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東西(公眾號:chedongxi)
文 | 曉寒
時間如白駒過隙,一轉眼就來到了2020年。
1月初,凱迪拉克公布了2019年成績單,全年累計售出21.2萬臺汽車,依然蓋過雷克薩斯,領跑BBA之外的二線豪華車陣營。
2019年,ATS-L和XTS因為國六排放問題,在下半年提前離場,轎車市場僅剩CT6一款旗艦車型在售,不過最終依然取得了2萬多臺的銷量,同比增長31.4%。
2018年起,寶馬5系、奧迪A6L先后完成換代,中大型豪華轎車市場的競爭趨于白熱化。CT6在車市整體寒冬、強敵環繞的大形勢下取得超過30%的增長,除了其較大幅度的優惠之外,與自身過硬的產品力也密不可分。
▲凱迪拉克CT6
為了弄明白CT6在機械素質,尤其是科技、數字化配置方面的實力,車東西在1月初對CT6的2.0T頂配車型(28T鉑金版)進行了長達兩周的測試,對其駕駛感受、車聯網系統使用的便利性,以及智能駕駛系統,都有了一個更加直觀、全面的了解。
一、最觸手可及的大型豪華運動轎車
不管從哪個角度去看,見到CT6的第一眼,它都會吸引你的注意。
車頭大面積的盾形中網、鋒利的日間行車燈,或是修長的車身線條和大尺寸輪圈,亦或是敦厚的車尾與兇悍的四出排氣,都是CT6在車流中吸引路人目光的利器。
▲凱迪拉克CT6
如果用一句話去形容CT6,我覺得“最觸手可及的大型豪華運動轎車”這14個字足以。
CT6的長寬高分別是5223/1879/1498 mm,軸距3109mm。作為對比,國內銷售的加長版奔馳S級、寶馬7系,以及奧迪A8的長寬高分別為5259/1899/1497 mm、5273/1902/1498 mm、5302/1945/1487 mm,軸距分別為3165mm、3210mm、3128mm。
從參數上看,CT6的尺寸已經與奔馳S級、寶馬7系和奧迪A8處于統一級別,屬于大型豪華轎車的范疇。
▲凱迪拉克CT6
但從售價來說,CT6入門車型的售價優惠完在30萬左右,即使是2.0T頂配車型也在40萬左右,遠低于奔馳S級、寶馬7系和奧迪A8的入門車型60萬以上的起售價。
這是真的觸手可及。按下一鍵啟動按鈕打著發動機,踩下油門后,我將CT6開上了北京的街道。
▲凱迪拉克CT6
為了滿足國六排放標準,2019款和2020款的CT6換裝了新款2.0T發動機。
雖然最大功率從此前的276馬力下降到了241馬力,但開起來并不會覺得動力不足。配合著10速自動變速箱和調教不重的轉向與油門踏板力度,CT6開起來比較輕快,上了高速深踩油門,車輛也能迅速提速到120公里/小時。

▲凱迪拉克CT6的發動機艙
官方公布的零百加速是2.0T中低配車型7.4秒,頂配的鉑金版8.1秒,其還配備了Brembo的四活塞剎車系統。
對于一款車長超過5.2米,軸距超過3米的大型轎車來說,這個操控配置足夠在城市和高速上來回穿梭了。
駕駛一款大型豪華轎車,你并非每時每刻都需要用到較強的動力儲備,它們更像是一種底氣藏于發動機艙下面,只在關鍵時刻才會釋放出來。

▲凱迪拉克CT6前排
真正重要的,是如何給前后排的乘客們,提供更加舒適的乘坐體驗。這方面,凱迪拉克,或者說通用汽車一直做的不錯。
在我們這臺鉑金版的CT6上,前后排座椅均擁有多向電動調節、加熱/通風,以及按摩功能,后排乘客還擁有一個碩大的中央扶手,兩個后排娛樂屏幕和三個遮陽簾。

