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東西」周報第71期
2020.11.28
#新基建#
1、北京提建成全球新型智慧城市標桿目標
11月26日消息,北京市經信局近日發布《北京市“十四五”時期智慧城市發展行動綱要(公眾征求意見稿)》,提出“到2025年,將北京建設成為全球新型智慧城市的標桿城市”的發展目標。北京市將建立全市統一的地理編碼體系,構筑全市統一時空底座;建立全市統一的感知管理服務平臺,實現感知數據匯聚匯通和共享應用;持續擴大5G網絡建設規模,積極推進千兆寬帶接入網絡建設,加快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聯網部署。
2、2019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達35.8萬億元
11月24日消息,《世界互聯網發展報告2020》和《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2020》藍皮書23日在2020“世界互聯網大會·互聯網發展論壇”上發布。《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2020》指出,2019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達35.8萬億元,占GDP比重達36.2%,中國數字經濟總量規模和增長速度位居世界前列。
#人工智能#
1、瑞為技術完成數億元C輪融資
11月26日消息,計算機視覺方案提供商瑞為技術宣布完成數億元人民幣C輪融資,由中信證券投資領投,賽富投資基金、深投控基金、興湘中證基金、南方基金創投、松禾夢想投資跟投,原有投資方尚勢資本繼續增持。本輪融資將主要用于深化AI算法與大數據技術研究、行業運營平臺建設以及擴大市場推廣。據悉,本輪融資后,瑞為將正式啟動IPO進程。
2、韓國政府發布數字新政推進計劃
11月25日消息,據韓聯社報道,韓國政府將加快構建人工智能(AI)學習用數據和大數據平臺,并著重培養人工智能領域的專業人才,爭取在2025年之前創造43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2550億元)規模的數據市場和90多萬個工作崗位。
科學技術信息通信部25日在名為“韓版新政走進人工智能”的活動上介紹了《人工智能國家戰略》的成果,并發布了包含上述內容的數字新政推進計劃。制度方面,政府將12月內制定《人工智能倫理標準》和《人工智能相關制度與法律指南》,應對人工智能產業規模擴大后可能出現的問題。
3、工信部:上半年AI核心產業規模達770億
11月24日消息,工信部劉烈宏在世界互聯網大會·互聯網發展論壇上表示,中國人工智能產業取得了積極進展,專用芯片,應用算法,開放平臺等技術產品不斷優化,計算機視覺,自然語言理解等技術的應用水平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今年上半年中國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達到了770億元,人工智能企業超過了260家,已成為全球獨角獸企業主要集中地之一。
4、中國AI專利申請數量首次超越美國
11月23日消息,今日,《世界互聯網發展報告2020》《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2020》在烏鎮正式發布。從《世界互聯網發展報告2020》評估結果看,美國和中國的互聯網發展領先其他國家,歐洲各國的互聯網實力強勁且較為均衡,拉丁美洲及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的互聯網發展進步顯著。其中,美國、中國、德國、英國、新加坡分列綜合排名前五。中國人工智能專利申請數量首次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
#AI芯片#
1、IC Insights預測2020年半導體行業銷量
11月27日消息,半導體專業調研機構IC Insights發布了半導體廠商2020年預測銷量排行,英特爾繼續穩居第一,英偉達同比漲幅最高,預計達到50%,前十五強的預期銷量漲幅均超過22%。英特爾、三星、臺積電、SK海力士和美光五家公司穩居前五。去年的十五強中,索尼、恩智浦遺憾出局,聯發科、AMD兩匹黑馬殺入榜單。
榜單顯示,行業總體呈上升態勢,線上辦公帶動了電子產品消費,前十五強的總銷量預計上漲13%,但汽車等部分細分領域增勢疲軟。
2、華為旗下哈勃投資入股全芯微電子
11月24日消息,工商信息顯示,11月23日,寧波潤華全芯微電子設備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新增股東哈勃科技投資有限公司,后者為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
3、傳8英寸晶圓價格2021年將至多上漲40%
11月24日消息,據電子時報報道,業內消息人士稱,受益于居家辦公趨勢和5G熱潮帶動的強勁需求,大多數芯片公司都將2021年8英寸晶圓的價格提高了至少20%,緊急訂單最多甚至提價40%。像聯華電子、格芯和世界先進這些公司在第四季度將價格提高了約10%-15%。
#5G#
1、中國鐵塔累計承建超70萬個5G基站
