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東西(公眾號:chedongxi
| 六毛 曉寒

日前,吉利、長城、長安、比亞迪、蔚來等自主車企,上汽大眾、長安福特等合資車企,相繼公布了今年第一季度國內的銷量成績,數據可謂是哀嚎一片。

受春節期間爆發的疫情影響,一季度注定是汽車產業非常痛苦的一個時期,給原本就處于寒冬狀態的國內車市又一記重創。但另一方面,疾風知勁草,越嚴峻的市場環境越能夠看出汽車行業不同玩家的生命力和運營能力。

那么這次疫情黑天鵝,到底對各個汽車品牌產生了怎樣的影響?自主、合資、新造車等不同玩家,在疫情面前的表現有何差異?又有哪些玩家頂住了疫情的影響,實現了逆勢上漲呢?

車東西對28個汽車企業一季度的銷量成績進行了匯總對比,從中即可找出答案。

Q1車企銷量成績單:28個玩家24個降,通用系是福特10倍

▲28家車企一季度銷量情況

一、14個玩家降幅跑輸大盤 一汽大增42.49%

中汽協數據顯示,2020年第一季度,國內各家車企共售出汽車367.2萬輛,同比降幅達到42.4%,而在2019年這個降幅還只有11.3%。

乘用車市場上,今年第一季度整體銷量同比下降45.4%至287.7萬輛。

目前統計的28個乘用車公司(包括11家自主車企和17家合資車企)的一季度銷量數據中,銷量下滑的共有24家,同時同比下滑幅度超過乘用車大盤(同比降幅45.4%)的共有14家。

在沒有下降的玩家中,理想汽車、小鵬汽車因為去年一季度還沒有交付,或沒有大規模交付,因此沒有統計數據。唯有一汽(包括一汽奔騰和紅旗)一家實現了正增長,并且還是大增42%。

Q1車企銷量成績單:28個玩家24個降,通用系是福特10倍

▲紅旗H5

此外,還有一點值得注意,那就是在銷量名次排在前面的15個玩家里,有6家是自主車企,另外的9家則是合資品牌。

從玩家類別看,長安、長城、吉利三家自主車企殺入前10,吉利更是超過了上汽大眾和上汽通用位列第二名,可見其競爭力在不斷增強。

同時需要注意,在整個28家車企中,自主車企的銷量同比降幅相較于合資品牌都更小一些。這些情況已表明部分自主品牌在疫情期間更具活力,應對劇烈市場變動的能力也更強。

Q1車企銷量成績單:28個玩家24個降,通用系是福特10倍

▲蔚來ES6

二、自主:新造車表現驚艷?紅旗同比增長87.4%

2020年第一季度,11個自主車企中,大部分都是銷量下滑狀態,不過下降的幅度都在50%以內,而合資車企則有不少超過了50%,說明自主車企受到的影響相對較小。

在這其中,有且僅有一汽(包括一汽奔騰和紅旗)一家公司的銷量實現了同比正向增長。

這里雖然有一些特殊情況,比如紅旗有一些政府客戶的需求受行業大勢影響較小,但整體仍然說明在換帥后,一汽自主品牌(奔騰和紅旗)已經走上了快速發展的路子。

具體來看,奔騰品牌終端零售22006輛,同比提升12%;紅旗品牌的整車銷售為25001輛,同比暴增87.4%——再次說明紅旗的新發展策略起到了作用。不過由于整體基數相對較小,所以一汽的總體銷量在28個品牌中最終還是處在了中間水平(第16名)。

在銷量排名前五的自主車企當中,吉利汽車、長安汽車、上汽乘用車、廣汽乘用車的同比降幅均跑贏了乘用車大盤(同比降幅45.4%),表現出較強的抗風險能力。

Q1車企銷量成績單:28個玩家24個降,通用系是福特10倍

▲11家自主品牌銷量情況

分車企類型看,吉利、長城、比亞迪三家民營車企的下滑幅度都在40%左右,半斤八兩。相比之下,幾個汽車央企和地方國企則的表現則更好一些。

長安、上汽、廣汽、東風汽車的銷量下降幅度都在30%左右,顯然大型國企比民營車企更能經受風浪。尤其是東風汽車,總部在武漢,不少工廠都在湖北境內,最終銷量只下滑了32%,相當頑強。

一個有意思的細節是長安汽車的表現則有些兩極分化。

上表中長安的銷量由重慶長安、合肥長安兩家公司的銷量共同組成。一季度,重慶長安的累計銷量同比下滑35.27%,至12.22萬輛左右。而合肥長安的銷量則同比增長了122.86%至3.95萬輛。合肥長安銷量暴漲,不過因為銷量相對規模較小所以沒能夠扭轉下滑的總趨勢。

