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東西(公眾號:chedongxi
| 曉寒

昨日,2019亞洲消費電子展(CES Asia 2019)正式在上海開幕,汽車科技仍然占據重要位置,奧迪、奔馳、本田、上汽,以及天際、愛馳、合眾等新老車企,以及大陸、電裝等供應鏈企業參展。

本屆CES Asia上,新造車公司天際汽車攜旗下首款量產車ME7參展,并聯手四維圖新、德賽西威、商湯等公司,發起成立了智云車聯生態。

作為起步略晚的新造車公司,天際汽車的首款量產車ME7將在明年一季度交付,在500公里NEDC續航之外,全車搭載的5塊大尺寸屏幕也是非常值得關注的一個亮點。

獨家對話:天際汽車董事長張海亮揭秘造車心法!兩年估值過百億

▲天際汽車展臺

本次亮相CES Asia,天際汽車既是向外界展示ME7頗具特點的智能座艙體驗,同時也是在新車上市之前,再弄出一絲聲響。

獨家對話:天際汽車董事長張海亮揭秘造車心法!兩年估值過百億

▲左起依次為天際汽車董事長張海亮、車東西主編孫曉寒、天際汽車CTO牛勝福

發布會后,天際汽車董事長張海亮和CTO牛勝福接受了車東西的獨家專訪,就天際汽車目前的產品研發進度、團隊發展,以及新車規劃、核心打法等關鍵問題進行了闡釋,讓這家頗顯神秘的新造車公司,走到了臺前。

一、首款車型明年Q1交付 預售2個月收到上千訂單

611日一大早,CES Asia的展館內就涌入了大批觀眾,在汽車相關企業聚集的N5展館,天際汽車的展臺人頭攢動,董事長張海亮、CTO牛勝福等天際汽車高管與德賽西威、中移智行等供應鏈企業高管一字排開站在舞臺中央,向外界發布了智云車聯生態。

獨家對話:天際汽車董事長張海亮揭秘造車心法!兩年估值過百億

▲天際汽車發布智云車聯生態

在他們身后,是天際汽車的首款量產車型——車長4.6+的純電動中型SUV ME7

這款車搭載了170kW的驅動電機和能量密度160wh/kg的鋰電池組,NEDC續航500公里,四驅版百公里加速時間4.9秒。智能化上,ME7搭載了博世提供的L2級自動駕駛方案,同時還有5個大尺寸車載屏幕,頗具亮點,售價區間36-38萬元。

獨家對話:天際汽車董事長張海亮揭秘造車心法!兩年估值過百億

▲天際ME7內飾

張海亮告訴車東西,自上海車展開啟預售以來,2個月的時間ME7已經獲得上千個訂單。

量產方面,天際汽車紹興工廠在去年去年已經完成土建,目前生產設備也已進廠完畢,正在調試階段,下半年即可開始預生產。

預生產既要對產品質量和產線進行驗收,同時還要進行產能爬坡,待產能達到一定水平后,再開啟量產交付進程。張海亮這樣說道。

此前,像是特斯拉、蔚來等新造車公司為了趕時間,在產線還沒有完全跑熟時將開啟了交付進程,既出現了一些小的產品質量問題,同時也面臨著量產速度不夠,交付量跟不上的情況。

獨家對話:天際汽車董事長張海亮揭秘造車心法!兩年估值過百億

▲左右依次為天際董事長張海亮、CTO牛勝福

而從張海亮和牛勝福的話語來看,這兩個出自上汽大眾的汽車圈老炮并不著急。

張海亮告訴車東西,眼下新能源市場雖然增長很快,但在整個汽車市場的銷量份額還很小,現在就像2005年私家車剛開始普及的時候一樣,后續還有10年的發展時間。不必搶這一兩年時間,因此現階段天際最重要的任務就是耐下性子把產品打磨好。

二、公司估值早已破百億 團隊規模超千人

今年上海車展對天際汽車來說算是一個大日子,其既開啟了首款量產車ME7的預售,同時也高調對外宣布獲得超過20億元的A輪融資,在資本寒冬論調興起之際,狠狠地刷了一把存在感。

張海亮告訴車東西,天使輪、PreA輪和A輪加起來,天際汽車總計獲得了65億元人民幣的融資,而公司估值在PreA輪的時候就已經超過獨角獸級別——即超過60億元,現在的估值則已超過百億。

