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17日,由蓋世汽車主辦的2023第三屆中國汽車人機交互創新大會盛大開幕。
智能化、數字化、信息化的轉型升級,持續推動著汽車領域人機交互界面(HMI)市場的增長。據IMARC Group預測,2027年,汽車HMI的市場規模將達到365.2億美元,2022年至2027年間的復合年增長率為12.30%。同時伴隨市場對定制化、數字化車載系統、自動駕駛的需求日益高漲,我國企業聚焦核心技術,加速自主研發和創新發展,不斷拉近與國外企業的差距。
在此背景下,蓋世汽車2023第三屆中國汽車人機交互創新大會將聚焦汽車HMI,同場景設計、觸控、語音等細分領域的行業佼佼者,圍繞3D/2D抬頭顯示器(HUD)、增強現實(AR)、人工智能(AI)、語音識別系統等新興熱點話題展開討論,為創新商業模式、挖掘市場增長點提供新思路。
本次大會得到了虛幻引擎、Cocos、Qt Group中國、Studio XID. Inc、Unity、中科創達、蓋茨電子、Raythink等27家生態合作伙伴的大力支持。
活動由雄獅汽車科技有限公司 HMI設計負責人譚學潮主持。
1、中國車市簡析·人機交互產業概覽
經歷了疫情三年,中國經濟發展仍呈現出一定的韌性。聚焦到車市來看,2022年,我國汽車工業呈現恢復性增長,全年產銷量穩中有增。從2022年往前看7年,中國車市已經進入了相對成熟階段,未來7年的復合增長率是2.5%,在基本盤微增的情況下,新能源成為核心增長引擎。蓋世汽車研究院預計,到2030年中國國內新能源乘用車的滲透率將超過60%,競爭會持續的白熱化。
隨著智能化、電氣化的持續發展,怎么更好的找到價值、更好的服務用戶成為行業共同研討的課題。蓋世汽車CEO周曉鶯表示,毫無疑問,智能座艙正成為發展的亮點。未來,智能座艙的價值將是傳統座艙的3-5倍,預計2030年整體的市場規模超過2000億人民幣。此外,智能座艙的邊界技術也在不斷的拓展,車企聯合很多跨界玩家,注入了很多的創新要素,推動新技術跨界融合,打造專署的車載系統。但需要強調的是,智能化的前提應該是安全穩定與可靠,追求創新的同時應該堅守bottom line。

周曉鶯 | 蓋世汽車CEO
展望未來,車內智能化技術將能全方位圍繞用戶需求,從車機性能、操作系統交互方式等多方面提供主動化、情感化交互體驗,構建新型人車生態體系。蓋世汽車也將秉承“發現好公司、推廣好技術、成就汽車人”的核心使命,持續輸出具有前沿視野的深度內容,提振中國汽車上下游企業實力。期待陪伴大家共同成長,實現合作共贏。
2、Unreal Engine——打造次時代智能座艙生態新體驗

莊華祥 | 虛幻引擎汽車行業負責人
以游戲引擎來做HMI優勢在哪里?正如畫面精良的游戲會吸引人一樣,HMI的大屏畫面也是用戶的重要訴求;另外在交互方面,打造3A型游戲開發過程中的難度要遠大于車輛交互;最后引擎來做HMI是做工具鏈。傳統的開發過程,開發工程師和設計師是脫節的,現在基于引擎,設計師可以將設計的靈感在引擎上與工程師打通鏈接、快速驗證設計。總之,引擎公司來做HMI可以在畫面、交互、效率上占據優勢。
虛幻引擎汽車行業負責人莊華祥表示,Unreal的引擎應用涵蓋諸多行業,包括游戲發行、影視、建筑、制造業等諸多領域的設計仿真、制造環節。在汽車方面,從產品定位與概念設計、設計開發、工程實現、生產和運營四個階段到智慧城市、智慧駕駛等生態方面,Unreal的引擎可以將整個流程進行集成,從而大大縮短HMI的設計代周期。
3、Cocos HMI 智能座艙解決方案,驅動3D人機交互新未來
你對駕艙的HMI的期待是是什么?3D化、交互、全場景的聯動還是多模態的輸入?Cocos CEO林順表示,以上訴求都可以歸結為三個字:游戲化。下一代的HMI將會是一個開放世界,是一個一鏡到底的體驗,會把所有的設備串聯起來,并根據外部的環境做更強的車內感知。
Cocos 引擎作為基礎設施,通過 3D 引擎服務于各行各業,為企業和創作者構建數字內容提供工具和解決方案。Cocos 專注于底層需要,聯合上下游的廠商,打磨引擎工具鏈,為企業打造可重復、可標準化、可智能化的生產管線,助力企業進行高效的、風險可控的內容開發,由此鏈接產業生態。Cocos CEO林順表示,就汽車行業而言,Cocos將幫助大家下探到更低的設備平臺,做中、高、低平臺的覆蓋,為之提供更多成熟的車機解決方案。

