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東西(公眾號:aichip001)
文 | 心緣
“AI四小龍”科創板第一股即將出現。
芯東西11月5日報道,昨日晚間,國內AI獨角獸依圖申請科創板上市已獲受理。
依圖由朱瓏、林晨曦于2011年在上海創立,與商湯、曠視、云從并稱為國內“AI四小龍”。去年8月,曠視向港交所遞交IPO申請書,但一直上市未果,如今依圖成為第一家披露科創板招股書的“AI四小龍”,也有望率先沖刺上市。
作為內地聲名赫赫的AI獨角獸之一,依圖在計算機視覺、語音識別、自然語言理解算法方面都多有建樹,并于去年推出云端AI芯片“求索”,正式踏入AI芯片市場,成為一家以AI芯片技術和算法技術為核心的全棧式AI公司,研發和銷售包括AI算力硬件和軟件在內的AI解決方案。
報告期內,依圖已為國內30余省、自治區、直轄市及境外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800余家政府及企業終端客戶提供產品及解決方案。
根據此次發行方案,依圖擬募資75億元,發行不超過36,407,136股A類普通股股票。
經依圖2020年9月30日召開的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依圖本次發行存托憑證所募集的資金扣除發行費用后,將投資于以下項目:

擬投資進度如下:

目前朱瓏、林晨曦為依圖的實際控制人,二人分別持有 Yitu Holdings 的股份比例為 63.316%和 36.684%。
截至2020年6月30日,依圖資產總額為47.976億元。
一、營收連年增長,尚未彌補虧損近72億元
根據剛剛公布的招股書,2017-2019年,依圖營收連年增長,不過迄今凈利潤仍為負值。
2017年、2018年、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依圖營收分別為6871.89萬元、 3.043億元、7.168億元及3.806億元;
同一期間,依圖凈利潤分別為-11.685億元、-11.684億元、-36.471億元及-13.034億元。
截至2020年6月,依圖累計未彌補虧損約為-72.204億元。

尚未盈利及存在未彌補虧損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優先股以公允價值計量導致的賬面虧損。
其中,2017年、2018年、2019年及2020年1-6月,優先股公允價值變動損失對財務報表損益的影響金額分別約為9.827億元、5.452億元、2.619億元及9.361億元,占各期公司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凈虧損的比例分別為84.31%、46.97%、71.91%及 72.05%。
另外,由于依圖屬于技術驅動型企業,投入了大量資源用于研發創新和市場開拓,其各期研發及銷售費用合計分別為 1.557億元、5.738億元、10.752億元及5.396億元。?

報告期內,公司硬件及軟硬件組合的解決方案銷售收入分別為1278萬元、1.722億元、5.108億元和3.209億元,營收占比分別為18.60%、56.59%、71.25%和 84.31%,占比逐步上升。
具體營收構成如下:

毛利及毛利率情況如下:


2017年依圖以純軟件銷售為主,毛利占比高達 62.41%,三類產品線毛利率均較低。從2018年起,依圖開始逐步加大軟硬件組合產品的推廣力度,銷售額顯著增加,因此軟硬件組合的毛利占比和毛利率均逐年增加。?
自2019年5月求索芯片發布后,其硬件及軟硬件組合的解決方案成為其收入的重要增長點,推動依圖跨領域應用場景的拓展及毛利率的提高。?
同行業上市公司毛利率情況可供對比參考:

依圖營收可分為直銷和經銷兩種模式,具體構成如下:

從應用場景來看,依圖主要業務可以分為智能公共服務和智能商業兩大類。
(1)智能公共服務業務:覆蓋城市管理、醫療健康等場景,終端客戶包括政府部門、醫療機構及大型企業等。
(2)智能商業業務:覆蓋園區管理、網點服務、安全生產、交通出行和互聯網 服務等場景,終端客戶包括商業地產、金融業、制造業、交通運輸、互聯網等領域的企業客戶。

過去三年半,智能公共服務業務一直是依圖的主要營收貢獻方,具體營收構成如下:

各業務客戶數量和客均收入如下:

各業務毛利及毛利率情況:


依圖主營業務收入按地區主要分布在境內,2019年度以來拓展至亞洲、歐洲及非洲等多個國家和地區,具體營收構成如下:

其主營業務成本按性質分類如下:

截至2017年底、2018年底、2019年底及2020年6月30日,依圖員工人數分別為479人、1279人、1707人和1507人。
二、云邊端AI硬件均已推出
目前依圖提供多類AI解決方案,主要包括面向城市管理場景、醫療健康服務場景的智能公共服務系列解決方案,面向通用園區、安全生產、網點全解析、“一臉通城”、內容審核的智能商業系列解決方案。
硬件產品方面,依圖研發的第一代求索芯片是面向通用AI推理計算、具備端到端處理能力、 適用于云端計算和邊緣端計算場景的AI芯片。


報告期內,依圖尚未對求索芯片進行單獨銷售,而是通過基于求索芯片的智能服務器及智能邊緣計算設備對外銷售。?