據了解,重慶長安生產逸動系列、CS35、CS55、凌軒、睿馳CC、CX70、歐尚等車型;合肥長安既生產CS15系列、逸動DT等乘用車,同時也會生產一些輕型貨車、專用車和(純電動)新能源車型。

Q1車企銷量成績單:28個玩家24個降,通用系是福特10倍

▲逸動DT

新造車公司方面,目前已有蔚來、理想和小鵬汽車公布了一季度銷量數據,并且蔚來和理想表現驚艷。

其中,蔚來共售出汽車3838輛,與去年同期相比只略微下滑了3.78%,從降幅來看,蔚來的表現好過絕大部分傳統車企業。

理想汽車、小鵬汽車因為去年一季度還沒有交付,或沒有大規模交付,因此沒有銷量變化的數據。不過理想汽車的首款車型ONE的表現相當不錯,殺入了一季度新能源銷量排名前10榜單,要知道這款車型的售價已經超過了30萬元。

從28家車企對比來看,理想、蔚來30多萬的車型,銷量已經超過了做十幾萬家用車的東風雷諾,并且接近江鈴福特和神龍汽車(標致、雪鐵龍)的銷量水平。

三、合資:大眾領跑 通用福特季度銷量差10倍

今年的第一個季度,德系車、日系車和美系車在華的市場表現差異較大。

其中,德系車企的合資品牌市場表現最為亮眼。大眾在中國的兩家合資企業:一汽大眾(含奧迪)和上汽大眾的季度銷量在17家已有銷量的企業中分別排到了第一名和第二名,銷量總規模約為52萬輛。

Q1車企銷量成績單:28個玩家24個降,通用系是福特10倍

▲17家合資品牌銷量情況

一個值得注意的細節是,2019年一季度,一汽大眾(含奧迪)和上汽大眾的銷量規模都在46萬輛左右,但到了2020年一季度,一汽大眾(含奧迪)的銷量就遠遠超過了上汽大眾(約是1.84倍)。并且,一汽大眾29%的銷量降幅也明顯低于上汽大眾的60%。

這背后的原因也非常明顯,就是一汽大眾旗下還有奧迪和捷達兩個品牌在拉動,總規模大于上汽大眾。同時,奧迪作為豪華車型,一季度銷量下滑更低,最終讓一汽大眾的銷量下滑維持在29%的水準。

目前,一汽大眾旗下車型品牌有探岳、探歌、CC、邁騰、速騰、高爾夫、蔚領C-TREK、寶來、探影、捷達,其中捷達被譽為“車壇常青樹”,速騰和邁騰分別在A+級、B級車市場占據著相對穩定一定的市場份額。

而上汽大眾雖然有大眾和斯柯達兩個汽車品牌,但斯柯達在國內相對小眾,大眾品牌旗下的車型則是Polo、桑塔納家族、朗逸、凌度、帕薩特、輝昂、途觀、途昂、途岳、T-Cross、途安、Viloran等。

Q1車企銷量成績單:28個玩家24個降,通用系是福特10倍

▲捷達VS7

日系車企中,豐田憑借兩家合資公司的絕對優勢保住了自己的領先地位,一汽豐田、廣汽豐田的總銷量為24.55萬輛。本田緊隨其后,廣汽本田、東風本田的銷量合計后在18萬輛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東風本田的總部設立在武漢市,其旗下三家整車工廠也都位于武漢。疫情期間,位于重災區的武漢汽車制造業被迫按下暫停鍵,東風本田也因此受到巨大沖擊。在這種情況下,東風本田還能夠售出7.75萬輛汽車,已經是相當不錯的成績。

Q1車企銷量成績單:28個玩家24個降,通用系是福特10倍

▲東風本田武漢第二工廠生產線

此外,就美系車而言,通用和福特這兩家傳統車企巨頭在中國的表現似乎已經是“天壤之別”。

上汽通用和上汽通用五菱的累計銷量規模在34萬輛左右,而長安福特和江鈴福特的累計銷量只有約3.47萬輛,相差了近十倍。

其中,福特在中國攻城掠地的前鋒——長安福特一季度銷量同比下滑17.23%至3.04萬輛。更慘的是,江鈴福特的銷量同比暴跌了61.81%,一季度銷量沒能過萬。

事實上,自2017年底在中國的業務開始下滑之后,福特就一直希望能夠再現昔日的銷量輝煌,但目前來仍然處于下滑態勢。

最后,關于日前剛剛決定“分手”的東風和雷諾,事實上在東風雷諾擬進行重組的公告中,東風汽車已明確表示是:鑒于國內市場下滑及東風雷諾的經營狀況,股東雙方擬對東風雷諾進行重組。

