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東西(公眾號:aichip001)
作者 |
?高歌
編輯 |
?Panken

芯東西9月13日報道,上周五,市場監管總局披露,其9月7日對上海鍥特電子有限公司、上海誠勝實業有限公司、深圳市譽暢科技有限公司3家汽車芯片經銷企業哄抬汽車芯片價格的行為處以罰款,罰款金額為250萬元。

芯東西經過股權穿透發現,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間接持有深圳譽暢的股份。在處罰的同一天,吉利集團公告宣布認購深圳譽暢大股東億咖通的股份,其股份現金價值約為5000萬美元(約合3.2億人民幣)。截至芯東西發稿,億咖通和吉利均回應炒芯“與己無關”。

進價10元卻賣400多?3家“炒芯”經銷商被罰250萬,吉利李書福間接持股

一、乘用車產銷環比下降近5%,芯片經銷商漲價40倍

從全球半導體市場來看,因開工不足、日本地震、美國德克薩斯州暴雪等影響,汽車芯片供給嚴重不足。中國市場缺芯的特殊情況還有兩點,一個是疫情控制下,中國新能源車產能迅速擴大,對芯片需求明顯增加。另一個是5G技術的迅速發展,也加速了電子領域對芯片需求的增加,擠占了部分汽車芯片產能,導致國內汽車芯片供需失衡。

市場監管總局的數據顯示,一輛普通汽車需要芯片200多顆,新能源汽車則至少需要500顆。而汽車芯片的供需失衡導致中國汽車產銷明顯下降,中國6月份乘用車生產和銷售數量分別為155.5萬輛和156.9萬輛,環比下降3.8%和4.7%。

根據調查,今年以來,汽車芯片生產商、授權代理商等銷售芯片的價格上漲幅度為10%-15%,個別芯片上漲50%。但國內有個別不法商販、游資集團惡意搶購芯片,囤積居奇、哄抬價格,造成部分汽車芯片價格持續上漲,有的上漲3-10倍,個別上漲達30-40倍。

市場監管總局稱,當前中國正處在新冠肺炎疫情沖擊后經濟快速恢復期,經濟恢復還不均衡,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元氣尚未完全恢復,需要一個平穩有序的市場環境。

為此,自今年8月開始,市場監管總局就派出了2個專項調查組,分別赴上海、深圳,根據價格監測和線索摸排情況,依法對部分汽車芯片經銷企業涉嫌哄抬價格行為開展調查。

市場監管總局調查后發現,上海鍥特、上海誠勝、深圳譽暢3家經銷企業大幅加價銷售部分汽車芯片,將進價不到10元的芯片,以400多元的高價銷售,漲幅達40倍。而在供需平衡的交易條件下,汽車芯片貿易商的加價率一般為7%-10%。

三家企業的這一舉動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第十四條“經營者不得有下列不正當價格行為:(三)捏造、散布漲價信息,哄抬價格,推動商品價格過高上漲”的規定,構成《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第六條第一款第(三)項所指的“利用其他手段哄抬價格,推動商品價格過快、過高上漲的”價格違法行為。

9月7日,市場監管總局對上述三家經銷企業哄抬汽車芯片價格行為作出行政處罰,共處罰款250萬元。

二、深圳譽暢背后股東為億咖通,估值超33億美元

上海鍥特于2008年成立,主要經營德州儀器、ADI、安森美、飛索半導體、意法半導體和恩智浦等品牌的產品。

上海誠勝成立于2006年,主營業務為汽車電子。目前其業務重心已從傳統的汽車電子擴展至新能源、節能減排等環保應用領域。

根據官網信息,上海誠勝和半導體器件商合作,針對本地化需求進行技術開發,其IC產品主要可分為傳感器信號處理IC、電機驅動IC、電源芯片、接口芯片等4類。此外,上海誠勝實業有限公司還提供氛圍燈、雨量傳感器、手勢控制、倒車雷達、冷卻風扇等應用方案。

進價10元卻賣400多?3家“炒芯”經銷商被罰250萬,吉利李書福間接持股▲上海誠勝產品應用方案(來源:上海誠勝官網)

