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東西(公眾號:zhidxcom)
作者 | 心緣
編輯 | 漠影
智東西4月22日報道,今日,在2021年人工智能產業應用型人才培養論壇上,獵豹移動發布業界首個“就業導向人工智能應用型人才產教融合建設方案”,并宣布業界首個服務機器人系列教材編寫已經啟動。
西南科技大學、浙江理工大學、浙江金融職業學院與獵豹移動達成校企戰略合作。此外,獵豹移動還與10家知名科技公司簽訂了人工智能產業應用型人才聯合培養合作伙伴協議。
獵豹移動董事長兼CEO、獵戶星空董事長傅盛在演講中說,他相信智慧教育有利于整個中國社會發展和產業結構升級,產教結合是未來教育的一個重要形式,希望能為我國培養更多的專業技能型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
▲獵豹移動董事長兼CEO、獵戶星空董事長傅盛
論壇期間,獵豹移動副總裁李婷、西南科技大學副校長尚麗平、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計算機與通信學院院長史寶會、外研在線董事兼CEO商其坤、中軟國際VP及卓越研究院院長王曉華接受智東西等媒體的采訪。
李婷說,做教育這件事情,公益性可能大于收益,是一個長期投入的過程。“獵豹移動是上市公司,我們有信心和有能力去做這樣深度的投入。”她認為在企業中,這不會是一個很快的回報周期,所以獵豹移動更多是希望培養人才,今年大概會與近百家院校進行深度溝通和對接。
一、五個方向,解決兩大AI產業人才培養難題
工業和信息化部人才及交流中心黨委副書記陳新在致辭中指出,我國人工智能(AI)領域要發揮“頭雁”效應,引領和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首先離不開高素質產業人才隊伍的有力支持。在他看來,AI產業人才可分為四類:
(1)引領和突破AI核心理論和前沿技術的源頭創新型人才,這應該是領軍型的人才;
(2)將AI前沿理論與實際算法模型開發,實現結合的產業研發人才;
(3)將AI算法工具與行業需求相結合,并推進應用落地的應用開發人才;
(4)理解AI基礎理論,并對關鍵技能和實用方法都有所掌握的技術技能人才。
從廣義上來講,后三類可被視為不同層次的AI產業應用型人才。通過調研,他總結出產業人才隊伍建設的兩大難題,一是人才培育對接產業發展需求,二是人才質量滿足產業發展需要。
▲工業和信息化部人才及交流中心黨委副書記陳新
那么如何加強國家產業人才隊伍的建設?對此,陳新分享了一些方向。
其一,加強調查研究和頂層的設計,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逐步摸清我國重點產業領域的產業人才隊伍狀況;
其二,突出需求導向作用,抓好產業人才培育和產業發展需求的對接,整合資源加強對重點產業領域、關鍵人才特征、需求以及發展趨勢等進行調查分析,定期向社會發布,引導產業人才培育,主動對接產業發展需求;
其三,以產業實踐為基礎,加快研究和建設產業人才能力要求標準和崗位能力評價的體系;
其四,加強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推動企業特別是行業頭部企業在產業人才培育中發揮主體作用;
其五,以重點產業為突破,加快多層次產業人才隊伍的建設。
二、推出就業導向人工智能應用型人才培養方案
獵豹移動智慧教育解決方案負責人蔣經緯說,截至2021年2月,獵豹移動已有超過18890臺機器人雇員上崗,日均語音交互頻次超過922萬次,整體接待人數超過了2.11億人次。
這些機器人已在20多個行業場景落地,例如超過1000家餐廳、上百家KTV均在使用獵豹機器人,咖啡機器人也覆蓋了一線和新一線城市的很多場景。
▲獵戶星空雙臂智飲機器人
機器人可分為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和特種機器人三類。工業機器人具備部分替代能力,來提升人類工作效率;服務機器人更多處于人與機器共存的場景;特工從事人類不適合工作的環境,比如有毒氣體環境。
其中,服務機器人產業市場規模足夠大,用人需求足夠多,并與AI技術與場景充分結合。
蔣經緯分享了一組數據,截止到2019年年底,全國從事生產、設計、研發、銷售的服務機器人廠家大概有14000家左右,每部署一臺服務機器人,就能夠間接帶動3.6個人的就業。據其預測,到2020年,整體相關從業人員能夠達到4000萬人左右。
會上,蔣經緯還發布了“就業導向人工智能應用型人才產教融合建設方案”。
