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東西(公眾號:zhidxcom)
作者 | 李水青
編輯 | 心緣

智東西4月8日杭州報道,今日,在由中國人工智能學會主辦的人工智能大模型技術高峰論壇上,華為云AI領域首席科學家、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田奇出席現場,對華為盤古系列大模型的研發與應用落地情況進行了分享。

在論壇上,田奇談道,華為在2021年就立項盤古大模型,目前在CV大模型、NLP大模型、科學計算大模型等領域都有技術和落地案例。他提出了一種將大模型像自動駕駛一樣劃分為“L0~L2”不同階段的方式,并稱大模型已成為應對AI應用碎片化的一種方式,將導致市場向大公司集中,產業規則及格局也可能隨之改變。

華為盤古大模型新進展,華為云AI首席科學家7000字演講精華

在備受行業關注的NLP大模型方面,田奇談及了盤古NLP大模型目前覆蓋的智能文檔檢索、智能ERP、小語種大模型等落地領域,比如2022年剛交付了一個阿拉伯語的千億參數大模型。

一、大模型成確定趨勢,分L0~L2三個層級

AI正加速進入千行百業,田奇公布了一組數據:華為云過去幾年的AI項目已超100個,其中30%已滲入核心生產系統,助客戶盈利能力平均提升10%。現在隨著AI迎來一波新浪潮,AI的滲透速度會大大增快。

田奇稱,華為云在2020年就預判AI發展有以下兩大趨勢:

一是AI會從傳統小模型發展到大模型的趨勢,對應算力需求過去十年里增加了40萬倍。大模型成為應對AI應用碎片化的一種方式,可能收編高度定制化的小模型,導致市場向大公司集中,產業規則集格局也可能改變。

二是AI for Science(AI賦能科研),AI與科學計算交匯。包括傳統的氣象、海洋、農業、地球科學、航空航天等領域開始從偏微分方程的方法拓展到AI方法,在這一領域華為云推出了氣象、藥物分子領域的多個行業大模型。

華為盤古大模型新進展,華為云AI首席科學家7000字演講精華

田奇說,大模型是對各行各業產業賦能的一個重要樞紐,華為把大模型賦能千行百業分成了“L0~L2”三個層級,分別對應基礎通用模型、行業模型和細分場景任務模型。

華為盤古大模型新進展,華為云AI首席科學家7000字演講精華

二、2021年立項盤古大模型,賦能行業分三步走

田奇回顧道,過去幾年,華為主要聚焦打造“盤古”系列的預訓練大模型。大模型誕生分兩個階段:第一是預訓練階段,由海量數據來運行鏈路的通用底座基礎模型。第二是針對下游的千行百業的具體的任務,基于行業數據進行微調。

同時大家也看到大模型為了越用越好,迭代也非常重要,如何實現大模型的增量學習、終身學習、應用全生命周期迭代,非常重要。因此華為布局了第三步:大模型的迭代。

從發展關鍵節點來看,華為于2021年開始立項做盤古大模型;2021年4月發布了盤古NLP大模型、盤古視覺大模型、盤古科學計算大模型;2021年9月,推出用于藥物研發細分場景的大模型;2022年,與能源集團合作發布了盤古礦山大模型、盤古氣象大模型、盤古海浪大模型、盤古金融OCR大模型。

華為盤古大模型新進展,華為云AI首席科學家7000字演講精華

對應到華為大模型賦能千行百業的層次,其基于底層一站式AI開發平臺ModelArts建立了L0基礎大模型、L1行業大模型、L2場景模型多層服務,通過系統化工程賦能行業。

華為盤古大模型新進展,華為云AI首席科學家7000字演講精華

三、CV大模型落地礦山,NLP大模型落地智能文檔檢索等

田奇談道,在過去的2022年,華為盤古大模型主要是AI for Industry(AI賦能產業),希望為煤礦、水泥、電力、金融、農業等行業創造更多產業價值,目前已有多個案例。

如下圖所示,盤古CV大模型目前覆蓋了工業質檢、物流倉庫監控、時尚輔助設計等行業;盤古NLP大模型覆蓋了智能文檔檢索、智能ERP、小語種大模型等領域,比如去年交付了一個阿拉伯語的千億參數大模型;盤古科學計算大模型也用在了氣象預報、海浪預測等方向。

華為盤古大模型新進展,華為云AI首席科學家7000字演講精華

而后,田奇展開講解了幾個相關案例,覆蓋礦山大模型、科學計算大模型、華為氣象大模型等幾個領域。

比如在與能源公司合作的盤古礦山大模型中案例中,礦井現場是一個40米長的采掘機,寬度僅2米左右,傳統相機很難一下子捕捉到全部畫面,只能用圖中的種九宮格視頻畫面。通過5G+AI全景視頻拼接綜采畫面卷,傳輸到地面,地面工作人員將來可以實現地面控制機器進行采礦,實現礦下無人少人安全作業。

盤古礦山大模型還用在了煤礦的主運輸皮帶作業監控。煤礦被采集下來以后,它會通過一個主運輸皮帶,從地下傳輸到地上。按傳統方法是通過工人配合作業,華為提出通過視頻對作業的安全規范進行巡檢,主運場景的異物識別精度達98%,煤礦作業場景動作識別準確率達95%,助井下安全事故減少90%以上;此外大模型還能進行軌道機車缺陷檢測,比如掉鏈、脫落、裂痕等潛在不安全因素,人工檢測成本較高,盤古大模型提供圖像質量的自動評估、小樣本的故障定位與識別等。

華為盤古大模型新進展,華為云AI首席科學家7000字演講精華

結語:大模型掀起AI新浪潮,大廠之戰一觸即發

當下,ChatGPT引發的AI新戰場正在從國外推進到國內,AI大模型成為新的大廠一把手工程,不做大模型的大廠很有可能在新一輪洗牌中掉隊。

隨著百度的對話機器人文心一言、阿里的通義千問紛紛推出,在開放測試中展開激烈對打,作為另一大云廠商的華為云進展情況備受產業關注,答案或許也呼之欲出。

盡管本次田奇沒有透露華為云對話機器人的進展,但從田奇的分享,我們能看到華為對大模型技術的前瞻布局和重視,作為大模型細分場景應用之一的對話機器人,應該也正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