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東西(公眾號:aichip001)
作者 | ?高歌
編輯 | ?漠影
芯東西11月19日報道,本周二,全球半導體芯片巨頭恩智浦NXP Connects亞洲地區專場于線上舉行。
隨著第五波計算浪潮的到來,高性能、低功耗的邊緣設備正在成為智能時代的重要基石。本次大會,恩智浦首席技術官Lars Reger以邊緣設備在感知、AI、連接等方面的挑戰為主線,分享了網絡、汽車、移動設備、智能樓宇等不同領域的前沿技術進展。
▲恩智浦首席技術官Lars Reger
恩智浦全球資深副總裁兼大中華區主席李廷偉博士、大中華區市場及銷售副總裁錢志軍和大中華區汽車電子業務總經理劉芳則聚焦于中國智能的生態布局,帶來了恩智浦在智能手機、通信基礎設施、工業、汽車等不同領域的前沿技術與應用案例。
本屆NXP Connects大會已經圓滿閉幕,但精彩內容回放已經上線。現在起至12月6日,您都可以訪問大會官網,隨時觀看心儀的內容視頻回放。12月6日之后,您可以移步至恩智浦官網,繼續觀看所有視頻內容。點擊【】即可跳轉至NXP Connects 2021大會官網。
一、為小米手機提供三維位置,正研發下一代智能樓宇產品
Lars Reger認為,我們現在正處在社會發展和地球環境變化的關鍵節點上,需要打造一個更加智能、更可持續的環境。如果想要打造這樣的環境,邊緣設備應當具有感知、連接到云端、智能思考和智能傳動的能力。
他以博世最新的eBike電動自行車為例,該電動自行車可以感知扭矩,通過連接云端了解車況,以非常高效的方式進行傳動,幫助騎手騎行。博世還考慮把手機和電動自行車相結合,將其變為一個數字中心,提供更多服務。
Lars Reger對于未來智能世界最大的期待就是,減輕自己的負擔。他認為,技術應當不給人造成困擾,而是減輕人們的負擔。以三星Galaxy Note智能手機為例,可以通過UWB設備充當智能門鎖的鑰匙,只要兜里裝著手機就可以很輕松、流暢地打開門鎖。
感知是邊緣設備最基本的功能,但也是當前自動駕駛等領域的最大挑戰。如何確保測量準確、減少傳感失靈是實現智能世界的前提。
對小米來說,其MIX 4手機采用了恩智浦UWB技術,通過TOF和AOA測量,其產品可以提供高精度的三維相對位置,創建人和物體的空間意識,為新的互聯應用提供了可能。
射頻方案供應商信維通信也采用了恩智浦的UWB方案,目前其與恩智浦合作的兩個UWB模塊,針對FiRa聯盟用例和其它物聯網應用進行了優化,能幫助開發人員快速啟動他們的設計。
此外,信維通信還提供了Apple認可的開發套件,用于評估支持UWB功能的配件,這些配件可利用Apple Nearby Interaction框架與包括U1芯片的Apple產品進行交互。
▲采用恩智浦UWB的信維通信套件
在汽車和無人機領域,UWB也成為了提升安全性、探測周邊環境的重要技術。
在汽車中,恩智浦將UWB擴展到雷達應用中,可以監測到車內乘客的生命體征;在一款無人機中,其憑借UWB傳感器具備精準探測,圖像映射、著陸探測等功能,甚至能降落在移動的物體上。
▲采用恩智浦UWB的無人機
由于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算法會消耗大量資源,如果想要賦予邊緣設備智能,能耗問題將會成為一個關鍵挑戰。
當前,恩智浦關注的重點也在打造高效的人工智能加速器、計算硬件和開發工具鏈。在美國德州奧斯汀,恩智浦正在為下一代智能樓宇開發新的產品。
▲智能樓宇控制
恩智浦資深產品部總監Amanda McGregor談道,希望智能樓宇可以通過攝像頭和安保系統識別用戶身份,實現自動開門、開燈等,使住戶的工作生活更加高效。
