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東西(公眾號:cheodngxi)
文 | 曉寒
車東西12月26日消息,大疆旗下自動駕駛公司Livox覽沃日前發布消息,表示將在CES期間,發布兩款專為自動駕駛汽車設計的激光雷達,Horizon和Tele-15,并公布正式售價與交付日期。
其中Horizon專為L3/L4級自動駕駛汽車設計,標稱探測距離260米。Tele-15號稱是全球首個探測距離達到500米的車載激光雷達。

▲Livox將在CES 2020期間推出自動駕駛激光雷達
車東西隨后與兩家已經測試過這兩款產品的自動駕駛公司技術專家,激光雷達業內人士,以及Livox的員工進行了交流,就大疆激光雷達的價格預期、產品質量標準和性能特點三大關鍵問題進行了解讀。
上述兩位自動駕駛公司高管告訴車東西,這兩款產品有三大核心優勢,一是能夠達到車規標準、二是產品的售價非常具有競爭力、三是探測距離非常遠。
“根據我的了解,這些產品售價應該在數百美金左右。”A自動駕駛公司的高管這樣告訴車東西,“并且最重要的是能夠達到車規標準。”

▲Livox兩款新品關鍵參數
“我們實測發現,Tele-15最遠確實能夠達到500米的標稱探測距離。”B自動駕駛公司的感知負責人這樣告訴車東西,“比目前大部分機械式雷達都要遠。”
而Livox內部人士則向車東西透露,Horizon在一月初即將在量產銷售,“就跟你買大疆的無人機一樣,官網下單即可購買,絕對不是期貨。”
Livox官方信息顯示,該公司目前擁有200多員工,擁有243項自動駕駛專利,在美國、東京、香港均設有辦事處。不過有趣的是,官方并沒有直接強調自己和大疆的關系。
現階段,大疆官網銷售有Livox的雷達產品,同時多位業內人士也向車東西確認,Livox就是大疆的激光雷達團隊。
一、大疆推激光雷達新品 專攻自動駕駛
據了解,大疆在做無人機時,為了給其無人機提供避障能力,也涉足了激光雷達等傳感器領域,以這些經驗為基礎,其在今年1月份就以Livox為品牌,推出了MID系列的激光雷達MID 40和MID 100(由3個MID40組成)。
目前,這個產品在大疆官網有售,售價分別為3999元和9999元。

▲大疆官網已經在銷售激光雷達
跟市面上動輒數萬甚至幾十萬的32線、64線或128線機械式激光雷達相比,這個價格可謂非常便宜。
既然今年1月剛發布了產品,為何在短時間內又發布一款類似的產品呢?
對此,熟悉Livox的B自動駕駛公司感知負責人告訴車東西,“MID系列更像是一個工業級產品,能用在自動駕駛汽車上,但并不是最合適的產品。”
這位感知負責人告訴車東西,MID系列的水平FOV接近40度,視角比較窄,而Horizon能達到80度左右。

▲Livox產品家族
“這也就是說,如果用MID做前向感知,需要2個雷達,而是用新品只需要1個就可以。”B自動駕駛公司感知負責人這樣告訴車東西。
對自動駕駛汽車來說,探測距離也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參數。
Livox放出的Horizon和Tele-15的預告信息顯示,兩者的探測距離分別為260米和500米。
據車東西了解,目前A、B等自動駕駛公司已經拿到了大疆的兩款新品,分別在商用車和城市無人出租車領域進行測試,時間已達數月之久。
兩家公司的高管告訴車東西,選擇大疆的新款雷達,最核心的原因就是因為其價格便宜,且能夠通過車規。那么真是這樣嗎?
二、新雷達或僅售幾百美元
激光雷達是自動駕駛的核心傳感器,目前業界有三大難題亟待解決,一是售價,二是過車規,三是大規模量產。
比較常見的機械式激光雷達制造難度較高,很難大規模量產,因此售價高昂,且機械結構的存在導致其難以通過車規,因此自動駕駛公司們普遍在期待低成本的固態激光雷達的出現——全球也誕生出了不少激光雷達創企在鉆研固態激光雷達技術。
按照Livox的說法,其雷達產品內部、“無旋轉的光電發射接收器件”,Tele-15是“首款500米量程車載激光雷達”,再加上業內人士透露的“數百美元的可能售價”,因此Livox將兩個新品形容為“革命性車載激光雷達”。
那么其產品真的能同時解決成本、車規和性能問題嗎?
B自動駕駛公司的感知負責人向車東西說道“MID系列本身就賣3999元(約合570美元),新產品與MID系列底層技術類似,做到幾百美元并沒有什么問題。”
“我們正是知道新產品的售價水平才會選擇他們的產品。”A自動駕駛公司的高管自信地說道,“就是幾百美金。”
另外一家激光雷達公司高管也認同這種看法,“大疆這個產品用的是905納米的激光源,從硬件上分析,本身就是低成本的方案。”
三、半固態形式應對車規問題
從MID系列的售價和業內人士的分析來看,幾百美元的售價應該不難達到,那么如何通過車規呢?
“無旋轉的光電發射接收器件”,按照Livox的說法,MID系列,以及新的Horizon和Tele-15似乎屬于沒有旋轉部件的固態激光雷達——而這似乎避開了機械是雷達無法通過車規的難題。
但另外一家激光雷達公司高管向車東西透露,其光電發射接收器件確實沒有旋轉(機械雷達為這部分旋轉),但還是需要兩個棱鏡來改變光路,因此還是有一些旋轉部件。
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Livox沒有將其新品稱為固態激光雷達,強調“無旋轉的光電發射接收器件”的原因。
目前業界對于固態激光雷達沒有明確的定義,如果以沒有任何旋轉部件為標準,那么大疆的激光雷達應該屬于半固態或者混合固態。而如果以光電發射接收器件不旋轉為標注,可以算得上是固態激光雷達。

