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東西(公眾號:chedongxi
| 六毛

車東西5月13日消息,日前,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以線上會議的方式召開了“自動駕駛商業應用場景高端研討會暨百人會場景研究系列報告發布會”。

在活動上,百人會正式發布了針對七大自動駕駛應用場景的研究成果報告《自動駕駛應用場景與商業化路徑系列研究報告》(簡稱“報告”),對Robotaxi、干線物流、無人配送、無人環衛、封閉園區、無人公交、自主代客泊車七個典型應用場景下自動駕駛技術落地現狀、痛點進行了分析。

以下為報告的關鍵內容。

1、Robotaxi:與民眾日常出行習慣逐漸融合

自動駕駛時代來臨!這7大領域或將最快落地

▲Robotaxi場景研究結果

Robotaxi經過多年的發展,在技術上已經有了很大進展。國外,美國、荷蘭、英國、日本等國家已允許無人測試。

同時,Robotaxi的成本尤其是激光雷達的成本快速下降。隨著技術成熟和采購量增加,部分整車價格已可以控制在百萬以內,給未來Robotaxi的大規模部署奠定了較好的基礎。

與此同時,開始有越來越多的公眾有機會嘗試Robotaxi,Robotaxi正在向消費者的日常出行習慣不斷靠近。國外,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亞利桑那州等地區已經允許載人,Waymo服務人數已超過10萬次;國內,廣州、長沙、上海、武漢、滄州、北京等已經允許載人測試。

未來的商業模式較之前更加清晰,已經有自動駕駛解決方案提供商、車企、出行服務商聯手嘗試構建“1+1+1”出行生態圈。

2、干線物流:無人駕駛系統與人類司機協作實現降本增效

自動駕駛時代來臨!這7大領域或將最快落地

▲干線物流場景研究結果

干線物流方面,國內自動駕駛技術實現商業落地存在一些制約因素。

中國對卡車的測試牌照管理嚴格,只有上海、常州、長沙、德清等地頒發重卡牌照,同時僅北京允許載物測試。跨省份跨城申請測試牌照困難。

高速道路測試缺乏合理的準入標準,政府和企業在高速準入條件方面存在較大分歧。

部分中美雙總部的企業在國內被迫轉做港口物流,但從實際情況看,干線物流和港口物流場景仍然存在著很大的區別。

總的來看,自動駕駛在干線物流場景下的落地難度并不比Robotaxi小,同時相比于Robotaxi,干線物流更不容易拿下安全員。

3、無人配送:量產已提上日程

自動駕駛時代來臨!這7大領域或將最快落地

▲無人配送場景研究結果

疫情防控期間,不少無人配送車發揮了積極作用。目前,一些無人配送明星企業已經開始小批量生產,京東、新石器、智行者等已部署百余臺測試車輛。多數公司計劃三年內量產,成本可從現在的40萬-60萬元降至8萬-15萬元。

預測未來的商業落地節奏可能會從部分封閉半封閉的簡單場景,向復雜場景(替代部分物流和快遞)和最后形成城市無人配送服務體系的方向發展。

現階段,國內無人配送車落地的一個較大問題是無人配送車還游離于現行的交通體系之外,公共道路上的無人配送車的部署及管理面臨挑戰。

4、無人環衛:目前多以提供環衛服務為主

自動駕駛時代來臨!這7大領域或將最快落地

▲無人環衛場景研究結果

技術上,無人環衛的技術相對成熟,部分企業開始組建環衛隊提供服務。

目前的服務多落地在園區、公園等封閉道路,以及為城市開發區的開放道路提供環衛服務。比較來看,開放道路上的無人環衛相比于普通環衛,目前平均每月每公里成本高1萬-2萬元左右。

5、封閉場景物流:近期可實現更多應用,但遷移性差

自動駕駛時代來臨!這7大領域或將最快落地

▲封閉場景物流場景研究成果

自動駕駛在封閉場景物流方面近期有望實現更多的應用。

目前已經具備了自動駕駛商業應用的基本條件:

(1)硬件方面:自動駕駛的硬件要求相對較低,對成本相對不敏感;

(2)技術方面:自動駕駛與遙控駕駛混合,遇到特殊狀況方便遠程接管;

(3)地圖測繪方面:特定場景區域相對可知可控,高精地圖繪制和更新要求低;

(4)道路法規方面,可作為“工程設備”管理,且車輛往往歸屬同一主體,法律問題少。

但是,一個明顯的不足是技術可遷移性較差。受制于礦區、港口與機場等各場景特殊性,自動駕駛技術難以復制到其他場景。

6、無人巴士:均處探索階段,技術及產業鏈成熟度不夠

自動駕駛時代來臨!這7大領域或將最快落地

▲無人巴士場景研究成果

無人巴士方面,目前無論是面向公交場景的還是面向園區場景的無人巴士均處于探索階段。

國內應用上,目前國內商用車的線控底盤十分薄弱,造成自動駕駛系統安裝的門檻提高。百度Apollo、宇通、海梁、深蘭等有在園區開展低速試運營。但總體而言,大多數無人巴士還是在1公里~3公里的簡單環線上運行。

針對無人巴士,目前的判斷是認為較難落地,一方面因為無人公交的安全性要求更高,但現在技術尚未完全成熟;另一方面因為投資回收期預計要7年以上,商業回報低。

7、無人泊車:場側“覆蓋率”帶動車側“覆蓋率”

自動駕駛時代來臨!這7大領域或將最快落地

▲無人泊車場景研究成果

產業趨勢從技術路線上來看,包括單車智能、車路協同、強場控三種。從功能演進上來看,是從單車位泊車向多車位泊車、從近距離泊車向遠距離泊車、從單層泊車向跨樓層泊車演進。

2020年,戴姆勒、一汽等將有帶AVP功能的車輛量產;2021年,廣汽、威馬、長城等將有帶AVP功能的車輛量產。

但是,在商業落地方面,整個產業現在面臨一個很大的問題:車場節奏不協同制約AVP的落地。作為場側,擔心沒有車來停;作為車側,擔心沒有合適的停車場去停車。

另外在調研中,有超過八成的消費者表示期待AVP,但同時也會顧慮出事故后自己需要擔責的問題。

考慮到多方面的綜合因素,預測AVP商用節奏將會分三步走:

(1)采用單車智能路線的高端車型在小區、公司等固定車位實現AVP;

(2)在車位周轉率高的商業中心、交通樞紐、醫院等地逐步升級停車場。AVP停車場覆蓋率的提升,帶動車輛AVP 滲透率提升。

(3)當AVP車輛滲透率達到30%時,又會進一步拉動AVP停車場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