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東西(公眾號:chedongxi)
文 | 曉寒 Bear?

汽車智能化發展正在加速!在這一趨勢下,一眾泛科技類展會成為汽車產業鏈內各大公司亮實力,秀肌肉的舞臺。

此次的CES Asia更是如此,展會開幕首日,來自汽車產業鏈內的39家公司在上海新國際會展中心展出了近90款產品。

其中,奔馳展出了純電SUV EQC,還帶來了智能魔術車身控制系統,在展會上蹦了個迪。上汽集團則展出了5G自動駕駛概念車Vision I,展示了5G通信技術在下一代智能汽車中的應用。威馬汽車帶來了與百度合作研發的Apollo Enterprise Valet Parking自動駕駛系統,該系統可實現遠程取車、自動泊車以及自動充電等操作。

除了車企之外,還有許多科技公司也在汽車板塊展出了相關的產品,例如,百度此次就在展會上展出了車載系統小度OS,分別搭載在新福特銳界ST、EXEED星途TXL以及哈弗H6上面世;移遠通信帶來了最新的5G車載無線通信模塊。

從此次CES Asia展會來看,汽車的下一個時代正在到來,5G通信、車載系統、人機交互、自動駕駛等技術的出現與成熟讓汽車從精密的機械變成了令人嘖嘖稱奇的智能終端,在這樣的背景下,CES Asia已經愈發成為汽車科技的秀場。

一、汽車科技成CES Asia 2019重頭戲

據CES Asia官方數據,本屆CES Asia展會規模較去年擴大了一倍,一共開放了5個展館,占地面積達到了65000平方米。

其中,汽車技術占據了N4、N5兩個展館,成為了此次展會的重頭戲。

奔馳蹦迪,奧迪車震!起底CES Asia汽車科技7大趨勢

▲展館分布示意圖

開幕首日,汽車技術版塊的兩大展館共有39家公司搭臺唱戲,不僅展出了代表著未來出行趨勢的自動駕駛、純電汽車等技術,還用AR、VR、裸眼3D儀等技術為到場觀眾帶來了沉浸式的體驗。

奔馳蹦迪,奧迪車震!起底CES Asia汽車科技7大趨勢

▲CES AISA 2019部分參展汽車科技公司

這39家公司按照各自的屬性大致可分為三類:車企、零部件or技術供應商、科技公司。

在參展車企之中,車東西既看到了向本田、日產、紅旗、上汽這樣的傳統車企,也看到了天際、合眾、愛馳等一種新造車勢力。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向來同場較勁德系三強BBA,此次卻只來了奧迪與奔馳兩家,寶馬并未到場。

到場的傳統車企大多向媒體及觀眾展示了下一代的概念車型以及未來的出行理念,而新造車公司則更傾向于展出即將量產或是已經量產的車型,儼然是將CES Asia當成了宣傳產品的絕佳平臺。

而對于零部件和技術供應商來說,參展CES Asia就已經說明他們不再是傳統的汽車零部件或是技術供應商(因為傳統的汽車Tier1與電子消費展關聯并不大)。

在此次展會上,這些供應鏈內的玩家展出的技術大多與輔助駕駛系統相關,不過也有部分玩家在這一領域之外還進行著高等級自動駕駛的研發,四維圖新、德賽西威等公司甚至展出了與自動駕駛技術相關的高精度地圖、智能座艙、自動駕駛芯片等多種產品。

不過在這之中,也有像比克電池這樣的“清流”存在,即使是到了CES Asia這樣的技術展上,比克電池所展出的仍然是一大塊動力電池組,沒有絲毫的花里胡哨。

科技公司展出的產品技術類型相對來說更為豐富,從與汽車相關的智能座艙、車載系統、整車OTA到范圍更大的車聯智能家居、物聯網安全產品、5G無線通信模組可謂應有盡有。

而從上面的39家公司發布的產品來看,本屆CES Asia的汽車技術趨勢可以總結出以下七點:

1、汽車科技成CES Asia 2019重頭戲;

2、車載系統正在持續進化,座艙數字化進程加速;

