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東西(公眾號:chedongxi)
文 | ?

車東西8月21日消息,據大眾汽車官方發布的消息,大眾從當地時間8月20日開始在德國茨維考工廠生產大眾ID.4車型,成為第二款量產的基于MEB平臺打造的電動汽車。首批車型為單電機后驅車型,最大功率為201馬力,最大扭矩為310N·m,WLTP續航在500公里以上。

截至目前,大眾都沒有正式發布ID.4的量產版車型,僅在之前的發布會中展示了概念車型,量產版車型預計將在9月底正式發布。另外,大眾ID.4也將在國內生產。上汽與大眾汽車合資的工廠上汽大眾安亭工廠日前也已經開始預生產大眾ID.4。

大眾ID.4在德國開始量產 國產版最快年內交付

▲一汽大眾ID.4

今年6月,國產大眾ID.4就已經出現在工信部名錄中,一汽大眾和上汽大眾都會投產。但一汽大眾和上汽大眾兩款車型在車身尺寸、選裝配件上有微小差異,一汽大眾ID.4的可選配置更加豐富,上汽大眾ID.4則略為單薄。預計國產大眾ID.4最快今年之內就能實現交付。

一、大眾ID.4已開始量產 預計下月底正式發布

正式開啟生產當天,工作人員對車輛進行質量檢查后,在前擋風玻璃上貼上了質量合格標簽。從視頻截圖看,大眾ID.4的中控布局和ID.3基本相同。

大眾ID.4在德國開始量產 國產版最快年內交付

▲視頻中的大眾ID.4內飾

大眾汽車品牌CEO Ralf Brandst?tter親臨德國茨維考工廠參觀,并現場試駕了首輛下線的大眾ID.4。從短短幾秒鐘的視頻中可以看到,大眾ID.4采用黃色車身,亮黑后視鏡,車頂也是黑色。A、B、D柱采用銀色的裝飾條包裹,車身上半部運動感很強。車輛尾部采用貫穿式尾燈,非常引人注目。

大眾ID.4在德國開始量產 國產版最快年內交付

▲大眾汽車品牌CEO Ralf Brandst?tter試駕ID.4

大眾汽車品牌CEO Ralf Brandst?tter談到:“借助ID.4這一車型,大眾汽車在緊湊型SUV這一類別中加入了電動汽車,這一類別的車型在全球范圍內的增長勢頭最為迅猛。”

Ralf Brandst?tter還說,繼大眾ID.3車型量產之后,ID.4成為第二款量產的基于MEB平臺的純電動車。未來,大眾ID.4還將在中國和美國制造并銷售,大眾ID.4也將打開歐洲、美國、中國三大汽車消費市場。

大眾ID.4在德國開始量產 國產版最快年內交付

▲大眾汽車品牌CEO Ralf Brandst?tter到工廠參觀

由于大眾ID.4量產版暫未正式發布,因此大眾汽車并沒有公布大眾ID.4量產版的細節。在視頻中,大眾汽車展示的大多是ID.3車型的畫面,大眾ID.4僅展示了一扇車窗的外觀和生產過程的畫面。從車窗形狀看,概念車型與量產車型幾乎沒有差距。

大眾ID.4在德國開始量產 國產版最快年內交付

▲大眾ID.4概念車

在車型方面,大眾ID.4最初量產版本將提供一款后驅單電機車型,最大功率為201馬力,最大扭矩為310N·m。

大眾汽車還決定在ID.4量產版交付之后的12個月內發布一款全輪驅動雙電機的ID.4車型。后驅和全輪驅動車型的后置電機完全相同,全輪驅動車型的前置電機可提供最大101馬力的功率,140N·m的扭矩,整個動力系統的最大功率為302馬力,最大扭矩為450N·m。