▲凱迪拉克CT6后排
雖然左右兩個側窗的遮陽簾需要手動操作,但這并不影響你在車內找到一個滿意的姿勢。最后再加上Bose提供的Panaray音響系統,駕駛或者乘坐CT6出行,都是一件舒服的事情。
二、智能汽車不僅僅是大屏 CT6行車科技武裝到牙齒
在特斯拉等車型的帶動下,智能與科技,儼然已經成了汽車界最時髦、最前沿的概念和關注點。
而外界談起一輛汽車夠不夠智能,有沒有科技范兒時,最基本的關注點往往在車內的屏幕夠不夠多夠不夠大、車機能不能安裝更多的軟件、UI界面夠不夠酷、交互方式夠不夠多等方面。
▲凱迪拉克CT6的全液晶儀表和中控屏
如果用這些標準來看,CT6的表現,確實“一般”。
它的中控屏幕尺寸并沒有到驚人的程度(只有10.2英寸),操作系統是多年前基于Linux研發的CUE系統,可下載的應用也不多,沒有手勢交互,語音系統的反應也要慢上半拍兒,與現在流行的安卓大屏、橫置雙屏相比,確實不會讓人覺得驚艷。
但看到這里千萬別失望,CT6真正的科技實力,其實是在行駛相關的部分,甚至堪稱武裝到了牙齒。
2020年1月初的一個晚上,北京下了一場鵝毛大雪,早上起床發現車輛周身都覆蓋著雪花。我把擋風玻璃上的積雪清理完畢后就直接出發了,當時忘了清理尾窗上厚厚的積雪。
開車行駛,難免會用到內后視鏡觀察車輛后側的情況。一般來說,尾窗有一層積雪內后視鏡就什么也看不到,但好在CT6搭載了一個超寬視角的流媒體內后視鏡,通過尾部的攝像頭,可以直接把后方的景象呈現出來,絲毫沒有影響到我的行車安全。

▲凱迪拉克CT6的流媒體后視鏡
這就是CT6的科技哲學——炫酷的大屏之外,更關注跟行車相關的科技。
第一次開著或者坐著CT6上路,我的第一感受并不是這輛車有多舒適或者多豪華,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其實是它真的非常安靜。
尤其是關閉車門,或者關閉車窗的一瞬間,放佛有一個開關一樣直接把噪音給關掉了。
這種效果既得益于CT6在隔音棉/密封膠、夾層隔音玻璃方面狠下血本,但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視Bose ANC主動降噪系統的作用。
這套系統通過車載麥克風收集噪音并分析其聲學信號,然后用音響發出反向聲音信號來抵消噪音。
再加上Bose Panaray高級音響系統,坐在CT6車內聽著音樂安靜出行也是相當安逸。
第三項讓我印象深刻的數字科技當屬CT6的Night Vision鷹眼紅外夜視系統,能夠捕捉80米范圍內物體發出的紅外熱源信號,并以黑白視頻畫面顯示在全液晶儀表上。
這并非是夜視儀首次應用在汽車身上,但CT6這套夜視系統的一個厲害之處是還整合計算機視覺技術,夜視儀不僅能夠顯示出各種物體,更能幫你標注出行人、大型動物等活物。

