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東西(公眾號:zhidxcom)
作者 |?徐珊
編輯 | 云鵬
每一家企業都需要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就好比每座城堡都需要有堅實的護城河。
在3月21日的Rokid?Open?Day上,Rokid推出了全新一代消費級AR眼鏡新品Rokid?Max,自研AR空間操作系統YodaOS-Master,以及主打人人可用的AR空間創作工具:“靈境”。

2021年9月,Rokid打響了國內消費級AR眼鏡第一槍,推出了Rokid?Air。據Rokid創始人兼CEO祝銘明透露,在Rokid?Air在出貨量達到6萬臺時,已是0庫存,剩余的銷售訂單將由繼任者Rokid?Max來完成。
已經占據一定市場優勢的Rokid要如何從新一輪競賽中脫穎而出?當下AR行業的生態形勢如何,AR眼鏡又將面臨什么樣的走勢?通過對話祝銘明,我們對此進行了深入探討,看清Rokid如何從智能硬件、操作系統、創作工具等多個方面推動AR行業向前,用技術筑成護城河,鞏固好自己的“城堡”。
一、“做一款人見人愛的AR眼鏡,粘住用戶”
“Rokid Max不僅是Rokid Air的一個升級,它還探索了全新的領域。”在祝銘明看來,如果新用戶想要買一副入門級的AR眼鏡,那么Rokid Max是最佳選擇之一。作為最新一代主打產品,Rokid Max重僅75g,并且最高支持120Hz的屏幕刷新率,顯示面積也比上一代擴大了50%。

▲Rokid Max的主要產品特性
在核心光學顯示技術方面,Rokid Max仍采用Birdbath方案,搭載了索尼0.68硅基OLED屏幕,顯示面積等效于6米外215寸屏幕,入眼亮度達到了400nits,最高可達到600nits。

▲Rokid Max的顯示面積相較上一代增加50%
不僅Rokid Max的顯示屏幕的尺寸有了較為明顯的提升,Rokid還重點打磨了屏幕的顯示效果,比如說,支持120Hz屏幕刷新率。
要知道,目前多數基于Birdbath方案的AR眼鏡,屏幕刷新率多為90Hz。Rokid Max是國內為數不多提供120Hz高刷新度的AR眼鏡,不但能給用戶提供更絲滑的動態畫面顯示,從一定程度上能有效緩解用戶用眼疲勞,而且可以和一些游戲主機等設備相配時,呈現更清晰的顯示效果。
在屏幕亮度方面,Rokid Max的入眼亮度達到400nits,最高可達600nits,相比上代Air提高了2倍,比目前業內基于Birdbath方案AR眼鏡的主流亮度500nits,要高出20%。
不僅如此,基于此前的產品反饋,Rokid 還花費了不少時間,對外側漏光消除、鬼影、雜光等現象做了調試,消除了近90%的漏光。

▲Rokid Max消除了近90%的漏光(上為無漏光處理效果;下為漏光處理后效果)
Rokid副總裁、硬件設計中心負責人杜暉說:“我們把雜光、彩虹光、鬼影等都進行了消除,邊角清晰度大幅提升,優化到佩戴2小時眼睛是無感的,看起來非常輕松。”
除了硬件本身,Rokid Max和獨立主機Station的聯動,也讓AR眼鏡擁有更高的兼容性,可以擺脫手機配件,成為真正的個人終端產品。
在生態方面,Rokid Max重點發力觀影、游戲、云辦公三大領域,并于多家合作伙伴展開合作。Rokid在觀影領域與影牛牛合作,為用戶提供上百部頂級3D視效大片。Rokid還在游戲領域,與隨樂游打造了“游戲巨作”頻道,目前該頻道擁有《霍格沃茲之遺》、《艾爾登法環》、《消逝的光芒》等三百多款海內外頂級游戲。在辦公領域,Rokid攜手阿里云無影打造“雙系統雙桌面”概念,可以讓用戶在生活場景和辦公場景中一鍵切換。
“當Rokid Max能夠在軟硬件生態上都帶來較大程度的提升,還能夠培養一定的用戶粘性時,Rokid Max已經擁有了成為AR時代的入口的資格。”祝銘明說道,Rokid Max正在為獨立的AR眼鏡生態打下堅實的用戶基礎。
二、自研AR空間操作系統,全新一代YodaOS-Master發布
本次發布上,Rokid帶來了全新一代自研AR空間操作系統——YodaOS-Master,以及相應搭配使用的Rokid Max Pro眼鏡和Rokid Station Pro主機。這也是Rokid新搭建的技術護城河之一。
該系統僅需要一顆攝像頭既可以完成SLAM、3D裸手交互、第一視角分享、視覺定位VPS等能力,并支持多任務運行、空間創作等AR體驗,給輕量化、普惠的AR眼鏡帶來無限可能。
圍繞感知、理解、交互、展現、協同和數字創作五個方面,YodaOS-Master從芯片優化、硬件設計、軟件架構、AR算法還有創作工具等諸多方面都做了較大升級,這或是目前最為完整的一套面向AR時代的空間操作系統。
▲YodaOS-Master的系統框架圖
通過YodaOS-Master,用戶可以把數字世界的物體親手放置在物理空間,兩個世界的界限也被打破。
在過去很長時間里,作為手機配件的AR眼鏡,在顯示、交互等多方面都受限于手機,甚至就連手機簡單的熄屏,都會影響到AR眼鏡的顯示。而擁有了專門為AR打造的系統框架之后,不少問題直接迎刃而解。
比如說,過去移動設備的多屏協作模式,只能兼顧1-2個屏幕,且屏幕大小固定。但如今YodaOS-Master可以提供多屏辦公模式,同時顯示多個大屏,讓用戶在工作時可以自由組合相關內容,甚至調整大小。