11月27日消息,在2020世界5G大會上,中國鐵塔董事長佟吉祿表示,中國鐵塔累計承建5G基站項目超過70萬個,97%都是利用已有站址資源改造實現的。在廣東,中國鐵塔會同電信企業累計建成5G基站11萬座。
2、上海:2021年實現5G SA全面商用
11月26日消息,上海市經信委、上海市通信管理局印發《上海“雙千兆寬帶城市”加速度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其中提到,在5G SA全面部署完成的基礎上,2021年實現5G SA全面商用,中心城區和郊區城鎮化地區室外深度覆蓋,室外平均下載速率達到500M。加快5G基站“1+16+X”布局規劃體系的實施,每年新增1萬個5G室外基站,至2023年,完成5G精品網建設,累計建設完成6萬個5G室外基站。
#移動終端#
1、任正非:新榮耀應該將華為視作對手
11月26日消息,華為總裁辦發布了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在榮耀送別會上的講話。任正非表示,榮耀和華為“離婚”后不要藕斷絲連,新榮耀應該將華為視作對手。
2、小米Q3營收721.6億元 同比增加34.47%
11月24日消息,小米集團第三季度營收721.6億元,市場預期689.73億元,去年同期536.61億元,同比增加34.47%;第三季度凈利潤48.8億元,市場預期29.64億元,去年同期25.25億元,同比增加93.27%;第三季度調整后凈利潤為41.3億元,同比增長18.9%。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增長45.3%,達到46.6百萬,出貨量在全球前五大廠商中同比增速最高。小米第三季度IoT與生活消費產品部分的收入達到181億元,同比增長16.1%;智能電視業務繼續保持行業領先地位,全球出貨量達到310萬臺。
3、華米科技Q3凈利潤8110萬 同比下降60%
11月23日消息,小米生態鏈企業華米科技今天發布截至9月30日的2020財年第三季度未經審計財報。財報顯示,華米第三季度凈營收為22.351億元,同比增長20%;歸屬于華米的凈利潤為8110萬元,較上年同期的2.033億元同比下降60%。
#智能醫療#
1、京東健康獲超700億認購 超購51.45倍
11月26日消息,京東健康在申購階段合計獲得706.86億港元孖展認購,實際超購51.45倍,輝立證券孖展152億港元,耀才證券120億,富途、信誠證券超百億。京東健康上周通過聆訊,最快周三招股,招股價介乎62.8元至70.58元,并計劃于12月上旬敲鐘。
#智能教育#
1、河北智慧教育行動計劃2020-2022印發
11月24日消息,日前,河北省教育廳印發《河北省智慧教育行動計劃(2020-2022年)》。行動計劃提出,充分運用新一代智能技術,擴大優質教育資源開放共享,豐富高質量教育服務供給,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和教學方式,促進育人過程智慧化、教育管理智能化、教育服務精準化,為實現更加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加快推進河北教育現代化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互聯網#
1、工信部開展年度物聯網項目征集工作
11月27日消息,工信部科技司發布關于開展2020-2021年度物聯網項目征集工作的通知。征集項目應聚焦物聯網產業創新發展、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關鍵環節和重點問題,突出技術創新和模式創新對產業帶動、規模化應用形成的引領示范作用。項目分為“關鍵技術與平臺創新類、集成創新與融合應用類”兩個類別。申報方式采取網上填報和紙質版材料報送結合的方式。
2、騰訊申請量子計算相關專利
11月26日消息,工商信息顯示,近日,騰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新增多條專利信息,其中包括“量子芯片、量子處理器及量子計算機”。申請公布日在2020年11月。專利摘要顯示,本申請涉及量子技術領域,一方面采用M行×N列的表面碼結構,使得量子比特間具有較好的連接性;另一方面采用倒裝架構,實現了量子比特與其他元器件之間的分離布局。綜合上述兩方面,同時實現較大的比特數量和準確性,達到提升量子芯片算力的目標。
#通信#
1、上海發雙千兆寬帶城市加速度三年計劃
11月27日消息,上海市經信委、 市通信管理局印發《上海“雙千兆寬帶城市”加速度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 。主要任務是到2023年,新增家庭及企業用戶套餐原則上1000M起步。至2023年底,千兆用戶達到百萬級,全市固定寬帶平均接入速率超過500M,平均下載速率超百兆。
2、清華大學去年年底已開始6G試驗
11月25日消息,今日,在世界5G大會“5G與媒體業之變革變局”高峰論壇中,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教授崔保國表示,清華大學去年年底已開始6G的試驗。
熱點·新品·招聘·資源·活動 最有效的行業對接
需求對接:微信添加“hawkren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