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東西(公眾號:zhidxcom)
文 | 季瑜生
智東西7月25日消息,今日2019阿里云峰會于上海舉行。這是阿里云每年度最大規格的峰會,集開放生態、技術以及產品發布于一體,張建鋒、李飛飛、賈揚清等阿里一線高管悉數到場進行演講分享。
在剛剛結束的主論壇中,阿里發布了最新的平頭哥芯片——高性能RISC-V架構處理器玄鐵910。據介紹,玄鐵910是目前業界性能最強的一款RISC-V處理器,支持16核,單核性能達到7.1 Coremark/MHz,主頻達到2.5GHz,比目前業界主流的RISC-V處理器性能高40%以上。
此外,阿里巴巴集團CTO、阿里云智能總裁張建鋒發表主題為ALL in Cloud的演講,表示2019是企業全面上云的拐點。
值得關注的還有,阿里巴巴還宣布升級服務數字政府戰略,將整合阿里云、支付寶、釘釘、高德等面向政府端的技術、產品、服務和資源,全面服務數字政府戰略。
從軟件到硬件,從系統架構到最終應用,阿里云在此次峰會上對其業務以及技術上的最新進展進行了全面的解讀與匯報。
一、高性能RISC-V架構處理器玄鐵910發布,性能提升40%
在本次阿里云峰會主會場的壓軸環節,阿里集團副總裁戚肖寧發布了最新的平頭哥芯片——高性能RISC-V架構處理器玄鐵910。
據介紹,玄鐵910是目前業界性能最強的一款RISC-V處理器,可以用于設計制造高性能端上芯片,應用于5G、人工智能以及自動駕駛等領域。

在性能上,玄鐵910支持16核,單核性能達到7.1 Coremark/MHz,主頻達到2.5GHz,比目前業界主流的RISC-V處理器性能高40%以上。

技術創新方面,玄鐵910采用3發射8執行的復雜亂序執行架構,是業界首個實現每周期2條內存訪問的RISC-V處理器;基于RISC-V擴展了50余條指令,系統性增強了RISC-V的計算、存儲和多核等方面能力。
在場景以及成本上,玄鐵910將大大降低高性能端上芯片的設計制造成本,在5G、人工智能、網絡通信、自動駕駛等領域中,使用該處理器可使芯片性能提高一倍以上,同時芯片成本降低一半以上。
最后,阿里還宣布了“普惠芯片”計劃。未來平頭哥將全面開放玄鐵910 IP Core,全球開發者可以免費下載該處理器的FPGA代碼,快速開展芯片原型設計和架構創新;同時,平頭哥還打造了面向領域定制優化的芯片平臺(Domain specific SoC),提供包括CPU IP、SoC平臺以及算法在內的軟硬件資源,面向不同AIoT場景為企業和開發者提供不同層次的芯片服務。
二、張建鋒:2019是企業全面上云的拐點
1、張建鋒演講
大會剛一開場,張建鋒就提出一個判斷——“全面上云的拐點到了!”2019,會是傳統IT向云計算全面轉移的分水嶺。
緊接著,他簡單回顧了過去一個世紀中的技術變革路線,從十九世紀末內燃機替代蒸汽機、二十世紀初汽車替代馬車、七十年代電話替代電報,而到了如今,將會是云計算全面替代傳統IT的一個拐點。

對此他提出了一個數據,IDC最近發布的《全球云計算IT基礎設施市場預測報告》顯示:2019年全球云上的IT基礎設施占比超過傳統數據中心,成市場主導者。
張建鋒認為,在跨越過這個節點之后云服務將會迎來一個爆發性的節點。因為相較傳統IT,云服務的優勢在成本上、穩定性上、安全上以及效率上都有很大的提升以及改進。而阿里云自身,目前已經有上萬家企業全面遷移到了阿里云之上。代表性客戶包括了飛利浦中國、迅雷、萬科物業、百麗、Salesforce中國、居然之家、大潤發、西貝莜面村、虎撲、得到、千尋位置、115科技、眾安保險、網商銀行、龍湖地產、振華重工、洛可可、首汽租車、優信二手車、安聯救援等多家知名企業。
性能層面,以阿里云為例,對比傳統IT,張建鋒列出了三個數據,綜合成本上阿里云僅為傳統的50%,穩定性方面,則是傳統的十倍之多,最后是安全性能上,可以較傳統IT提升50倍之多。

