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東西(公眾號:chedongxi)
文 | Bear

車東西7月12日消息,剛剛,大眾集團CEO迪斯博士與福特CEO韓愷特共同宣布,雙方將在電動汽車與自動駕駛領域深化合作。這一消息的釋放意味著大眾與福特的綁定程度進一步加深,歐美最大車企聯盟合作更深一步。

據了解,福特將使用大眾模塊化純電平臺MEB進行電動汽車的研發,該公司計劃在2023年向歐洲市場推出基于該平臺打造的純電動汽車,并在隨后的六年里完成歐洲市場60萬輛純電車型的交付。

大眾將向福特自動駕駛公司子公司Argo.AI投資26億美元,這筆投資中的10億美元將以現金的方式進行結算,剩余16億美元則是將原先大眾旗下的自動駕駛子公司AID并入Argo.AI的旗下,兩家車企對于Argo.AI的估值達到70億美元。這筆巨額投資自今年年初大眾福特結成聯盟后就頻頻放出消息,此次正式官宣,算是“靴子落地”。

本次合作加深,意味著大眾與福特將在電動汽車與自動駕駛兩個方面聯手,向著未來汽車市場發起沖擊,傳統車企正在持續加碼汽車電動化與智能化。

重磅!大眾26億美金投資福特自動駕駛公司,雙方共享平臺造電動車

▲圖片來源于網絡

不過雙方的合作也說明了另一個問題,即大眾的自動駕駛技術研發仍需要借助外界的力量,而福特也在電動化轉型上遇到了困難,傳統車企各自存在短板,轉型之路并非一帆風順。

一、大眾福特加碼MEB平臺與Argo.AI 合作深化

北京時間晚8點,大眾集團CEO迪斯、福特集團CEO韓愷特共同亮相新聞發布會,宣布雙方在電動汽車、自動駕駛以及中型皮卡與商用車等方面的合作關系進一步深化。

會上,福特CEO韓愷特表示,福特集團將成為首個使用大眾集團模塊化純電MEB平臺的車企,該公司將在2023年面向歐洲市場推出至少一款純電車型,在隨后的六年里,福特在歐洲的電動汽車銷量將會達到60萬輛。

韓愷特指出,對大眾MEB平臺的使用并非免費,這一合作也包括在福特對電動汽車領域115億美元的投資中。但從結果上來看,這筆投資無疑是值得的,大眾模塊化的電動汽車平臺將能夠幫助福特減少大量的電動汽車研發成本。

韓愷特對雙方的戰略合作關系評價道:“此次合作的達成將顯著提高雙方的資本利用效率和市場競爭力,幫助雙方進一步提升和鞏固行業地位。”

而在自動駕駛方面,大眾對福特旗下自動駕駛子公司Argo.AI的加碼程度超出了此前眾多媒體對這筆投資的預期。大眾CEO迪斯表示,大眾將向Argo.AI投資26億美元。其中10億美元以現金的方式結算,而剩下16億美元則為大眾旗下價值16億美元的自動駕駛公司AID。

為維持雙方平等的原則,大眾在Argo.AI的持股將與福特保持一致,在未來3年時間里,大眾將會購買價值5億美元的Argo.AI的股票,而福特也將履行剩余6億美元的投資。

原先位于德國慕尼黑的AID總部將成為Argo.AI新的總部,Argo.AI將在2021年為兩家公司提供用于商用項目的自動駕駛技術,大眾與福特兩家公司輻射的范圍將可能使這家自動駕駛公司成為目前落地范圍最廣的自動駕駛創企。

除了上述兩項合作內容,雙方還重新強調了大眾與福特在中型皮卡與商用車上的合作項目。

福特汽車將負責為兩家企業研發、采購并制造此前宣布的中型皮卡,最早將于2022年投放歐洲、非洲、中東、亞太以及南美洲市場等全球重要市場。

福特也將為兩家企業研發、設計、采購并制造大型商用車型,預計將于2022年投放歐洲市場。大眾也計劃研發、采購和制造一款城市商用車,面向歐洲及全球其他指定市場銷售。

大眾汽車集團和福特汽車在在全球商用貨車和皮卡業務具有較強的互補性,雙方各自擁有多款熱門車型,包括福特全順、福特Ranger、大眾Transporter、大眾開迪、大眾Amarok皮卡等。

