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東西(公眾號:chedongxi)
文 | 曉寒
今年疫情期間,中央提出了加大對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的政策,以進一步促進經濟發展,抵消疫情的影響。
作為新基建的重要組成部分,智能交通技術的研發與應用也成為行業熱點。
4月份,百度基于自身在自動駕駛、車聯網、車路協同等領域的技術積累,推出了名為ACE的交通引擎,為各地政府提供了一套覆蓋AI、地圖等底層技術,自動駕駛、車路協同等智能引擎,以及智能信控、智能公交等一系列頂層應用的完整解決方案。
作為國內乃至全球首個一體化的智能交通解決方案,百度ACE交通引擎推出后,迅速獲得了客戶的認可。
4月起,百度先后與南京市、滄州市、廣州開發區、大連金普區簽署了合作協議,開始部署智能交通等項目。再加上此前簽約的長沙市、保定等城市,百度ACE方案已經被超過10座不同地區和類型的城市選中。

▲百度與大連金普區新基建相關簽署
那么百度的ACE交通引擎到底是什么?為什么能夠在這么短的時間里密集獲得各地政府的青睞?百度在智能交通領域,又在部署怎樣一盤大棋呢?
帶著這些疑問,車東西今天下午在一場媒體活動中,與百度集團副總裁、百度IDG智能駕駛事業群組總經理李震宇進行了一場深入交流,找到了問題的答案。
一、順應大潮 百度拿下多個新基建訂單
抗疫戰斗勝利后,為促進經濟恢復活力,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多次提出,要加大新型基礎設施的投資力度,并把5G、AI、工業互聯網等技術和設備,定義為新型基礎設施。
以自動駕駛、車路協同、5G、AI等技術與應用為核心的智能交通體系,則正是新基建的核心領域。

▲李震宇接受媒體采訪
“新基建是國家的一個戰略思考。”提起Apollo如何看待新基建機會之時,李震宇這樣說道,“我們之前在汽車和交通行業的理解和多年的技術積累,我們看到新基建的第一個感覺就是恰逢其時,就是我們準備好了。”
為響應國家新基建的政策號召,百度在4月9日推出了國內乃至全球首個完整的智能交通解決方案——百度ACE交通引擎。

▲ACE交通引擎助推智能交通應用落地
在新基建和智能交通的發展大潮下,各地政府都在積極跟進,但無奈目前市面上缺乏系統化、全棧式的整體解決方案。
比如某地想要部署智能信控系統,先得采購紅綠燈、感知設備,再采購AI技術、云服務、邊緣計算和通信設備,最終找第三方來做一套管理軟件才能實施部署——整個過程既費時又耗力,后續的運維過程也極為復雜。
而有了百度ACE交通引擎之后,尋求設備和底層技術供應商、做協調和技術整合的事情,甚至擴寬智能交通系統的應用邊界的事情,全部都由百度來做,地方政府只需提出需求即可快速落地。
所以百度ACE引擎一推出,就迅速獲得了多個城市和合作伙伴的青睞。
4月21日,南京市,以及南京市秦淮區兩級政府,分別與百度以及亞信集團簽訂了第三方戰略合作協議,百度與亞信集團將與南京市和秦淮區一道,在自動駕駛、車路協同等領域合作,推動秦淮車聯網省級先導區建設。

▲百度與南京政府簽約
隨后,百度又陸續與廣州開發區、紹興市(城投公司)、大連金普新區等簽署類似協議。同時,高新興、大華股份、中科軟科、河北省交通規劃設計院、海信、大唐高鴻等智能交通相關企業也紛紛宣布加入Apollo智能交通生態。
地方政府與相關企業積極牽手百度的事實,都反映出了一個事實——百度ACE交通引擎,極具吸引力和落地潛力。
二、沿途下蛋 ACE引擎具備體系化優勢
從4月9日正式推出以來,百度ACE引擎能夠迅速被各大城市選中,最底層的原因自然是能滿足城市的需求,那么這些需求到底是什么?
李震宇認為,主要包括數字化、網聯化和自動化三方面需求。
數字化核心是解決當前交通效率的問題,包括堵車、停車難等問題;網聯化就是未來將公交車、出租車、私家車實現互聯;自動化就是說對自動駕駛出租車、自動駕駛公交車的需求。
那么百度ACE引擎如何滿足這些需求?這要從百度ACE引擎的架構說起。

