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東西(公眾號:zhidxcom)
編譯 | 孫悅
編輯 | 李水青
智東西5月27日消息,韓國人工智能(AI)教育初創公司Riiid Inc在5月24日宣布,它從日本風險投資公司軟銀集團(SoftBank Group)籌集了1.75億美元的融資。Riiid Inc計劃將資金投資于公立學校的基礎建設中,利用自身的技術提高孩子們的教學質量。
據全球教育智庫HolonIQ稱,由于受疫情影響,全球風險投資對教育科技的資助從2019年的70億美元飆升至2020年的161億美元。這筆資金主要是用于消費者的必要支出,例如中國在線輔導企業作業幫,它在去年年底籌集了超過16億美元。

▲全球教育風險投資基金
在美國,針對公立學校教育服務的初創企業很難獲得風險投資,它的銷售前景堪憂。有些人認為,疫情和技術都進一步地拉開了教育資源差距。
一、軟銀首投AI教育,Riiid主打備考輔導
此次1.75億美元的融資,是軟銀集團首次專門針對AI教育應用領域的投資,它達到了軟銀在高科技教育行業融資的最高上限(high-watermark)。同時,這也是Riiid迄今為止收到最大的一輪融資。
最初Riiid的AI教育業務主要集中在日本和韓國,他們為用戶提供托福(TOEFL)考試的輔導培訓服務,在基于AI技術的前提下,為學生定制個性化學習方案。Riiid曾推出了一項名為Santa的項目,這是針對母語非英語國家的學生,進行的備考應用程序。Santa主要是通過練習和后期輔導,來提升學生的英語水平。它的用戶群體,主要來自韓國和日本的250多萬名學生。
Riiid還一直與第三方合作,為其他考試做準備。例如,Riiid與教育集團Kaplan合作,幫助韓國學生備考GMAT(Graduate Management Admission Test)研究生管理科學入學考試。Riiid與教育服務公司ConnecME Education合作,幫助來自埃及、阿聯酋、土耳其、沙特阿拉伯和約旦的學生準備ACT(American College Test)美國大學入學考試,并推出了一款為拉丁美洲學生構建的AI學習工具。
除了語言考試的培訓,Riiid還一直致力于開發職業教育應用程序,Santa項目也推出了“房地產行業”的版本,為房地產經紀人的中介考試做準備,還有為保險代理考試推出的備考版本。
二、首個AI教育試點將在明年6月實施
類似SAT(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學術能力評估測試,和ACT的標準化北美地區入學考試,被許多人認為是不公平的。因為它昂貴的報名、培訓和入學費用,簡直就是為富裕家庭而配置的。
Riiid的高管認為,這種學術能力測試,不僅參加一次就需要高昂的報名費,另外它還需要花上好幾個小時去完成。但如果借助AI教輔平臺,則可以對學生的學習進度進行實時評估,有效地減小學生的考試壓力。因此,能力評估測試行業將發生重大變化。“AI正全面入侵教育行業。Riiid希望通過AI技術改變教育方式,實現教育機會的真正民主化。”Riiid的CEO Y.J. Jang說道。
“Riiid正在推動數字化教育的轉型,通過AI和機器深度學習技術,從傳統教育到個性化教學的轉變。不管是教育公司、學校,還是學生,Riiid為其提供了個性化學習方案,以及提升學習潛力。我們很高興能與Riiid合作,支持他們在世界各地實現民主化教育的目標。”軟銀投資顧問Greg Moon說道。
Riiid計劃將公司的AI教輔技術提供給一些公立學校。Y.J. Jang說:“第一個試點學校將放在美國,并預計在明年6月之前實施。而技術部分的費用將由當地教育相關部分負責,學生們將不用承擔。”
三、全球加大對教育行業的關注
家校溝通App ParentSquare的創始人Anupama Vaid說:“疫情加速了數字化教學的進程,政府有足夠的資金,加大對教育行業在技術、設備上的投資,他們早該這么做了。”
加拿大初創企業Paper宣布,他們為購買AI教輔服務地區的學生們提供全天候的學習咨詢服務。Paper的CEO?Philip Cutler曾說:“我希望給學生們營造一個公平競爭的學習環境。”
奧克蘭初創企業BookNook的CEO?Michael Lombardo也提到,“我們為那些經濟條件不太好的學生,在享受午餐補貼計劃的前提下,提供更大的折扣力度。同時,我們還利用AI平臺更好地幫助學生閱讀。”
通過提升和改善教育環境,這三家公司的融資情況都得到了改善,Paper和ParentSquare還在疫情期間,獲得了小額融資。
結語:疫情加劇傳統教育行業的數字化轉型
其實,像Riiid一樣,將AI技術納入教學教育行業并不罕見,還有一些企業正將計算機視覺、自然語言處理和機器學習等技術一同整合進教育領域,以提升教學質量,給學生帶來更加個性化的學習方案。
在疫情這種“催化劑”的作用下,不僅迎來了線上課程服務行業的春天,更是加大了全球對教育領域的關注。各大教育科技企業都熱衷于幫助傳統教育做數字化轉型。
來源:Reuters、TechCrun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