雙方預計,在未來五年,全球市場內對中型皮卡和商用貨車的需求將會增長,因此在這些關鍵領域開展合作將有助于提高雙方工廠產能的利用效率,加快創新技術的落地,從而更好地服務消費者。

二、大眾26億美金投資Argo.AI 發力自動駕駛

此次雙方合作的一大重點將圍繞自動駕駛展開。

從今年年初大眾福特結盟開始,有關大眾投資福特自動駕駛子公司Argo.AI的消息就頻頻傳出,根據外媒報道,雙方的合作已經完成了擬定初步框架、估值到最后敲定細節的所有步驟,大眾將向Argo.AI投資26億美元,用于自動駕駛商業項目的開發。

此次投資的10億美元將以現金的形式進行支付,另外的16億美元則是大眾旗下估值16億美元的自動駕駛子公司AID,這家子公司將會并入Argo.AI,其在德國慕尼黑的總部將變成Argo.AI在歐洲的第一處研發中心。

1、獲福特10億美元投資 自動駕駛車隊規模破百

Argo.AI成立于2016年,由前谷歌無人車團隊成員布萊恩·賽爾斯基(Bryan Salesky)與前Uber無人車團隊成員彼得·蘭德爾(Peter Rander)共同創辦,總部設在賓夕法尼亞州的匹茲堡。

2017年,福特以10億美元的投資入主這家自動駕駛初創公司,宣布雙方將共同合作,為福特2021年的自動駕駛商業項目開發L4級自動駕駛系統。

重磅!大眾26億美金投資福特自動駕駛公司,雙方共享平臺造電動車

▲福特投資Argo.AI現場

據了解,這筆投資會在5年內完成,盡管該公司宣稱會保持獨立運營,但在其董事會的五個席位中,福特占據了兩席。該公司現有的380名員工中,大部分也都來自福特公司。這意味著福特在Argo.AI運營決策與技術研發中都有著非常大的話語權,也體現出了福特對這家初創公司的重視。

除了給予資金與技術人員的支持,福特還向這家公司提供了用于自動駕駛汽車改造的原型車,Argo.AI的一百余輛自動駕駛測試車均是基于福特蒙迪歐車型進行改造。

到目前為止,該公司已經在總部匹茲堡、佛羅里達州邁阿密、華盛頓特區、與密歇根州底特律展開了自動駕駛路測。與此同時,該公司還拿到了加州機動車管理局(DMV)頒發的自動駕駛路測牌照,很快將會在加州進行自動駕駛路測。雖然沒有公開的路測里程數據,但從自動駕駛車隊與路測的規模來看,該公司已經處于一線自動駕駛創企的水準。

不僅如此,該公司CEO布萊恩還在媒體采訪中表示,Argo.AI將會在未來尋求上市,以解決自動駕駛研究所需要的巨額資金的問題。

2、DARPA出身 CEO本科畢業創辦自動駕駛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Argo.AI的CEO布萊恩·賽爾斯基并非傳統的學院派,盡管出身于自動駕駛研究氛圍濃厚的卡耐基梅隆大學,但其真正的自動駕駛經歷卻來自于美國國防部出資的城市挑戰賽(DARPA)。

重磅!大眾26億美金投資福特自動駕駛公司,雙方共享平臺造電動車

▲Argo.AI創始人Bryan Salesky(左)、Peter Rander(右)

在2007年的DARPA賽事中,布萊恩·賽爾斯基與如今的Aurora創始人克里斯·厄姆森(Chris Urmson)結識,二者后來共同為美國礦業公司卡特彼勒研發了自動駕駛礦卡。

隨后,兩人又一同加入了谷歌無人車團隊,但因與Waymo CEO約翰·克拉夫西克(John Krafcik)不合,兩人分別出走,創辦了Argo.AI與Aurora這兩家如今聲名大噪的自動駕駛創企。

