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東西(公眾號:zhidxcom)
作者 | 信儀
編輯 | 漠影
智東西12月22日報道,近日,優必選科技聯合中國科學技術館,舉辦了2020 Robo Genius人工智能與機器人挑戰賽總決賽,賽項以“火星探索”為主題,最終來自河南鄭州的“皓宇星宸”隊和來自廣東肇慶的“猴賽雷”隊分別獲得小學組和初中組冠軍。
▲2020 Robo Genius冠亞季軍獲獎隊伍合影
早在2019年6月,優必選科技就發起了Robo Genius人工智能與機器人全球挑戰賽,這一比賽覆蓋機器人、人工智能、在線編程等項目,滿足學生的進階發展需求。
2020年,Robo Genius進入了第二年,盡管受疫情防控影響,比賽舉辦充滿不確定性,但今年仍有近1000支隊伍報名參賽,近140支隊伍參加總決賽,甚至很多非參賽者家長也帶著孩子到比賽現場體驗學習。
▲2020 Robo Genius比賽現場
Robo Genius并非僅限于賽事活動,而是優必選科技創立的一個機器人及人工智能教育的創新成長平臺,通過賽事、嘉年華、展示交流、科創體驗、綜藝節目等活動形式,讓孩子們在比賽和不同活動中學習,以培養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
已經舉辦第二屆的Robo Genius大賽不僅是孩子們在競技場上的較量,同時映射出人工智能教育現階段發展的程度和布局。這個活動中有什么亮點值得關注?優必選科技在人工智能教育領域發力以來取得了哪些成果?其意義體現在哪些地方?
通過身臨現場感受大賽,以及與優必選科技高級副總裁鐘永、中國科學技術館展覽教育中心副主任葉菲菲進行深入對話,我們也更深刻了解到人工智能教育現在的需求,以及優必選科技在人工智能教育市場的布局情況。
▲2020 Robo Genius比賽現場視頻
一、沉浸式體驗吸引科技少年,以科技力量助力科普教育
除了賽事競技外,這次2020 Robo Genius超變戰場火星主題嘉年華中,最大的亮點要數“航天科普創意作品展”。智東西記者參觀了來自全國各地學生針對“火星探索”設計的智能機器人作品,孩子們也在活動現場講解了他們對自己作品的設計想法。
▲航天科普創意作品展
來自武漢市江岸區澳門路小學的李詩雨、胡可睿對她們設計的“胡蘿卜號”火星人探索車進行了講解,她們說:“這個機器人由14個舵機、140多個Jimu零件、兩個眼燈、主控組裝而成。它最大的亮點是,可以從雙足人形機器人變身為輪式機器車,人的形態可以方便機器拾取物品,更快實現資源收集,車形態則可以方便其更快移動前進。”
▲“胡蘿卜號”火星人探索車
▲設計者對“胡蘿卜號”火星探索車進行講解
河南省鄭州市中原區育紅小學的黃思博和武漢市藝術學校沈嵐旭是兩姐弟,他們制作了一個名為“探索火星”的作品。
他們說:“我們的航母可以長期在太空運行,是外層空間的指揮中心和軍事基地。航母上有兩個雷達探測,航母后面是助推器,每個功率可以達到2萬噸,四個推行器的最快功率可達到8萬噸。航母兩側不是機翼,是為了承載升降宇宙飛船的平臺。它還能儲備大量作戰物資,維修航天器。”
在問及兩位同學,這個火星上的航母為什么沒有輪子時,他們說:“我們設計的航母是可以在太空中飛行的。”
▲作品:“探索火星”
此外,杭州余杭區塘棲鎮宏畔中心小學的學生帶來了火星上的智能房車、杭州余杭區瓶窯中學的學生為火星生活規劃了沙盤、貴陽九中的學生用智能機器人模擬了“天問一號”從發射到分離到著陸的全過程……
2020年~2022年是中國航天事業發展的關鍵時期,“天問一號”飛往火星,嫦娥五號“挖土”歸來,都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為此,優必選科技也舉辦了相關的科普作品征集和評比活動,讓孩子們動手創造火星科普作品。
