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東西(公眾號:zhidxcom)
作者 | 心緣
編輯 | 漠影
智東西11月1日報道,配備6個小型傳感器,就能實現全身高精度動作捕捉;戴上輕量級AR眼鏡和觸覺反饋設備,即可元宇宙世界的實時多人交互;在車內空間,讓從內容端到播放端的360度沉浸式音樂聆聽體驗成為可能……這些新鮮而有用的技術升級,均來自2022“索尼中國,激勵創新”創新大賽(IISC)展出的創新提案項目。
IISC大賽是索尼在華最具代表性的創新活動和平臺,旨在發揚索尼創新基因,在企業內外傳遞勇于創新的精神和文化。今年大賽的展會現場展出了50余個來自索尼在華企業員工及多所中國高校大學生們的提案,涉及殘障人關懷、元宇宙、XR(擴展現實)、AI技術、視聽娛樂體驗等創新方向。這也是IISC大賽首次邀請外部高校的參與。
近日,智東西等媒體參觀了IISC北京展會,并與索尼(中國)副總裁、索尼中國軟件中心負責人布川克彥,索尼(中國)副總裁、索尼中國研究院院長竹中幹雄,索尼(中國)軟件中心總監吳昊三位索尼高層就IISC的發展歷程及未來計劃、索尼激勵創新文化的構建等話題進行交流。
一、已舉辦7屆,首次邀請國內高校大學生參賽
從2016年至今,IISC大賽已經走過7年。
作為索尼在華企業最具代表性的創新活動,IISC大賽去年在上海市黃浦區商務委的支持和指導下,首次得以對外出展,并榮膺“2021社會治理創新成果獎”。
大賽每年4月啟動,經初選、重點項目甄選會、線下展會及高管評委評選后,決出獲獎的創新提案。現場,由索尼高層及行業專家組成的專業評審團將通過創新度、市場潛力、技術性等維度對展出的創新提案進行評分,最終的獲獎名單在月底公布。優秀提案后續將獲得索尼集團針對性的商業化支持,包括委任導師、給予特別資金、參與集團層面創新交流、外部合作對。等等。
此前IISC大賽僅面向索尼在華員工舉辦,參賽者均可基于自身的興趣、技能和知識儲備,利用索尼掌握的技術、產品、娛樂內容和平臺服務等資源,針對當下社會和行業的實際需求,進行原創型或優化型創新。
為了更好地將創新精神傳遞,并和更多外部的伙伴交流,今年,IISC大賽進一步面向社會開放,首次邀請到了中國多所高校參與其中,大學生們基于索尼的技術和內容資產,揮灑創意,提報了多個優質提案。
索尼還為此特設“創新開放平臺”獎。經過激烈角逐,最終來自同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北京大學、天津理工大學的五個項目分獲獎項。
▲索尼(中國)副總裁布川克彥為高校學生頒發獎項
二、將創新精神傳遞至外部,多項提案聚焦人文關懷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獲獎的多個大學生提案都落在了殘障人士關懷領域。
例如,來自北京大學的“視力障礙人群導航手環”提案,利用高清攝像頭、超聲波傳感器、溫度傳感器等、語音傳輸模塊等集成智能手環,可通過感知周圍環境,為視障人群提供路線導航服務,并以振動的方式來提示或者警告潛在的危險,使其有效避開障礙物和事故風險。
索尼(中國)副總裁、索尼中國研究院院長竹中幹雄告訴智東西,這個服務于視障人群的提案,也給索尼帶來很大啟發,因為索尼有很多觸覺反饋方向的研究儲備,此前多應用在娛樂方向,而這一提案使他們意識到相應技術在人文關懷方向可以探索的空間。
▲索尼(中國)副總裁竹中幹雄在2022 IISC北京展會開幕式講話
還有來自上海交通大學的“基于ToF(飛行時間)相機的智能輪椅導航控制”提案,能夠采用ToF相機的高精度測距傳感,在狹小的空間內實現輪椅的安全運行。
來自天津理工大學的“聾兒視覺強化系統”提案,以深度學習的眼動追蹤和微表情識別技術賦能醫院現有的視覺強化測聽設備,提升測試準確度和參與積極性,助力聽力和語言能力的恢復。
在落地方面,此前一部分優秀的創新提案,比如“子彈時間拍攝系統軟件”曾登上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的索尼展臺,并多次在索尼大型品牌活動中為公眾帶來震撼體驗;還有去年以BRAVIA索尼商業顯示器為開發核心的“索尼智能辦公室解決方案”,已經在索尼全球多個辦公室落地。
在索尼內部,來自不同部門的員工提案,也會呈現出一些不同的側重點。
