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東西(公眾號:aichip001)
編譯 |? 程茜
編輯 |? Panken

芯東西3月10日消息,今天,日本貿易部長西村康俊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稱,他們尚未對就限制芯片制造設備出口做出決定,日本將根據荷蘭的事態發展考慮采取適當措施。昨天,日本財務省已經就半導體領域的對外貿易政策修訂發布了公眾咨詢函。

本周,荷蘭貿易部長Liesje Schreinemacher在致議會函中透露,荷蘭計劃對“可以制造最小、最強大芯片的非常高規格系統”的半導體技術出口實施新的限制,這些限制將在夏季之前實施。

日本財務省官網“關于增加《外匯與對外貿易法(FEFTA)》核心業務板塊的監管通知修訂草案公眾咨詢”中提到,要將半導體制造設備;機床、工業機器人制造;蓄電池制造等部門添加到“特殊指定關鍵商品(Specially Designated Critical Commodities)”名單中。

日本就半導體設備出口開啟公眾咨詢!日本貿易部長:尚未做出決定

FEFTA規定,外國投資者對日本公司進行某些類型的投資時,需要向政府當局提交事先通知和投資后報告,經政府有關業務部門的主管部門審查,并確定這筆投資是否會損害國家安全、公共秩序、公共健康和安全以及國民經濟的平穩運行。

根據條例,需要事先通知的行業被定義為“指定業務部門(Designated business sectors)”,其中一些被認為可能嚴重損害國家安全的行業又被列入核心業務部門(core business sectors),其它的則是非核心業務部門(non-core business sectors)。

此前,半導體制造等被納入核心業務部門,此次新增的“特殊指定關鍵商品”將完全涵蓋之前法案中的“核心商業部門(core business sectors)”。

據日經新聞報道,這一政策預計最早將于夏季生效。

今年1月初開始,美國政府就一直在游說荷蘭與日本達成限制向中國出口先進芯片制造工具的協議。據傳,日本也已經同意加入其限制措施。

投資研究機構Morningstar分析師Phelix Lee認為:“我還沒有看到日本的具體政策,但他們很快會透露更多細節,目前,我預計日本的限制會比荷蘭更嚴格,但比美國更寬松。”

結語:企業需要公平、非歧視、可預期的營商環境

如今半導體產業正處于全球風暴中心,從智能汽車、物聯網、云計算到需要強大計算能力的人工智能。而美國、日本、荷蘭卻逆全球化而行,限制半導體制造設備等出口,對半導體發展采取人為干涉,此舉不僅不利于各國自身產業的長遠發展,也會對全球半導體行業產生影響。

2月22日,中國商務部部長助理李飛與日本外務省外務審議官小野啟一以視頻方式共同主持召開第16次中日經濟伙伴關系磋商期間表示,中方對日方在對華半導體出口管制問題上的有關動向表達高度關切,希日方切實遵守契約精神和國際規則,為企業提供公平、非歧視、可預期的營商環境,維護中日經貿合作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