3、外資車企大秀黑科技,車機變身游戲機;

4、二線新造車公司搭臺唱戲,為下半年交付做鋪墊;

5、無人車變身移動空間,商用無人車駕駛方案出現;

6、自主技術供應商崛起,劍指汽車四化;

7、5G話題火熱,但參展商與展出產品較少。

二、車載系統持續進化 座艙數字化進程加速

在近幾年的時間里,汽車四化的浪潮已經很大程度地重塑了汽車行業以及與之相關的產品,不過在用戶的直觀感受上,變化最大的恐怕還屬汽車的車載系統。

從早期的單色液晶屏,到無交互彩色液晶屏,再到如今的車內大屏(甚至不止一塊),這塊與用戶朝夕相伴的屏幕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其功能也從僅能顯示音頻電臺,到如今導航、視頻甚至游戲等功能一應俱全。

這一發展歷程的背后,智能車載系統正在發生著持續地進化,汽車座艙的數字化進程也在持續加速。

在此次的CES Asia上,一個最為明顯的趨勢,就是大量的公司展出了與智能座艙和智能車載系統相關的技術,粗略估計,展出了智能車載系統相關技術的公司應該達到了十余家。

奔馳蹦迪,奧迪車震!起底CES Asia汽車科技7大趨勢

▲愛馳概念車U7ION智能座艙

其中百度、奧迪、大眾問問、Polestar等公司的車載系統最具代表性,在底層技術上,這些公司均選擇以安卓作為開發平臺。憑借這一平臺的可延展性,這些公司在開發車載系統時與大量國內的科技公司達成了合作,在為用戶帶來良好車機體驗的同時,國外公司開發的車載系統也順利地實現了本土化。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些車載系統的介紹中,高德地圖、科大訊飛以及阿里人工智能實驗室天貓精靈的出鏡率相當之高,從這一角度來看,國內的這些科技公司也順利趕上了“應用上車”這波熱潮。

除了車載系統這樣的軟件應用層面得到了進化,汽車座艙內的硬件同樣也變得更具科技氣息。

其中,AR-HUD、裸眼3D儀表格外引人注目。

奔馳蹦迪,奧迪車震!起底CES Asia汽車科技7大趨勢

▲裸眼3D儀表

此次展會上,車蘿卜的AR-HUD抬頭顯示獲得了CES Asia 2019創新獎,這一技術可結合駕駛過程中所遇到的各種場景,基于增強現實技術(AR)以及車道級定位,將傳統的HUD顯示信息投射到整個擋風玻璃上,投射的內容將與現實環境相融合,提供給駕駛者更加流暢的車內AR體驗以及更豐富的駕駛信息交互。

裸眼3D儀表則是大陸集團帶來的技術,據了解,這一技術由大陸集團與硅谷公司Leia Inc.合作開發,將3D技術運用到了儀表盤上。據工作人員介紹,這一產品采用雙層面板結構,通過雙眼的視覺角度差異來實現裸眼3D立體感,同時,其還可根據駕駛員的個人習慣在2D與3D之間進行切換。

除了這些在硬件上做增量的公司,還有車企還對硬件進行了簡單粗暴的數量與尺寸上的擴充,天際所展出的ME7就足有五塊可進行互聯的屏幕,而合眾所展出的Eutrka 01的中控屏幕尺寸足足達到了24寸,不過多屏與大屏確實是如今智能網聯汽車發展的趨勢,這些企業選擇“一步到位”的策略也無可厚非。

三、外資車企秀黑科技 車機變身游戲機

如果說車載系統的進化與數字化座艙的到來仍在可想象的范圍之內,那么還有一些操作你絕對想象不到。

作為德系三強之一,奔馳在此次CES Asia的展出堪稱“魔性”。

上午十點,N5展館一頭音樂響起,一輛奔馳GLE SUV隨著音樂的節奏扭動起來,當場蹦了個迪,一下子就吸引住了旁邊大陸展臺觀眾的目光。

奔馳蹦迪,奧迪車震!起底CES Asia汽車科技7大趨勢

▲奔馳GLE SUV

據介紹,這一功能由奔馳目前的看家本領之一——智能魔術車身控制系統實現,這一系統可通過位于風擋處的路面掃描攝像頭對車輛前方15米內、地面高度3毫米以上的路況進行預掃描,在監測到前方路面有起伏時,魔術車身控制系統會自動改變懸掛中液壓挺柱的液壓油量,從而控制液壓柱升降,保持車身處于平穩狀態。