▲Livox激光雷達產線
事實上,上述Livox員工也向車東西確認了內部擁有兩個旋轉棱鏡的說法。
不過他也表示,現在不能用過車規或是不過車規這種非黑即白的說法來描述新品,兩款新雷達是按照現有的一些車規標準設計和生產測試的,至于最后是否能夠通過車規,或者說量產裝車,還需要后續工作。
不過A、B兩家自動駕駛公司的高管,則非常明確地告訴車東西,這兩款新品能夠滿足溫度、耐用性、抗沖擊等車規要求。

▲Livox產品家族關鍵參數
Livox官網信息顯示,兩個新品可在-40度到85度之間的環境下工作,通過了耐高溫、鹽霧及汽車行業其他穩定性測試,達到IP67的防護級別,可應用的領域包括自動駕駛、地圖測繪、無人機、機器人等多個細分市場。
四、特殊方案有利有弊 大疆還需解決兩大難題
Livox的員工告訴車東西,由于新款雷達采用非重復掃描的設計,因此沒有機械式雷達16線、32線這類說法。在特定標準下,Horizon等效為64線激光雷達,Tele-15等效為128線以上的激光雷達。

▲Livox激光雷達與機械式激光雷達對比
要知道,目前市面上64線和128線機械式雷達都需要幾十萬人民幣的售價,如果Horizon和Tele-15能夠賣到幾百美元(即幾千人民幣)豈不是具有革命性意義了?
答案肯定沒有那么簡單。
激光雷達的探測距離跟反射率直接相關,Livox的Horizon和Tele-15分別具備260米和500米感知距離。但這一數字是在80%反射率下計算來的。而如果用業內普遍使用的10%反射率來看。探測距離就分別為90米和200米。

▲Livox激光雷達探測距離示意圖
不過如果即使是200米的距離,Tele-15也屬于目前激光雷達業內的一線水準,僅有少數高端產品能夠達到。
除了距離,有激光雷達業內人士還告訴車東西,大疆兩個新品的這種非重復掃描——也就是雙棱鏡的設計,還要面臨兩個物理難題。
第一,非重復掃描的幀率較低——因為是非重復掃描,掃描時間越長,點云密度才會越高。這對于注重反應時間的自動駕駛汽車來說,是一個挑戰。
“我們自己測試和參數都是在100ms的標準下進行的,足以滿足自動駕駛公司的使用。”對于如何解決幀率和反應時間的問題,Livox的員工這樣向車東西解釋道。
“我們在高速公路上進行測試,這些產品已經能夠滿足我們的感知要求。”使用大疆新品雷達有數月之久的B公司感知負責人這樣告訴車東西,“也不會有人做超高速。”
第二,棱鏡改變光路后,掃描的點云是花瓣形,與機械雷達或MEMS等固態雷達方案的點云模型不同,這也意味著自動駕駛公司使用這種新雷達后,需要修改識別算法。

▲Livox雷達生產的點云
“對使用神經網絡等AI技術的自動駕駛公司來說,使用這種雷達確實需要使用新算法。”B公司的感知負責人這樣告訴車東西。
這也就是說,如果某自動駕駛公司使用機械激光雷達積累了幾萬公里的數據,并以此訓練了神經網絡,在新雷達上并不能使用,需要重新積累感知數據,研發感知算法。
“不過如果使用特征點等傳統識別算法的話,修改軟件的難度并不算大。”這位感知負責人向車東西解釋道,“另外大部分車企和自動駕駛公司都知道機械式雷達難以通過車規,他們都對固態雷達等新技術留有余地,不會把寶都押在機械式雷達上。”
結語:激光雷達市場競爭加劇
在早期,激光雷達市場由Velodyne、IBEO、SICK這類玩家所把持,自動駕駛領域更是基本被Velodyne所把持。
自動駕駛帶起了激光雷達創業潮,國內外誕生了一大批激光雷達創企,例如國內的速騰聚創、禾賽、鐳神,海外的Luminar、Ouster、Strobe、Inoviz等公司。
這些公司在推出產品后,搶占了一波老牌巨頭的市場。同時國內的大疆、華為這類硬件巨頭也在今年宣布涉足自動駕駛激光雷達市場。
現在,大疆已經出招了,從已有信息看,有亮點但是也有一些謎題的答案有待揭開。但不管怎樣,在固態激光雷達這一波新的技術浪潮推動下,后續還將迎來一波血雨腥風地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