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東西」晚報第1154期
2019.2.01 周五

#今日要聞#

1、英特爾臨時CEO Bob Swan轉正

1月31日消息,英特爾宣布,董事會已任命Robert(Bob)Swan為CEO。現年58歲的Robert Swan自2016年起擔任英特爾的CFO,并擔任了七個月的臨時CEO。

今天早上的一封公開信中?,Swan表達了成為英特爾新任CEO的決心。Swan表示,“英特爾的執行必須改進,這一點至關重要,因為英特爾過去幾年未能出貨核心競爭力的新一代芯片,而PC行業已停滯不前。不僅如此,而且其競爭對手AMD的競爭芯片也重新抬頭,AMD多年來一直在英特爾的“后視鏡”中。但同時,他也表示,英特爾將在很大程度上保持其已有的發展方向,這意味著專注于為PC,筆記本電腦,服務器等構建芯片,同時探索新的領域,如為自動駕駛和人工智能構建芯片。“我們的核心戰略并沒有改變。”

智東西晚報:英特爾臨時CEO  Bob Swan轉正 IDC:2018智能手機出貨量減少4.1%

2、IDC:2018智能手機出貨量減少4.1%

1月31日消息,IDC發布全球季度智能手機追蹤報告,公布2018年第四季度數據的同時,IDC也放出了2018年全年的排行:三星、蘋果、華為、小米和OPPO位居前五。報告顯示,整體來看,全球智能手機市場仍然呈現下滑趨勢,年出貨量減少4.1%,共14.049億部。三星力壓蘋果成為全球最大智能手機廠商。華為則實現最大漲幅,出貨量同比大漲43.9%。

IDC副總裁表示Ryan Reith:總體來看,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并不景氣,只有印度、韓國、越南等不多國家市場實現了高速增長。

智東西晚報:英特爾臨時CEO  Bob Swan轉正 IDC:2018智能手機出貨量減少4.1%

智東西晚報:英特爾臨時CEO  Bob Swan轉正 IDC:2018智能手機出貨量減少4.1%

3、廣汽擬與騰訊等設立移動出行平臺公司

1月31日消息,廣汽集團發布公告稱,第五屆董事會第 13 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移動出行項目的議案》。廣汽集團、騰訊、廣州公交集團以及其他投資者共同設立移動出行項目平臺公司。據了解,移動出行項目平臺公司的投資總額為 10 億元人民幣(或等值美元),其中廣汽、 騰訊、廣州公交集團分別持股 35%、25%、10%,其他投資者合計持股 20%(每家持股比例不超過 5%),另外預留 10%股權用于員工股權激勵。

#人工智能#

1、斯坦福發布全新NLP處理工具包

1月31日消息,Stanford NLP團隊發布了包含 53 種語言預訓練模型的自然語言處理工具包 StanfordNLP,該工具包支持 Python 3.6 及之后版本,并基于 PyTorch,支持多種語言的完整文本分析管道,包括分詞、詞性標注、詞形歸并和依存關系解析,此外它還提供了與 CoreNLP 的 Python 接口。StanfordNLP不僅提供 CoreNLP 的功能,還包含一系列工具,可將文本字符串轉換為句子和單詞列表,生成單詞的基本形式、詞性和形態特征,以及適用于70余種語言中的句法結構。

#新出行#

1、中科大研發新型催化劑可延長電池壽命

1月31日消息,中國科技大學合肥國家物理科學實驗室的一名教授表示,他們已經找到一種方法,可以保護鉑催化劑免受無處不在的一氧化碳的污染。該方法與鉑緊密相關,阻礙催化反應。存在一氧化碳是因為大多數氫燃料是由碳氫燃料產生的,即使經過凈化,氫燃料中還是含有高達百萬分之0.2的一氧化碳(CO)。隨著時間推移,CO會在催化劑上積聚,從而減緩燃料電池的反應,最終會讓電池失效。

研究人員通過設計新型催化劑,含有氧化鐵的鉑粒子,找到了解決方案,可以迅速燃燒掉氫氣中的CO。此種催化劑可選擇性地將CO轉化為無害的CO2,關鍵是,它還可在廣泛的溫度范圍內工作。測試結果表明,催化劑的CO含量在-75到107攝氏度之間工作時,減少了200倍。研究人員表示,短期內,希望此種催化劑可以延長燃料電池汽車中昂貴的燃料電池堆的使用壽命,未來希望讓人們以“所有人都能承受”的更低價格使用低等級的氫燃料。