林 順 | Cocos CEO
此外,Cocos CEO林順從怎么選游戲引擎、什么情況下游戲引擎更有優勢、Cocos有哪些解決方案三個方面,展開分享了Cocos對智能化發展趨勢下,HMI開發的思考。并提出實現在客戶的車機上跑得更流暢的最終目標。
4、Unity打造智能座艙高品質3D車載娛樂系統
隨著汽車L2-L5不斷發展成熟,汽車座艙已經由機械式發展到智能化階段,智能座艙也逐漸往第三空間演變,未來智能座艙的功能會不斷豐富,滲透率也會持續提升。未來的造車關鍵點將逐漸的從駕駛體驗向出行體驗轉變,智能座艙或成汽車智能化趨勢下最先迎來的快速發展方向之一。

肖蓓蓓 | Unity中國副總裁
“第三空間”真的能夠實現嗎?Unity中國副總裁肖蓓蓓坦言,芯片行業在快速發展,車載芯片的算力得到了巨大提升,使得靠一顆SOC系統級的芯片可以運行多個操作系統,同時驅動多個顯示屏的融合交互,一芯多屏將成為現實。當實現L4以上自動駕駛后,汽車就像配置了一個超級計算機,用戶最終會在這里實現第三空間沉浸式的體驗。
此外,Unity中國副總裁肖蓓蓓補充到,除了芯片,智能座艙另外一個核心構成的主要因素是軟件。隨著軟件在汽車的應用逐步形成了趨勢,接下來軟件定義汽車就會成為車主在購車上另外一個新的核心競爭力。從而打破車市一次性購成的消費模式,形成購成消費+持續軟件+應用服務的新溢價模式,對車的價值做到完全的重新分配。
5、KANZI——次世代HMI開發利器
過去一年,汽車的未來是軟件定義汽車的預言進一步得到驗證。但中科創達Kanzi設計中心技術生態總監王宇洋提出,今年需要稍微修正這個觀點,汽車的未來應該是軟件的差異化。對于開發團隊和最終用戶而言HMI的復雜性正在上升。我們的目標是幫助汽車制造商,并最終為消費者簡化所有復雜的使用。
Kanzi作為一款面向汽車行業的3D HMI開發工具,于2017年被中科創達收購。中科創達Kanzi設計中心技術生態總監王宇洋表示,我們可以提供UI、UE設計;品牌設計、Kanzi3D HMI開發、CG及元宇宙相關的服務;并能夠提供ADAS、APA等3D HMI解決方案。像Kanzi1這樣的HMI創作工具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能發揮作用,將需求、設計和工程結合起來,創造功能價值。

王宇洋 | 中科創達軟件股份有限公司,Kanzi設計中心技術生態總監
此外, 相較于之前的Kanzi版本Kanzi1有一些新特性。首先Kanzi1優化了渲染管線,支持線性顏色空間;其次與安卓深度集成,KanziUI為安卓用戶界面提供了豐富的圖形和高級可視化功能,允許開發人員完全自定義UI外觀;最后是全新的商業模式,免費提供量產插件。
6、Qt 6: 快捷智能地打造下一代數字座艙HMI
作為頂尖的全球軟件公司,Qt公司近期更名為Qt集團。關于軟件定義汽車,Qt有著自己的獨特看法。
Qt Group中國解決方案技術總監楊翔宇認為,通過軟件可以全新的定義車輛的身份和品牌,通過軟件的UI定義智能座艙的用戶體驗;可以實現智能座艙與移動設備,使安卓、IOS達到信息互聯。Qt發展至今已有30年的時間,比較多的用戶還停留在Qt5,新用戶可以直接看Qt6,它是面向開發的設計工具,可以直接生成代碼甚至可以切換模式,還提供了一系列插件。功能包括資產導入、數據模擬測試、團隊協作等。