▲凱迪拉克CT6液晶儀表的夜視畫面
雖然在照明充分的城市里用處不大,但在沒有路燈的郊區或野外,能夠發揮重要作用。
這又是一個用科技來提升行車安全的典型應用。
除了上述幾個科技配置,CT6還有可以實時語音通話或遠程監控車輛碰撞事故的安吉星車聯網系統、用以減小轉彎半徑提升操控性的主動式后輪轉向系統、可以高速調節阻尼的MRC電磁懸掛,以及可以在四缸和兩缸之間智能切換的智能發動機管理系統等。
▲凱迪拉克CT6車頂的安吉星系統控制按鈕
看到這里結論其實已經非常明確了,就是CT6猛的一看,似乎少了超大屏幕與炫酷的車載系統,但其實凱迪拉克是將更多的科技放在了行車相關的配置上。
不管是前文提到的流媒體后視鏡、ANC主動降噪、還是安吉星、主動后輪轉向、MRC電磁懸掛等系統,都是為了提升駕駛安全性、操控性與舒適性所存在的配置,而不僅僅是看起來具備科技感的大屏和炫酷的UI。
三、智能駕駛夠用 SuperCruise即將到來
與車載大屏、智能交互系統一樣,自動駕駛能力已是目前新上市車型最重要的賣點之一。
在這方面,凱迪拉克CT6也是一個“務實型”選手。
CT6這款車型在設計時,已經搭載了L2+級自動駕駛系統,就是允許駕駛員松手松腳的單車道自動駕駛系統,名為SuperCruise。

▲凱迪拉克CT6
得益于高精地圖的加持,SuperCruise是全球第一款允許駕駛員松開方向盤的L2級自動駕駛系統,這一個細節上是要比特斯拉的Autopilot要更先進。
當然,駕駛員松手的時候,視線也不能離開路面,車輛自帶的駕駛員監測系統會監視駕駛員的視線。
SuperCruise功能在美國不少高速公路都可以使用,能夠減輕不少駕駛疲勞。但該功能2018年6月在中國發布后,還需要在本地進行高精地圖數據核查、功能驗證等工作,因此中國地區的車型暫時無法使用。

▲凱迪拉克CT6
正是由于SuperCruise的暫時缺席,CT6在中國僅有ACC自適應巡航、LKA車道保持輔助、AEB緊急制動等L1級自動駕駛系統。???
2019年是L2級自動駕駛在中國的普及之年,有超過40款新車搭載L2級自動駕駛系統上市——CT6在自動駕駛方面略顯落后。
不過從實際體驗來看,CT6搭載的這些L1級自動駕駛系統,也足夠日常使用。
上了高速或城市環路后,ACC自適應巡航系統可以自行控制加減速,駕駛員僅控制方向即可。而在車輛偏離車道線后,車道保持輔助系統也能給方向盤施加一定的力,給車輛“推”回道路中央。
CT6還有盲區輔助提醒、倒車后方車輛穿行提醒、前方行人探測預警、全速防撞自動剎車等各項ADAS功能。
作為一款長度超過5米的大車,倒車、停車是一個不小的問題。
在這方面,CT6也配備了完善了倒車輔助系統,包括前后左右四個方向的倒車影像,360度全景倒車影像,以及支持縱向和橫向車位的自動泊車系統。

▲凱迪拉克CT6的倒車輔助系統
有了這一系列科技系統的加持,即使開著CT6在狹窄的地庫中穿行和找車位,也并非是一件難事。
結語:凱迪拉克的組合拳?????????
凱迪拉克在中國的品牌力要略低于BBA德系三強,近些年在提升品牌銷量的時候,使出了一套組合拳。
第一拳就是在動力操控、機械性能上狠下功夫,像是此前的ATS車型,在動力系統上都是碾壓同級競爭對手的存在——同價位基本都是凱迪拉克的動力最強,同時還堅持后驅布局、搭載Brembo的剎車系統等。
近年來,隨著汽車的數字化水準不斷提升,凱迪拉克又打出了第二拳,在車聯網和自動駕駛領域加大投入。
像是CT6,不僅有安吉星車聯網系統,同時其還有Carplay手機–車機映射、流媒體后視鏡、夜視儀、Bose主動降噪,以及SuperCruise、自動泊車等一系列數字科技配置。
可以說,凱迪拉克首先通過“機械性能”這一拳,奠定了自己二線豪華品牌領軍者的地位,然后又通過“數字科技”這一圈,鞏固了這一地位,并以機械+數字配置的雙重優勢,開啟了對BBA的新一輪追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