最近,恩智浦推出了最新的i.MX 93應用處理器,該應用處理器內核為Cortex-A55,具備神經網絡加速器,可以為邊緣設備提供快速的推理能力。
二、打通汽車、云端互連,布局出行新市場
Lars Reger稱,在自動駕駛領域,工程師的角色正在發生轉變。當前工程師需要面對一個復雜程度堪比噴氣式戰斗機的系統,并開發出能夠交互的各項功能。
對恩智浦來說,其任務就是將大的任務切分成小任務,讓產品達到能夠生產的水平,并在系統層面上可以像樂高一樣即插即用。
面對較為復雜的出行問題,恩智浦通過軟件剝離復雜的硬件加速器。同時,恩智浦也開放相應的工具鏈,模仿仿真環境,減輕客戶和工程師的工作量。
此前,恩智浦還推出了S32G車輛網絡處理器。該處理器可以讓客戶連接到AWS,通過云快速、安全地傳遞信息。AWS技術副總裁Bill Vass提到正在將機器學習和物聯網應用連接到汽車中,讓汽車使用云原生應用,在后端進行大數據分析等。
恩智浦S32G處理器具備OTA(快速無限部署)功能和從邊緣到云端的分析,盡可能地讓客戶能夠快速上手。Bill Vass稱,OTA升級應該簡單而安全。預裝在邊緣的機器學習技術也應當簡單而安全。
▲S32G新型汽車處理器(演講者:恩智浦大中華區汽車電子業務總經理劉芳)
可持續則是智能社會的另一個基礎。
Lars Reger作為3個十幾歲孩子的父親,他發現他的孩子深信,只有提升創新能力才是現在可持續發展問題的解法。作為行業創新者的一員,恩智浦的工程師、客戶、生態系統中的合作伙伴也在大膽構想,實現更高水平的創新。
為此,恩智浦在全球各地都對智能出行進行了布局。
在印度,兩輪車電氣化、電動汽車信息娛樂系統正在改變其出行方式。印度最大的出行公司Ola Electric近日宣布,其電動摩托車產量每年要達到1000萬輛。Ola Electric的產品主要面向印度的年輕人市場,具備無鑰匙啟動、移動連接、內置GPS等功能。
▲具備GPS功能的電動摩托車
而在北美和歐洲地區,電動汽車充電方方案供應商ChargePoint已經構建了一個充電網絡,每兩秒鐘就會有人接入這一網絡。ChargePoint通過和恩智浦合作,獲得了其硬件架構、成熟BSP等方案支持,減輕了設計開發工作。
中國地區,恩智浦在過去的一年跟上汽零束軟件中心、廣汽研究院、地平線和大陸集團等開展了一系列戰略合作。
目前,廣汽研究院與恩智浦在網聯、車身、智駕三個方面有著自主研發的智聯產品線,有20多款應用了恩智浦MCU、SoC的產品;車載雷達技術方案及交通產品供應商隼眼科技則和恩智浦聯合開發了中長距離高精度雷達。
三、布局中國新基建,RFID推動數字化物流
當前,邊緣計算、5g、人工智能等技術正在加速智能世界的演進,而中國企業已經走在了這一新興科技浪潮的前沿。
全球資深副總裁兼大中華區主席李廷偉談道,傳統行業與新興技術的融合將推動市場需求。恩智浦一直以來的理念則是,推進技術進步固然重要,但是也需要打造圍繞新技術的生態。
他認為一顆芯片從實驗室設計完成并不構成一個解決方案,需要開發與之配套的軟硬件,使其成為一個解決市場需求痛點的應用,甚至令這一方案成為新的行業標志,才算得上商業閉環,真的能夠惠及終端消費者。
▲恩智浦致力于推動中國本地的生態系統構建(演講者:恩智浦全球資深副總裁兼大中華區主席李廷偉博士)
在這一理念下,恩智浦擁有較為廣泛的產品組合和行業布局,僅在大中華區就支持超過6000家企業,甚至可以說其芯片“無處不在”。
恩智浦大中華區市場及銷售副總裁錢志軍也分享了恩智浦在移動設備、工業物聯網和通信基礎設施等領域的