當然,這一系統也可以通過人為操作進行設置,讓車輛“蹦個迪”。

另一頭的N4展館,奧迪也不甘示弱,展出了搭載沉浸式車載娛樂系統的全新A8,這一系統可實現手機、車機以及車身的互聯,在播放特定視頻或是運行賽車游戲時,其車身會隨著視頻的內容大幅度晃動,從而為用戶帶來身臨其境的體驗。

奔馳蹦迪,奧迪車震!起底CES Asia汽車科技7大趨勢

▲搭載了奧迪沉浸式車載娛樂系統的車型

值得注意的是,為了保證用戶駕駛車輛的安全性,奧迪的這一功能僅能在車輛停止時使用。

奔馳蹦迪,奧迪車震!起底CES Asia汽車科技7大趨勢

▲奧迪沉浸式車載娛樂系統體驗

從上面奔馳與奧迪的表現來看,寶馬此次不來參展說不定正是為了維護自己豪華品牌的顏面,如果寶馬也到場,保不準會和奔馳、奧迪一起組一個“BBA搖擺組合”。

不過此次參展的外資車企并不是都像奔馳、奧迪一樣“不正經”,日產在此次的CES Asia展會上,就展出了一臺充滿未來氣息的概念車型NISSAN IMs。

這一概念車型在外觀上繼承了日產一貫的V-MOTION設計語言,不過在前臉處,其雙前大燈被貫穿式LED燈組相連,與貫穿式尾燈形成了呼應。

在內飾方面,NISSAN IMs的設計強調了未來理念,不論是雙層的儀表盤設計,飛機方向舵樣式的方向盤還是貫穿前駕駛艙的中控屏幕,都為其增加了不少科技感。

而在動力以及續航方面,這款概念車的電驅系統最大輸出功率可達355kW(約合483馬力),峰值扭矩800Nm,配合115kWh電量的電池組,預估NDEC續航達到了611km,其性能超過了目前絕大多數的電動汽車。

不過需要明確的是,這款車型目前還沒有進入量產階段,最終的性能表現目前還無法確定。

在現場,日產也展示了基于AR技術的模擬駕駛系統,由此可以看出,本屆的CES Asia,大部分車企還是傾向于以可視化或者可實際操作的內容來展現自身的技術。

四、二線新造車公司刷存在感 下半年進入交付節奏

如果說外資車企在此次展會上是大秀黑科技,那么還有一批玩家就與它們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批玩家更傾向于推動汽車科技落地。

它們就是此次來參加CES Asia的天際、合眾與愛馳等二線新造車公司,這些公司還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它們的首款車型將于今年下半年上市。

天際此次展出的車型為ME7,在其時間表上,這款車型計劃于今年9月上市,12月開始交付。

奔馳蹦迪,奧迪車震!起底CES Asia汽車科技7大趨勢

▲天際ME7

據了解,天際ME7是該品牌旗下的首款量產車型,在三電系統方面,這款車型搭載了萬向生產的三元鋰電池,能量密度達到160Wh/kg,綜合續航超過500公里。其電機采用了博世最新一代的永磁同步電機,最大功率可達170kW,峰值扭矩330N·m,百公里加速時間為4.9s。據官方價格表,該款車型起售價為36.68萬元。

合眾此次帶來的車型為合眾U以及概念車Eutrka 01,在此前的媒體報道中,合眾曾表示,合眾U作為其純電HPC平臺下的首款車型,將在今年年內上市。雖然性能較為平庸,但是合眾U的綜合續航超過了500公里,同時還搭載了L2級自動駕駛系統,性價比較高。

