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東西(公眾號:aichip001)
編譯 | 楊暢
編輯 | 三北
芯東西6月8日報道,據日經亞洲、英國金融時報報道,臺積電美國亞利桑那州新廠正面臨著人才方面的挑戰:如何招聘到能勝任大型芯片制造廠的技術人員和工程師。
臺積電規劃最開始為工廠的配備人員主要是在美招聘、在中國臺灣接受約一年的培訓的員工。此外,臺積電還計劃在新廠過渡期內的前兩三年內從中國臺灣派遣一定數量的技術人員到新廠中。
一、臺積電預計在2023年Q1將芯片生產設備遷入美國新廠
在四月的一個安靜的清晨,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州府鳳凰城南北兩側,起重機推土機、卡車和建筑工人來來往往地忙碌著:在鳳凰城北邊的沙漠中,臺積電投資120億美元的芯片制造工廠正在建設著,而在鳳凰城的南邊,英特爾投資200億美元的芯片代工廠也正在施工中。
這兩個芯片廠相距僅80公里,并且都是從2021年開始動工的,還都計劃在2024年開始生產芯片。雖然工廠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投運,但是這兩家芯片巨頭已經在爭奪工廠生產所需的人才,并且對于臺積電來說,它想要爭奪到人才可能更難一些。
臺積電在亞利桑那州的芯片制造工廠將成為臺積電在中國臺灣之外的最先進的制造工廠,也是該企業最大的幾筆投資之一。盡管在美國的制造成本要遠高于在亞洲的,但是臺積電還是在2020年宣布了該芯片新廠的建設計劃。
簡單地找到足夠的工人來建造這些設施已經被現實證明是一個挑戰。此時的美國正處于幾十年以來市場勞動力最緊張的時候;并且,臺積電還需要在夏季平均氣溫38攝氏度的亞利桑那州招聘到足夠數量的建筑工人。
根據日經亞洲此前的報道,臺積電最初是計劃在今年9月份開始將其芯片生產設備運進其亞利桑那州工廠,但是因為施工延誤,臺積電已經告知供應商,該計劃將被推遲到2023年第一季度。
臺積電正在與美國和中國臺灣的建筑承包商合作建造臺積電這個亞利桑那州新廠。臺積電告訴日經亞洲,每天有6000多人在施工,2024年投產的生產時間表沒有變。
但找到建筑工人來建設工廠只是臺積電面臨的下一個挑戰的“前菜”。臺積電需要招聘到能力強的技術人員和工程師來負責工廠生產。
二、 芯片制造長期外包到亞洲,美國缺少相應人才
日經亞洲提到總的來說芯片制造不是美國最具吸引力的科技產業,尤其是和蘋果、Meta、谷歌等面向消費者的企業比。幾十年以來,芯片代工主要是在亞洲。從事芯片制造工作是很多美國人甚至都沒聽說過的一類職業道路選擇。
亞利桑那州鳳凰城商業和勞動力發展委員會人力服務部副主任桂林·沃勒(Kweilin Waller)說,人們對半導體制造非常陌生。
亞利桑那州馬里科帕縣社區學院區的職業主管丹尼爾·巴拉哈斯(Daniel Barajas)回應了沃勒的觀點:“我認為我們想要招聘成員工的那些學生不了解他們不知道哪些專業知識。因此,在我們考慮可以和七家半導體制造企業開展合作之前,他們需要明白,什么是半導體技術人員。”
面對這種對工作職業內容不了解的情況,即使是在亞利桑那州已經建有工廠的美國國內巨頭企業英特爾也必須努力吸引人才。英特爾采取的一種方式是與當地的大學,特別是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建立密切聯系。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為英特爾提供的人才數量比其他大學為英特爾提供的人才數量都多,英特爾是該校工程學院學生的最大雇主。

