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OpenAI將獲Ripplewood 10億美元投資
2、Anthropic將獲韓國最大電信公司1億美元投資
3、鴻海首拿英偉達HGX服務器AI芯片基板大單
4、類腦認知智能引擎“智脈”開源
5、傳OPPO、vivo的AI大模型稍晚落地
6、Runway Gen-2更新,可生成18秒視頻
7、微軟開源大模型WizardMath發布 全華班出品
8、微軟更新服務協議:防止用AI服務進行逆向工程
9、首個生成式AI監管文件明日起施行
10、全球首款ChatGPT音箱8月17日首發
11、美國投行Wedbush:AI將繼續領漲科技股
12、印度媒體:OpenAI或在2024年底破產
13、郭明錤:無需擔心OpenAI破產 AI/AIGC趨勢明確
14、新華社AI大模型體驗報告:訊飛星火位列榜首
15、科大訊飛將于8月15日發布訊飛星火2.0
16、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減持1.73%股份
17、科大訊飛上半年營收78.42億元 同比下降2.26%
18、云從AI鼠標眾尋V1 PRO發售 內置從容大模型
19、云從上半年營收1.64億元 大模型投入3900萬元
20、燈塔AI大模型票房預測正式上線
21、我國首次將AI技術規模化用于輸電線路發熱檢測
22、日本將敦促企業公開生成式AI數據類型
23、德勤日本將用AI審查企業財務信息
24、新西蘭超市用AI做出有毒飲料和三明治
1、OpenAI將獲Ripplewood 10億美元投資
今日,美國知名投資公司Ripplewood宣布計劃向OpenAI投資10億美元。
Ripplewood成立于1995年,由美國投資銀行家Timothy C. Collins創辦,其目前仍持有15%的股份。2000年后,Ripplewood和Blackrock、Nathaniel Rothschild及美國銀行等投資企業一起擴大了其在歐洲和東南亞的投資。
Ripplewood計劃推出由AI驅動的投資機會業務,為私人投資者提供一種新的、用戶友好的、成本效益高的投資形式,以優化投資者的投資組合。如果成功參投OpenAI,該業務預計將于2023年底推出。Ripplewood認為,這種新的投資形式有可能徹底改變私人投資者的投資方式。
2、Anthropic將獲韓國最大電信公司1億美元投資
據路透社報道,韓國最大的電信公司SK Telecom周日表示,將向美國AI公司Anthropic投資1億美元,以加強其電信驅動的AI業務。
Anthropic是OpenAI的競品公司,曾于今年5月從谷歌、Spark Capital等企業獲得4.5億美元投資。SK Telecom也曾在5月進行了一筆小規模投資。該公司于周日稱,兩家公司計劃聯合開發面向全球電信的多語言LLM(大語言模型),并建立一個AI平臺。
3、鴻海首拿英偉達HGX服務器AI芯片基板大單
據臺灣經濟日報報道,鴻海集團首度拿下英偉達HGX服務器AI芯片基板大單,供貨比重超過五成。此前,鴻海已獲得英偉達另一款DGX服務器AI芯片基板訂單。業界認為,鴻海已躍居全球AI芯片龍頭英偉達的芯片基板最大供應商,再加上iPhone 15系列新機即將發布、電動車第4季開始出貨,鴻海下半年三箭齊發,業績或將大爆發。
4、類腦認知智能引擎“智脈”開源
據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官方公眾號8月14日發文,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類腦認知智能實驗室在團隊負責人曾毅研究員的帶領下,歷時10年,打造全脈沖神經網絡的類腦認知智能引擎BrainCog,中文名“智脈”,并進行全面開源開放。相關文章于2023年8月11日作為Cell出版社旗下Patterns期刊封面文章發表。
類腦認知智能引擎“智脈”作為致力于通用人工智能研發的類腦全脈沖神經網絡人工智能平臺,自2022年7月19日發布以來已滿一年,獲得了國內外眾多科研機構、高校和企業的廣泛關注。
類腦認知智能引擎“智脈”主頁:
//www.brain-cog.network/
論文地址:
//www.cell.com/patterns/fulltext/S2666-3899(23)00144-7
5、傳OPPO、vivo的AI大模型稍晚落地
微博博主@數碼閑聊站8月12日發微博稱,繼華為鴻蒙4.0接入AI大模型、小米大模型初具規模后,OPPO、vivo也正在做大模型,落地要稍微晚一點,但各家新系統的智能化是一個大方向了。

6、Runway Gen-2更新,可生成18秒視頻
AI視頻生成創企Runway 8月10日宣布,Runway現已對旗下Gen-2視頻生成模型進行更新,支持生成18秒的視頻。該更新首先面向網頁版的用戶開放,之后很快會上線iOS端。
7、微軟開源大模型WizardMath發布 全華班出品
據量子位報道,微軟于8月11日公布其最新開源大模型WizardMath。經過GSM8k數據集測試,在參數只有700億,遠不及后三者的情況下,WizardMath數學能力直接擊敗了ChatGPT、Claude Instant 1、PaLM 2-540B等一眾大模型。目前,其相關代碼、復現方式及論文都已開源或上線,于GitHub上已攬獲4.8k標星。
作者開發了一種新的方法Evol Instruction,利用AI來代替人類自動生成涵蓋各種難度級別開放域指令,然后利用該方法生成很多數學領域相關的指令,以此對羊駝大模型進行微調,得到了WizardMath。
以此類推,作者還在羊駝之上得到了專攻代碼能力的WizardCoder,效果超越Claude和Bard。
論文共9位作者,均為華人。通訊作者為姜大昕,微軟全球合伙人、副總裁、前微軟亞洲研究院首席科學家,在微軟工作16年有余、曾作為微軟必應搜索引擎和Cortana智能助手自然語言理解負責人,日前已被曝離職投身大模型創業。
項目主頁:
//github.com/nlpxucan/WizardLM/tree/main/WizardMath
論文地址:
//arxiv.org/abs/2304.12244(WizardLM)
//arxiv.org/abs/2306.08568(WizardCoder)

8、微軟更新服務協議:防止用AI服務進行逆向工程
據IT之家8月13日報道,微軟最近悄悄更新了其官方服務協議,新規則于9月30日生效,有多項新增內容和變化。協議中“你的內容”的定義已擴展為包括“你使用我們的AI服務所生成的內容”。“行為準則”部分現在包含有關AI服務使用的信息。協議最大的變化是關于使用微軟AI服務的新部分,涉及使用其Bing Chat聊天功能以及Windows Copilot和Microsoft 365 Copilot服務,具體包括:
1、逆向工程,不得使用AI服務來發現模型、算法和系統的任何底層組件;2、提取數據,除非明確允許,否則不得使用網絡抓取、網絡收集或網絡數據提取方法從AI服務中提取數據;3、AI服務數據的使用限制,不得使用AI服務或AI服務中的數據來創建、訓練或改進(直接或間接)任何其他AI服務;4、使用你的內容,作為提供AI服務的一部分,微軟將處理和存儲你對服務的輸入以及服務的輸出,以監控和防止濫用或有害的服務使用或輸出;5、第三方索賠,你全權負責根據適用法律回應有關你使用AI服務的任何第三方索賠(包括但不限于版權侵權或與你使用AI服務期間內容輸出相關的其他索賠)。
9、首個生成式AI監管文件明日起施行
國家網信辦等七部門聯合公布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管理暫行辦法》即將自2023年8月15日起施行,這是我國首個針對生成式AI產業的規范性政策。
該政策提出了促進生成式AI技術發展的具體措施,明確了訓練數據處理活動和數據標注等要求;規定了生成式AI服務規范,明確生成式AI服務提供者應當采取有效措施防范未成年人用戶過度依賴或者沉迷生成式AI服務,并對生成內容進行標識等。此外,該政策還規定了安全評估、算法備案、投訴舉報等制度,明確了法律責任。
10、全球首款ChatGPT音箱8月17日首發
據移動互聯網公司智度股份微信公眾號8月11日發布視頻,全球首款ChatGPT音箱將由VIFA于8月17日全球首發。據其此前介紹,ChatMini內置ChatGPT和百度文心一言雙AI,能聯系上下文理解意圖和生成更準確的答案;可根據輸入語音內容自動生成文本風格和內容,包括撰寫詩歌、歌詞、代碼、文章等等;同時具有更豐富的情感表達,擁有自己的人格特征,能給用戶帶來更加真實和親近的體驗。
