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東西(公眾號:aichip001)
作者 | luna
編輯 | Panken

芯東西8月23日報道,在今日舉行的第三屆RISC-V中國峰會上,平頭哥半導體有限公司生態副總裁楊靜發表主題為《讓高性能RISC-V軟硬件全棧技術觸手可得》的演講,并宣布推出平頭哥首個自研RISC-V AI平臺——玄鐵多媒體AI軟硬件融合平臺。

據介紹,玄鐵多媒體AI軟硬件融合平臺通過軟硬件深度協同,較經典方案提升超8成性能,支持運行170余個主流AI模型,有助于推動RISC-V進入高性能AI應用時代。

“集成電路發展歷史表明,指令集架構的成敗在于生態,而生態建設的突破口在于軟硬件的融合創新,這正是RISC-V目前面臨的關鍵挑戰。”楊靜分析了RISC-V的發展路線,并系統地展示高性能RISC-V軟硬件技術成果。

平頭哥玄鐵RISC-V處理器及芯片持續推陳出新,玄鐵RISC-V高性能全棧技術全新亮相,其RISC-V高性能開發板實現廣泛量產,底層軟件及工具棧不斷豐富完善,從處理器IP到芯片平臺、編譯器、工具鏈等軟硬件技術全面升級;玄鐵RISC-V還全面兼容主流操作系統,并深度支持上層應用開發及AI模型等新場景。

一、RISC-V在復雜場景嶄露頭角,生態進入開發者元年

楊靜首先介紹了在過去的兩三年時間里發生一系列RISC-V生態大事記,RISC-V已從僅能支持小生態逐漸進入復雜生態系統。她說,未來的產品中隨著RISC-V全棧能力的提高,更多如Chromebook、數據中心等復雜的應用生態里面已看到RISC-V的身影,RISC-V跨入2GHz高性能應用新時代。

她透露道,平頭哥在今年內置玄鐵高性能RISC-V處理器的開發板陸續量產,底層軟件及工具棧不斷豐富完善,玄鐵RISC-V還全面兼容主流操作系統,讓RISC-V真正成為更多開發者觸手可及的新選項,推動RISC-V生態進入開發者元年。

在楊靜看來,AI是RISC-V超越傳統架構的發力點。在終端的產品中,特別是在高性能產品領域,RISC-V慢慢發揮自己的潛能并在算力要求更高的地方產生新的爆發點,例如隨著AI的變革,RISC-V在中國涌現出許多成功實踐,已成為全球RISC-V技術及市場演進發展的風向標。

目前在中國智能網聯汽車領域,大型企業聯盟正大力發展基于RISC-V的解決方案,RISC-V預計會在車載推理訓練數據中心以及未來的終端里面嶄露頭角。面對復雜生態系統,楊靜說,平頭哥認為軟件會是RISC-V落地的一個關鍵路徑。

平頭哥首個自研RISC-V AI平臺來了!能跑170余個主流AI模型,軟硬件全棧技術率先落地

二、推出首個自研RISC-V AI平臺,軟硬件全棧技術率先落地

在過去兩年多的時間,平頭哥持續引領RISC-V架構首次進入安卓開源生態體系,推動RISC-V正式與全球主流移動操作系統生態接軌。楊靜談道,操作系統是所有應用開發的底座,曳影1520是平頭哥在2022年8月發布的首顆SoC原型芯片,也是龍蜥Linux社區支持的首個RISC-V架構芯片,平頭哥基于曳影1520積累了豐富的移植軟移植軟件的經驗。

平頭哥已基本完成國際及國內主流操作系統與RISC-V的全適配,包括安卓、Debian、Fedora、Gentoo、Ubuntu、龍蜥、統信、openKylin、創維酷開系統、RTT等操作系統。這意味著RISC-V有能力通過云、桌面、終端等不同操作系統承接軟件應用,上層應用開發者0代碼即可順滑實現架構兼容。

平頭哥首個自研RISC-V AI平臺來了!能跑170余個主流AI模型,軟硬件全棧技術率先落地

楊靜宣布,平頭哥正式發布首個自研RISC-V AI平臺——玄鐵多媒體AI軟硬件融合平臺。平臺通過軟硬件深度協同,較經典方案提升超8成性能,支持運行170余個主流AI模型,從處理器IP到芯片平臺、編譯器、工具鏈等軟硬件技術全面升級,并實現RISC-V與Debian、Ubuntu、安卓、OpenKylin、OpenHarmony、龍蜥、酷開WebOS等主流操作系統的深度適配,推動RISC-V持續向2GHz高性能應用演進。

該平臺將RISC-V擴展性的新型Vector、Matrix及第三方硬件進行算力抽象,創新接入OpenCV與CSI-NN等彈性計算庫,深度融合多媒體處理流程,形成面向業務的流水線設計,方便用戶在流水線的不同步驟上進行AI增強優化,為檢測、分類、跟蹤和超分等各類應用提速。

此外,平頭哥憑借玄鐵RISC-V高性能全棧技術,在安卓商業化應用、視頻視覺、數據中心、大屏交互等場景率先廣泛落地。今年3月,阿里平頭哥打造RISC-V首個大屏OS,率先布局智能大屏生態。楊靜說,在大屏交互類產品上,平頭哥曳影1520完成了“打樣”,玄鐵多媒體AI軟硬件融合平臺這套全棧體系也為攻克將來智能電視和智慧大屏所需要的應用技術做好關鍵儲備。

平頭哥首個自研RISC-V AI平臺來了!能跑170余個主流AI模型,軟硬件全棧技術率先落地

三、RISC-V將成為AI時代的原生架構,各行業芯片都值得用RISC-V做一次

更多的公司正加入RISC-V陣營,楊靜認為,這充分說明了RISC-V架構的發展潛力,這對于繁榮RISC-V產業生態大有裨益。她談道,今天的RISC-V已邁入了全棧的復雜生態系統,隨著視頻視覺處理和功耗優化的進一步提升、數據中心的虛擬化應用優化進一步加強,RISC-V將成為AI時代的原生架構。

楊靜說,伴隨著平頭哥的汽車工業領域數字智能化的發展,平頭哥會在數據中心等復雜生態系統里面找到一席之地,成為“一云多芯”基礎設施的底座。

“每一個新生事物都會經歷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過程。”楊靜坦言,RISC-V成長的過程始于替換,平頭哥會和其他的很多架構在性能、成本、面積、功耗等標準上比拼,而RISC-V本身帶著AI原生、靈活可擴展的優勢使其在一切涉及計算的領域都有創新的可能。

平頭哥為全球RISC-V社區所貢獻的高性能全棧技術能夠在多領域實現應用突破。楊靜說,隨著軟硬件生態的逐步成熟、創新的形態推陳出新,各行各業的芯片都值得用RISC-V嘗試重做一次,平頭哥愿與全球合作伙伴一道持續深挖RISC-V技術潛能。

結語:RISC-V生態發展正當時,逢迎AI和汽車兩大機遇

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在今年3月表示,RISC-V是中國CPU領域最受歡迎的架構,成為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的新引擎。而在眾多推進RISC-V的企業中,阿里平頭哥是最早切入、涉足最深的技術團隊,在RISC-V領域上占據上風,儼然成了國內半導體行業的一根“支柱”。

RISC-V架構仍處于高速發展的初期,平頭哥當前在RISC-V領域高度重視AI和汽車,挖掘RISC-V具備成為高端性能架構的潛能,而使技術、產品、軟硬件協同創新,有更多公司、機構的參與,才能把創新成本降得更低,RISC-V架構才能完善,有機會讓算力更普惠,讓智能更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