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工程學院是美國同類學院中規模最大的,有近2.7萬名在讀學生。但,現實存在的問題是臺積電是否也能利用到這部分人才資源。
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校長凱爾·斯奎爾斯 (Kyle Squires)說:“確實,臺積電想要吸引到人才,面臨著更大的挑戰。因為學校和英特爾長期以來的密切聯系,以及有大量的學生和校友在英特爾工作,學生之間建立的非正式網絡更有用一些。”
相比之下,臺積電才剛剛開始建立此類聯系。
據斯奎爾斯說,在這方面沒有捷徑可走,如果一家企業只是在學生大學四年級畢業時來開展招聘那就太晚了,人才競爭的激烈程度令人震驚。
消息人士告訴日經亞洲,臺積電已經為這場競爭做好了準備,該公司最初為其亞利桑那州新廠配備人員的規劃是主要先從美國招聘,然后到中國臺灣進行約一年的培訓。消息人士稱,在意識到在美國本土很難招聘到足夠的合格員工之后,臺積電決定開始在中國臺灣進行招聘。
臺積電說,公司確實計劃在過渡期內的前兩三年從中國臺灣派遣一定數量的技術人員到美國新廠,這對于臺積電來說是一種常見的做法。
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校長工程學院副教授扎卡里·霍爾曼(Zachary Holman)說:“臺積電的負責招聘的員工在學校里非常活躍。臺積電目前正與該大學就一些擴展合作進行談判,包括研究和人才發展,以及更寬泛的培訓計劃。”
除了招聘到工程師外,臺積電的亞利桑那州新廠更迫切的需求是需要為工廠配備全天候的技術人員,以確保生產順利進行。這項工作對技術人員的體力要求很高,工作內容包括舉起重型工具和穿著潔凈室室服長時間走動工作。
臺積電參與了半導體技術人員訓練營計劃。該計劃是馬里科帕縣社區學院區與行業合作伙伴在3月發起的一個40個小時、為期兩周的訓練計劃。此計劃目的是快速培訓學員,讓他們掌握從事半導體職業所需的技能。
大鳳凰商會首席創新官詹妮弗·梅勒(Jennifer Mellor)說,她認為臺積電針對努力在讓他們的名字在招聘市場上被更多人知道,并且臺積電在嘗試和不同的教育合作伙伴建立聯系方面做得非常好。
臺積電透露,公司收到了很多一流大學工程專業畢業生的簡歷。
三、起薪6.7萬美元在美不具競爭力,臺積電企業文化影響招聘
在薪酬方面,根據日經亞洲對人力資源機構的采訪,臺積電給到來自當地頂尖高校的新畢業工程師的起薪預計約為200萬新臺幣(約45.27萬人民幣),約合6.77萬美元。
日經亞洲評價說,這是該公司在吸引人才方面面臨的另一個問題:在美國,6.7萬美元并不是一個令人震撼的數字。根據招聘平臺Glassdoor數據,臺積電在美雇傭工程師的平均年薪約為11.8萬美元,而英特爾的工程師平均年薪則更高,有望超過12.8萬美元。
更嚴峻的是很多硅谷企業都瞄準了同批畢業生,并且這些企業還提供了更高的薪酬。根據在線招聘平臺Hired的一份最近的報告,2021年美國軟件工程師的平均年薪是15.6萬美元。
美國連接器和線纜供應商BizLink主席羅杰·梁(Roger? Liang)說,在美國,工程師和技術人員嚴重短缺,他們的客戶也正遭受這種人才短缺的困擾。BizLink是特斯拉、戴爾和西門子的美國主要供應商。
一家中國臺灣芯片開發企業的高管告訴日經亞洲:“為什么高通、英偉達、英特爾和AMD都希望擴大在中國臺灣和印度的工程團隊?因為他們也很難在美國找到足夠的合格員工。”
臺積電指出,公司以美國類似的科技公司的薪酬為基準,亞利桑那州的工廠是新廠,具有很大的增長潛力,并且還能為新進行業的工程師提供一個“快速”體驗芯片行業職業生涯的機會。