而一季度的銷量數據也證實了重組是個“不得不”的決定,2020年前三個月,東風雷諾的銷量為663輛,幾乎只有新造車公司小鵬(2331輛)的四分之一,著實慘淡。

四、新能源:頭部玩家大洗牌 寶馬5系插混暴漲

從乘聯會統計的一季度新能源乘用車榜單來看,雖然2019年國內新能源車市場也出現了銷量同比下滑的情況,但頭部玩家的表現依然是一片大好,有同期銷量數據的8款車型都實現了銷量的正向增長,北汽EU系列和榮威Ei5的增長幅度甚至直接達到了四位數。

但是,到了2020年第一季度,銷量下滑也成了頭部玩家的關鍵詞。本季度有去年同期銷量數據的5款車型中,4款車的跌幅都超過了45.4%(國內乘用車市場的整體跌幅)。

最有意思的是,今年一季度銷量最好的10款車型中超過一半都是新面孔,說明在疫情大背景下,是行業洗牌的重要時期。

Q1車企銷量成績單:28個玩家24個降,通用系是福特10倍

▲2020年一季度新能源乘用車榜單

首先,新能源車銷量冠軍已經從比亞迪轉移到了特斯拉手中。Model 3一騎絕塵,銷量是第二名比亞迪新款秦 EV的兩倍還多。

國內新能源車中的元老比亞迪,在2020年一季度則只有2款車型上榜前十,分別是全新秦 EV(8185輛)和比亞迪元EV(3575輛)。而在去年,比亞迪共有3款車上榜,其中比亞迪元EV更是以2.4萬輛的銷售量拿下了榜單第一。

其次,新造車公司快速上位,蔚來ES6和理想ONE分別排在了第7名和第10名。

考慮到蔚來、理想是主打高端車型,產品售價都在30萬元以上,那么可以認為理想、蔚來的產品已經獲得了不錯的市場接受度。

整體而言,特斯拉、蔚來和理想在疫情期間的表現已經證明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市場洗禮之后,一批有實力的造車新勢力已經被市場選擇并保留了下來(雖然對于其中某些品牌來說,顯然還需要繼續努力)。

此外,去年上過前十的歐拉R1、江鈴E200S、帝豪EV、比亞迪e5等入門級或上一代產品,已經跌出了前10榜單,被廣汽Aion S、全新秦EV等車型取代。

Q1車企銷量成績單:28個玩家24個降,通用系是福特10倍

▲2019年一季度新能源乘用車榜單

特斯拉的崛起、比亞迪的“失勢”、新造車的突起以及小車/老車的淘汰,都說明目前新能源市場的競爭已經更加激烈,只有在性能、智能化、產品設計上都有優勢的車型,才能殺出一條血路。

而此前那種靠廉價小車拼銷量的基于,已經不復存在。

最后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變化就是新能源榜單中,插混車型只剩下寶馬5系插混一個玩家,此前的比亞迪唐DM已經部件了蹤影。

但更神奇的是,就是在這種不利的大環境下情況下,寶馬5系插混車型不降反增,一季度居然同比上漲了262.3%,達到3293輛,可見寶馬的品牌力、產品力依然強勢。畢竟買5系插混版可是能在限號城市直接掛上綠牌,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Q1車企銷量成績單:28個玩家24個降,通用系是福特10倍

▲寶馬5系插混

結語:車市競爭日益白熱化

對于汽車行業而言,新冠肺炎疫情并不能改變發展的大趨勢,但是在短期內,疫情對于整個汽車市場的沖擊依然巨大。第一季度,不論是總銷量還是分玩家的汽車銷售情況,都以下滑為主。

但另一方面,“真金不怕火煉”,即便形勢如此嚴峻,自主品牌一汽(包括一汽奔騰和紅旗)、新造車公司蔚來以及部分合資品牌等也能夠取得不錯的成績,表明部分玩家不僅在產品實力上過硬,同時自身也具有較強的抗風險能力。

最后,我們也能看到國內市場的競爭正變得愈發激烈。一方面,合資品牌的表現依然穩健,而傳統自主品牌以及經過市場洗禮的部分新造車公司還在繼續成長。另一方面,就新能源車市來看,未來還會有更多的新能源車型被投放市場,至于最后是哪款車型成為了“經典”,還需要更長一些時間答案才能浮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