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東西(公眾號:zhidxcom)
作者 | 程茜
編輯 | 心緣

智東西8月22日報道,今天,IBM召開企業級AI平臺watsonx的中國發布會。早在今年5月,IBM就已經官宣了這一企業級AI平臺的進程,7月其產品開始陸續上市,并且預計今年年底會投入到客戶的產品中。

IBM watsonx包含企業級AI與數據平臺watsonx.ai、湖倉一體的數據存儲方案watsonx.data以及AI治理工具包watsonx.governance。

其中,watsonx.ai可以訓練、驗證、調優和部署AI模型,watsonx.data大規模擴展AI工作負載,適用于企業內外的所有數據,watsonx.governance實現負責任、透明和可解釋的數據和AI工具流。

這一命名的由來是,“watson”是IBM創始人的名字,“x”代表未知的可能。

IBM推企業級AI平臺!劍指企業級AI應用三大挑戰

IBM大中華區首席技術官、研發中心總經理謝東談道,在生成式AI時代,IBM的角色就是幫助企業建立AI的基礎能力,圍繞新一代生成式AI建立起應用,watsonx就是一個平臺,讓用戶建立能基礎能力,基于此,企業可以一步步將越來越多的AI能力用到自己的企業中。

此外,IBM Consulting(咨詢)大中華區總裁陳科典還提到,生成式AI率先落地的領域包括AI業務咨詢能力中的業務策略、管理變革、數據治理,人力資源、客戶關懷等AI嵌入運營場景,以及應用開發、部署與運維等AI技術服務能力。

一、企業應用AI面臨三大挑戰

IBM大中華區董事長、總經理陳旭東認為,ChatGPT的成功證明了大型語言模型是通向AI未來的道路。

AI產業在數據、算力、模型方面不斷積累下,現在達到了爆發,也意味著AI從量變到質變的時刻到來。

今年5月,IBM發布了企業級AI平臺watsonx,7月開始在各個板塊上市,預計年底陸續投入到客戶的產品中。

陳旭東談道,IBM能快速推出企業級AI平臺的原因是,首先有市場,因為眾多企業的CEO都認為應該將AI轉化成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再加上IBM的技術積累。

他基于IBM商業研究院對30多個國家、3000多名CEO的調查數據,其中四分之三的CEO認為AI的部署和應用能為企業帶來很大的競爭力。不過,其中還有61%的CEO會對AI數據來源表示擔憂。

這也表明了企業應用AI過程的三個挑戰,分別是技術、技能學習和文化。首先是企業如何收集、整理、利用數據,其次是企業需要提升在AI相關知識、技能方面的學習,最后是面對大機遇,企業的發展需要相應的文化匹配。

因此,陳旭東稱,企業應用AI,首先需要企業有自己的數據,第二,要滿足企業的需求,第三,根據數據來調教出適合企業的解決方案。

計算機從誕生初期就被廣泛關注,IBM也一直在探索AI。上世紀五六十年代,IBM第一臺商用科學計算機IBM701戰勝了西洋跳棋大師,這是通過算法教計算機下跳棋,上世紀九十年代,計算機深藍戰勝了國際象棋大師,這一階段是基于規則去學習,2011年的人機知識大賽《危險邊緣》中,AI戰勝了人類選手,此時AI開始掌握人類的知識,理解人類的自然語言。2019年,AI可以和人類進行辯論,AI不僅能了解跨行業知識還能進行推理,去理解上下文之間的關聯。到2023年,IBM推出了生成式AI平臺watsonx。

IBM推企業級AI平臺!劍指企業級AI應用三大挑戰

目前,IBM watsonx已經為2023年溫網賽事進行了解說,IBM還為2024高爾夫大師賽提供了基于生成式AI能力的球評與逐洞球員預測。

陳科典提到,2022年溫網賽事中,球迷平均預測七屆冠軍會獲勝,Watson預測網球小將獲勝,最后結果表明Watson預測成功。現在2023年,watsonx也參與了賽事預測,同樣預測成功。