雖然估值較高,但張海亮透露創始團隊的持股比例仍然超過50%,加上一致行動人后,這個比例還會更高。

言外之意很明顯,天際汽車的創始團隊對公司擁有絕對的控制權,結構相當穩定。

團隊方面,天際汽車的員工總數已經超過千人,目前主要分為北京、上海兩個辦公地點,其中因為北京的互聯網人才較多,因此100多人的車聯網團隊都聚集在此。而上海則是整車、三電、行政等其他大部分人員的大本營。

眼下,很多新造車公司都喜歡全球布局,在德國、美國等地設立車輛或自動駕駛研發中心,并且大規模擴充團隊,例如小鵬汽車和蔚來在美國都有自動駕駛研發中心,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此前就表示,光2019年就要再招募5000名員工,但天際汽車并并沒有采用這種快速擴張的打法。

張海亮告訴車東西,在海外設置研發中心雖然能夠獲得一定的海外人才,但是成本較高且存在溝通效率問題,現階段如果需要外國專家,招聘到中國工作即可。例如前保時捷設計師Hakan·Saracoglu就在天際汽車工作。

獨家對話:天際汽車董事長張海亮揭秘造車心法!兩年估值過百億

▲天際汽車設計副總裁Hakan·Saracoglu

而在問及今年團隊規模是否會有一個爆發性增長時,張海亮更是立馬搖頭,表示團隊不會大肆擴張。

產品定義、架構、UI/UX、車輛造型、碰撞測試等核心工作要自己做,其他執行層面的業務,找相關的供應鏈公司來做即可。張海亮自信地說道,我們核心團隊有20年的汽車行業經驗,這里的核心點都知道。

三、兩個品牌三處工廠 同時進攻B/C市場

在天際汽車這個名稱出現之前,張海亮還有兩個Title,一個是電咖汽車董事長,另一個則是樂視汽車全球CEO

2015年,樂視汽車參與投資設立了電咖汽車。隨后樂視汽車出現危機后,張海亮帶著樂視汽車中上汽系的核心力量,徹底接手電咖,并在2017年就通過東南汽車代工的方式,推出了首款量產車型EV10

獨家對話:天際汽車董事長張海亮揭秘造車心法!兩年估值過百億

▲電咖EV10海報

2018年底,電咖汽車推出天際品牌,以及首款量產車天際ME7,隨后公司名稱也變為天際汽車。但值得注意的是,電咖汽車的EV10仍然在市面上銷售,那么電咖與天際到底有何關系呢?

張海亮告訴車東西,電咖和天際是天際汽車公司的兩個子品牌,前者主攻B端市場,后者主攻C端。

目前,電咖EV10的累計銷量已經超過4000臺,一半以上都賣給了出行公司等B端客戶,同時也有一些車輛由電咖品牌與出行公司進行聯合運營。未來,電咖品牌還將推出電動物流車產品。

牛勝福表示,目前大部分企業都在研發新能源乘用車,很少有公司認真去滿足商用車客戶的需求,未來新能源商用車市場的潛力也足夠之大,因此天際汽車希望基于自己的經驗和技術,以及自己收購的乘用車/商用車雙資質(收購西虎汽車獲得),同時拿下兩個市場。

乘用車領域,天際汽車今年在上海車展期間還展出了概念中大型轎車ME-S。牛勝福告訴車東西這實際是天際品牌的第三款車型,第二款車型為一個比ME7小一些的純電SUV,目前有3款新車都在研發之中。

天際品牌的目標是1年推出1-2款新車,節奏比較快,為了配合新車量產節奏,天際汽車布局、規劃了多個工廠。

除了上文提及即將投產的紹興工廠,其還在長沙規劃了一個乘用車工廠,在青島規劃了一個電咖的商用車工廠。

按照規劃,2020年第一季度,ME7會在紹興工廠量產上市,而長沙工廠2021年初建成后,則可以直接投產第二款車型。

造一個大型工廠同時生產多款車型即可,天際為何要部署多個工廠呢?

