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AMD 賽靈思聯合智東西公開課策劃的「AMD 賽靈思Vitis AI在線研討會」順利完結。
鑒智機器人視覺雷達產品線 FPGA 負責人吳迪、之江實驗室健康醫療大數據研究中心研究專家林宏翔與Essex大學在讀博士&CSC公派留學生陸禹帆三位「2021自適應計算挑戰賽」獲獎者,分別圍繞基于AMD Xilinx KV26的立體視覺匹配方案、應用Vitis-AI開發邊緣端計算機輔助診斷系統、任務和場景自適應的AI計算平臺解析進行了直播講解。錯過直播的朋友可以點擊底部「閱讀原文」收看完整回放。
2021自適應計算挑戰賽由 AMD 賽靈思聯合Hackster.io共同舉辦,要求開發者綜合運用 AMD 賽靈思的自適應計算平臺與 Vivado? ML、Vitis? 統一軟件平臺和 Vitis AI 開發環境,開發創新應用,解決現實問題。2021自適應計算挑戰賽由邊緣計算、數據中心AI、數據中心分析三大主要賽道,以及賽靈思大學計劃、科技女性兩個最新賽道構成。今年4月,「2021自適應計算挑戰賽」公布了五個賽道的14位獲獎者,獎金總額達 70000 美元。
Vitis AI 開發環境是 AMD 賽靈思的開發平臺,適用于在 AMD 賽靈思硬件平臺(包括邊緣器件和 Alveo 卡)上進行人工智能推斷。Vitis AI 開發環境由優化的 IP、工具、庫、模型和示例設計組成。
6月17日,AMD 賽靈思再次聯合智東西公開課推出「AMD 賽靈思自適應計算平臺 & Vitis AI在線研討會」,并邀請到2021自適應計算挑戰賽三位獲獎者參與。
他們分別是大數據分析一等獎獲得者DatenLord硬件負責人吳迪、科技女性(WIT)獎獲得者上海交通大學密西根學院長聘教軌助理教授郭鑫斐、邊緣計算三等獎獲得者華南理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2019級本科生王延葵。三位主講人將以視頻直播形式分別進行主題分享。

DatenLord硬件負責人吳迪博士畢業于美國Texas A&M大學計算機系EDA專業,曾在Cadence和Mentor Graphic擔任過軟件工程師,從事的工作包括ASIC后端布線算法設計和時序優化,有豐富的軟硬件設計經驗。
本次研討會,吳迪博士將以《硬件加速區塊鏈零知識證明ZK-SNARK》為主題,從什么是零知識證明及其在區塊鏈和Web3.0中的應用、零知識證明中需要解決的運算瓶頸、Poseidon哈希算法的硬件加速、基于SpinalHDL和Cocotb的硬件設計方法等方面進行深入講解。
在吳迪博士分享之后,上海交通大學密西根學院長聘教軌助理教授郭鑫斐將就《應用Vitis AI實現肌肉注射部位視覺檢測》這一主題進行直播講解。
郭鑫斐教授博士畢業于弗吉尼亞大學,碩士畢業于佛羅里達大學,曾任職于英偉達、IBM,作為主要貢獻者主持或參與芯片流片7顆,在集成電路設計、EDA和FPGA等領域會議期刊發表論文30余篇,出版著作1本,獲得3次最佳論文、專題獎。
本次研討會,郭鑫斐教授將圍繞團隊在2021年的AMD賽靈思自適應計算比賽中摘取了女性科技專項獎的項目J-Eye: Intramuscular Site Detection for Autonomous Injection(一種用于檢測肌肉注射部位檢測的低成本解決方案)展開,并著重介紹Vitis-AI賦能的醫學人工智能方案,及其教學和實踐經驗。
最后出場進行分享的是華南理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2019級本科生王延葵。他曾獲取全國大學生計算機系統能力大賽編譯系統設計賽二等獎,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Finalist獎。
王延葵將以《基于視覺演示學習的自動駕駛小車》為主題進行分享。本項目從工業機器人的示教學習方案中得到啟發,王延葵團隊在ROS機器人框架下設計了一套基于視覺信息和神經網絡的小車自動駕駛程序,并部署在KV260平臺上。使用該方案,開發者只需要人工駕駛小車在所需固定路線中行走若干次,小車在后續應用中將獲取攝像頭圖像輸入網絡,就能實現按照原有路線行走。
研討會將在智東西公開課知識店鋪進行視頻直播,從晚上19點開始,持續到21點。其中,20:30-21:00為問答環節,三位主講人將在線答疑。歡迎大家報名參與此次研討會。
報名方式
對研討會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小助手瑞奇進行報名。已添加過瑞奇的老朋友,可以給瑞奇私信,發送“賽靈思2202”即可報名。
同時,為了方便大家交流和咨詢,針對「AMD 賽靈思自適應計算平臺 & Vitis AI在線研討會」還設置了專屬交流群,將會邀請主講人加入。希望加入交流群與主講人直接認識和交流的朋友,也可以向瑞奇進行申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