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東西(公眾號:chedongxi)
編 |

車東西1月9日消息,據外媒Digital Trends報道,近日在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行的國際消費電子展(CES)上,德國博世公司展示了新款面部識別技術,可以用于汽車當中。

目前,許多智能手機提供了面部識別功能,車輛的面部識別與手機的這一功能非常相似。而車輛搭載這一功能后,能夠對駕駛員面部做出實時監測,判斷駕駛員是否集中精力駕駛,這一功能的加入能夠有效保護乘客的安全。此外,通過面部識別系統,車輛還能為駕駛員和乘客提供更多個性化設定,從而提供更多便利。

一、車輛面部識別系統利用人工智能技術提高行車安全

博世在國際消費電子展(CES)現場展示了一輛安裝有面部識別系統的車輛。博世展出的這套面部識別系統共有兩個攝像頭,一個位于方向盤和儀表盤之間,面向駕駛員,另一個位于閱讀燈位置,面向乘客。

博世面部識別技術產品經理Thomas Lenzen說,車內的攝像頭可以隨意移動,也可以根據用戶需要添加或去除攝像頭。例如,可以在后排再添加一個攝像頭,這樣如果父母坐在前排,就可以看到后排乘坐的小孩。

車輛面部識別系統還可以檢測更多內容。攝像頭拍攝后將視頻信號傳輸到行車電腦,行車電腦可以通過人工智能算法獲取人的面部特征。這一人工智能算法甚至可以分析出駕駛員正在看什么,由此判斷駕駛員是否分心。

博世發布車輛面部識別系統 自動識別是否專注駕駛 還能給駕駛員推薦歌曲

▲博世車輛面部識別系統界面

通過這項面部識別技術,汽車能夠分辨出駕駛員是否正在低頭看手機,是否在看道路兩旁的風景,是否在駕駛時吃東西、喝水或者打瞌睡。如果車輛偵測到駕駛員沒有專注駕駛,就會采取相應措施確保行車安全。起初,系統會發出聲音和圖像警告,如果駕駛員仍未專注駕駛,系統就有可能禁止車輛加速,之后迫使汽車減速,直至完全停車。

二、車輛面部識別系統有更多智能場景應用

除了提升行駛安全,車輛面部識別系統還有更其他場景的應用。這些應用可以使乘客和駕駛員在車內有更好的體驗,同時也可以拓展更加實用的功能。

在本屆國際消費電子展(CES)上,許多汽車廠商都將智能家居、移動互聯網產品移植到了汽車當中。部分汽車已經整合了Spotify音樂平臺,Netflix視頻平臺和Amazon Alexa語音助手,現在車內空間的功能正在向家居房間靠攏。

博世發布車輛面部識別系統 自動識別是否專注駕駛 還能給駕駛員推薦歌曲

▲面部識別系統也可以識別后排乘客,提供更多智能化服務

車輛面部識別技術可以在這一變革中發揮重要作用,面部識別可以讓汽車知道誰坐在車內,并根據之前的預設相應調整各種參數。同時,也可以為特定乘客播放不同類型的歌曲,為后排乘客推薦不同的視頻。

本屆國際消費電子展(CES)上,博世還展出了一款虛擬遮陽板,車輛面部識別系統可以輔助遮陽板更好地工作。面向駕駛員的攝像頭可以為虛擬遮陽板提供數據,幫助遮陽板實時檢測駕駛員眼睛的位置。

博世發布車輛面部識別系統 自動識別是否專注駕駛 還能給駕駛員推薦歌曲

▲博世在本屆CES上推出的虛擬遮陽板

車輛面部識別技術雖然使用起來非常炫酷,但也存在駕駛員和乘客隱私泄漏的風險。博世面部識別技術產品經理Lenzen對此進行了回應。他說:“與飛機黑匣子的功能不同,車輛面部識別系統的目的不是記錄影像,而是實時影像識別,是否需要存儲影像取決于用戶所使用的應用程序。”

目前,博世正在與其他車企討論如何將這項技術推向市場。博世公司并沒有透露與其合作的究竟是哪些車企,但表示已經準備好投入生產。

結語:攝像頭延伸人體 幫我們看清世界

車輛面部識別系統確實能為駕駛員帶來更加安全、更加方便的駕駛體驗,同時也為乘客提供了更多智能場景與娛樂功能。但是,背后可能造成的隱私泄漏風險更需要關注。

攝像頭連接著互聯網,確實可能存在隱私泄漏風險。這種風險需要制造商開發更優質的加密方式,既保證攝像頭不存儲畫面,也要保證畫面不會被其他人看到。

照相機、攝像機的發明為人們提供了記錄的方式,目前也將成為給人們帶來便利的工具。攝像頭將成為我們生活中的第三只眼睛,幫我們“看”到更廣、更遠、更美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