據了解,IBM watsonx抓取了大量的數據,其中有70萬個比賽數據點,包括整個比賽中的發球方向、回球類型、回球次數和落點等,以及1億條媒體報道,綜合完成對賽事的預測分析。

IBM推企業級AI平臺!劍指企業級AI應用三大挑戰

二、“AI+”時代,企業要先建立AI基礎能力

生成式AI已經在各行各業有不同的應用體驗,對于企業而言,企業要將AI的能力用到數據上,結合自己的業務場景來做,給用戶提供額外的價值。

在這一過程中,企業需要考慮用哪個模型、用什么樣的工具開發應用、如何部署等,這些都是其面臨的挑戰。

IBM大中華區首席技術官、研發中心總經理謝東談道,在生成式AI中,基礎模型是最關鍵的概念,它也使得企業加速和擴展生成式AI成為可能。

IBM推企業級AI平臺!劍指企業級AI應用三大挑戰

首先,以前基于機器學習的算法要對海量數據打標簽,進行深度學習,模型部署后也只能完成特定任務,不具備廣泛應用能力。現在,基礎模型前期不需要打標簽,可以從海量數據中學習,然后在更廣泛的領域中形成多個應用。

其次,基礎模型可以讓企業將工作聚焦在微調和推理之上,意味著企業能更快部署。

第三,企業本身需要解決的問題在變化、知識在更新,基礎模型的能力不斷的進化,能靈活適用于企業的多個用例。

最后,基礎模型的性能更好也會給企業帶來更多的營收。

謝東認為,現在已經從數據為先的“+AI”變為AI為先的“AI+”時代。“+AI”時代的系統構建是以數據為中心,附加上一些AI的能力,“AI+”的新架構指的是,企業已經建立起AI的基礎能力,在此之上,結合企業的數據和業務目標構建起新的目標。

IBM推企業級AI平臺!劍指企業級AI應用三大挑戰

企業級的生成式AI應用,必須具備三個要素,分別是可信度高、適應性強、可擴展。

針對此,IBM發布的企業級AI平臺watsonx包含企業級AI與數據平臺watsonx.ai、湖倉一體的數據存儲方案watsonx.data以及AI治理工具包watsonx.governance。

其中,watsonx.ai可以訓練、驗證、調優和部署AI模型,watsonx.data大規模擴展AI工作負載,適用于企業內外的所有數據,watsonx.governance實現負責任、透明和可解釋的數據和AI工具流。

同時,去年5月,IBM上線了首款AI優化的云原生超級計算機Vela,構建在IBM公有云上。

2018年,IBM宣布收購紅帽,并在全球推出混合云、AI戰略。2023年,IBM大中華區科技事業部總經理、中國區總經理繆可延感嘆道,世界產生了巨大的變化,AI的發展超出了他們的想象。

他補充說,現在,聊天機器人ChatGPT可以為用戶提供很多出行的建議,不過目前的技術不能達到完美的效果,數據準確性、有效性、安全性還存在問題。

那么,在生成式AI時代,IBM可以給企業提供什么樣的價值?IBM watsonx平臺的底層就是IBM的基礎架構,基礎架構之上是混合云平臺,watsonx就是這之上的數據平臺,為企業客戶提供數字員工、IT自動化等AI應用。

IBM推企業級AI平臺!劍指企業級AI應用三大挑戰

在IBM擅長的咨詢領域,其AI專家也能為企業轉型提供服務,再加上系統集成、軟件以及SaaS合作伙伴的生態圈構建。這些正是IBM現在推出watsonx的綜合原因。

三、基礎設施到產業應用,IBM為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

在AI構建的基礎設施方面,存力和算力同等重要。

IBM大中華區存儲業務總經理侯淼提到,在AI時代,80-90%的數據是非結構化數據,很難進行管理、處理,并且有90%的企業發現數據管理會限制AI擴展。

百度智能云云存儲部、數據庫部總經理于淼稱,數據的存儲規劃和使用,AI時代對存儲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企業需要對存儲進行規劃和使用,不能讓昂貴的GPU閑著,一定要把數據快速送到GPU的顯存里。

