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東西(公眾號:zhidxcom)
作者 | 李水青
編輯 | 心緣
智東西3月30日消息,今天在海康威視智涌錢塘·2021 AI Cloud 生態大會上,海康推出AI開放平臺2.0,在全面感知、自主進化、認知計算三方面進行更新升級,并公布海康城市數智底座架構圖。
會上,海康威視總裁胡揚忠發表演講稱:“無論是成立之初的28個人,還是現在的4萬人,我們一直堅持走到田間地頭,堅持以技術創新服務客戶,賺技術創新的錢。”

一、胡揚忠:三分技術七分業務,是海康的認知
回顧海康威視20年實踐,胡揚忠用一棵樹的成長來自我總結。深根固本,海康致力做人工智能產業森林中的一棵樹。
胡揚忠解讀,20年來海康發展如同一棵樹的成長。感知+智能為根,數據+智能為本,海康培育出一棵業務之樹。20年來海康從視頻壓縮板卡起步,目前在感知及中心端硬件設備、軟件平臺、智能算法及數據模型等方面都得到了發展。

在演講中,胡揚忠探討了一個關鍵行業問題——行業+技術,還是技術+行業?
這個問題其實在拷問:技術和行業誰是主導,誰是配合。
胡揚忠稱,三分技術,七分業務,是海康的業務認知。他認為在智能化時代,以AI技術為杠桿來撬動行業轉型,很難取得成功。行業轉型,還是行業用戶自己。
胡揚忠回顧,面向行業,海康建立了32家分公司并升級為省級業務中心,建立365個城市分中心和辦事處。在海外,海康也建立59家子公司,產品銷售到155個國家地區,目前已具備12,000銷售人才。
在生產方面,海康在國內擁有濱江、桐廬、重慶三大制造基地,在印度、巴西、英國三地建三大工廠。研發方面,除杭州本部研發中心外,海康還在國內建立了6個研發中心、19個省級研發部,在海外建立了3個研發中心,海內外研發技術19,000人。20年來,胡揚忠認為,海康威視已培育出一棵團隊之樹、管理之樹。

胡揚忠稱,海康威視以“供應鏈為根,渠道合作為本”,培育成一棵生態之樹。

二、推出AI開放平臺2.0,發力算法自進化、知識計算
2021年疫情加速了產業數字化,而AI是核心推動力,但同時,實體經濟中產業數字化發展緩慢。實體經濟無法實現全場景數字化,業務復雜多樣,缺少AI技術儲備。
海康威視高級副總裁浦世亮稱,為促進實體經濟數字化發展,海康威視在兩年前推出AI開放平臺。據稱該平臺設立之初就聚焦兩件事,一是為廣大零基礎用戶開放行業算法;二是使AI從業者,擁有自己的智能硬件。
今天,海康推出最新研發的AI開放平臺2.0版本。2.0版在以下三個方面進行更新:

1、全面感知:覆蓋紅外等多光譜,賦能智能養豬等場景
浦世亮指出,基于可見光的感知只占到真實世界很小一部分,海康在感知方面正覆蓋更多電磁波譜。

浦世亮舉了當下熱門的“智能養豬”場景為例,稱海康智能養殖方案融合立體相機和紅外相機,同時獲得3D信息和熱成像,通過目標識別、分割技術測量體溫、體重,進行健康生長在線監測。同時根據日增重、動態,調整飼料配方,使得牲畜健康成長。

此外,在船只非法行為監測種,海康通過融合可見光、雷達、熱成像,進行全方位監測。熱成像支持全天候監測,雷達環境適應好、擅長監測運動,可見光更觸及細節,融合多種感知手段能實現對非法船只的全天候監測。
2、自主進化:減少人力,上線兩周檢出率提升10%
浦世亮稱,當下有監督學習的人工智能需要耗費大量人力,被稱為“無人工、不智能”。

