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東西(公眾號:chedongxi)
文 | 曉寒

日前,乘聯會公布了新一期的新能源車銷量排行榜單。

在2020年1~5月的累計銷量排名前10中,有兩個新造車產品,一個是蔚來的ES6。另一個,并不是傳統新造車三強的小鵬或者威馬,而是知名度要低的多的理想汽車ONE。

上市半年就進入新能源車銷量排名前十,理想ONE憑什么?

在理想ONE發布之初,有一些輿論認為其所采用的增程式技術路徑屬于“多此一舉”、“新造車獨此一家”的存在,并不看好這款車的發展。

時間轉瞬即逝。

到了2020年6月,理想ONE正式交付半年后,直接登上了1~5月份新能源車交付排行榜第8名的位置,銷量也僅次于國內插電混動冠軍——寶馬5系PHEV。

作為一款從發布之初就受到質疑,在交付之初又先后遇到剎車失靈、自燃等負面新聞的車型,理想ONE依然用強勁的銷量數據,證明了自己的實力。

羅永浩日前更是發微博稱,公司配車時候讓他在500萬內任意選擇一臺,但最終選了30多萬的理想ONE。

“理想ONE是你在這個價位買到的全世界最好的車(它謙卑的售價讓我感慨萬千)。”羅永浩在微博這樣寫道。

那么理想ONE到底有哪些突出亮點,會取得如此優異的成績?在至關重要的智能化配置上,又表現如何呢?車東西日前對理想ONE進行了長達近兩周的日常試駕,找到了一些關鍵答案。

一、想買綠牌大七座SUV 真繞不開它

當理想ONE出現在視野中的時候,我是很難把視線從它身上移開。

全尺寸SUV的魁梧身材、環繞車頭的星環日間行車燈、大尺寸的輪圈,還有極具金屬質感的灰色漆面,都是吸引路人眼球的利器。

上市半年就進入新能源車銷量排名前十,理想ONE憑什么?

▲理想ONE的外形極其吸引眼球

那么第一個問題是,為什么要花30萬買一臺理想ONE?

有一部分用戶,在購車的時候尤其喜歡買大車,一是覺得車大了坐著寬敞還能拉東西。二是覺得大車,尤其是大SUV開出去有面兒。

畢竟街上常見的車長超過5米的全尺寸SUV,往往都是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豪車。

自主品牌過去很少推出大型SUV,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沒有動力強勁的大排量發動機來驅動車輛。但到了電動車時代,馬力和功率不再是問題。

上市半年就進入新能源車銷量排名前十,理想ONE憑什么?

▲理想ONE車長超過5米

這也就給了理想、蔚來這種新造車公司造大型SUV的機會。

如果你想買一臺車長4.8以上的大7座SUV,最好還能掛綠牌不限行(增程式在北京可掛綠牌但限行),價格在30萬左右,最后可選的車型,也就是比亞迪唐、騰勢X(比亞迪唐的兄弟車型)這三款車了,預算加到40萬左右還能買到蔚來ES6,和中底配的ES8。

把這幾款車對比一下。

蔚來和比亞迪唐、騰勢X的純電版本,在目前的充電樁建設情況下,會存在里程焦慮,尤其是跑郊區和長途的時候。

比亞迪唐和騰勢X有一個插混版本,但裝的都是十幾度電的小電池,并且還沒有快充,在電量耗盡后,就是比亞迪燃油車的駕駛感受,發動機與變速箱的表現較合資車型相比明顯處于劣勢。

上市半年就進入新能源車銷量排名前十,理想ONE憑什么?

▲理想ONE的環裝日間行車燈

這時候,理想ONE這種大電池+大油箱的增程式路線就表現出了優勢。

在我們的試駕過程中,不管電量還有多少,理想ONE始終都是純電驅動,駕駛感受全程保持一致(低電量情況下面會說)。這一點,比亞迪唐/騰勢X這類插電混動車型是做不到的。

另外最關鍵的一點是,理想ONE真沒有里程焦慮。

在試駕的一周多時間里,我們只沖過一次電,其他時間都是加油來補充續航。即使周末跑到山區游玩,也絲毫不用擔心找充電樁的問題——燃油車能去的地方,理想ONE都能抵達。

所以結論已經很明顯了,對于這類希望買大型綠牌SUV,又想解決里程焦慮的消費者來說,理想ONE就是唯一一個選擇。

二、集體出行體驗好 用起來比燃油車便宜

今年五一期間,我們幾個同事準備組織一場小自駕游。但恰逢假期難免拖家帶口——一臺車坐不下,開兩臺車在路上又缺乏溝通交流。

這時候理想ONE這種大七座全尺寸SUV的優勢就發揮出來了。

前兩排坐四個成年人,第三排坐一個大人+一個小朋友,六人出行其樂融融。

尤其重要的是,5.02米的車長+2.93米的軸距,第三排坐一個成年人來照顧小朋友也絲毫不覺得擁擠。

這種空間表現,對身高普遍在1.8米以內的中國家庭來說,完全夠用。

上市半年就進入新能源車銷量排名前十,理想ONE憑什么?