同時,AIGC時代數據產生的速度會更快,這對存儲系統的可擴展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并且長周期的大模型訓練要求存儲系統既要高性能,還要穩定輸出。數據從產生、被訓練、大模型生成、分發到實際應用,這些環節中數據流轉的效率、便捷性也很關鍵。

在這一背景下,IBM提供了高擴展的AI存力平臺引擎IBM Storage Scale,這也是英偉達DGX SuperPOD第一個存儲合作伙伴。同時,IBM SSS 3500還可以提供單模塊16PB容量,125GB/秒文件訪問帶寬等。

IBM推企業級AI平臺!劍指企業級AI應用三大挑戰

在算力方面,IBM的LinuxONE采用7nm技術,能實現超低延時,實時和業務結合分析,并且達到7個9的可用性,同時搭載量子安全系統,支持完全開放開源的平臺。

去年10月,LinuxONE已經應用于愛爾眼科,節省了該公司的機房空間、電力消耗,IT運維等成本。

此外,IBM還致力于讓強大的技術實現真正的落地,讓技術產生價值。

企業的數字化轉型中會面臨技術和非技術兩大層面的挑戰,技術方面,生成式AI帶來更多想象空間,但存力、算力、數據都會有諸多挑戰。以數據為例,數據的質量、共享性、開放性要求越來越多,而大部分企業這方面的基礎問題沒有達到成熟的地步。

非技術層面,IBM大中華區客戶成功管理部總經理朱輝談道,數字化轉型是要利用AI能力來打造新的企業,而非利用新的技術來降本增效,如果一開始企業將目標定為后者,就會存在較高的風險,因為最后企業會發現,AI會影響到組織架構、人員管理等,因此,數字化轉型是一把手工程。

因此,在與洲邦科技的合作中,企業基于計算機軟件技術,通過AI助手幫助企業用自然語言自動生成分析圖表,提高決策效率。

IBM與合作伙伴的合作案例中,已經有很多成功落地場景。

如企業級智能決策方案提供商悠樺林,悠樺林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創始人肖芳芳提到,此前,AI落地的環節中,他們需要教育市場。

現在生成式AI的出現,使得AI進入未來可預見階段,她認為,未來生成式AI可能會改變軟件行業的交互模式。

其次,物流供應鏈企業菜鳥科技已經落地了神經網絡驅動的倉儲、機器視覺應用、物流智能客服等。

菜鳥科技首席科學家、菜鳥物流科技部算法總監王子豪認為,現在企業落地AI的挑戰在于,企業有沒有高質量數據、數據有沒有被很好利用、處理數據的時間成本、數據的隱私保護等。

因此,企業需要建立高性能、可擴展的,兼顧安全、成本的分布式數據庫。

在這一過程中,企業領導關注的更多就是如何用AI創造競爭優勢,如何跨業務拓展AI,如何推進可信的AI

結語:混合云+AI戰略,加速企業級AI部署

AI快速從量變到質變最關鍵的幾年,也是IBM布局混合云的關鍵幾年,從財務報表看,IBM的成果斐然。

沒有人提前預料到聊天機器人ChatGPT的爆發,但在發現其潛力后,IBM迅速抓住機遇制定了下一步的戰略,除混合云+AI外,還有合作伙伴戰略, 目前,IBM已經和SAP聯合開發了25個跨行業的解決方案。

同時,IBM也提出了自己對于AI行業未來10年發展的愿景,2024年實現更加完善的AI治理,2025年AI會更節能更經濟,2027年AI在生產環節廣泛應用,2029年可信任可解釋、能推理,2030年及未來將會出現全能型多模態AI。

與此同時,IBM也會在技術、產品、內部文化上推動AI的技術、應用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