這是優必選科技在K12領域發力教育的方式之一,通過科學性、知識性、互動性相結合的體驗式教育活動,啟發孩子們通過手中的機器人實現他們挖掘宇宙奧秘的愿望。
孩子們發揮天馬行空的想象力,發揮專屬于孩子的獨特創造力,用手中的機器人創造出他們腦海中的火星,展示自己的航天夢想。
▲杭州市余杭區瓶窯中學學生創作的“火星探索創想”
在中國科學技術館的三樓展廳,還有身著56民族服飾的悟空機器人,協助科技館進行日常科普教育工作。以和優必選科技的合作為例,中國科學技術館展覽教育中心副主任葉菲菲對合作企業的挑選標準做了簡要介紹。
她說:“科技館需要的是身經百戰的產品,要受觀眾歡迎,還要符合科技館‘引領啟迪未來’的理念。科技館所有的產品都需要能讓孩子和產品親密接觸和互動,這對優必選科技機器人是極大的挑戰,因此也需要產品能久經考驗。”
近年來,人工智能行業飛速發展帶來了巨大的人才缺口,人工智能教育也相較以前更加受人關注。
總書記高度重視科技強國建設的同時,對新時代中國科普工作提出了“科技創新、科學普及是實現創新發展的兩翼,要把科學普及放在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位置”的要求。
優必選科技作為發力人工智能教育較早的企業之一,從2016年開展教育業務以來,逐步建立了涵蓋小學、初中、高中、高校各年齡階段的人工智能教育解決方案,目前已落地全國3000余所中小學。
參與本次Robo Genius總決賽和火星探索主題作品征集活動的學生,均通過優必選科技的課程學習過人工智能和機器人相關知識,能自主完成搭建機器人、編程等相關任務。
▲優必選科技高級副總裁鐘永
優必選科技高級副總裁鐘永說,優必選科技正在用三級體系的邏輯去做K12階段的人工智能教育。
首先是讓學生感知什么是人工智能,第二是認知人工智能,第三是能夠應用人工智能。相應地,優必選科技布局了標準校、中心校和基地三個不同的學習環境,以滿足不同孩子的個性化需求。
此外,通過與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中國科學技術館的深度戰略合作,優必選科技在“展、教、賽、銷”四大方面探索科普教育,推出更多適合青少年的科普內容,以科技力量推動科普教育,讓人工智能和機器人在青少年科普教育中發揮更大的價值。
面對K12階段AI教育的快速發展,葉菲菲介紹道,AI教育已經逐漸被中國科學技術館考慮列入其在小學領域的課程標準。在與優必選科技一起開展了系列AI課程后,中國科學技術館的工作人員確實發現,AI教育對孩子用科學的辦法思考并解決問題有很大幫助和提升。
她認為,在AI教育尚未正式被納入學校課程的時候,中國科學技術館愿意和教育機構合作,摸索出一個更適合孩子,并且符合K12標準的漸進式課程體系。中國科學技術館也正在和專家探討,如何讓人工智能領域教育成為科學課體系的一部分,提供綜合性的解決問題的方式,盡快促進整個AI教育的正規化、體系化。
二、 規模化推廣多省市,發力專業的人工智能教育
鐘永介紹說,優必選科技從2018年開始規模化推廣人工智能教育,目前已經推廣了多個省市,基本覆蓋江浙、長三角、珠三角,以及部分西南地區。立足全球,優必選科技的人工智能教育解決方案也覆蓋了20多個國家。
舉例來說,杭州市余杭區是優必選科技發力的一個典型項目,標準校、中心校、基地三級運營體系目前在余杭區已全面落地應用。
▲優必選科技在余杭的人工智能教育項目
談及三個模式的區別,鐘永介紹到,標準校和中心校是入校服務,將課堂送進學校,基地則是出校服務,將部分學生選拔到一個地方集中上課。因此,這三類模式最大的區別在于上課內容不同。