作為業內首個圍繞就業導向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方案,該方案擁有“以產業真實需求為基礎,實踐教學模式為核心,深度融合機器人,人才就業服務”四大優勢,包括課程體系、教學環境、師資培養、資格認證、人才服務五大部分。
▲獵戶移動就業導向人工智能應用融合建設方案構成
在實踐教學模式及深度融合機器人層面,獵豹移動依托機械臂、智能服務機器人等教具及場景落地經驗,打造了集“教、學、練、訓、管”多位一體的教學實訓平臺,該平臺實驗案例豐富,并提供可視化的教學監控和教學分析,以保證實踐教學環節的效果。
此外,獵豹移動業內首個服務機器人教材的編寫已經開始啟動,第一批教材有5本,分別是《機器人概論》、《運動控制》、《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上下冊以及《應用和二次開發》。獵豹移動也歡迎合作伙伴一起加入教材編寫中,共同完成服務機器人領域的第一套完整叢書。
同時,獵豹移動作為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機器人、AI領域人才能力評價支撐機構,承擔相關崗位人才能力評價支撐工作。
在人才就業服務層面,獵豹移動與人才推薦知名第三方平臺智聯招聘戰略合作,搭建全國性平臺,通過專場對接等活動,高效連接產業端、需求端、人才端,提升人才輸出效率。
通過與300多家AI產業鏈上中下游企業聯動,獵豹移動還可以協助解決畢業生實習、就業問題,整合產業資源,打造全渠道覆蓋的人才輸出平臺, 高效對接校企,提高人才崗位匹配程度。
三、面向不同高校,提供定制AI教育解決方案
在媒體采訪環節,獵豹移動副總裁李婷提到獵豹移動做AI教育平臺的4個核心優勢:有自研平臺、有整個落地的硬件教具產品、依托于自研AI軟硬一體化及AI全鏈條核心技術,以及在人才認證與培養方面得到了部委及政府的相關背書。
目前,獵豹移動已與上百所學校進行了產學研項目的合作,針對中職院校、高職院校以及本科院校,獵豹移動會根據學校的不同需求,提供定制化的AI教育解決方案。
西南科技大學即是其中一個重要的本科合作院校。西南科技大學副校長尚麗平談及與獵豹合作的兩處明顯進展:師資方面,以服務機器人場景來深化教師的前期研究工作落地;學生方面,本科聚焦算法及關鍵技術應用,研究生則側重研究。整體上,學校會投入更多人和精力,整合相關學科專業實驗室和研究平臺力量。
作為一個高職院校,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對AI教育的關注點與本科院校有所不同。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計算機與通信學院院長史寶會分享道,高職院校強調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相對更側重相對簡單的技術開發和二次開發,在課程設計方面,獵豹移動研發的課程體系及實訓項目可以納入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的新人工智能專業教學中,更好地去培養學生。
獵豹移動的一家合作伙伴外研在線是國內最大的外語數字教育解決方案提供商,涵蓋從幼教、普教、高教、職教、成教五位一體的外語數字教育。外研在線董事兼CEO商其坤提到在其硬件業務方面,很多學校有智能助教,會有一些輔助上課的場景,他們的解決方案中即有服務機器人相關的應用。
中軟國際同樣是獵豹移動的合作伙伴,對于這家公司來說,做教育板塊,其實是為自己的集團和生態企業做人才儲備和人才輸出。
中軟國際VP及卓越研究院院長王曉華告訴智東西,傳統IT專業也許能用類似的培養方案培養出企業需要的人才,但對于AI專業,千篇一律的方案是不可行的。她比較看好獵豹的明確產業優勢,希望能與獵豹共同為學校提供更綜合、全面的,同時又有非常明確產業特征的人才培養方案,輸送到企業及相關生態企業中去。
結語:為加速培養高質量AI應用型人才添把柴
據悉,獵豹移動智慧教育業務已持續參與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并在與百余所院校達成合作的過程中,建立了成功且可復制的模式。
在AI教育場景積累的豐富經驗,及此次發布的“就業導向人工智能應用型人才培養方案”,使獵豹移動更能按照學校的個性化需求,更有針對性的進行應用型人才產教融合建設方案的落地。
隨著AI基礎設施建設進度不斷加快,相關人才需求也勢必成為產業發展關鍵。而通過建立更深聯系的校企合作生態,培養更多高質量的人工智能應用型人才,有望加速我國AI基礎研究及產業的發展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