在這些數字背后,是阿里云對大量新技術的應用,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是阿里云可以智能預測核心固件的損壞,其先進性遠超過傳統IT,可以大大降低業務連續性的損失。
成本上,過去5年間,阿里云核心基礎產品價格累計降低66%。以業內通用的TCO標準(即總擁有成本)計算,用云可比傳統IT節省一半以上的成本。
其次,張建鋒簡單回顧了企業全面上云的四個階段,最先是基礎設施上云,其次是大數據上云,接下來是云上中臺,最后是云上智能。總結來說,這是一個從基礎設施、業務互相重復、遍地煙囪的形態到集中化的業務中臺,再到創新的智能化應用過程。
最后,張建鋒以飛天云操作系統、飛天大數據平臺、阿里巴巴雙中臺、智聯網IoT為例,簡單回顧了阿里在云、大數據、移動化、智聯網四大方面進行的探索與成績。
關于阿里云的飛天操作系統,他表示,阿里云十年來最大的成果在于飛天操作系統,這是中國唯一的自主研發操作系統,可以調度全球百萬臺服務器,
基于此之上,阿里云建構了飛天大數據平臺,這是中國規模最大的計算平臺,支撐起了阿里經濟體的全局數據,具體來說,它具有四大方面的特色:自研計算引擎中國第一,海量數據排序的世界紀錄,是規模最大的計算平臺可擴展到10W+計算集群,數據處理能力最強單日處理數據量600PB+。
接下來是阿里巴巴的數據中臺+業務中臺。兩者相結合,讓阿里巴巴經濟體多元業務互聯互通,對外,則可以提供阿里巴巴集團級的業務協同,可支持25個事業部、300+業務單元;完成從煙囪架構到統一微服務平臺。基于此,僅用4周就開發上線。
在智聯網方面,張建鋒表示物聯網只能起到連接的作用,而智聯網還多了分析決策的能力,這也就是我們所謂的AIoT。這方面,阿里云融合了云邊端一體化的人工智能與物聯網能力。具備從高性能AI芯片至云平臺、AI算法、AI組件以及產業AI的立體能力。具體來說,阿里云提供的是性能提升十倍的直言高新更云端AI芯片,支持100+種傳感器、200+芯片模型的豐富端側生態,300+種行業算法模型的云邊端一體化智能平臺;10個行業大腦的產業AI能力。

2、四家代表性企業的全面上云分享
圍繞張建鋒的演講,包括虎撲、大潤發、高深智圖、三維家等代表性企業以及賈揚清、李飛飛等阿里副總裁級別的高管又圍繞著各自的案例,進行了企業全面上云的實踐分享。
首先是自動駕駛技術公司高深智圖正將高精地圖的全部重計算環節遷移上云。在這一環節,阿里副總裁賈揚清對此進行了分享,他表示,高精地圖的成圖質量要求極高,需要更精準和強大的模型和算力。未來,從相關模型訓練、數據清洗到成圖之間的校驗,中間龐大的數據量計算過程都將在阿里云上完成。
緊接著,虎撲CTO殷學斌以及阿里副總裁李飛飛進一步分享了虎撲全面上云的一些案例。殷學斌表示,在彈性擴容、用戶體驗、數據價值、技術沉淀四個方面是虎撲此前面臨的最大的挑戰。在全面上云后,虎撲在2019年NBA總決賽時抗住了史上最大的訪問峰值,并發訪問量達平時5倍。除了IT基礎設施外,虎撲還在云上享受到AI紅利,旗下識貨APP采用“以圖搜圖”技術,用戶購買商品轉化率提升65%。