在課程內容上,標準校主要覆蓋通識課程,中心校授課內容在標準校課程的基礎上增加拓展型課程,在通識課基礎上針對有興趣的學生再進行培養,基地則更多覆蓋探究型課程。
2020年6月起,優必選科技與杭州市余杭區教育局合作,為全區約33000名中小學生提供AI課程、競賽、實踐等學習機會。項目包括96所標準校、2所中心校和2所基地校。
優必選科技在余杭建設的人工智能教育基地,被評為2020年度“全國青少年人工智能活動特色單位”。在2020年世界機器人大賽總決賽上,余杭學生代表隊獲得了兩冠兩亞三季的好成績。在這次Robo Genius總決賽上,余杭學生也一路過關斬將拿下了亞軍。
▲在本次Robo Genius總決賽上,余杭學生拿下小學組亞軍
優必選科技較早前在上海嘉定落地了青少年科創集散地,這個基地是優必選科技教育三級運營體系中首個落地的基地。整個基地擁有3400平米,19個教室,每天接待學生300人左右,到目前為止已為嘉定區7萬個學生提供了服務。
團隊在最初與上海嘉定教育局領導溝通的時候,聊到學生缺少“鏈接真實世界”學習場所,也就是能夠將場景還原成真實世界以輔助學生學習的地方。他們認為,人工智能教育和傳統教育不太一樣,它需要學生有動手的能力,也就需要與真實場景的連接。在這個基地模式試驗比較成功后,優必選科技才將教育基地在全國進行推廣。
此外,優必選科技在四川省簡陽市布局的集群校項目也成為優必選科技人工智能教育的典型。
在布局人工智能教育的過程中,優必選科技明顯看到,接受過規模化、通識性、普及性教育的學生和沒有接受過此類教育的學生,在學習能力、展現效果等方面存在一定差異。
人工智能機器人企業做教育,總會遇到或大或小的難題。鐘永將公司做教育遇到的難題總結為三點,并闡述了優必選科技的應對方案。
第一,課程沒標準。目前我國尚未有明確落地的人工智能課程標準,而國家、教育部已經開始著力解決這些問題。
第二,師資問題。人工智能教育的需求增長速度很快,因此面臨師資培養難題。從市場的發展情況看,在這個方面也有大量項目開始出現了。
第三,學生學習人工智能的原動力問題。在K12階段應試的大背景下,更多學生和家長非常關心學習人工智能是否能成為考試加分的工具,對中高考有無實質性用途。因為人工智能課程尚未在K12階段進入必修課體系,因此面臨著很多人對此接受度不高的難題。而優必選科技的部分人工智能教育項目有二期、三期繼續合作的現狀則表明,人工智能教育的被接受程度正在逐漸提高。
鐘永認為,優必選科技在教育層面的探索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2016年~2017年底,公司做了一些具備教育屬性的C端產品,從而進入教育行業。
第二個階段是從2018年開始,優必選科技將重點放在教育的本質是人,加大力度研究科技如何對教育賦能,并開始布局整體的人工智能教育解決方案。
第三個階段,鐘永認為優必選科技將要做專業的人工智能教育,即用創客的思維,平臺的理念培養面向未來AI智能時代的智造者。不是單純讓學生學習代碼及編程,而是要培養他們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
結語:人工智能教育加快普及
人工智能技術已經深刻影響了各行各業,人工智能已經成為經濟發展的新引擎、社會發展的加速器,也是我國核心競爭力的體現。
日前,教育部公布了“基于教學改革、融合信息技術的新型教與學模式”實驗區名單,要求各實驗區認真落實十九屆四中全會關于“發揮網絡教育和人工智能優勢,創新教育和學習方式”的要求。
我國要培養一大批具有創新能力和合作精神的人工智能高端人才,這個戰略任務肯定要由教育來承擔,這就需要企業和學校以及各有教學能力的機構合作,才能更大程度提高人工智能人才培養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