▲理想ONE坐滿6人仍然寬敞

理想ONE作為一臺增程式電動車,最令外界質疑的地方就是燒油發電再驅動車輪的效率比純電要低。

這一點是物理定律決定的,確實存在,反映在日常使用上就是理想ONE每公里的電耗(行駛成本)高于純電車型。

但也因為理想ONE有一個比插混車大的多的40.5kWh的電池組,所以在日常城市行駛中,如果多充電少加油,它的行駛成本仍然明顯低于同樣動力水準的燃油車。

我們拿到車的時候是滿油滿電,后續就一直加油并未充電,在駕駛了1周多的時間后,表顯的油耗是8.9L/百公里,電耗是19.8kWh/百公里。

這么算一下,理想ONE的37.2kWh可用電量可以行駛187公里,45L的油箱又可以讓它行駛505公里。

按照快充1.5元/度,95號汽油7.8元/升(疫情前的價格)的價格計算,滿油滿電需要55.8元+351元=406.8元——每公里的行駛成本為0.58元。

這個成本,也就是緊湊級燃油車型的水準,對于一臺5米多的大七座SUV來說,可謂是便宜。

三、低電量不影響駕駛感受 沒電也不怕

作為一臺增程車,外界對理想ONE還有一個誤解,就是在低電量的時候,會不會降低動力性。

從我們駕駛的這一周來看,即使先用純電模式消耗大部分電量,動力性也仍然不會打折扣。

為什么這么說?我們來做一個數學題。

理想ONE的增程器發電功率是60kW,發出來的電可以直接驅動電機。

如果動力需求低于60kW,那么增程器發的電就直接驅動了車輪,同時多出來功率給電池充電。

表現出來的結果是,電池越開越多,燃油減少。

如果動力需求大于60kW(全力加速),那么增程器發的電顯然不夠,這時候就需要電池組來提供額外的功率。

結果是汽油減少,電池較少。

這里有一種極端情況,假設司機一直地板油,那么電池的電量會很快耗盡,這時候車輛只能靠增程器來提供電能,所以最大功率肯定是不超過60kW(約合81馬力)。

試駕開起來就是說車輛沒勁了,只能龜速前進。但在現實中,這種極端情況幾乎不會發生。

理想ONE的工程師告訴車東西,即使以120公里/小時的速度行駛,車輛的動力需求也低于60kW,所以在法定限速內,增程器都能給電池充電。

上市半年就進入新能源車銷量排名前十,理想ONE憑什么?

▲理想ONE在高速上行駛

更別說城市中普遍限速60公里/小時,最多80公里/小時了。

實際開起來呢,在高速公路超車急加速的時候,瞬時功率會頻繁超過60kW,甚至達到100多甚至200多千瓦,但是一旦達成超車目標,必然會松一些油門,降速到120公里/小時。

這時候,動力需求也恢復到60kW以內的,增程器就繼續給電池充電。

從儀表上也能看到這一變化,滿電的理想ONE在開一段之后,電池電量就會穩定在17%左右,并上下波動。

也就是這種運作模式,決定了理想ONE可以不充電只加油就能行駛——是真的沒有里程焦慮。

四、多屏車載系統省掉了手機 副駕屏幕有驚喜

前面幾個部分,主要是說理想ONE的駕駛感受和相關使用情況——這些只是理想ONE的第一大亮點,另一個重頭戲在智能化配置上,核心是車載系統與自動駕駛系統。

我們公司兩個同事的家屬此前并未實車體驗過理想ONE,趁著上述集體出游的機會,我也仔細留意了一下他們對這臺車的第一反應。

打開車門上車就座,第一位家屬的視線立馬就落在了前排四個屏幕上,并驚嘆出一句“屏幕真多。”

上市半年就進入新能源車銷量排名前十,理想ONE憑什么?

▲理想ONE內飾

另一個家屬是一位小朋友,雖然她對屏幕多少并不關心。但是在看到其他人喊出“你好,理想同學”跟汽車說話時,眼睛不自覺的瞪得很大。

尤其是在中央屏幕上出現一個虛擬的卡通人物擠眉弄眼時,坐在第三排的她就開始不自覺地呼喚著理想同學。

上市半年就進入新能源車銷量排名前十,理想ONE憑什么?

