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東西(公眾號:zhidxcom)
作者 | 程茜
編輯 | 心緣
智東西6月29日報道,今天下午,小i機器人發布通用大模型“華藏”大模型,華藏大模型具備文本生成、內容理解、數學推理等數百項通用大模型能力。

小i集團董事局主席兼CEO袁輝稱,現在大模型在全球有三個極其關鍵的挑戰需要解決,就是可控、可定制、可交付,小i機器人發布的大模型就是要解決這三個挑戰,“因為解決這三個核心的難題,所以我們將會迎來真正的中國版的ChatGPT”。
他透露,華藏大模型企業使用的最低算力成本為10萬元。
華藏大模型還公布了發展路線圖,3個月實現模態多樣化,構建華藏生態體系;6個月實現語種全覆蓋,落地國際市場應用;12個月面向全球生態開源。

袁輝談道,華藏大模型要成為中國通用大模型基礎平臺,而不是垂直應用的大模型平臺。
一、數據+技術+生態支撐,實現可控、可定制、可交付
小i華藏大模型的命名有三重含義,袁輝談道,第一重是含藏一切世界,深廣而無窮盡,第二重含義是因為大模型生生不息,華藏代表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第三重是華藏大模型是中國版ChatGPT,未來將成為中華寶藏。
小i機器人高級副總裁杜玉清談道,早在2004年,小i機器人就發布了ChatBot,2008年在智能客服領域實現商業落地,2013年開啟深度學習研究,2016年小i機器人接入城市級應用,2018年小i機器人接入預訓練大模型。
小i機器人基于其在人工智能產業的數十年技術、行業數據積累,實現了華藏大模型的可控、可定制、可交付能力。
在可交付能力上,小i機器人有智能增強、終生學習、私有化、輕量化技術支撐。
可控方面,該公司的生態共創平臺能支撐華藏大模型去構建生態系統,這一平臺會提供API、組件市場、開發代碼等。
靈活可定制能力得益于小i機器人的產品已經在金融、政府、醫療、建筑、文旅等行業實現應用落地,積累了大量行業數據,使得華藏大模型支持模型定制、內容定制、組件定制、場景定制,通過和客戶的私有系統、第三方服務對接,實現更加可定制化的業務場景落地。

二、具備內容生成、邏輯推理、閱讀理解……還能實時搜索找答案
華藏大模型針對部分能力進行了現場展示。
華藏大模型的閱讀理解、文本生成能力演示上,當問到“假設你是一個高中生,寫一篇關于探索陌生世界的作文,題目自擬,不少于800字。”華藏大模型快速生成了一篇高考作文。

在數學能力方面,華藏大模型針對經典的雞兔同籠問題給出了兩種解法,“假設有35個頭,94只腳,應該有幾只兔子、幾只雞”,華藏大模型通過列二元一次方程解出了答案。

當問到能不能換一種方式時,華藏給出了一種更有趣的解法,假設“雞和兔訓練有素”,能聽懂抬腳指令。

還有與社會倫理、法律道德相關的問題,華藏也有自己的見解,演示人員首先詢問華藏是否知道“關于社會倫理的經典難題電車難題”。明確華藏知道這一難題后,演示人員追問“你會如何選擇”。華藏首先表明自己“沒有情感和道德判斷能力”,然后根據兩種不同的倫理觀點對這一難題進行了解答。
?
在文本生成上,華藏也展現了它的作詩能力,它可以生成古詩、英文短詩來表揚一下自己。

還有繞口令,華藏也能知道經典繞口令“打南邊來了個喇嘛”的后文是什么,還能對這段繞口令中的信息進行抽取和理解,如“這個繞口令涉及幾個人,他們分別想換什么”。

還有一些復雜的交互場景,華藏可以快速檢索到“今天,中國移動的股價怎么樣”以及“今天貴州茅臺的股價怎么樣”,并且,它還給出了中國移動在港股的股價信息。

當問到“你是否知道在哪一天中國移動的市值超越了貴州茅臺”,華藏根據問題進行了計算,并給出答案。

華藏大模型的快速迭代和學習能力基于其智能增強的學習機制,可以實現大模型橫向快速迭代。
Linear Framework(LF)機制可以支撐華藏大模型更快速、靈活的實現用戶需求、連接客戶數據、客戶業務系統等。
還有行業落地的場景,如為大學生制定畢業旅游計劃,“我女兒和同學準備去成都旅游,想去看大熊貓,吃好吃的,去一些網紅打卡點,大概三天的時間,你幫我列一個詳細的出行計劃吧”。

華藏大模型給出了成都的簡要介紹,并著重點出了用戶需求中關于大熊貓、好吃的、網紅打卡點。還制定了一個詳細的三天旅行計劃。
當從旅游行業跨到保險行業,讓華藏大模型推薦保險產品時,“他們經常丟三落四,有什么適合的旅游保險推薦嗎”。

華藏大模型給出了不同情況下的旅游保險產品。它還能生成對比表格,讓保險產品的對比更為清晰。

它還能選出一個最適合的保險,并列出詳細的理由,在答案最后還有“立即購買”的鏈接。

結語:AGI奇點尚未到來,國內企業要突破理論框架瓶頸
大型語言模型驅動的“智慧涌現”,正在重塑千行百業,為其帶來更多的發展機遇。與此同時,算力成本高導致交付難、通用大模型無法真正滿足不同行業需求以及倫理道德的問題也讓其商業化落地步伐放緩。華藏大模型基于小i機器人的技術、行業經驗積累,瞄準這三大難題。
對國內企業來說,即便對于大模型研究的起步相比國外較晚,但袁輝認為,現在大模型的發展還不是人工智能奇點時刻,奇點時刻是突破過去60年以來理論框架的時刻。過去的理論框架不足以推動通用人工智能真正出現。對于國內企業來說,只要真正投入研發核心科技,并將國內人工智能產業的體制、數據優勢綜合起來,在后續的時間內就能突破現在人工智能理論框架的瓶頸。
這也是小i機器人將華藏大模型定位為通用大模型基礎平臺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