▲百度ACE引擎架構
表面上看,ACE引擎頂端的智能信控、智能停車、智能公交、智能出租等一系列具體應用,就是為解決具體問題服務的。
但關鍵問題是,上述各類應用并非只有百度在做,為什么要選百度?
“不同應用整體上看起來差不多,但是魔鬼在細節。”李震宇說道,“百度做智能交通這件事情,數字底座、自動駕駛和車路協同引擎是核心優勢。”
李震宇舉了一個小例子。
比如城市做智能信控需要用攝像頭感知車流,但此前各家的做法是用視頻截面來判斷車流,需要0.6秒才能判斷準。而百度則把無人車上常用的連續幀技術辦搬了過來,判斷時間僅需0.3秒。
很明顯,百度的自動駕駛技術提升了智能信控系統的效果,而不做自動駕駛技術的公司,自然就沒有這個優勢。
現階段,百度的自動駕駛車隊達到了數百臺的規模,路測里程超過300萬公里,并在長沙開啟了無人出租車的測試運營,所有民眾都可以使用。

▲百度ACE引擎智能信控示意圖
車路協同平臺也是一樣,百度在做路端/車端的感知、通信時積累的技術,不管在智能公交、智能貨運還是交通治理上,都能使用。
再往下看,想要打造一個好的自動駕駛和車路協同平臺,又需要智能的車、智能的路、智能的云、智能的地圖四大基本組件——這些組件又需要AI、地圖、云、車載系統等基礎技術。
而這些底層技術,又恰巧都是百度的優勢。
例如AI上,百度AI平臺可輸出240項AI能力,還有飛槳深度學習平臺。地圖上,百度地圖擁有海量路網和位置信息,以及數億用戶。同時,小度車載OS的各種技術和服務也已登上了幾十個汽車品牌的數百款車型…
這樣一個從數字底座到智能引擎,再到應用生態的體系化能力,正是李震宇口中核心優勢所在。
從上述架構可以看出,ACE引擎并非一朝一夕所能打造。那么百度Apollo團隊是如何從一臺無人車,發展到ACE引擎的呢?
“攀登珠峰,沿途下蛋。”李震宇給出了一個有趣的比方。
他表示,搞無人駕駛就像是攀登珠穆朗瑪峰,道阻且長。但在這個過程中,積累的一些技術可以率先實現量產商用。
比如百度2013年開始研發單車智能,2016年,百度開始布局“車路協同”全棧研發,并在2019年推出車路協同開放平臺。
而到了眼下這個節點,自動駕駛和車路協同兩個智能引擎又推動著智能信控、智能停車等智能交通應用實現了落地商用。
三、智能交通落地為王 百度已領先一步
從百度ACE交通引擎落地的城市來看,不僅有廣州、南京這類一線與新一線城市,還有滄州、保定等二三線城市。
這說明百度ACE引擎在技術優勢之外,還具備成本優勢,能夠照顧不同類型城市的需求和經濟能力。
那么百度是如何做到的呢?李震宇給出了兩個答案。
一個是面向未來。
他表示,選用ACE方案投資的基礎設施,不僅可以解決今天的擁堵、停車等問題,同時還為以后的無人出租車、無人貨運做好了準備,一旦技術成熟就隨時可用。
這相當于是一筆投資,兩筆收獲,降低了總投資成本。

▲ACE交通引擎自動泊車應用示意圖
另一個是基于現在。
比如百度在保定落地的智能信控系統,感知設備使用的都是已經部署好的攝像頭,讓今天的硬件設備結合ACE引擎的軟件,就能實現智能交通的各種具體應用。
很明顯,正是技術優勢加上這種成本優勢,才讓ACE交通引擎在推出后,獲得了這么多城市的信賴與認可。
自動駕駛技術興起之后,車路協同,以及智能交通的理念就同步出現。
2019年,國務院印發的《交通強國建設綱要》中就明確指出,“要大力發展智慧交通,推動大數據、互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超級計算等新技術與交通行業深度融合。”

▲百度的自動駕駛車隊
行業春風讓越來越多的玩家入局,但從目前的格局看,百度已經領先一步。
百度不僅推出了車路協同平臺,還在去年進行了組織架構調整,在智能駕駛事業群下面又單獨成立了一個智能交通業務組,全力推動技術研發與商業落地。
從成果來說,ACE引擎,也是國內首個專注在智能交通領域的完整解決方案,從智能信控到無人出租車,絕大部分具體應用都有覆蓋。
與此同時,憑借著一定的技術優勢和成本優勢,ACE引擎也與多個城市簽約,真正邁入了落地階段。
未來幾十年里,相信自動駕駛以及智能交通業務,將會茁壯成長為百度新的增長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