2、長城汽車與河北移動合作布局5G互聯網

1月31日消息,日前,長城汽車與河北移動在石家莊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未來五年,雙方將結合自身業務發展需要,在產品、業務、信息化等領域展開合作,并將重點在大數據應用、云計算、物聯網、企業信息化等領域深入推進合作,探討并推進5G在汽車制造、智能交通等領域的探索和應用。

根據協議內容,未來五年,長城汽車將與河北移動探索“物聯網+”在交通和汽車制造行業的應用,共同開展在汽車制造、生產安全監控、車輛信息服務、營銷計量、智慧車輛、無人駕駛等方面的信息化探索研究,推進智慧交通、汽車制造行業的信息化業務融合,并共同探討5G在汽車制造、交通等領域的合作探索和應用。

3、大眾計劃向第三方開放MEB電動車平臺

1月39日消息,據德國《每日鏡報》報道,大眾正與第三方就開放其模塊化MEB電動汽車平臺進行深入談判。MEB平臺是大眾集團全新一代專為純電動汽車打造的模塊化平臺,整合了大眾所有的電動化技術。按照大眾的規劃,到2022年,大眾集團的四個不同品牌中將有27款車型基于MEB平臺打造。大眾希望將MEB平臺成為“不僅僅是大眾集團的標準”,而是整個行業的標準。

去年10月份,大眾集團首席財務官弗蘭克·威特(Frank Witter)曾透露,從理論上講,與福特共享電動汽車平臺MEB是可能的,盡管福大眾目前專注于在自有品牌中推廣該電動汽車技術。1月份,福特和大眾還簽署了一項合作備忘錄,旨在探索在自動駕駛、智能移動出行服務和電動車型領域內的合作。大眾目前專注于第一款基于MEB平臺打造的汽車準備工作,這些汽車將于明年11月在德國正向電動汽車轉型的茨威考工廠投產。

4、工信部擬撤多新能源車免征購置稅政策

1月31日消息,工信部于今日發布擬撤銷包括比亞迪e5,安徽安凱汽車等企業的156個車型的《免征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的車型名單。據了解,這些車型在第十四批、第十五批《免征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于2017年12月發布后,均無產量或進口量。

5、FBI稱蘋果工程師竊密給小鵬汽車

1月31日消息,據美媒報道稱,FBI又逮捕了一名蘋果工程師Jizhong Chen,FBI稱在他的電腦中搜出數千個蘋果公司商業機密文件,該被捕工程師試圖將這些文件提供給中國電動汽車企業小鵬汽車。

對此事,小鵬汽車發表聲明稱,從未收到此人的求職申請,也沒有與該人士進行任何有關招聘或業務方面的接觸。

6、蔚來發行6.5億刀可轉債 騰訊參與認購

1月31日消息,蔚來宣布完成發行6.5億美金的可轉債,其中騰訊出資3000萬美金參與認購。蔚來表示,本次發行的凈收益在扣除相關費用之后,將用于公司產品和技術研發、生產制造、以及供應鏈、營銷等方面需求。

7、Grab獲泰國零售巨頭2億美元投資

1月31日消息,東南亞打車公司Grab發布消息稱,其已從泰國零售巨頭Central Group手中融入資金2億美元。Grab還稱正在進行H輪融資,2億美元并不屬于此輪融資,這筆資金只會投向泰國業務。

Central Group的業務覆蓋酒店、餐館,在泰國有30多個商場,還進入了越南、印尼。Central Group旗下的上市控股公司市值超過150億美元。通過投資,Central Group準備與Grab在泰國多個地區展開合作,比如將餐館放入Grab Food服務,將Grab運輸網絡與自己的實體網點融合,將Grab物流服務融入自有業務。

8、賈躍亭:FF91距量產僅剩“臨門一腳”

1月31日消息,賈躍亭更新其微信朋友圈,并寫道:“FF 91作為FF創新的第一個成果,現在距離量產僅剩‘臨門一腳’,是時候準備好接受市場和用戶的檢驗了。”

據FF官方微博此前透露,FF 91首臺I.A.I測試驗證預量產車將于近期下線。有FF內部人士表示,“FF已順利結束了產品研發階段,在過去一年成功下線多臺預量產車,距離量產車交付僅剩一步之遙。”