張海亮表示,現有工廠確實可以投產新車型,但需要對工廠進行改造,既耗費時間也耗費金錢,難以適應新品節奏。與此同時,天際汽車對自己的產品很有信心,張海亮預計單個車型的銷量規模即可達到5-10萬臺,因此也需要多個工廠才能滿足需求。

四、五大維度構建車聯網優勢 三招沖擊中高端市場

自特斯拉帶起了全球的新造車運動之后,中國涌現出大批新造車公司,其最具標志性的一個旗幟就是智能化。

2016年以來,傳統車企在智能化方面進展神速,先是車載大屏、語音交互等技術迅速成了新車標配,緊接著又是L2級自動駕駛井噴式普及,甚至已經下探至12萬左右的車型,力度相當之大。

事實上,天際ME7搭載的也是來自博世的L2級自動駕駛系統,與大部分傳統車企無異,在這種背景下,天際汽車又將如何保證自己的智能化優勢呢?

牛勝福告訴車東西,自動駕駛技術安全第一,在有限的時間內,天際汽車沒有時間自己再去研發成熟的L2級系統,因此選擇搭載博世提供的L2級自動駕駛方案,以及德賽西威提供的360度環視和自動泊車方案。

獨家對話:天際汽車董事長張海亮揭秘造車心法!兩年估值過百億

▲天際汽車CTO牛勝福

但他強調天際汽車也規劃了車聯網和自動駕駛的自主研發路線。

自動駕駛方面,天際已經組建了一支30多人的自主團隊,傳感器、執行器、芯片等硬件來自供應商,但感知融合、決策算法等應用層則由天際主導來做。

據牛勝福介紹,上海車展期間展出的天際ME-S在硬件架構上就考慮要支持L3級自動駕駛,天際預計在2022年左右落地L3

車聯網層面,牛勝福給出的核心打法是在五大維度構建競爭優勢,即架構層、硬件平臺、操作系統、應用層、以及云端。

獨家對話:天際汽車董事長張海亮揭秘造車心法!兩年估值過百億

▲天際汽車從五大維度提升車聯網體驗

具體來說,天際在研發車輛之初就考慮到了百兆以太網、域控制器等前沿的汽車電子電氣架構,用以支持智能網聯功能。在硬件上,也選擇了像是高通820A這類算力強勁的處理芯片,足以支持ME7車內的多款大屏流暢運行。

系統層面,天際基于安卓系統打造了自己的EOS系統,并在語音交互、車輛控制、多屏互動、3D UI等核心應用層予以深度定制和優化,保證用戶體驗。

此外再結合著云端的AI技術、用戶畫像、FOTA升級、互聯網內容服務進一步豐富車聯網生態,從而給用戶一個不一樣的車聯網體驗。

眼下,蔚來汽車和特斯拉都在沖擊中高端電動市場,但是蔚來ES8的銷量規模不斷下滑,且兩者都在持續虧損。

在兩個中高端先行者都面臨嚴峻挑戰的當下,天際汽車要如何沖擊30-40萬的中高端市場呢?

對此,張海亮表示天際汽車有三大招數,首先是要圍繞用戶價值來造車,像是續航、智能化配置,要滿足用戶需求,而其他不必要或者價值較低的地方,不需要投入高成本。

其次,要耐著性子造車,進行充分的試生產和質量驗證,保證產品品質。最后,則是要降低公司運營成本,減少不必要的開支,保證良好的現金流。

結語:一個形象更加豐滿的天際汽車

作為2018年底才剛剛對外的新的汽車品牌,天際汽車四個字對于大多數人來說還是相當陌生,而借著上海車展、CES Asia兩次大型活動,天際汽車開始被越來越多的人所了解。

在本次與天際汽車的操盤手張海亮和技術掌門人牛勝福進行了1個多小時的深度交流之后,車東西對天際汽車的認知更加豐滿:

1、雖然天際品牌比較新,但其實背后的創始團隊在汽車圈已經摸爬滾打20多年,同時在第一波新造車浪潮中就已經上場,算的上是老兵。

2、天際的打法比較務實,并沒有選擇去國外廣布研發基地,大肆擴張團隊,反而選擇將省下來的成本用在產品與產能方面,實現B/C雙線布局。

3、而在至關重要的智能化方面,天際則顯得比較激進,首款車型不僅用上了最新的電子電器架構和處理芯片,配置了L2級自動駕駛,還有在車內裝上了5個大屏,徹底迎合現在的智能化趨勢。

總結一句就是其在擴張、營銷方面顯得非常克制,但在智能化方面又足夠激進,放開了手腳去干。這與張海亮的個人性格似乎也有關系——發布會后張海亮馬上脫掉了西裝襯衣,換上了一件黑色T恤,胸口還印著一個銀色的蝙蝠標致,看起來更像是一個干練的創業者,而非職業經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