國內最大的家裝設計軟件服務商三維家則在現場下線核心業務最后一臺物理機,實現全面上云。在現場,三維家視頻直播了最后一批線下機房的下線儀式。簡單的斷電、下架操作之后,三維家的服務體系內容全部遷移上云。對于全面上云,三維家分享表示,此前三維家采用自建IDC的傳統模式,從基礎設施、前端軟件到后端技術都自己“一攬子包干”,非常耗時費力且低效。上云之后,三維家的服務24小時在線,每天在云上運行的渲染作業數量高達近100萬個,目前整個系統的可用性已經達到99.99%,核心業務的即時反饋效率也有望提升50%。
最后是大潤發,目前大潤發的線上業務的核心系統已經搭載在阿里云上,業務日均超過30萬單。銷售、營銷、庫存等業務系統也在陸續遷移上云。此外,大潤發計劃啟動數據中臺,對數據進行更精細維度的分析,輔助業務決策。
3、飛天大數據平臺預發布
關于阿里云的飛天大數據平臺,此次活動只是預發布。據悉,這是一款面向企業的統一大數據平臺,基于數據綜合治理平臺,它構建起了實時交互式查詢層、在云上直接編程構建大數據的應用,以及統一元數據管理。
其中,實時交互式查詢層包括了混合數據聚合查詢以及亞秒級實時查詢;在云上直接編程構建大數據的應用則包括了統一編程平臺與統一調度平臺,以及AI加持的實時計算引擎、離線計算引擎以及開源計算引擎。
統一元數據管理方面,則可以完成包括OSS、IoT端、圖存儲、盤古、DB、HDFS、盤古等多種、全域數據集成。
三、阿里巴巴升級服務數字政府戰略
在此次大會上,阿里巴巴還宣布升級服務數字政府戰略,將整合阿里云、支付寶、釘釘、高德等面向政府端的技術、產品、服務和資源,全面服務數字政府戰略。

阿里巴巴認為,數字政府正在從以“網上政務”為核心的1.0時代走向2.0時代,緊接著,阿里提出未來5年,將是“數據化運營”為核心的數字政府2.0時代。其特點是實現系統打通和數據協同,同時整個政務流程的再造,不斷涌現創新服務。
那么如何更形象的理解1.0與2.0的區別?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阿里云智能數字政府事業部總裁許詩軍表示,此前的支付寶交水電費等服務就是基本的1.0時代產品,而2.0時代,大家會從具體辦一件事不需要去政府跑腿,變成了建設統一的網絡入口,用戶只需要點一個窗口就辦好了。
比如浙江新生兒辦理出生證,從前要填寫60項信息,20份材料,5個窗口,現在只要在“浙里辦”APP填寫9項信息,1份材料就能立刻辦理好。
此外,阿里巴巴透露了在數字政府建設方面當前阿里的成績,當前在這一方面阿里已經與全國30個省市區達成合作,完成442個城市覆蓋,1000+服務內容,以及累計九億的用戶覆蓋。
最后阿里巴巴公布了“1+2+2+N”的技術架構,并宣布全面開放阿里巴巴數據化運營能力。

其中“1”即是一朵云,代表了阿里云基于飛天云內核所打造的大數據計算服務、視覺智能計算服務、物聯網引擎服務等基礎服務。
兩個2,指的是阿里云的數據中臺以及業務中臺,包含了基礎庫、主題庫、專題庫、應用庫等多個層面的內容,可支持數據管控、數據運維、數據開發等層面的工作。
在最頂層則是阿里云的N個智能應用。包含了政府服務引擎、精細化治理引擎、公共安全引擎、政府決策引擎等內容。
結語:從造芯到造數字孿生城市,阿里云迎來全面拐點
此次阿里云峰會上,從新的芯片發布,到對云業務的全面解讀,再到數字政府業務的戰略升級,阿里云的全方位變革,正是阿里近些年來的變革的縮影。
一方面,產品之外,技術成為了各大巨頭們越來越重視方向,一年多的時間中,阿里相繼挖來了李飛飛、賈揚清等學術界大神成為了阿里技術研發的中流砥柱。另一方面,TO B、TO G業務也成為了阿里不斷向前發展的又一核心戰略,從企業全面上云,到構建數字孿生城市,阿里的決心不難想見。
正如張建鋒所說,今年是企業全面上云的拐點,與此同時,我們也發現今年也是阿里云、阿里集團層面的重大拐點!
每日一頭條
趨勢·深度·犀利·干貨,最專業的行業解讀
深喉爆料、投稿:guoren@jmfl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