▲多屏協同場景
同時,Rokid也配套打造了多種交互方式,如裸手交互、語音交互等。在這其中,與其他廠商選擇一開始做加法不同,Rokid更偏向在選材上做減法,也就是選擇盡可能少的攝像頭。
因此在YodaOS-Master中,Rokid用一顆大廣角灰度攝像頭就能完成信息數據采集、處理以及追蹤定位等多項工作,從而實現裸手交互功能。
這背后,也離不開Rokid多年以來在單攝頭領域的積累。“我們從成立項目的第一天起,就開始選擇主攻一顆攝像頭,并已經在該方向布局近6年,我們不會堆砌傳感器,YodaOS-Master中的灰度攝像頭也是我們過去六年的技術積累和經驗的體現。”祝銘明講。相比主流的2黑1彩的多攝方案,TDP熱功耗可以降低40%,
,同時也會減輕一定的設備重量。
由此可見,Rokid正圍繞著感知、理解、展現、協同、數字資產等多方面搭建完整閉環的OS生態,可以讓消費者更直觀地感受到AR眼鏡在內容、交互等多層面和手機、電腦等設備的明顯不同。
三、突破AR內容創作瓶頸,Rokid打造人人可用的AR內容創作工具
有了合適的硬件,流暢的系統框架,用戶已經擁有良好的基礎去創造內容。為了充分發揮和調動用戶的創造性,Rokid還專門為用戶打造了AR內容工具——“靈境”。
據祝銘明介紹,靈境最初的產品需求,其實來自于Rokid內部。過去幾年,他們發現在智慧文旅領域,不同博物館對AR文旅的需求都有所不同。如果基于過去的AR內容研發方式,不但每個項目的執行周期都相當長,并且項目成本也相當高。
因此,他們一直在尋找能夠快速創作AR內容的工具,在挖掘了自身需求和產業需求的共性后,靈境的雛形便誕生了。
如今只要一部手機,用戶就可以在喝杯咖啡的時間內,通過靈境打造自己的AR創作空間,并且將其分享至公共平臺。在靈境的幫助下,人人都可以成為AR內容創作者的時代即將來臨。
目前,基于YodaOS-Master的系統能力,和端云一體能力,“靈境?”只需要簡單五步便可創造一個AR空間體驗:
通過手機掃描空間、云端空間重建、在線場景布局、多端一鍵發布、AR終端(手機和眼鏡端)體驗。即使普通個人都能通過手機,在喝杯咖啡的時間把自己的辦公室、房間布置成AR空間。
并且,當你在家中某地進行了空間創作后,下次回到這個地方,還能夠直接復原此前創作的信息。

▲靈境
靈境的出現,可以吸引大量用戶和開發者參與其中,創造基于虛實融合的方式、真正有趣的內容,并快速培育AR內容生態。
要知道,AR內容一直遲遲未能迎來的爆發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沒有好用的工具,這就像一位劍客卻沒有襯手的武器一樣。在短視頻時代,剪映等短視頻工具的出現,為短視頻內容池提供源源不斷的新內容,幫助構建短視頻的“護城河”。
有了靈境之后,在一些面向企業的元宇宙工業場景中,開發者們可以用輕便的設備,快速創作讓客戶滿意的場景,大幅提高項目溝通效率,以及降低項目成本。
▲AR在工業元宇宙的應用
對普通用戶而言,像靈境這樣一款簡單且好用的產品,能夠充分發揮其創造力,幫助其真正感受到虛擬融合的魅力。
基于過去在AR文旅領域的長期技術積累和產業洞察,Rokid通過靈境推動AR產業一步步走向AR產業爆發時刻。
結語:軟硬件創新齊頭并進,Rokid激發AR產業新活力
如果說硬件發展是信息技術的骨架,那么軟件技術就成為了信息技術的“靈魂”。從此次發布會中,我們可以看到Rokid不但想要為AR眼鏡打造一副更輕巧的骨架,還想要給AR眼鏡一個新的靈魂,擺脫掉對手機、PC等移動設備的依賴,開始成為一個真正的、獨立的計算終端。
在對話中,Rokid也將自己對AR眼鏡的設想,對產品設計的思考,對AR內容的創新,一層層剝開呈現在用戶面前。可以看出,這些技術創新離不開Rokid此前在AR領域的積累,也離不開Rokid長期對產業變化的洞察。
但尚處于起步階段的AR產業所面臨的挑戰,遠遠不是以一家企業之力就可以推動的。因此,Rokid也選擇為產業開發者以及合作伙伴們提供更多的工具,如開放的操作系統YodaOS-Master。并且通過AR內容工具靈境,Rokid激發了AR內容的活力,讓更多的用戶更直觀體驗到,以虛實融合方式呈現信息,將會如何給我們的生產生活帶來巨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