Aurora創始人克里斯·厄姆森曾向媒體透露,他與布萊恩·賽爾斯基本質上有著美國中西部豪放的特質,對于“愛說空話”(有待考證)的克拉夫西克的容忍度十分有限。

Argo.AI的另一名創始人彼得·蘭德爾也來自卡耐基梅隆大學,與該公司CEO不同的是,彼得是典型的學院派,他曾獲得過底特律大學電氣工程學士學位與卡耐基梅隆大學的機器人碩士與博士學位。

兩人結識于卡耐基梅隆大學的國家機器人工程中心(NREC),但隨后,彼得去了Uber的自動駕駛駕駛團隊。直到布萊恩成立Argo.AI,兩人才重新開始合作。

在Argo.AI團隊中,布萊恩主要負責自動駕駛汽車傳感器、計算機與整車改造等硬件相關的工作,而彼得則主要從事計算機視覺算法、感知技術、路線規劃、整車控制與仿真平臺的等軟件方面的開發,兩人在技術上具備了互補的屬性。

3、大眾加碼Argo.AI 26億美元

如今,這家被福特視為自動駕駛事業掌上明珠的公司又獲得了大眾17億美元的加持,擁有歐美兩家最大車企的支持,Argo.AI將有望向自動駕駛產業的頭部發起沖擊。

重磅!大眾26億美金投資福特自動駕駛公司,雙方共享平臺造電動車

▲Argo自動駕駛汽車

值得一提的是,在選擇與福特合作投資Argo.AI時,大眾宣布終止了與Aorura的自動駕駛技術合作,在布萊恩與克里斯這兩位老同事的較量中,這次是布萊恩略勝一籌。

據了解,此次投資的10億美元將以現金的形式進行支付,另外的16億美元則是大眾旗下估值16億美元的自動駕駛子公司AID,這家子公司將會并入Argo.AI,其在德國慕尼黑的總部將變成Argo.AI在歐洲的第一處研發中心。

據大眾此前預測,在完成對Argo.AI的投資后,這家公司的估值將達到70億美元,棲身自動駕駛領域獨角獸行列。

三、福特下注大眾MEB平臺 2023年向歐洲市場推出電動車

兩家合作的另一大方向則是電動汽車。

福特汽車在去年經歷了銷量與利潤的雙重下滑,銷量下滑8.9%,利潤下滑52.4%。其中,中國與歐洲兩大市場銷量的銳減對福特造成了巨大的影響,此前有分析師指出,電動化進程的落后是福特銷量下滑的主要原因。

重磅!大眾26億美金投資福特自動駕駛公司,雙方共享平臺造電動車

▲福特Ranger

親身感受到傳統燃油車黃昏已至的福特選擇對一系列業務做出調整,包括了關閉北美轎車業務、調整亞太地區市場戰略,開啟電動化戰略;同時還宣布開啟業務重組計劃,包括全球范圍內裁員、與大眾達成戰略合作等。

其中,電動化是福特戰略調整中最重要的一環,該公司宣布將在2022年左右完成110億美元的汽車電動化方向的投資。屆時,福特將會推出40款新能源車型,其中純電16款,混動24款,其中福特王牌車系F-150也在其中。

此次宣布使用大眾MEB平臺,顯然也是其電動化布局的重要一環。

重磅!大眾26億美金投資福特自動駕駛公司,雙方共享平臺造電動車

▲大眾MEB純電平臺

據了解,大眾MEB平臺在大眾電動化戰略中的地位與Argo.AI在福特的自動駕駛戰略中的地位相仿,都是其中最為重要的一環。大眾集團自2016年開始研發MEB平臺,到目前為止,總投資額超過70億美元。在未來十年里,大眾計劃利用這一平臺生產1500萬輛電動汽車。

MEB平臺是大眾在去年發布的一個面向模塊化開發的電動汽車平臺,這一平臺與大眾傳統的燃油車平臺相比有四大變化

1、平臺尺寸做出調整,整體上看,與傳統燃油車平臺對比,大眾MEB平臺車頭到A柱的距離更短,軸距更長,重心更低,但其座椅卻更高,這一空間設計利于底盤電池的排布,可以有效增加電動汽車的帶電量。

