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東西(公眾號:chedongxi)
文 | 六毛
車東西9月4日消息,昨晚,通用汽車(以下簡稱“通用”)宣布,通用和本田汽車(以下簡稱“本田”)已簽署諒解備忘錄,雙方將在北美地區組建汽車業務聯盟。
雙方合作內容涉及采購、研發、車聯網等領域,并以實現共享整車平臺以及與平臺匹配的電驅動系統和內燃機驅動系統為目標。同時,通用和本田將以聯盟的形式為各自品牌開發車型。
通用和本田打算立刻就聯合開發展開討論,并計劃在2021年初啟動工程項目。雙方公司將委派高層組建聯合委員會,領導聯盟開展各項工作。

隨著智能化、電動化、共享化和網聯化浪潮席卷傳統汽車產業,即便是國際性的大型整車廠也需要主動謀求轉型。
除了通用和本田,大眾與福特、FCA(菲亞特克萊斯勒)與PSA也在積極謀求合作,乃至合并。對于大型傳統汽車制造商而言,這樣做既可以結合雙方優勢資源,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節約成本,實現資源優化配置,讓“好鋼用在刀刃上”。
一、通用、本田擬在北美成立戰略聯盟
9月3日,通用與本田簽署諒解備忘錄,計劃在北美地區組建汽車業務聯盟。雙方將以聯盟的形式為各自的品牌開發車型,并在采購、研發、車聯網服務等領域展開合作,目標實現共享整車平臺以及與平臺匹配的電驅動系統和內燃機驅動系統。
此次結盟將至少涉及以下合作內容、目標:
1、通過共享平臺,提升規模與業績
通用、本田的北美聯盟將基于平臺與驅動系統共享、聯合采購、潛在的生產效提升及其他方面的合作,“匯集通用汽車與本田汽車的先進技術并提升成本效率”,從而使兩家車企能加大對前瞻及下一代技術的投資。
此外,雙方還計劃分攤研發與工程成本,聯合開發未來車型及驅動系統。
通用汽車稱,此舉將顯著提升效率、釋放資本,從而支持雙方各自對未來出行的投資及其旗下品牌的發展。
2、通過聯合采購,提升規模與效率
兩車企計劃開展聯合采購,綜合雙方的規模、見解及經驗,進一步提升成本效率。這其中,又以原料采購、物流與本地化戰略為重點。
3、推進技術研發落地,車聯網方面繼續合作
為適應消費趨勢和監管要求的不斷變化,通用、本田決定將共同推進前瞻技術的研發以及落地。
其目標領域包括電子架構、高級駕駛輔助系統、車載信息娛樂、車聯網、V2X車聯萬物技術。
2020年4月,通用聯合本田一同宣布,基于通用的全球電動車開發平臺開發的兩款本田純電動車將配備安吉星安防與互聯功能,與HondaLink實現無縫整合。現在,雙方已決定在此次合作基礎上,再針對包括安吉星和車載信息娛樂在內的車聯網服務,探索聯合開發。
對于此次“北美結盟”,通用汽車總裁馬可·睿思(Mark Reuss)表示,通過組建戰略聯盟,雙方將優化資源配置,加速對未來出行的投資。基于過去合作的成功經驗,雙方將在產品開發方面發揮巨大的協同效應。
本田汽車執行副總裁倉石誠司(Seiji Kuraishi)認為,與通用汽車結盟將使本田顯著提升北美市場的成本效率,從而加大對未來出行技術的投資。與此同時,他也強調,“聯盟將匯集雙方優勢,審慎確定合作和獨立的業務范圍,建立雙贏的伙伴關系,為消費者創造新的價值。在此基礎上,本田汽車將繼續穩步前進,夯實現有業務,打造強大的產品力、制造能力以及業務架構。”
最后,關于此次結盟后雙方合作的推進進度,官方表示,通用和本田將立刻就聯合開發展開討論,并計劃在2021年初啟動工程項目。同時,雙方公司也將委派高層組建聯合委員會,領導聯盟開展各項工作。
現階段,通用和本田的在汽車市場的整體表現都不算太好。
2019年,通用共售出汽車771.79萬輛,同比下滑8%。當年,通用的凈銷售收入同比下降了9.4%至1372.3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9389億元),凈利潤則同比下滑16.7%至66.6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56億元)。
本田方面,2019財年(2019年4月~2020年3月),其汽車銷量同比微增2.4%至532.3萬輛。營業收入同比增長3.4%至15.89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0239億元),但歸母凈利潤較上財年大幅減少,下跌42.4%至6013億日元(約合人民幣393億元)。
二、通用、本田此前已就電動化、自動駕駛展開合作
事實上,此次結盟并非通用、本田兩大車企巨頭第一次就汽車業務開展合作。2013年至今,通用與本田的合作內容已經涉及到燃料電池、純電動汽車及電池、內燃機及電動車平臺、共享化自動駕駛汽車等不同領域。