奔馳蹦迪,奧迪車震!起底CES Asia汽車科技7大趨勢

▲合眾U

除此之外,合眾U還配備了25寸的中控屏幕和“透明A柱”,其“透明A柱”是通過合眾AR-View系統,通過將OLED柔性屏安裝在A柱內側,無縫鏈接A柱內飾,配合智能軟件算法及外部高清攝像頭,實現A柱透明可視化。

這一車型的價位定在了15萬元的消費級水平,在目前待上市的電動車中,比較有競爭力。

而愛馳所展出的U5預計會在今年下半年上市,這一車型基于愛馳自研的MAS平臺打造,其電驅系統采用單電機配置,最大功率可達140kW,約合馬力190ps,峰值扭矩315N·m,雖然百公里加速數據官網并未公布,不過從配置可以看出,這款車型只是一款消費級的電動SUV,不會有太強的加速表現。

奔馳蹦迪,奧迪車震!起底CES Asia汽車科技7大趨勢

▲愛馳U5

雖然電驅系統表現較為平庸,不過在續航方面,愛馳U5的表現較為出色,其搭載了一組65kWh的電池組,能量密度達到181Wh/kg,NEDC續航里程可達503公里,在其后備箱加裝電池包后,其NEDC續航里程可達623km,直逼特斯拉長續航版。

在車載系統方面,愛馳U5搭載了一塊12.3英寸的數字儀表盤與4.2+7+4.2英寸的三折中控液晶屏幕,支持車機與手機互聯,可用手機遠程查看車況、控制空調、門窗、查找車輛和充電樁,遙控攝像頭查看車周邊的情況。與此同時,該款車型的車載系統還支持OTA整車升級以及人臉識別功能。

在這一時間點將即將上市的車型展出,這些二線的新造車公司可以借助CES Asia再刷一波存在感,讓自己的品牌知名度得到上升,從而為下半年的車型上市做好鋪墊。

五、無人車變身移動空間 商用車無人駕駛方案逐漸露頭

談起汽車科技,自動駕駛技術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這也是CES以及CES Asia兩個展會經常涉及的話題。

本次CES Aisa上,自動駕駛技術有兩個趨勢非常明顯:一是各種無人小巴多了起來,并且無人小巴還都朝著移動出行空間的方向演進,十分有趣。二是出現了嬴徹科技這類的商用車自動駕駛技術公司。

行走在兩個汽車科技展館中,在車企的展臺上經常能夠看到各類無人小巴,比如起亞、紅旗、奧迪的展臺都能看到,同時百度和大陸也分別帶來了自家的阿波龍和CUbE小巴,十分熱鬧。

無人小巴并不算罕見,但有意思的是,車東西發現這些無人小巴已經在向著移動生活空間轉變,最明顯的代表就是起亞。

在起亞展臺中央,擺著三臺無人小巴,外形基本類似,但內部卻非常不同。

奔馳蹦迪,奧迪車震!起底CES Asia汽車科技7大趨勢

奔馳蹦迪,奧迪車震!起底CES Asia汽車科技7大趨勢

▲上下分別為起亞展臺和無人小巴

例如上面這臺,車廂內部非常寬闊,在車身兩端分別布置了一個雙人座椅和一臺大尺寸液晶電視,從外部看起來既像是一個家庭的客廳,同時也像是一個移動電影院。

奔馳蹦迪,奧迪車震!起底CES Asia汽車科技7大趨勢

▲起亞無人小巴

而上圖這臺內部則更像傳統意義上的汽車,分為兩排座椅,前排是駕駛員座椅,后排則是乘客座椅,可以搭載四位乘客,同時方向盤也可以收縮,方便使用自動駕駛功能。

而下面這個紅旗的無人小巴雖然外表看起來平淡無奇,但有趣的是車內還搭載了一個機器人,用戶上車后可以用語音、觸屏等方式與之進行交互,相當于是為無人車小巴安排了一個機器售票員。

