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東西(公眾號:chedongxi)
文? | 肖涵

8月21日,百度Apollo Go無人出租車正式登陸河北滄州,當地市民通過百度地圖APP即可一鍵呼叫免費搭乘體驗,再加上此前已經實現落地部署的長沙,百度無人出租車率先進入了多城落地運營階段。

其還有上百臺車輛在北京、重慶、武漢等21座城市展開測試,一旦時機成熟,可以迅速實現規模化部署。

百度持續領跑中國自動駕駛!無人出租駛入滄州,落地規模叫板Waymo

▲百度無人出租車落地滄州

毫無疑問,百度在目前這場無人出租車的落地大潮中,再次實現領跑,甚至可以說是跟無人出租車領域的領頭羊谷歌Waymo達到了同一個Level。

在無人出租車快速落地背后,則是百度在自動駕駛領域多年的技術積累——全球超過500輛的測試車隊、超過600萬公里的測試里程,以及百度Apollo龐大的研發團隊。

此外,百度在車路協同領域的大力投入和豐富技術積累,也為無人出租車的快速、大規模落地提供了保障。

高等級自動駕駛技術經過多年研發之后,單車智能的發展路徑遇到了一些困難,車路協同+自動駕駛則被各大科技公司和多國政府認定為是未來的最佳方向,連堅信單車智能的谷歌Waymo在最近也開始規劃要建設自動駕駛專用道路。

車路協同已經成為中美科技巨頭的共識。

現階段,百度已經憑借領先的技術積累和落地規模,站在世界第一陣營。相信未來憑借車路協同的先發優勢和行業大勢,也將獲得更多的發展助力,促進自動駕駛技術早日以低成本、高安全性的方式大規模量產落地。

一、百度無人出租駛入滄州 持續推進自動駕駛落地

去年9月,百度Apollo的無人出租車宣布在長沙開啟運營,向所有公眾免費開放體驗,率先吹響了國內無人出租車落地的號角,隨后文遠知行、AutoX等公司也先后跟進,滴滴今年也開始入局,一場無人出租車落地潮開始上演。

就在無人出租車落地長沙的前后腳,百度也與河北滄州政府簽署了戰略框架協議,推動自動駕駛、智慧交通等技術的應用落地。

百度持續領跑中國自動駕駛!無人出租駛入滄州,落地規模叫板Waymo

▲百度在滄州部署的無人出租車內景

經過將近1年的籌劃準備,百度Apollo的無人出租終于在滄州上線,所有市民通過百度地圖APP即可免費呼叫體驗。

值得注意的是,一般無人出租車在某個城市落地,其運營范圍多為各種城市開發區等偏遠地區。但在滄州落地的無人出租車,卻直接可以交通繁忙的主城區行駛,可見百度對其自動駕駛技術的自信之高。

長沙、滄州之外,百度無人車還具備落地更多城市的可能。

早在2019年,百度就拿到了北京的載人測試牌照,正在積極準備將無人出租車開放給首都人民。同時,其還在重慶、武漢等20多個城市進行路測,待當地政府發布無人出租車落地相關的政策,可以迅速向公眾開放。

這也就是說,百度自動駕駛技術在技術上已經具備較高的成熟度,一旦時機成熟,就可以迅速在多座城市規模部署,進一步推動自動駕駛技術的量產落地。

事實上,百度從2015年開始研發自動駕駛技術以來,就一直在積極推動技術落地。

2017年Apollo自動駕駛開放平臺面世后,百度以豐富的自動駕駛方案,賦能了一眾合作伙伴,基于Apollo技術打造的無人配送車、無人清掃車、無人小巴、無人貨車正在幾十個國內城市展開測試,部分地區甚至已經開始了示范運營。

從量產落地的速度、規模和進程上看,百度Apollo是當之無愧的國內第一名。即使放眼全球,也只有Waymo的落地規模與百度處于同一量級。

二、技術研發緊追Waymo 部分指標已叫板老大哥

自動駕駛技術量產落地說起來容易,但背后真正比拼的則是技術成熟度。在這方面,有著“自動駕駛國家隊”之稱的百度同樣處于世界一流位置。

與L1、L2級輔助駕駛不同,L4高等級自動駕駛技術需要用到大量深度學習、強化學習等AI算法。而要想AI算法做的好,又需要使用大量的真實交通場景數據。

換言之,自動駕駛技術的比拼,某種程度上就是數據量的比拼。

比如全球自動駕駛領域領頭羊谷歌Waymo自2009年起就開始在美國各地進行路測,至今總路測里程已經超過2000萬英里(約3200萬公里),虛擬測試里程超160億公里。

