記本電腦芯片驍龍8cx,這是高通“始終連接的PC(Always-Connected PC)”系列的最新處理器。

驍龍8cx搭載Kryo 495 CPU、Adreno 680 GPU、Hexagon 690 DSP、驍龍X24基帶、Spectra 390 ISP等,能夠提供2Gbps網絡連接速度,其GPU處理速度比上一代產品快2倍、比驍龍835快3.5倍;其計算效率比上一代產品提高了60%,保證了更好的電池續航。

此外,驍龍8cx支持Windows 10企業版、支持高通第四代快充技術,支持亞馬遜Alexa和微軟小娜AI語音助手。

5、ACM 2018 Fellow名單公布 李飛飛入選

12月6日消息,ACM(計算機協會)發布了今年新入選的56名ACM Fellow,李飛飛、羅杰波、何田等成為今年入選的華人代表。遺憾的是,今年未有國內機構成員入選。ACM具備全球影響力,2018年新入選的Fellow主要來自芬蘭、希臘、以色列、瑞典、瑞士和美國的大學、企業和研究中心。今年新入選的Fellow在可訪問性、增強現實、算法博弈論、數據挖掘、儲存技術、軟件和萬維網等領域都作出了杰出的貢獻。

6、我國首篇存儲相關論文入選ISSCC 2019

12月4日消息,據報道,在ISSCC 2019中,我國首篇存儲相關論文入選,這篇文章來自東南大學楊軍博士團隊。在12月4日舉辦的ISSCC 2019南京宣傳會上,楊軍博士表示,做芯片,沒有1-2年的時間是不可能的,而且中間會伴隨著多次的失敗,因此一定要有一顆平常心。

7、英特爾10nm Cannon Lake處理器已量產

12月4日消息,據報道,美亞、新蛋和沃爾瑪等大型零售商均開始發售基于10nm制程Cannon
Lake處理器的NUC迷你電腦產品Crimson Canyon
NUC–NUC8i3CY系列家用迷你電腦,這意味著英特爾已經開始量產10nm制程的Cannon Lake處理器了,目前開始零售的型號包括NUC8i3CYSM和NUC8i3CYSN?UCFF,但量并不大。

智東西周報:AlphaZero稱霸三大棋  Waymo無人出租車商業化 首款國產量子計算機控制系統誕生

8、科創板指標初稿出爐 包含5大類指標

12月3日消息,據挖貝網報道,接近科創板制度設計人士透露,登陸科創板指標初稿出爐,主要有5大類指標,行業屬性和業績是硬指標。

行業屬性定義非常明確:符合國家戰略,掌握核心技術,市場認可度高。屬于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軟件和集成電路、高端裝備制造、生物醫藥、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業績方面,符合下面3個條件之一:1、連續2年盈利且合計凈利潤超過5000萬元,或最近一年盈利,收入超過2億元;2、最近一年營收超過2億元,且最近三年研發投入占收入比重超過10% ;3、市值超過20億元,最近一年營收超過3億元。


熱點·新品·招聘·資源·活動 最有效的行業對接

需求對接:微信添加“hawkren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