智東西晚報:英特爾臨時CEO  Bob Swan轉正 IDC:2018智能手機出貨量減少4.1%

9、馬斯克:特斯拉年底實現完全自動駕駛

1月31日消息,據外媒報道,馬斯克周三稱,他預期到2019年底,特斯拉汽車能夠在無人協助的情況下,實現安全的自動駕駛。“什么時候完全自動駕駛才讓我們放心呢?我想,大概是到今年年底,再接下來,就是等待監管人員決定什么時候批準。”

在該電話會議上,馬斯克還強調,特斯拉目前的半自動駕駛司機輔助系統Autopilot,在高速公路上已然具備完全自動駕駛能力,“從進高速公路匝道到出高速公路,包括超車和從一個立體交叉道進入另一條高速等,完全自動駕駛均可以實現。”

10、特斯拉:上海Model3目標每周產3000輛

1月31日消息,特斯拉表示,將于2019年底開始在其上海工廠生產Model 3轎車,初步目標是每周生產3000輛Model 3,長期目標是每周生產10000輛。特斯拉當日發布其最新一個財季的業績,每股盈利為1.93美元,營收為72.3億美元,利潤表現不及市場預期。受此影響,該公司股價在美股盤后交易時段下滑超過1%。

在財報電話會議上,馬斯克還表示,特斯拉與上海政府簽訂了長達50年的土地租約,土地這部分并不是資本支出而是經營租賃,會在經營活動中以現金流的方式表現。超級工廠的絕大部分資本支出都將以從中國當地政府籌資的方式來運作,鑒于之前進行的協商,預計會拿到很好的利率,之后會透露更多細節。

11、特斯拉宣布CFO迪普克·阿哈將離任

1月31日消息,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宣布,首席財務官迪帕克·阿胡亞在供職近11年之后將選擇退休,財務副總裁扎克·科克霍恩將接任。據了解,這是阿胡亞第二次從特斯拉離職。2015年,他首次離開特斯拉,2017年重新加入特斯拉。

#5G#

1、Verizon暫停部署5G商用服務

1月31消息,美國最大的移動運營商Verizon宣布,將暫停拓展5G商用服務,至少要等到2019年下半年。目前,Verizon已在四座城市推出了“5G Home”服務。但Verizon CEO漢斯·韋斯特伯格在第四季度電話會議上表示,暫時不會再向其他城市拓展“5G Home”服務。韋斯特伯格稱,基于標準的5G家庭硬件要到2019年下半年才會推出。因此,Verizon暫時不會面向其他城市推出5G商用服務。

去年10月初,Verizon曾推出了全球首個5G商用服務“5G Home”。但當時,Verizon的5G服務面向的是家庭互聯網用戶,而非移動用戶。

2、央視春晚將實現4K超高清的5G內容傳輸

1月31日消息,央視新聞微博端成,2019年央視春晚將首次進行4K超高清直播,實現5G內容傳輸。

智東西晚報:英特爾臨時CEO  Bob Swan轉正 IDC:2018智能手機出貨量減少4.1%

#通信圈#

1、OPPO一新機曝光 采用彈出式攝像頭

近日,印度爆料人在Twitter 上分享了OPPO新手機的諜照。有人猜測,其最新分享的諜照,應該就是傳說中的OPPO R19 。這位爆料人聲稱不知確切的細節,只表示該機會采用彈出式自拍攝像頭。不過,有中方爆料者稱,該機或為OPPO R17S 。

智東西晚報:英特爾臨時CEO  Bob Swan轉正 IDC:2018智能手機出貨量減少4.1%

2、華為P30 Lite曝光:珍珠屏/背部指紋

1月31日消息,據報道,華為P30系列將包含三款:P30 Lite、P30 Pro和P30。其中華為P30 Lite定位中端,價格要比P30、P30 Pro低不少,國行版可能會被命名為nova 4e。根據已經曝光的帶殼渲染圖,華為P30 Lite采用了珍珠屏,支持背部指紋識別(P30、P30 Pro支持屏幕指紋)。

核心配置上,華為P30 Lite采用6英寸顯示屏,分辨率為2312×1080,屏幕縱橫比為19.3:9,或搭載麒麟710處理器,配備6GB內存,后置三攝像頭,運行基于Android 9 Pie深度定制的EMUI系統。據報道,華為P30 Lite可能會先于P30和P30 Pro亮相。