▲通用、本田合作大事記(圖源通用汽車)
早在2013年,通用和本田便宣布成立戰略聯盟,計劃一同研發氫燃料電池技術。2017年,雙方合資公司Fuel Cell System Manufacturing(FCSM)成立,該公司曾計劃于2020年左右實現燃料電池系統的量產應用。
2018年,通用和本田的合作領域擴展至自動駕駛。
當年10月份,通用汽車聯合其旗下自動駕駛子公司Cruise宣布,“將攜手本田共同推進自動駕駛技術大規模商業化應用,重塑未來個人出行。”
在這次合作中,本田直接宣布將向Cruise投資7.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51億元),并且未來12年還將再向該項目投入約2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36億元)。也就是說,Cruise將會從本田那里拿到27.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88億元)的投資。
大額的資本綁定,就意味著雙方將合力開發自動駕駛汽車。
兩年后,本次合作的第一個關鍵成果——名為Origin的自動駕駛汽車亮相。其中,通用負責了車輛的基本設計和電動動力總成,本田設計了內部空間以提升利用效率,Cruise則提供了自己的傳感器、計算技術以及在自動駕駛方面的經驗。

▲Cruise完全無人駕駛汽車Origin(圖源The Verge)
然后到了今年4月份,通用和本田的合作進一步加深。雙方達成協議,將基于通用汽車Ultium電池和新一代模塊化全球電動車平臺,聯合開發兩款全新本田純電動車型。新車型計劃在通用汽車北美的工廠生產,并預計2024款將在本田的美國與加拿大市場上銷售。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兩款車型上,通用汽車的安吉星服務將與本田的HondaLink實現無縫整合。同時本田還將引入通用汽車的高級自動駕駛輔助功能。
三、國際大車企結盟時代來臨?!
傳統汽車產業正經歷百年未遇之大變革。面對轉型,大型汽車制造商既需要探索新的技術出路,也需要在這個過程中找到辦法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以儲備更多籌碼用到真正的“刀刃上”。
通用和本田組建“北美聯盟”,也不是第一樁國際大型車企結盟事件。
2019年7月12日,時任大眾集團CEO迪斯、福特CEO韓凱特共同宣布,兩家車企將在電動汽車、自動駕駛領域深化合作。
在當天晚上8點的新聞發布會上,韓凱特表示,福特會成為首個使用大眾集團模塊化純電MEB平臺的車企,同時該公司將在2023年面向歐洲市場推出至少一款純電車型,在隨后的六年里,福特計劃在歐洲的電動汽車銷量將達到60萬輛。
與此同時,大眾集團CEO斯也宣布了一個重磅消息:大眾將向Argo.AI投資2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77億元)。其中1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68億元)以現金的方式結算,剩下16億美元則為大眾旗下價值1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09億元)的自動駕駛公司AID。
此外大眾和福特也強調了雙方在中型皮卡、商用車上面的項目合作。
相較于通用和本田、大眾和福特還停留在深度合作的層面,FCA(菲亞特克萊斯勒汽車公司)和PSA這兩家車企的決定是進行“全面合并”。
2019年12月,FCA和PSA已簽署雙方擬以 50:50 的股比實現兩家企業全面合并的聯合協議。
在其看來,合并后將結合雙方廣泛且日增的能力,更好地應對塑造可持續出行新時代的挑戰。值得注意的是,合并后的新公司也將利用“更大范圍的投資效率,開發創新的出行解決方案和新能源汽車、自動駕駛和車聯網的尖端技術。”
目前,FCA和PSA合并后的新公司名稱已定(STELLΛNTIS)。按照最新的官方公告,預計合并項目會在2021年第一季度內完成。在合并完成前,兩家公司還需要走一些慣例流程,例如需要在各自的特別股東大會上得到股東批準、通過相關的反壟斷調查等。
當然,大車企結盟也并非可解百病的良藥,即便是已經結盟了的車企也有可能半路“分手”。
雷諾-日產-三菱聯盟就曾發生內斗,卡洛斯·戈恩被捕事件的余波至今還在對這三家車企產生影響。而奔馳和寶馬,也在牽手15個月后,叫停了聯手研發下一代自動駕駛技術的合作。彼時,奔馳和寶馬聲稱,雙方一致同意,考慮建立建立共享技術平臺所需的費用,以及當前的商業和經濟狀況,當前并不是成功實施合作的一個合適的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