隨著智能時代到來,邊緣計算成為了第五次計算浪潮的引領者。恩智浦的邊緣處理方案主要應用于工業邊緣、5G網絡、物聯網邊緣三大領域。在工業邊緣領域,恩智浦方案主要包括工廠自動化、基礎設施、交通運輸、醫療等;在5G網絡領域,恩智浦邊緣方案主要支持5G本地網絡接入及數據集成;在物聯網邊緣方面,恩智浦方案則包括智能家居、消費電子及可穿戴設備等。
在國家新基建的發展策略下,恩智浦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可以用于人工智能、5G、工業互聯網、數據中心、城際交通和新能源汽車等6大領域。今年,“碳中和、碳達峰”又被國家納入發展規劃中,這將使高性能、低功耗的邊緣計算展露更大的價值。
▲賦能中國新型基礎設施數字化升級(演講者:恩智浦大中華區市場及銷售副總裁錢志軍)
在5G方面,恩智浦擁有著從天線到網絡處理器、高功率LDMOS射頻模塊、氮化鎵芯片等各類產品,其合作伙伴則覆蓋軟件供應商、硬件供應商、系統集成商、分銷商以及電信運營商等各個層次。
由于較為全面的產品和合作伙伴下,恩智浦已孕育出中央單元、分布單元、射頻單元、一體化小基站、用戶設備、固定無線接入等新的5G生態和新的5G網絡開放理念,以滿足行業在不同區域、不同應用場景的多樣化乃至碎片化需求。
5G基站軟硬件供應商杭州紅嶺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也作為恩智浦的合作伙伴,分享了其采用恩智浦產品的應用案例。
▲恩智浦的5G布局(演講者:恩智浦大中華區市場及銷售副總裁錢志軍)
杭州紅嶺通研發副總譚偉提到其產品主要基于恩智浦的LX2160、LA12XX芯片。其中LX2160芯片是一款16核64位Arm處理器,具有豐富的外圍接口和高性能加解密硬件加速器,非常適合作為5G場景使用。
此外,杭州紅嶺通也具備基于LA12XX芯片的全套自研物理層代碼,其中90%以上都是優化后的匯編代碼,能夠更好地發揮芯片性能。
而在工廠自動化方面,恩智浦已經在這一領域有超過40年的市場經驗,為全球前十大自動化OEM廠商提供解決方案。在中國,恩智浦聯手軟件、操作系統和AI應用開發商協作進行研發,對本地客戶提供個性化解決方案和技術支持。
▲恩智浦在智能工廠領域的解決方案布局(演講者:恩智浦大中華區市場及銷售副總裁錢志軍)
匯川科技也作為綜合產品與解決方案供應商分享了其和恩智浦在工業自動化方面的合作情況。匯川科技稱,雙方在伺服驅動器、PRC編碼器等方面進行了多年合作,恩智浦為匯川科技提供了高性能、高可靠性的處理器和接口產品。同時,恩智浦和匯川科技在機器學習、邊緣計算、安全互鎖等領域展開聯合創新。
在5G和工業領域之外,零售行業正在因為新技術而發生變革。錢志軍稱,物流可見性或物流可追蹤正在成為供應鏈管理中的核心要素,而RFID技術可以滿足這樣的需求。
恩智浦也在這一領域布局了較久的時間,其UCODE產品是首批基于國際標準高安全級別的RFID IC之一。兩年前,恩智浦和菜鳥網絡一起推進物流供應鏈數字化。目前恩智浦的多款RFID以及處理器產品,已經在菜鳥網絡及客戶中得到較為廣泛的應用。
▲恩智浦UCODE系列產品(演講者:恩智浦大中華區市場及銷售副總裁錢志軍)
結語:傳感、功耗挑戰仍存,創新案例展現解決路徑
恩智浦作為全球半導體龍頭,其NXP CONNECTS大會基本體現了半導體行業的發展方向。恩智浦CTO Lars Reger總結了邊緣設備所面臨的傳感和功耗兩大挑戰,這也是邊緣計算行業所面臨的重要痛點。
恩智浦全球資深副總裁兼大中華區主席李廷偉博士、大中華區市場及銷售副總裁錢志軍和大中華區汽車電子業務總經理劉芳則分享了恩智浦在5G、工業、物流、汽車等領域的前沿進展和實際創新案例,展現了當前半導體行業的重要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