智東西晚報:英特爾臨時CEO  Bob Swan轉正 IDC:2018智能手機出貨量減少4.1%

3、三星折疊屏游戲智能機專利曝光

近日,荷蘭網站?LetsGoDigital 分享了幾張3D渲染圖,基于三星 2017 年底向美國專利商標局(USPTO)提交的“顯示設備”外觀設計專利制作。該專利于 2019年1月29 日公布,展示了可折疊三星智能機的一系列圖像。三星為其靈活的顯示屏,提供了一些特殊的功能。比如折疊后,你可以彎曲屏幕的一小部分,從而顯示專屬的游戲按鍵 。此外,右側能夠提供六個較小的按鍵。三星很可能在下月的Galaxy Unpacked 2019發布會期間,推出一款折疊屏智能機。

智東西晚報:英特爾臨時CEO  Bob Swan轉正 IDC:2018智能手機出貨量減少4.1%

4、錘子美圖等9款手機被曝產品不合格

1月31消息,據上海發布消息,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對銷售的手機產品質量進行了監督抽查。本次抽查包含了32批次手機產品和20批次老年人手機產品,經檢驗,共9批次產品不合格。

從上海發布披露的不合格產品列表可以看到,錘子(堅果3)、努比亞(努比亞M2暢玩版)、美圖(美圖T8s、美圖M8s)四款手機型號存在SAR標志不合格的問題。老人機中紐曼(紐曼F9C)、天語(天語K-Touch T5)、小辣椒(小辣椒G108、G109)和諾基亞(諾基亞230)5批次產品存在靜電放電抗擾度、電源端的傳導騷擾問題。

5、劉作虎:一加Q4印度高端市場份額36%

1月31日消息,一加CEO劉作虎發微博稱,一加手機2018年第四季度在印度高端智能手機市場份額為36%,這已經是一加連續三個季度排名第一。

該數據來自于市場調研機構Counterpoint近日發布的2018年印度高端智能手機市場報告。數據顯示,一加手機在2018第四季度以36%的市場份額獲得在印度3萬盧比(約合人民幣3000元)以上價位段的高端手機市場第一名,蘋果、三星分別以30%、26%的份額位居第二、第三,這已經是一加手機連續三個季度獲得第一。

智東西晚報:英特爾臨時CEO  Bob Swan轉正 IDC:2018智能手機出貨量減少4.1%

6、OPPO陳明永:將進軍智能手表、耳機

1月31日消息,OPPO CEO陳永明在接受高通中國的文字采訪中表示,OPPO正在積極構建開放的IoT平臺,加快推進AI+IoT技術研發。而OPPO年初建立的新興移動終端事業部就是用于探索5G+時代的新入口。“我們將率先瞄準智能手表以及智能耳機”。

#新進展#

1、谷歌承認其一iOS軟件收集用戶信息

1月31日消息,谷歌周三表示,該公司已停用一款iPhone應用Screenwise Meter。谷歌此前向一些用戶付費,讓用戶安裝該應用,并研究他們的數字習慣。谷歌在聲明中稱:“我們不應該在蘋果的開發者企業項目下運營Screenwise Meter iOS應用。這是個錯誤,我們對此道歉。”

這也意味著蘋果可能撤銷谷歌的企業開發證書,導致該公司的員工無法使用某些內部應用,包括測試版的iPhone應用。企業證書使得一家公司的用戶可以直接安裝或使用應用,而不必通過被蘋果嚴格控制的App Store來實現。2月1日,蘋果表示,將在Facebook之后對谷歌應用采取行動。

2、Space X遇對手!藍色起源將發射衛星

2月1日消息,據美國媒體CNBC報道,藍色起源(Blue Origin)公司周四宣布,藍色起源的巨型New Glenn火箭被選中將Telesat公司的互聯網衛星發射到太空。藍色起源將會與馬斯克的Space X競爭。據了解,亞馬遜創始人貝佐斯正在大力投資藍色起源,每年將大約10億美元的亞馬遜股票投入火箭項目。貝佐斯在去年9月的一次演講中表示,他計劃在2019年進一步增加年度投資。

3、商務部:將加大知識產權全面保護力度

1月31日消息,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表示,近年來,中國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我們將采取更多有力措施在立法、司法、行政執法等各方面進一步加大對知識產權全方位保護力度,提高知識產權審查質量和審查效率,引入懲罰性賠償制度,顯著提高違法成本,堅決懲處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