11、美國投行Wedbush:AI將繼續領漲科技股
據外媒報道,美國投行Wedbush Securities稱,雖然大盤指數持續震蕩,但科技股的任何回調都可能是短暫的,AI可能會引領股市走高。
分析師Dan Ives稱,科技股將在年底前再上漲12%至15%。他認為在微軟、亞馬遜和谷歌等公司的企業云支出和超大規模項目的助推下,科技股將迎來新一輪牛市。
12、印度媒體:OpenAI或在2024年底破產
據印度媒體Analytics India Magazine 8月10日報道,ChatGPT每天的運營成本為70萬美元,自開發ChatGPT以來,OpenAI 5月份虧損翻番,達到5.4億美元。Analytics India Magazine推斷,如果OpenAI不能很快獲得更多資金,該公司可能不得不在2024年底之前申請破產,以獲得更多將于今年第二季度推出的NVIDIA GPU用于訓練其模型。
微軟對OpenAI的100億美元投資可能使OpenAI目前能夠維持運營。但另一方面,OpenAI預計2023年年收入將達到2億美元,并預計在 2024年達到10億美元,這似乎不太可能,因為虧損只會越來越大。OpenAI付費版產品的財務數據依然模糊。此外,ChatGPT用戶數正進一步下降。據SimilarWeb數據,與6月份的17億用戶相比,7月份其用戶數量為15億,環比下降12%。OpenAI認為用戶數量下降只是因為人們開始使用API來構建自己的產品。

13、郭明錤:無需擔心OpenAI破產 AI/AIGC趨勢明確
8月14日,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在其社交媒體X上表示,不用去擔心“媒體報道OpenAI可能破產”,并稱“AI/AIGC已是明確的趨勢,但產業的變化將會創造新贏家與輸家”。
郭明錤認為,值得注意的是當AI/AIGC無法創造可持續獲利的商業模式時,產業對AI/AIGC的投資可能會放緩,而其中一個觀察指標則是微軟未來兩個季度對AI/AIGC的資本支出展望及相關業務的獲利狀況。

14、新華社AI大模型體驗報告:訊飛星火位列榜首
新華社研究院中國企業發展研究中心于8月12日發布了《人工智能大模型體驗報告2.0》,對國內主流科技企業的大模型產品現狀、優勢、特點等進行了研究。其中,訊飛星火以總分1013分位列本次測評榜首。
本次報告測評的產品包括360智腦、百度文心一言、瀾舟Mchat、訊飛星火、昆侖天工、阿里通義千文、商湯商量及智譜ChatGLM共8種大模型,根據基礎能力、智商能力、情商能力及工具提取四個維度計算總分。

報告指出,與2023年6月相比,國產大模型產品已具有顯著進步;但與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類相比,大模型在智商、情商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程度差距。具體來看,訊飛星火在工具提效方面優勢明顯,百度文心一言基礎能力仍處領軍水準,商湯商量則在情商方面表現優秀,智譜ChatGLM整體表現優秀。
15、科大訊飛將于8月15日發布訊飛星火2.0
科大訊飛將于8月15日發布“訊飛星火認知大模型V2.0”。發布會將圍繞本次重大版本升級對應的代碼能力和多模態能力重大突破展開,主題為“解放生產力、釋放想象力”。此外,星火認知大模型在教育、辦公等領域進一步的商業落地成果——星火語伴2.0、星火教師助手以及AI學習機“AI創意畫板”和“AI編程”等新功能亦將同步發布。
16、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減持1.73%股份
根據科大訊飛公告,公司董事長劉慶峰于2023年8月14日通過深圳證券交易所大宗交易系統賣出公司股份3995.61萬股,占總股本比例1.73%。
2021年7月,為鞏固公司控制權,滿足公司業務快速發展所帶來的營運資金需求,增強公司抗風險能力,劉慶峰通過質押融資等方式借款籌集資金23.5億元,用于認購公司非公開發行股份。上述債務已到期,為此,劉慶峰需要減持股份用于償還上述借款本金。