續航方面,后驅版本的大眾ID.4的WLTP續航在500公里以上。全輪驅動車型的續航數據暫時沒有公布。

根據大眾汽車公布的信息,得益于MEB架構,大眾ID.4的車內空間十分寬敞。并且,車內數字化程度也非常高,物理按鈕減少,取而代之的是觸屏和語音操控。

位于德國東部的大眾茨維考工廠是首家能夠生產基于MEB平臺車型的工廠,而這家工廠在2019年之前一直生產燃油車型,去年改建后開始生產大眾ID.3車型,并在近期生產ID.4車型。今年6月,茨維考工廠最后一輛燃油車下線,標志著茨維考工廠已經完全轉向電動化。大眾汽車此前投入12億歐元(約合98億元人民幣)對這家工廠進行改造,今年改造完成后,電動汽車年產量將達到30萬輛。

大眾ID.4在德國開始量產 國產版最快年內交付

▲大眾汽車品牌CEO Ralf Brandst?tter參觀ID.4生產線

在中國,上汽與大眾汽車的合資工廠安亭工廠已經開始試生產大眾ID.4,并將在今年10月正式量產;中國一汽與大眾合資的佛山工廠也將在未來生產大眾ID.4。在美國,大眾汽車計劃在美國田納西州工廠生產ID.4車型,量產時間預計在2022年。

二、國產大眾ID.4此前已曝光 一汽上汽均會投產

大眾汽車雖然沒有正式發布ID.4車型的量產版,但對于未發布產品的保密工作好像“一點也不上心”。

今年6月,一汽大眾和上汽大眾分別向工信部申報了一輛純電SUV,圖片顯示,車輛尾部就印著ID.4的名稱。一汽大眾和上汽大眾的兩款ID.4車型外觀基本一致,但車輛配置上有一些差異。

一汽大眾ID.4長寬高尺寸分別為4592mm/1852mm/1629mm,為緊湊型SUV。

車身采用白色車身搭配黑色車頂,選裝黑色后視鏡之后整車的運動感更強,此外門把手、車頂、A柱、頂翼、全景天窗都能自由選配。輪轂有19寸與20寸兩種規格可選,其中20寸輪轂還有5種不同的樣式。

大眾ID.4在德國開始量產 國產版最快年內交付

▲一汽大眾ID.4

燈光方面,一汽大眾ID.4可選裝LED前照燈和矩陣LED前照燈,并采用貫穿式LED尾燈,可選裝動態LED尾燈。

大眾ID.4在德國開始量產 國產版最快年內交付

▲安裝不同選裝配件的一汽大眾ID.4

上汽大眾生產ID.4車身長寬高尺寸分別為4612mm/1852mm/1640mm,車身比一汽大眾ID.4稍長了20mm,車身高度稍高了11mm,車身寬度完全相同。

大眾ID.4在德國開始量產 國產版最快年內交付

▲上汽大眾ID.4

在車身配置方面,上汽大眾ID.4可選配置較少,天窗以及車身顏色可以選擇配置。

大眾ID.4在德國開始量產 國產版最快年內交付

▲上汽大眾ID.4選裝配色

在動力方面,一汽大眾和上汽大眾ID.4均采用最大功率為150kW(約合203馬力)的電機,電池為三元鋰電池,但電芯供應商不同。一汽大眾ID.4將使用寧德時代提供的電芯,由一汽大眾佛山工廠生產電池包;上汽大眾ID.4的電芯生產商是上汽大眾動力電池有限公司 。

結語:大眾汽車電動化之路仍面臨挑戰

根據大眾集團的規劃,大眾集團將在2024年之前投資330億歐元(約合2693億元人民幣)用以保持全球汽車市場的領導地位,其中110億歐元(約合897億元人民幣)確定用于大眾汽車品牌發展電動汽車。大眾汽車到2025年年產電動車的數量將達到150萬輛。

去年,大眾汽車品牌宣布轉型電動化,一口氣發布十余款ID.系列車型,發布新車猶如下餃子。這樣的造車能力對于任何一家造車新勢力來說都是無法想象的。

不過,首款基于MEB平臺打造的大眾ID.3卻因為軟件問題“難倒”大眾,甚至導致首批交付的大眾ID.3不能使用App Connect功能,也不能調整HUD顯示。雖然大眾其承諾后期OTA補上更新,但隨著軟件問題的細節不斷曝光,也讓外界對大眾汽車“寫軟件”的能力產生質疑。

在電動化不斷發展的今天,大眾汽車也正接受市場的嚴格檢驗,同時電動化發展之路也面臨著多重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