▲理想ONE的語音交互形象

現階段語音交互技術已經是新車標配,理想ONE的亮點除了是有一個卡通人物外,還支持全車語音交互技術。

就是通過遍布車內的四個麥克風陣列,能夠定位到到底是哪一位乘客在說話,并且虛擬的“理想同學”也會把頭轉過去對著說話的乘客,很有儀式感。

識別乘客的另外一個用處是在控制空調等硬件的時候,能夠有針對性地做出反應。比如后側乘客說自己冷了,調整的是后排空調溫度,前排保持不變。

這個功能的初衷確實不錯,不過在實際體驗中,有時候偶有語音識別反應不及時,或者識別不出是哪邊在說話的情況。

理想ONE的車載系統基于安卓開發而來,深色、大卡片式的UI設計也是現在最新最潮的風格。

得益于高通820A車機芯片的加持,中央屏幕和副駕屏幕的運行速度、反應速度很快,打開地圖,搜索播放音樂等常規操作中沒有任何頓挫,體驗很接近消費電子設備。

在試駕過程中,上車后我的手機大部分時間就躺在無線充電座里,導航、播放音樂都操作全部通過車載系統完成。

上市半年就進入新能源車銷量排名前十,理想ONE憑什么?

▲理想ONE副駕屏幕飛屏

還有一個亮點是理想ONE的副駕屏幕能跟中央屏幕互動。

在開車過程中,副駕駛可以在副駕屏幕上搜索想聽的歌曲,然后直接把卡片“甩到”中控屏上,這個操作既實用又炫酷,點贊!

關于車機系統的一個槽點,是理想ONE的中央屏幕距離駕駛員的位置較遠,所以想要操作屏幕,駕駛員得離開靠背然后伸手才能夠得到。

理想ONE幾乎取消了中控臺上所有實體按鍵,所以在開車時進行縮放地圖,查看車輛設置等操作,還是有一定風險。

關于這一點,我認為廠家的設計思路是讓開車時候多用語音和方向盤上的按鈕,所以沒有優化屏幕的位置。

五、L2級自動駕駛不斷進化 接近大廠水準

理想ONE在2019年12月底正式交付,其實在交付前的2019年夏天,車東西也受邀到理想常州工廠試駕了理想ONE的試裝車。

當時試駕的車輛在功能上已經非常全面,L2級自動駕駛的核心功能都有開放。

理想ONE這套系統的核心功能也是ICA集成式智能巡航系統,就是在單一車道里居中向前行駛,車輛自行控制加減速和方向盤。

上市半年就進入新能源車銷量排名前十,理想ONE憑什么?

▲理想ONE的L2級自動駕駛

在去年夏天體驗時,還偶爾會出現車道線完整但車輛卻無法識別車道線的情況。

到了一年后的今天,理想ONE也進行了多次軟件優化和升級,識別不了車道線的情況,在今年的試駕中并未出現。

開上高速或者環路,撥動自動駕駛控制桿即可打開L2級自動駕駛系統,車輛穩定行駛在車道線中央。前車擋路時車輛自動減速,前車離開后再加速至設定的速度。

上市半年就進入新能源車銷量排名前十,理想ONE憑什么?

▲理想ONE的L2級自動駕駛保持在車道內

如果前車速度慢持續擋路,撥動轉向桿,車輛還能完成自動變道。

目前國內大部分自主車型搭載的L2級自動駕駛系統都由博世提供,不具備自動變道功能。

理想ONE的L2級系統由理想汽車和其投資的自動駕駛創企——易航智能聯合研發而來,能具備這樣的表現和更豐富的功能,也說明其確實有兩把刷子。

結語:對想買大車的用戶很有吸引力

一年前試駕理想ONE的時候,我只開了一天的時間,當時算是有了一個全面的基本認知。

一年后再次試駕理想ONE的時候,我腦海中始終帶著一個問題,就是理想ONE為什么能夠做到現在這種成績?

當進行了一周多時間的深度試駕,尤其是當成自己的家用車一樣去用的時候,我找到了答案。

它就像是一個好伙伴一樣,既能給一大家子人遮風擋雨,提供舒適的乘坐空間,又不吵不鬧,動力充沛,上了高速還能承擔起大部分駕駛任務,帶著全家安心出行。

旅途之中,屏幕上的理想同學能設置目的地,播放音頻娛樂內容,還會活躍氣氛,哄小朋友開心。

最重要的,它還有一副高顏值,加滿油就能出發不用擔心充電問題。

當然,作為一個新玩家,理想ONE難免出現一些小的瑕疵——此前陸續曝出過一些小毛病,底盤走爛路時質感還有提升的空間等。

但瑕不掩瑜,正是憑借足夠突出的優點,讓其在交付半年后,累計銷量殺入新能源車排名前10榜單,在混動車中僅次于王牌車型寶馬5系插混版本。

從這個角度說,理想汽車已經成功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