2、大眾MEB平臺對于基礎款車型的設計會采用后驅的模式,這與大眾以往的設計不同,這樣設計的目的主要是為了達到前后50:50的重量配比,從而提升車輛的駕駛性能。

3、大眾MEB平臺采用了可拉伸的設計,其前軸到前踏板與后軸到第二排座椅之間的距離都是可調整的。與此同時,這一平臺還可以進行橫向拉伸,最大拉伸寬度可達一個輪轂的寬度。

4、在電驅系統上,這一平臺采用永磁同步電機,將電機、單速變速箱等零部件整合到了一起,減輕了車身重量,其電機與電池均采用液冷進行冷卻,可靠性亦有保證。

據了解,大眾正利用這一平臺來研發生產該集團旗下的ID系純電車型,除此之外,斯柯達Vision E與奧迪的e-tron也采用了這一平臺進行設計。

今年上半年,大眾宣布將這一平臺公開,供其他生產電動汽車的公司付費使用。據了解,由于這一模塊化平臺的設計,其他公司研發一款電動汽車的費用將被大大降低。

福特使用MEB平臺來轉型電動化也是出于這一點,下滑的銷量與利潤已經不允許該公司拿出額外一筆錢進行全新電動汽車平臺的開發。據了解,福特將在2023年-2029年期間,使用這一平臺生產超過60萬輛電動汽車。

四、車企大結盟 德美同盟關系加深

雖然動靜很大,但此次合作并非大眾與福特的首次合作。今年1月,北美車展開幕當天,大眾CEO迪斯就與福特CEO吉姆在福特展臺相會,第二天一早,兩家公司宣布結成同盟。

雙方官網消息顯示,兩家公司最早將在2022年共同向全球市場推出MPV、商用車與中型皮卡等多種車型,戰略合作關系有利于雙方在核心技術上減少開發時間與成本。

重磅!大眾26億美金投資福特自動駕駛公司,雙方共享平臺造電動車

▲圖片來源于網絡

在這一戰略同盟之下,福特將負責為兩家公司生產中型皮卡車型與商用車型,其中,中型皮卡將基于福特Ranger車型平臺打造,商用車則基于福特Transit Custom車型打造;而大眾則主要負責為雙方生產MPV車型。

不過大眾與福特此前達成的聯盟并不像豐田、日產、雷諾三家公司有著股權上的聯系,因此不算太緊密,在此次合作加深之后,雙方仍將保持各自的獨立性。

除了大眾福特之外,寶馬奔馳、本田通用也紛紛達成戰略合作,成立合資公司、共同研發自動駕駛、入股子公司都成了現階段車企結盟的常規操作。

更有甚者,將科技公司也拉入了聯盟的范疇,前段時間,Waymo、日產、雷諾的結盟打開了自動駕駛業務落地新的模式,而寶馬-英特爾、豐田-英偉達更是早早結成了聯盟,科技公司在自動駕駛軟硬件上的供應是目前整車廠迫切需求的,也是傳統車企邁向未來的關鍵所在。

結語:車企大結盟時代到來

大眾、福特這兩家車企的合作更深一步。雖然去年情況不佳,但福特仍然坐擁巨大的美國市場,其F-150皮卡依然是北美的銷量冠軍,而大眾在電動化轉型上的速度與效率在傳統車企中也名列前茅,其擁有的歐洲與中國市場也對福特有著巨大的吸引力。

這兩家車企合作的深化意味著歐美兩家最大的車企真正走到了一起,對于未來的電動汽車市場,這一聯盟將產生巨大的影響。

不止大眾與福特,在電動化與智能化趨勢加劇的背景下,眾多車企選擇了結盟,利用技術優勢的互補來度過汽車產業轉型的陣痛期,有的車企還將科技巨頭拉上了船。并且,隨著汽車“新四化”的演進,這樣的結盟只會越來越頻繁,開放化的合作環境將會賦予汽車智能化、電動化更強的技術力,車企大結盟的時代已經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