17、科大訊飛上半年營收78.42億元 同比下降2.26%
科大訊飛于8月11日晚間發布了2023年半年報。財報顯示,該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78.42億元,同比下降2.26%,歸母凈利潤為7357萬元,同比下降73.54%。
訊飛星火認知大模型發布后,科大訊飛開發者數量在兩個月內增加了85萬家;學習機GMV(商品交易總額)分別同比增長136%和217%,訊飛AI硬件(AI學習、AI辦公、AI健康)在“618”期間銷售額同比增長125%。或受此影響,科大訊飛教育產品及服務業務營收22.85億元,同比增長3.63%。
18、云從AI鼠標眾尋V1 PRO發售 內置從容大模型
云從科技子公司眾數信科近日推出眾尋AI鼠標CD Mouse V1 PRO,內置從容大模型、語音識別、機器翻譯、自然語言理解等AI技術,可提供一鍵生成PPT、寫作助手、語音檢索、個人知識存儲等功能。據稱,這是國內首個支持企業定制化的AI大模型鼠標,支持企業根據自身應用,進行個性化定制。
19、云從上半年營收1.64億元 大模型投入3900萬元
云從科技于8月11日晚間發布了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半年度業績報告。財報顯示,該公司在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收1.64億元,同比下降58.16%;凈虧損3.04億元,去年同期虧損3.25億元。
云從科技今年上半年處于研發費用投入超過營業收入的狀態。財報透露,其在研大模型項目投入金額3900萬元,自稱其幾十億參數的模型能力與ChatGPT-3.5能力相當。
對于營收大幅下滑的原因,該公司認為是報告期內公司的交付進度雖然已逐漸恢復正常,但受限于2022年公司新增訂單數量未達預期造成訂單儲備不足,進而影響了公司的業績。
20、燈塔AI大模型票房預測正式上線
燈塔電影實驗室8月11日宣布上線基于大模型的燈塔票房預測產品,同時會將產品算法開源,邀請行業最好的算法專家共同完善和迭代其產品。燈塔技術團隊已經開始利用AI大模型來完成自我深度學習,不斷完善,通過這種新技術手段提升票房預測的準確度。
21、我國首次將AI技術規模化用于輸電線路發熱檢測
據科技日報8月14日報道,由國網電力空間技術有限公司聯合華北電力大學等單位研發的輸電線路紅外缺陷智能識別系統,近日在我國主要超特高壓線路運維方面實現產業化應用。這是國內首次將AI技術規模化應用于輸電線路發熱檢測。
此次技術攻關團隊結合業務場景,采用“最小化標注+階梯式學習+干擾點屏蔽”的技術路線,實現了紅外缺陷隱患的智能識別,模型識別準確率達90%以上。以240基桿塔的紅外視頻為例,傳統人工數據復核需要5個小時,現在采用該系統,從上傳視頻到完成分析只需要2個小時,且過程中無需人工干預。
22、日本將敦促企業公開生成式AI數據類型
財聯社8月12日電,據日經新聞,日本將敦促企業公開用于訓練生成式AI程序的數據類型;日本政府希望在今年晚些時候最終確定的指導方針能夠消除與AI相關的偏見和其他濫用行為。
23、德勤日本將用AI審查企業財務信息
據日經中文網8月14日報道,德勤日本最早將于9月正式開始利用AI審查企業的財務信息。通過讓AI學習過去存在錯誤及不當行為的企業財務報告,找出審計對象企業的違規風險。
24、新西蘭超市用AI做出有毒飲料和三明治
據《衛報》8月10日報道,新西蘭連鎖超市Pak ‘n’ Save嘗試用AI生成膳食計劃,結果其創建的應用程序被發現會提供一些奇怪的推薦,比如將一種會產生致命氯氣的被稱為“芳香水混合物”的配方推薦成“解渴、提神醒腦的完美非酒精飲料”。新西蘭政治評論員Liam Hehir發推文分享了這個“食譜”,并推動其他新西蘭人進行實驗以及將他們的結果分享到社交媒體上。其他推薦還有漂白劑“清新口氣”無酒精雞尾酒、螞蟻毒藥和膠水三明治、“漂白劑驚喜大米”和“甲醇幸福”——一種松節油味的法國吐司。在附在膳食計劃上的警告通知中,Pak ‘n’ Save警告說,食譜“未經人類審核”,不保證“任何食譜都是完整或均衡的膳食,或適合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