臺積電的新廠用工面臨的另一項障礙是文化因素。日經亞洲根據對供應商、現任和離職員工的采訪,以及對招聘平臺相關評論的分析,指出該公司因工作時間長、管理嚴格以及強調紀律和等級制度而“臭名昭著”。
很多員工都有隨時甚至是在節假日都被叫去處理工作的情況,因為要處理一些因地震、停電或任何其他造成生產中斷的意外問題。

一位臺積電員工說:“你隨時可能接到緊急電話,如果發生重大事件,你將不得不立即返回芯片廠。”大多臺積電在中國臺灣的員工和供應商認為,在美國復制這種具有敏捷性的快速響應的模式將非常具有挑戰性。
一位芯片設備供應商的經理告訴日經亞洲,臺積電的嚴苛條件已經讓一些人選擇離開。他說:“這些年來,我一直駐扎在英特爾、美光、聯電和臺積電的工廠,我可以說臺積電擁有這些工廠中最嚴格、最有紀律性的企業文化。去年,我和我的同事在臺積電的中國臺灣工廠中與一些來自美國的接受培訓的學員聊天。他們中的許多人都受到了文化沖擊,并詢問臺積電員工如何能夠在如此嚴格的軍事化企業文化中生存下來。實際上,一些人退出了該培訓計劃。”
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霍爾曼承認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對潛在的員工很重要。
霍爾曼談到臺積電和英特爾時說:“我認為學生在考慮去哪家企業時會考慮:工資是多少?有什么好處?工作時間是幾點?”
臺積電說,公司提供跨文化溝通與協作、培訓以及相關管理課程,以營造“開放、多元化、包容”的工作環境。
該企業還說:“我們還鼓勵員工在追求職業目標的同時能夠平衡生活,公司提供了豐富的便利設施,包括便利的場地、定制的健身和健康中心、溫馨的工作氛圍。”
四、臺積電供應商在美建廠人才難題或更嚴峻
如果說臺積電在亞利桑那州面臨的人才戰已經是一場艱苦的戰斗了,那么尋求跟進的臺積電供應商,將面臨著一場更艱苦激烈的戰斗。
當臺積電宣布其將在亞利桑那州建設新廠后,很多臺積電供應商開始考慮在附近進行產能擴張。鳳凰城甚至重新規劃了靠近臺積電晶圓廠的區域,專門幫助臺積電的供應商在那里建設工廠。
日經亞洲提到由于知名度和薪水更低,這些臺積電供應商可能會發現在亞利桑那州為新生產設備配備技術人員變得更加困難。如果臺積電供應商的工廠難以啟動和運行,這可能會進一步阻礙臺積電擴大其美國業務。
為了盡可能地降低成本,芯片制造商需要處在一個龐大的生態系統中,生態中的企業包括負責對芯片制造設備進行更新和維護的設備供應商,以及提供芯片制造所需化學品和其他材料的企業。
在過去三十年里,在中國臺灣西部的大規模生產園區內的企業已經形成了一個圍繞臺積電的完整供應商集群。臺積電曾一再提到供應商集群使得臺積電具備將工程師在相距僅數小時的多個制造基地之間調動的能力。該能力有助于提高運行效率。但是到了亞利桑那州,這里將是一個全新的開始。
馬里科帕的巴拉哈斯說,并不是所有企業都處在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中。

▲臺積電供應商區域在臺積電代工廠附近
結語:臺積電在美建廠,人才方面困難多
臺積電在美國建新廠面臨著人才方面的多重困難,包括:美國可能缺少對口的人才;與英特爾、美國科技企業相比,臺積電薪酬吸引度不高;臺積電企業文化偏軍事化影響招聘等。此外,臺積電的供應商面臨著更嚴峻的人才招聘難題,這也會間接影響到臺積電在美的新廠的生產和運營。
其實不僅僅是臺積電在建新廠時面臨人才短缺問題,因為芯片需求的增長,其他芯片制造廠商也面臨著人才短缺問題。不少國家或地區已經開始加大相關人才的培養力度,以支撐當地芯片產業的發展。
來源:日經亞洲、英國金融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