為此海康研發了可自主進化的智能系統。據稱,上線后該系統兩周檢出率提升10%,誤報率降低一個數量級,全程無人工參與。
這一系統基于聚類學習、比對學習進行數據自動標注,然后通過構建樣本特征局部結構糾正標簽,最后基于魯棒學習進行模型訓練,使模型隨時間演進越用越聰明。

3、認知計算:將行業知識與海量業務融合
如何將行業知識和海量業務數據融合,發現新知識,從而支持在線決策?浦世亮稱,海康研發認知技術框架參考了人類認識理論模型,從知識獲取、只是存儲、知識理解、認知決策幾方面入手。

浦世亮舉電信反欺詐案例談到,當下電信欺詐多發,反欺詐手段有限、隱蔽多變,現有反欺詐策略準確率很低。為此海康與某大型商業銀行合作,基于認知技術框架和百億級知識圖譜,使得欺詐賬戶識別準確率提升20多倍,每月阻止超100多起電信欺詐事件。

在生態技術方面,浦世亮稱海康訓練服務持續免費提供,將推進5000名AI認證工程師、100多個行業聯合方案、500多個生態合作算法、1套生態協同系統。浦世亮稱,海康將致力做一泓水,水可以利萬物。
浦世亮認為當下數字化水平提升,產業對人工智能提出新訴求,AI開放平臺能從以下三方面解決行業問題:
1、全場景數字化。產業過去基于計算機視聽覺,進行了部分數字化;現在則需要更全面感知。
2、智能系統自主進化。現在AI需要大量人力投入,未來實現機器自主學習能力,低成本生成算法。
3、需要用AI將行業專家只是與海量數據結合,支持在線業務決策。
會上,融創中國高級副總裁時宇作為客戶進行了分享。他認為,房產行業想做數字化轉型較難,涉及到量、范疇、人是復雜多樣的。融創聯合海康,從管理信息化、業務線上化、AI+數據驅動重塑業務三方面進行轉型,取得進展。

三、已形成行業模型15,000個,應用產業超100個
海康這兩年基于AI開放平臺來做了什么?
浦世亮指出,目前AI開放平臺已形成行業模型15,000個,應用產業超100個。目前海康已推出智慧水質監測、智慧養殖、食品供應等各領域方案。2020疫情爆發出,很短時間推出高精度測溫算法,用于一線。

海康合作伙伴廈門國際銀行副總裁呂小艇指出,公司攜手海康依托AI,對營業網點柜面服務實現提升,智能識別率達95%,未來還將在營銷、運營、風控等方面繼續合作。之后,TCL空調器設備部部長石召、綠城集團首席技術官原衛東也分享了海康AI開放平臺在園區、工業領域的標桿案例。

浦世亮稱,基于海康硬件開發平臺,用戶只需要幾步操作,可以將智能算法部署道硬件。據稱,目前海康具備300多款各異產品,同時為了設立更完整智能解決方案,除了安防,海康還推出螢石家居,通過機器視覺提高生產效率,通過汽車電子提升智能體驗等等。
四、海康公布城市數智底座,杭州人工智能先導區揭牌
會上,海康威視高級副總裁畢會娟對城市數智底座進行了解讀。
在感知融合賦能平臺、物信融合數據平臺基礎上,搭建邊緣節點、邊緣域、云中心、互聯網運營四大智能應用開放平臺,支持應用開發。而在感知、數據、應用三發平臺基礎上,海康同時提供標準體系、運維體系等保障體系。

會上,杭州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也在此舉辦揭牌儀式。

結語:人工智能發展,與實體經濟聯系更緊密
兩年前的海康生態大會上,胡揚忠宣布海康威視AI平臺正式對外開放,今天,這一AI開放平臺已形成行業模型15,000個、應用產業超100個,并實現跨代升級。
隨著實體經濟數字化轉型需求加快,人工智能發揮更大的驅動作用。通過工程化技術研發,應對交叉融合、碎片化、復雜化的落地場景,成為當下AIoT產業的一大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