楊翔宇 | Qt Group中國解決方案技術總監
本月,Qt將發布下一個長周期支持版本Qt6.5,可以支持中控、儀表、副駕駛屏、車頂屏、智能鑰匙等整個智能座艙解決方案也可以支持手安卓、iOS等手機APP。
7、如何最大化發揮用戶體驗在智能座艙HMI設計中的作用

張惠博士 | 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 智能空間高級主任
什么是用戶體驗?唐納德·諾曼提出用戶在使用一個產品前還使用中以及使用后整個全過程,包括情感、信仰、喜好、生理、心理反應、成就各方面即為用戶體驗。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智能空間高級主任張惠博士認為,最大化的發揮用戶體驗在智能座艙設計中的作用是提升整個智能座艙產品競爭力和銷量的突破點。
怎么去進行用戶研究,張惠博士從數據綜合分析、可用性分析、學習性差異分析、AB測試等方面展開了講解;并分享了紅旗在用戶體驗中的實踐體會。
最后張惠博士表示,一汽將堅持與美妙同行、與美妙相伴,HMI團隊也將繼續探索和實踐用戶體驗;為用戶打造有溫度、有情感、有智慧的人機交互體驗。
8、AR HUD – Redefining Automotive HMI
隨著智能駕艙的出現,越來越多的工具和信息被添加到駕駛體驗中。這些功能雖然強大且實用,但還有一個致命的缺陷,信息和系統會分散駕駛員的注意力。對此,行業都在積極探索應對方案。
Raythink銳思華創市場專家姜叡石坦言,AR HUD將會是智能汽車領域里最重要的HMI特色,AR HUD是汽車HMI的入口點,增強了真實世界的導航系統,為擋風玻璃帶來了真實的AR技術,并將導航、儀表、娛樂和道路通信集成在一起,實現虛擬參考指南在前擋風玻璃上的實時動態顯示,為完全自主駕駛的全面升級打下基礎;以限制分心的方式向駕駛員提供重要信息。隨著AR HUD技術和性能的不斷提高,將來會大規模的被采用。
姜叡石 | Raythink銳思華創市場專家
但當前,要實現真正的AR HUD還需要至少三項關鍵技術:首先需要更大的視場角和長的虛像距離,獲得更好的用戶體驗;還需要光學設計和PGU的專業知識,確保穩定的圖像呈現。最后還需要一個強大的軟件平臺,對各種輸入執行實時的數據融合。
9、中國汽車智能座艙創新對歐洲市場的影響
Screens GmbH主營車載信息娛樂系統數據庫業務,對全球近百家知名汽車的產品智能操控系統進行全方位的數據跟蹤、整合與分析。Screens GmbH產品戰略總監Sylvester G?ttlicher表示,目前,Screens GmbH在全球已經有9000家實際用戶、同400多家客戶展開合作,其中包含梅賽德斯-奔馳、寶馬、大眾、通用、本田、日產、豐田、吉利、小鵬等頭部車企,這些客戶中,61%來自歐洲市場,20%來自亞洲,17%來自美國。
通過數據,Sylvester G?ttlicher表示,各家企業依然關注本國市場的行情,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市場的用戶90%以上都在關注中國市場的車型。另外,Sylvester G?ttlicher從中國和歐美之間最大的不同、中國智能座艙的創新、中國企業是否應該將智能座艙領域的創新帶到歐洲市場三個方面分享了中國汽車智能座艙發展。

Sylvester G?ttlicher I Screens GmbH,產品戰略總監
當前,各個市場依然關切自己本國的市場,但每個市場也在不同程度上增加了對其他市場的關心程度。企業想要走向不同的市場還應該加強對不同市場中政策、文化、用戶習慣的觀察。
10、多模交互對HMI設計的影響
近期,多模交互成為提升用戶體驗的重要手段。人類對于信息的收集主要有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這五種方式,視覺占比達78%;聽覺11%;觸覺和嗅覺、味覺是相對比較少的。長城汽車智能平臺開發中心智能座艙UED總監宋雪梅提出,視覺、聽覺和觸覺是當下主要的信息傳遞方式,多模交互是對于注意力整體的重新分配。