布川克彥向智東西透露,索尼內部提案有兩大類:一類是面向產品或者服務的,提案時會想到這個產品最終帶給用戶什么價值;另一類則是面向內部運營的,比如一些來自工廠同事的提案是關于如何提高生產一線的工作效率或產品質量的。此外,還有很多提案的參與者來自不同部門,通過跨部門合作完成創意組合。
例如今年有一個索尼高解析·沉浸式車載音頻軟硬件一體化解決方案的創新提案,最初提案發起人是來自索尼(中國)音樂事業部、做音樂服務的韓大鵬,后來平時和車企有溝通的索尼(中國)車載娛樂系統部的吳磊以及索尼(中國)軟件中心的曹飛也參與其中,大家合力完成了這個能在車內空間實現360度沉浸式的音樂聆聽體驗、打造移動出行的“娛樂空間”的項目。
該項目將索尼360臨場音效(360RA)技術、索尼高解析度音樂流媒體服務平臺、索尼尖端的車載揚聲器設備、海量的索尼音樂內容相串聯,通過IISC最終做成了產品,并正與一些國內汽車制造商接洽,以期盡快搭載于車輛中。
▲“索尼高解析·沉浸式車載音頻軟硬件一體化解決方案”介紹圖
三、未來發展三個重點,結合中國社會課題進行創新
作為索尼在華的創新平臺,IISC大賽的主要環節有創意征集、創意征選、創意展出、商業孵化。
索尼(中國)軟件中心總監吳昊說,之所以舉辦IISC大賽,既是希望為索尼員工提供一個展現自我創意與能力的創新平臺,也是希望能夠借此平臺孵化出一些新產品,其中有些想法甚至可以演化成為索尼的未來業務。
關于IISC的目標和未來發展方向,索尼(中國)副總裁、索尼中國軟件中心負責人布川克彥分享了三個重點:一是將繼續支持不論是索尼中國內部還是外部的創新項目的具體落地實現,二是致力于提供超越工作場所或公司界限的合作平臺,三是推動IISC開放創新孵化出的新服務、新產品市場化。
面向未來,布川克彥希望進一步強化這些提案的落地轉化,繼續強化謀求外部協助的努力。
創新是索尼自成立至今固有的DNA。竹中幹雄談道,考慮總體回報率后,在允許的范圍內,索尼會有一部分的預算來專門支持內部的創新活動。
據他分享,索尼的創新可以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索尼全球的創新,另一部分是結合中國社會課題的創新,比如對老齡化人群的關懷等。目前索尼中國正在做面向高齡人群的養老、助老機器人項目。
但創新活動僅集結索尼的智慧和力量很難辦好,因此索尼中國結合外部力量,與大學廣泛開展合作研究項目,包括與上海交通大學合作研究搭載機械臂的智能輪椅、與天津農科院合作利用索尼的傳感技術和物聯網解決方案實現智慧農業創新應用。今年邀請大學生參與IISC,也是希望將Z世代的年輕頭腦引入進來,看他們的創意能夠與索尼的技術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全球創新項目方面,索尼有一個“索尼創業加速計劃”(SSAP)。吳昊說,從2014年開始,索尼就啟動了種子加速計劃(SAP),該計劃從創意、孵化、市場營銷到業務拓展創建了一整套完整的體系,旨在支持初創公司的建立和商業運營,從2019年2月20日起更名為“索尼創業加速計劃”。
此外,索尼還有一個全球的創新平臺First Flight,這是一個自2015年7月開通的一個眾籌電商網站,曾誕生了索尼的智能表帶、人體空調等等之類的新項目,并實現商業化。
近兩年,索尼也有很多創新性的產品,索尼的VISION-S已經出了兩代原型車,轎車和SUV。VISION-S原型車獲得了2020年紅點最佳設計獎和IDEA設計獎銀獎。索尼還和本田成立了索尼本田移動出行公司,打算正式交付高級電動車。
結語:開放索尼優勢技術資源,融入中國本土創新生態圈
今年新任索尼(中國)總裁的吉田武司是首次參加IISC大賽,現場展出的許多提案都令他耳目一新。在他看來,放眼全球,中國是一個市場規模宏大、技術創新高速迭代,發展韌性十足的獨特市場。通過結合中國的發展趨勢和需求進行創新,能夠幫助索尼加速升級現有的產品、技術和服務,打造引領行業的標桿解決方案。
日前,上海剛剛頒發了《上海打造未來產業創新高地發展壯大未來產業集群行動方案》,提出將布局未來產業,打造健康、智能、能源、空間、材料等五個未來產業集群,這其中不乏索尼極具優勢技術和資源的領域。
因此,索尼計劃繼續與政府、高校、企業等合作伙伴開放合作,將索尼的豐富的技術儲備、創新資源和國際網絡通過IISC大賽等渠道和平臺提供給社會,進一步融入中國本土的創新生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