4、鴻海:將推進在威斯康星州的長期投資

1月31日消息,鴻海集團表示,全球市況有所變化,但投資威斯康星州的計劃仍然是公司優先目標,將繼續推進長期投資。公司將評估計劃并根據市況和客戶需求作出適當調整。

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的特別助理胡國輝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鴻海宣布的威斯康星州計劃可能縮減規模甚至擱置。他表示,在電視方面,鴻海在美國沒有立足之地,無法展開競爭。公司仍在評估威斯康星州的各種選項,更有利可圖的做法是在大中華和日本生產LCD面板,運到墨西哥進行最后組裝,并將成品進口到美國。胡國輝表示,鴻海在那里的最終崗位約有四分之三是研發和設計,而不是藍領制造崗位。

5、高通華為暫和解 華為每季支付1.5億刀

1月31日消息,高通周三表示,全球第二大手機制造商的華為已與高通簽署了短期授權協議。該協議是在截至12月30日的高通第一財季內簽署的,有效期一直到該公司的第三財季。高通CFO喬治·戴維斯在電話會議上表示,華為每個季度將向高通支付1.5億美元。華為和蘋果是目前僅有的兩家仍在就授權條款與高通對抗的大企業。

同日,高通CEO史蒂夫·莫倫科夫對與蘋果之間的專利訴訟大戰表態,“我們仍然認為,我們將在2019年在關鍵問題上與蘋果達成協議,可能通過和解,也可能通過訴訟。我們為兩種情況都做好了準備。”

#財報季#

1、FB第四季度營收同比增30%凈利增61%

1月31日消息,Facebook發布了截至12月31日的2018財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未經審計財報。報告顯示,Facebook第四季度營收為169.14億美元,比上年同期的129.72億美元增長30%;凈利潤為68.82億美元,比上年同期的凈利潤42.68億美元增長61%。周四Facebook股價大漲,截至收盤,Facebook報166.69美元,漲幅達10.82%,市值4809.01億美元。

此前,有媒體報道稱,Facebook正在將Messenger、WhatsApp和Instagram消息功能融合為一個統一的平臺,但Facebook CEO馬克·扎克伯格表示,這最早要到2020年才有可能實現。

2、亞馬遜Q4營收724億刀 凈利同比增62%

2月1日消息,亞馬遜今天發布了2018財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報。報告顯示,亞馬遜第四季度凈利潤為30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的凈利潤18.56億美元相比增長62%;凈銷售額為723.83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的604.53億美元相比增長20%。

3、諾基亞Q4凈營69億歐元 利潤2.03億

1月31日消息,諾基亞公布的2018財年第四財季業績顯示,該公司當季實現利潤2.03億歐元,去年同期虧損3.78億歐元。第四財季凈營收為69億歐元,去年同期為67億歐元。此外,諾基亞還預測,由于對5G網絡的投資快速增長,該公司預計2019年和2020年的業績將強于預期。

4、LG Q4財報發布 LG顯示營利2.5億美元

1月31日消息,據路透社報道,LG顯示(LG Display)周三發布的10-12月季度財報顯示,受小尺寸面板需求強勁影響,公司2018年第四季度營業利潤超過上年同期的六倍。財報顯示,LG顯示營業利潤2790億韓元(約合2.497億美元),高于上年同期的440億韓元。公司營收下降2.5%,至6.9萬億韓元。LG顯示表示,第四季度的一個亮點是,價格更高的小尺寸面板的銷售不錯,盡管大尺寸面板價格下跌,但這一因素幫助拉動當季營業利潤實現增長。

LG電子周四公布,第四季營業利潤較上年同期下滑80%,至760億韓元(6850萬美元),符合本月稍早發布的財測。當季營業收入下滑7%至15.8萬億韓元,符合該公司的預估。

5、三星Q4營收533億美元 凈利潤76.5億

1月31日消息,三星財報顯示,截至去年12月底的第四季度的財報,營收為59.3萬億韓元(約合533.7億美元),營業利潤為10.8萬億韓元(約合97.2億美元),凈利潤降至8.3萬億韓元(約合76.5億美元)。其中,芯片業務的營業利潤為7.8萬億韓元,占利潤的最大部分。智能手機業務的營業利潤為1.5萬億韓元,低于去年同期的2.4萬億韓元。三星的顯示業務該季度的營業利潤為9700億韓元。

三星表示,存儲芯片需求的下降,顯示業務盈利能力的惡化,以及智能手機銷量的滑坡是造成問題的主要原因。此外,三星還表示將于2月20日在舊金山發布最新旗艦機,其中可能包括一款折疊屏設備。


每日一早報

熱點·新品·招聘·資源·活動 最有效的行業對接

需求對接:微信添加“hawkren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