此外,奧迪在上海車展展出的AIME無人駕駛概念車也再次亮相,按照奧迪方面的介紹,這臺無人車的核心理念也是智能移動空間,其前排儀表盤的位置有一個類似桌面的平臺,上面還放了一個智能音箱,非常像是一個客廳的桌子。

奔馳蹦迪,奧迪車震!起底CES Asia汽車科技7大趨勢

▲奧迪AI:ME

當然,在各類無人小巴之外,嬴徹科技還帶來了一個自動駕駛貨車,碩大的身材放在場地中絕對是全場最大的自動駕駛車輛。

奔馳蹦迪,奧迪車震!起底CES Asia汽車科技7大趨勢

嬴徹科技的自動駕駛卡車

此前,CES Asia上展出的自動駕駛技術多圍繞乘用車,或者是載人的商用車展開,而隨著嬴徹科技將這個大號的自動駕駛卡車拉到展臺上,意味著商用車自動駕駛技術也逐漸在CES Asia這樣的平臺上露面,同時也說明自動駕駛技術離應用落地也更近了一步。

六、汽車智能化趨勢加深 自主供應商快速崛起?

作為亞洲地區影響力最大的消費電子展,CES Asia每年除了吸引眾多車企參展外,汽車行業的幕后英雄——零部件企業也經常出現,展示他們為汽車公司們提供的各種黑科技。

在逛完兩個汽車展館后,車東西雖然也看到了像是大陸、電裝等國際Tier1,但一個非常明顯的感受是,此前處于弱勢地位的自主Tier1,或者說自主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正在憑借汽車智能化浪潮迅速崛起,甚至搶過了大陸、電裝們的風頭。

在這里面,車東西印象最深的兩個玩家當屬德賽西威與四維圖新。

德賽西威在本屆CES Asia上搭建了一個兩層展臺,展出的產品主要涉及自動駕駛和智能座艙兩個方向。

自動駕駛方面,其既有毫米波雷達等感知設備,同時還有域控制器、智能天線、網關等一系列產品,而德賽西威還自主開發了相關的感知與決策算法,可以向車企提供完整的自動駕駛解決方案。

奔馳蹦迪,奧迪車震!起底CES Asia汽車科技7大趨勢

▲德賽西威展出的自動駕駛相關硬件

在德賽西威此前比較擅長的座艙領域,其展出了一個完整的四屏座艙系統,最左側是全液晶儀表,基于QNX系統開發而來,中間和右側是中控屏幕和副駕駛娛樂屏幕,下方還有一個車輛控制屏幕,可以調節車輛設置。

奔馳蹦迪,奧迪車震!起底CES Asia汽車科技7大趨勢

▲德賽西威展出的智能座艙方案

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這套座艙解決方案支持高通、恩智浦等不同公司的計算芯片,同時也支持Linux、安卓等不同車載系統。

作為一個靠研發生產中控車機起家的公司,德賽西威借助汽車智能化浪潮迅速崛起,不僅涉足了自動駕駛和智能座艙兩個最火的領域,同時還與四維圖新、天際汽車、小鵬汽車等車企達成合作,其L3級自動駕駛方案也將在小鵬汽車的產品上量產。

在德賽西威展臺的斜對面就是四維圖新的展臺。

作為一家地圖公司,很多人都會以為其展出的都是地圖相關的產品,但其實不然。車東西在其展臺上除了看到有各類地圖方案之外,還看到了自動駕駛域控制器以及L3/L4AVP等完整自動駕駛方案的展示。

德賽西威現場工作人員告訴車東西,德賽西威最開始做自動駕駛是為了了解自動駕駛技術對高精地圖的需求,但在研發過程中發現做的產品不錯,索性就一口氣做了下去,直接為車企提供軟硬件一體的自動駕駛解決方案。

除了自動駕駛技術,四維圖新此前還收購了聯發科旗下的汽車電子公司杰發科技,以此涉足汽車電子領域。在展館現場,車東西看到了包括ARM架構的車機SOC、車聯網SOCBCU/ECU微控制器等多款芯片。