面向終端,依圖推出集成了自研AI算法的系列終端AI算力硬件產品,包括智能攝像機、智能識別終端和智能語音硬件等產品。

目前這些產品已廣泛應用于城市視覺中樞、智慧社區、通用園區管理、安全生產和網點全解析等解決方案中進行銷售。?
三、上半年研發投入超過營收
報告期內,2017-2020年上半年,依圖研發費用分別為1.010億元、2.914億元、6.572億元、3.810億元,占各期營收的比例分別為146.94%、95.77%、91.69%和100.10%。

截至今年6月,依圖主要從事的主要研發項目及進展情況如下:

截至2020年6月30日,依圖研發人員837人,占員工總數為55.54%,其中核心技術人員3人。 核心人員對研發的貢獻:

四、海信華為大華是客戶,不存在嚴重依賴少數客戶及供應商
從招股書可以看到,報告期內,依圖不存在向單個客戶銷售比例超過銷售總額50%或嚴重依賴于少數客戶的情形。
依圖前五大客戶如下:

招股書還指出,不存在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持有公司 5%以上股份的股東及主要關聯方在上述客戶中占有權益的情況。?
在硬件產品方面,依圖不直接生產相關硬件產品,而是通過委托 ODM、OEM 廠商生產硬件產品,或向第三方硬件廠商或其代理商進行采購。
依圖采購的內容主要為服務器、攝像機等硬件產品,以及技術服務、云端服務等服務采購。?主要采購產品如下:

依圖采購的服務器最初主要通過第三方硬件廠商或其代理商進行采購。第一代求索芯片發布后,依圖向熠知電子采購與其聯合開發的搭載求索芯片的服務器和邊緣計算設備。
熠知電子進入發行人合并范圍后,其原石系列智能服務器產品及前沿系列邊緣計算設備,采用代工生產,求索芯片采用Fabless模式生產。?
依圖前五大供應商:

報告期內,依圖不存在向單個供應商采購比例超過采購總額 50%的情形。
其中熠知電子為依圖持股 28.92%的公司。除此之外,依圖不存在董事、 高級管理人員、持有公司 5%以上股份的股東或主要關聯方在上述供應商中占有權益的情況。
五、控股情況及發行前后股本變化
截至招股書簽署日,依圖有境內控股子公司19家,境外控股子公司6家;境內外參股公司共7家,具體情況如下:



截至招股書簽署日,依圖網絡的股權結構如下:


可以看到,背后帶有阿里系色彩的云峰創投、云峰新呈,以及高瓴系資本高瓴智成,均是依圖的重要股東。
前十名表決權股東持股情況如下:

依圖董事:


依圖CEO朱瓏1978 年出生,博士畢業于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統計學博士,曾先后在麻省理工學院人工智能實驗室任博士后研究員,在紐約大學數學研究所擔任研究員。
依圖首席架構師林晨曦1979 年出生,碩士畢業于上海交通大學計算機科學工學,曾任微軟亞洲研究院研究員、阿里云計算資深專家(技術總監)。
其高管詳情如下:

2017-2020年1-6月,依圖銷售費用如下:

在2020年上半年,依圖銷售平均薪資29.48萬元。其與同行業銷售費用率對比如下:

發行前后股本變化:


六、其他重大事項
報告期內,依圖履行完畢和正在履行的 3000 萬以上的重大銷售合同如下:

履行完畢和正在履行的 1500 萬以上的重大采購合同如下:?

已經履行和正在履行的 1000 萬以上的授信合同如下:

附合并利潤表:


結語:AI創企上市潮來了
從2012年AI開始在產業界聲名鵲起至今,方興未艾的AI創業潮逐漸走到了商業落地和IPO的關鍵節點。
如今多家國內AI創企都陸續傳出上市計劃,從去年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的曠視,成功登陸科創板的手機視覺AI第一股虹軟,到今年啟動A股上市輔導的云從、依圖、云天勵飛,我們既看到虹軟不受疫情影響,今年前三個季度營收和凈利潤繼續猛漲,也看到部分公司的IPO進程并沒有那么順利,這些與股權架構、業務進展、資本環境都有一定關系。
依圖能否后發先上,成為AI獨角獸中又一率先敲開IPO大門的那位,值得我們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