遙遙領先的測試里程,正是Waymo保持技術領先的最佳燃料。

百度持續領跑中國自動駕駛!無人出租駛入滄州,落地規模叫板Waymo

▲Waymo的無人出租車

這方面,百度也在緊追直趕。依托超過500臺規模的龐大測試車隊,百度在全球累計的路測里程已經超過600萬公里,測試規模國內遙遙領先,全球范圍內也是僅次于Waymo。

作為中國最大的IT巨頭之一,百度在AI領域的豐富技術積累與應用經驗也大大加速了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進程,其在全球獲得的智能駕駛相關專利申請數已經超過1800多件,讓其有了叫板老大哥Waymo的潛力。

百度持續領跑中國自動駕駛!無人出租駛入滄州,落地規模叫板Waymo

▲2019年加州DMV報告中前10名玩家

在2019年美國加州車管所(DMV)頒布的自動駕駛路測報告中,百度的MPD(Miles Per Disengagement,衡量自動駕駛成熟度的一個指標)為18050英里(29048公里)——即測試車輛每行駛29048公里才需要人為干預一次。

同期谷歌的MPD數據為13219英里(21273公里),在DMV報告中落后于百度位列第二名。

現階段,自動駕駛業界對MPD數據是否能反映廠家的技術實力仍有爭議,但在沒有更好的衡量標準的情況下,這一數據仍然具有參考價值。

與2018年200多英里的MPD數據相比,百度在2019年的成績實現突飛猛進,說明了其技術實現了重大進步。而超過Waymo的排名,也意味著在某些場景下,百度已經具備趕超Waymo的實力,在國內更是遙遙領先。

三、車路協同大勢已至 Apollo發展獲得新機遇

對全球自動駕駛產業來說,2019年絕對是不平凡的一年。

一方面是Waymo、百度等領軍企業的帶領下,無人出租車終于實現了商用或者示范運營,讓全世界看到了無人車大規模量產落地的可能。但另一方面,無人車仍然無法獨自在復雜場景和特殊交通情況下自主運行,需要人類司機輔助。

解決不了1%的特殊情況,無人出租車就仍然無法真正發揮作用。

今年2月份,發改委、工信部等機構印發《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明確提出要發展智慧交通體系,制定智能交通發展規劃,分階段、分區域推進道路基礎設施的信息化、智能化和標準化建設。

這也就是說,我國政府高瞻遠矚,果斷確定了車路協同的發展路徑,依托路端的感知設備、車聯網等技術,讓車與車、車與人、車與路之間可以互相通信,進而徹底解決1%的特殊情況。

百度持續領跑中國自動駕駛!無人出租駛入滄州,落地規模叫板Waymo

▲百度車路協同技術演示

世界的另一頭,Waymo的兄弟公司,Alphabet旗下Cavnue也在最近宣布要跟密歇根州政府合作,一起開發具備通信能力的自動駕駛專用車道,供無人車使用。

這也就是說,車路協同的技術路徑,已經成為中美兩個國家和自動駕駛領軍企業的共識。

如果說在單車智能發展路徑上,百度還處于追趕Waymo態勢的話,車路協同技術上,百度則是妥妥的領先。

這家互聯網巨頭自2016年起就開始探索車路協同技術,不僅先后推出了RSU路側單元、OBU車側單元、路側感知等一系列技術和產品,形成了完整的技術體系,其還迅速與長沙、廣州、滄州、保定、南京等十幾座城市簽署了智慧交通相關的落地協議,開啟了實際部署。

依托城市道路部署的通信設備、感知設備,百度可以無縫將紅綠燈信號,車流、人流等道路信息傳輸給自動駕駛車輛,進而減輕車側的感知與決策壓力,從而保證無人車在城市道路的安全行駛。

作為國內最早從事自動駕駛技術研發的巨頭企業之一,百度不管是在技術研發還是產業落地上,都是當之無愧的領頭羊。相信加上眼下這波車路協同東風的助攻,百度不僅將繼續領跑國內自動駕駛產業,未來也有了趕超老大哥Waymo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