很明顯,在汽車智能化來臨的當下,四維圖新已經不再將自己定義為一家地圖公司,而是以地圖出發,向著自動駕駛,汽車芯片等更廣闊更具有潛力的方向前進。

事實上,除了德賽西威與四維圖新,車東西在現場還看到一些中小型智能化方案供應商,例如合盈光電、賽格導航,他們雖然提供的是基于視覺的360度環視、駕駛員檢測、碰撞提醒類等簡單方案,但至少說明,汽車智能化這波浪潮,已經讓小公司有了創業機會,而且也讓德賽西威、四維圖新這類大公司有了突破現有業務,做大做強的可能。

七、5G話題持續發熱 但參展企業較少

66日,工信部頒發了首批四張5G牌照,既標志著我國開始進入5G通信時代,也讓5G技術成了全國甚至全民熱議的話題。

在智能汽車領域,5G高帶寬、低時延、高并發的技術優勢讓其非常適合與汽車結合,進而幫助自動駕駛技術實現量產落地。在5G牌照頒發之前,就有不少自動駕駛公司、車企與華為、中興、中移動、聯通等公司展開合作,測試5G遠程遙控、5G車路協同等技術。

那么在牌照頒發之后,本屆CES Asia上是否有更多5G車聯網,或者5G車路協同的技術展出呢?

答案是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熱鬧。在逛完兩個汽車展館后,車東西僅看到上汽、移遠通信兩個展臺有5G相關的產品和技術。

上汽榮威展出了一臺名為Vision I的概念車,酷炫的外形內飾之外,最核心的亮點就是搭載了5G通信模塊,同時還具備L3級自動駕駛能力。這款概念車在今年上海車展期間,也有展出。

奔馳蹦迪,奧迪車震!起底CES Asia汽車科技7大趨勢

▲上汽榮威Vision I

與上汽一樣,移遠通信也是上海本土企業,其在現場展出了一個車規級5G V2X通信模塊,預計明年上半年即可量產,幫助車企實現5G通信能力。

而更有趣的是,上汽和移遠都很重視5G這個關鍵詞,在宣傳海報和展臺上都打出了大大的5G字樣。

奔馳蹦迪,奧迪車震!起底CES Asia汽車科技7大趨勢

▲上汽在場館的海報

需要指出的是,與手機等相比,5G車聯網技術之所以進度較慢,背后還有一個技術原因。

現階段商用的5G網絡,多是基于R15階段標準構建,也就是NSA組網,這種網絡方式主要是實現了5G高帶寬的優勢。

但要做到低時延和高并發,需要在R16階段,但這個階段的標準還沒有確定,基礎設施也沒有構建起來,所以現階段的5G網絡在汽車領域的應用并不如移動設備上那么快,業內人士預計至少需要等到2020年之后。

當然,雖然展會上5G相關展示較少,但其實5G的話題在CES Asia上其實比較熱鬧,例如不少公司在舉行發布會時,或多或少都會提到5G的概念,蹭蹭熱點,而媒體記者在參加一些企業的發布會時,也非常喜歡提5G相關的問題,非常熱門。

結語:汽車已成最大“消費電子”

近年來,隨著汽車智能化、網聯化趨勢加速,越來越多的車企選擇在CES、CES Asia、MWC這種在消費電子領域極具影響力的展會上秀一把黑科技,以體現自家車型的智能化水準,CES/CES Asia也成了透視汽車企業技術發展趨勢的最佳平臺。

從今年的趨勢來看,汽車座艙的智能化程度進一步加深,多屏、大屏成了各家展臺的標配,HMI、UI/UX、語音交互等詞匯也成了車企發布會中的關鍵詞匯,汽車儼然已經成為了最大的“消費電子產品”。

而就在汽車智能化程度加深的同時,我們也看到一些新公司,憑借這股浪潮迅速崛起,不管是本次參展的天際、愛馳等新造車公司,還是依托自動駕駛、智能座艙實現轉型升級的四維圖新、德賽西威都體現了這一點。

未來,汽車智能化浪潮還將持續提升用戶體驗,并改變行業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