相比此前兩家經銷企業,深圳譽暢的背景更加復雜。

深圳譽暢成立于2018年,其經營范圍包括電子元器件、集成電路、光電產品、半導體等。該公司由湖北東峻汽車電子科技有限公司100%控股。東峻汽車電子是由東峻實業集團與浙江吉利集團旗下億咖通共同出資組建。

愛企查信息顯示,東峻實業集團和億咖通分別持有東峻汽車電子49%和51%的股份。億咖通則在2016年由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和沈子瑜共同創立,李書福占股比例為70%。

進價10元卻賣400多?3家“炒芯”經銷商被罰250萬,吉利李書福間接持股▲深圳市譽暢科技有限公司股權結構圖(來源:愛企查)

億咖通的主營業務包括車載芯片、智能座艙、智能駕駛、高精度地圖、大數據及車聯網云平臺等,2020年和2021年分別獲得了來自百度、海納亞洲創投基金和中國國有資本風險投資基金會、長江經開車聯網產業基金的戰略投資。

吉利集團9月7日發布公告稱,同意認購億咖通發行的432萬B系列優先股,每股價值11.57美元,現金價值約5000萬美元(約合3.2億人民幣)。根據文件,432萬B系列優先股相當于億咖通總股本的1.51%,即本次交易中億咖通估值超過3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12億元)。

進價10元卻賣400多?3家“炒芯”經銷商被罰250萬,吉利李書福間接持股▲吉利集團認購億咖通股份公告(來源:港交所公告)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已采訪吉利集團相關人士,其回復稱:“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與深圳市譽暢科技有限公司無投資關系。

三、自主定價不等于隨意定價,應考慮生存經營成本

市場監管總局在《汽車芯片案件答記者問》中提到今年以來,中國大宗商品價格持續大幅上漲,對下游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影響較大。

在市場監管總局的調研中發現,一些企業將自主定價等同于隨意定價。對實行市場調節價的商品,經營者可以依據生產經營成本和市場供求狀況制定價格,但不能僅強調市場供求,不考慮生產經營成本。企業要遵循公平、合法和誠實信用的定價原則,合理定價。

事實上,市場監管總局針對哄抬芯片價格的調查早有跡象。8月初,央視財經就發布熱評稱,“缺芯”不是“炒芯”的理由,報道了市場監管總局對經銷企業的立案調查,告誡“炒芯”者應懸崖勒馬。

進價10元卻賣400多?3家“炒芯”經銷商被罰250萬,吉利李書福間接持股此前,富滿電子和藍普視訊也因為芯片漲價問題而互相指責,引起了行業關注。本次,3家經銷商利用汽車芯片供需失衡,大幅加價銷售汽車芯片,遠超正常價格上漲水平。下游汽車零配件企業因無芯片可用,面臨斷供違約賠償的風險,不得不接受經銷商的高額報價。

市場監管總局評論稱,經銷商這種大幅加價行為,不僅不能增加產品供應,緩解供需矛盾;反而制造緊張情緒,致使零配件制造商、車企等各環節恐慌性備貨,進一步加劇了供需失衡,擾亂了市場價格秩序。

結語:經銷商哄抬價格或威脅行業發展

自從2020年下半年以來,汽車芯片短缺問題一直難以得到解決,福特、通用、大眾、豐田等車企已多次宣布工廠停產,打擊了一些國家的經濟恢復。此前,日本、德國官員都曾就汽車芯片短缺問題與臺積電等廠商進行過交流。近期,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受到新一輪疫情沖擊,很多封測工廠、汽車電子制造廠面臨停工、減產,進一步加劇了市場恐慌情緒。

工信部新聞發言人田玉龍今日稱,芯片供應鏈緊張的問題還要存在一段時間,工信部也將通過扶持芯片企業、加快轉型升級和開放合作等措施,提升汽車芯片供應能力,使行業平穩發展。

在當前局勢下,芯片經銷企業在能夠獲得穩定采購價格時,大幅加價銷售汽車芯片,加劇供需失衡,造成了零部件制造商與車企的恐慌性備貨。這種行為一方面影響了零部件制造商和車企的利益,另一方面也讓芯片廠商無法準確判斷市場需求,可能會在未來出現產能過剩的情況,對行業發展造成不利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