宋雪梅 | 長城汽車智能平臺開發中心智能座艙UED總監
為了降低用戶的信息獲取成本,長城汽車借助感應模組、屏幕,和更貼近人能接收到的報警訊號等,幫助用戶在不可識別的范圍內,進行識別和檢索;在了解用戶需求后為之提供所需服務,對此,長城搭建諸多平臺,基于用戶體驗帶給用戶需要的主動服務,包括智能座艙、智能駕駛和長城森林生態等。
隨著智能化的不斷進步,長城汽車智能平臺開發中心智能座艙UED總監宋雪梅表示,重塑機器和人的過程中,多模一定是一把很重要的鑰匙。期待與更多伙伴共創,讓人機自然交流更快速實現。
11、”五感”自然交互的開發與探索
眾所周知,目前人機交互的發展方向正從傳統的視覺、語音交互走向五感自然交互階段。從市場發展方向來看,蓋茨電子銷售總監高瑋鍵認為,未來人機交互的發展趨勢有三:一是功能上從復雜向簡單進化,從抽象向具體演變;其次信息的接收方式上,從傳統被動式的交互向主動交互進化;三是從傳統的人類適應機器向機器適應人轉化;從指令變化的方式來看,從被動式接收進化到人與人之間的順暢交流。

高瑋鍵 | 蓋茨電子銷售總監
蓋茨電子聚焦五部分的行業痛點,致力于打造五感自然交互的理想模型,達到機器擬人化的最終愿景,即實現人與車的情感連接。蓋茨電子將從研發、生態運維、C端銷售、增值服務方面為主機廠客戶、tier1客戶以及未來的運營平臺提供更多共創平臺,為車廠品牌提供向上支持和增值服務。
12、東風在智能座艙領域的實踐與思考
2021年中國用車智能座艙滲透率已超過50%,據預測2025年滲透率將提升至80%,智能座艙滲透率正快速提升;同時,智能座艙作為面向用戶服務的主要窗口,產品體驗極大影響用戶購車意愿;智能座艙還可與“人-車-生活”產生直聯,其服務運營將成為車企新的收入增長點,成為后市場價值挖據的甚本前提。
2022年10月汽車標委會發布《智能座艙標準化研究報告》,認為智能座艙產品直接關系用戶體驗,已成為汽車產品競爭優勝的關鍵因素之一。對此,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技術中心智能座艙系統開發主任工程師張華桑提出,座艙交互能力成為了決定駕乘人員智能化體驗的關鍵因素。東風汽車從觸屏交互、以駕駛任務為中心的交互、多模態主動交互三個方面進行了實踐與探索,不斷向終端用戶提供智能服務。

張華桑 | 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技術中心智能座艙系統開發主任工程師
目前,東風汽車的場景定義能力、感知交互能力以及車聯網的能力已經與CSAE的分級座艙標準的三個技術分支契合上;未來,將繼續在智能座艙的能力鐵三角上進行深耕,為用戶提供更好的智能座艙、人機交互體驗。
13、人機共駕時代的交互新趨勢
從蒸汽汽車到內燃機汽車,再到現在流行的混動和純電動汽車,汽車的驅動能源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與此同時,汽車與人的交互方式也在不斷演進中。汽車人機交互設計將在“人車系統”范疇的基礎上,發展成為未來人類與智能體和諧共存的代表性設計。
雄獅汽車科技有限公司 HMI設計負責人譚學潮認為,實現人機共駕有三個問題需要解決,包括信息感知層面的人機交互、規劃決策層面的人機協同、規劃后執行層面的協同共駕。
隨著駕駛等級的提升,技術的發展,人的交互方式發生了變化。設計以人為本。人類對自身和事物的認識已不再是一種“自然的”概念,而很大程度取決于“技術延伸”,即通過技術讓人類在身體、認知和思想層面達到更好層次。每一種技術都是人類身體和感官的延伸并超越了人類的身體和心理的限制,從而得到自由愉悅感和美感享受。從這個角度來說,智能與網聯技術背景下的人車交互包含了人類移動情境下的一種身體超越,其未來具有巨大的潛力。

譚學潮 | 雄獅汽車科技有限公司 HMI設計負責人
至此,2023第三屆中國汽車人機交互創新大會圓滿落幕。蓋世汽車始終聚焦行業前沿動態,助力中國汽車產業轉型、促進生態圈協同發展。得益于汽車行業新技術涌現、迸發的大窗口期,2023年,蓋世汽車規劃了約45場峰會和論壇,涵蓋技術、模式、產業鏈重塑等多方面,歡迎更多的伙伴參與到行業發展的大浪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