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Meta開源發布AI翻譯模型及數據集
2、Meta前副總裁創辦AI教育公司Sizzle AI
3、OpenAI推出GPT-3.5 Turbo微調功能
4、ChatGPT自定義指令功能全面開放
5、微軟或于9月21推出Windows應用AI新功能
6、IBM將于9月推出COBOL代碼AI翻譯工具
7、VMware聯手英偉達開發面向企業的私有AI平臺
8、英偉達股價達歷史新高481.47美元
9、聯發科將聯合Meta推出終端設備生成式AI應用
10、字節發布自研芯片 聯合英偉達開源多媒體框架
11、阿里云等聯合發布教育垂直大模型智海-三樂
12、達摩院原自動駕駛負責人推出具身智能大模型
13、平頭哥推出首個RISC-V AI平臺
14、百度李彥宏:年底將推出文心大模型4.0
15、百度智能云Q2營收45億 同比增長5%
16、科大訊飛等擔任人形機器人標準化工作組副組長
17、炎黃盈動推出對話式應用搭建平臺AI Copilot
18、昆侖萬維開啟天工AI搜索引擎內測
19、昆侖芯首批加入AI芯片適配基地建設
20、Hugging Face將獲Salesforce 2億美元投資
21、老虎環球以6300萬美元出售部分Cohere股份
22、挪威Telenor聘谷歌云常務董事任CTO
23、英國要求科技企高管考慮AI版權風險
24、DeepMind發布提高翻譯質量的算法ReST
25、Meta將于周四推出編程AI模型
26、釘釘開放AI PaaS底座 AI版商業定價19800元起
27、釘釘:軟件付費企業達10萬家 小微企業占58%
28、清華聯合字節開源聽覺大語言模型SALMONN
29、云從科技發布從容大模型1.5版本
30、工業AI公司頻率探索完成數千萬A輪融資
31、工信部:聚焦生成式AI等產業推進標準制定
32、韓國Naver將于本周四推出聊天機器人
33、韓國SK電訊成為AI開發商Persona AI第三大股東
34、高盛:全球AI投資規模2025年或接近2000億美元
35、《紐約時報》封殺OpenAI的網絡爬蟲
36、聯合國:AI不會替代大多數工作崗位
37、Bengio:構建有意識的AI沒有明顯障礙
38、YouTube將向藝術家付費以合作生成式AI產品
39、日本學者開發利用胸片估測患者年齡AI模型
1、Meta開源發布AI翻譯模型及數據集
Meta于當地時間8月22日開源發布了AI翻譯模型SeamlessM4T,能轉錄和翻譯數百種語言的語音和文本,并開源了翻譯數據集SeamlessAlign。Meta稱,這是迄今為止最大的開放多模式翻譯數據集,覆蓋挖掘的語音和文本對齊總計27萬小時。
在進行魯棒性測試時,與當前最先進的模型相比,SeamlessM4T在語音轉文本任務中針對背景噪聲和說話人變化的表現更好,平均分別提高了37%和48%。
Demo地址:
//seamless.metademolab.com/
GitHub開源地址:
//github.com/facebookresearch/seamless_communication

2、Meta前副總裁創辦AI教育公司Sizzle AI
據The Information今日報道,Meta前AI副總裁杰羅姆·佩森蒂(Jerome Pesenti)近日創辦了一家AI教育公司Sizzle AI,專注于利用AI幫助學生學習。根據周二的公司公告,Sizzle AI在教育領域風投公司Owl Ventures領投的一輪融資中籌集了750萬美元的種子資金。
3、OpenAI推出GPT-3.5 Turbo微調功能
OpenAI于當地時間8月22日宣布推出GPT-3.5 Turbo微調功能和API更新,并將于今年秋天推出GPT-4微調版本。開發人員可以自定義更適合其所需用例的模型,并大規模運行這些自定義模型。早期測試表明,GPT-3.5 Turbo的微調版本在某些細分任務上可以匹配甚至超越GPT-4。OpenAI稱,傳入與傳出微調API的數據不會被用來訓練其他模型。
此外,OpenAI更新了GPT-3模型,推出babbage-002和davinci-002作為GPT-3基礎模型ada、babbage、curie和davinci的替代品,這些模型將于2024年1月4日關閉。
4、ChatGPT自定義指令功能全面開放
OpenAI于8月22日在其社交媒體X上宣布ChatGPT自定義指令功能向歐盟和英國開放,該功能可以讓用戶對機器人設置一些特定的規則和條件,來控制機器人的行為和輸出。此前,OpenAI曾于8月10日宣布該功能面向除歐盟和英國外所有用戶免費開放。

5、微軟或于9月21推出Windows應用AI新功能
據Windows Central 8月22日報道,微軟正在將AI功能整合到Windows 11的應用程序中,包括照片、截圖工具和畫圖等。據稱,新功能可能包括識別照片中的對象或人物,并能夠剪切這些元素粘貼到其他地方;識別屏幕截圖、照片中的文本;在畫圖應用中用文本生成圖像等。微軟或將在9月21日舉辦活動發布新的Surface硬件,并進一步討論Windows中的AI應用。
6、IBM將于9月推出COBOL代碼AI翻譯工具
根據IBM 官方消息,IBM于8月22日宣布推出生成式AI輔助產品watsonx Code Assistant for Z,將有助于在IBM Z計算機上更快地將古老的編程語言COBOL轉換為Java。該產品基于一個200億參數的大語言模型實現,將于9月11日至13日在拉斯維加斯舉行的IBM頂級技術學習活動TechXchange期間進行預覽,并于2023年第四季度全面上市。IBM Z是IBM推出的一系列大型機,運行Linux、z/OS等系統,可以不加修改地運行許多老舊的計算機應用程序。
7、VMware聯手英偉達開發面向企業的私有AI平臺
8月22日,VMware和英偉達宣布合作推出面向企業的AI平臺VMware Private AI Foundation with NVIDIA,并計劃于2024年初發布。該平臺提供各種集成式AI工具,將使企業能夠創建供內部使用的私有模型,并運行各種生成式AI應用,如智能聊天機器人、助手、搜索和摘要等。作為全集成式解決方案,該平臺采用英偉達提供的生成式AI軟件和加速計算,基于VMware Cloud Foundation構建,并針對AI進行了優化。
VMware Private AI Foundation with NVIDIA將得到戴爾、慧與和聯想的支持。這三家企業將率先提供搭載英偉達L40S GPU、BlueField-3 DPU和ConnectX-7智能網卡的系統,這些系統將加速企業LLM定制和推理工作負載。
8、英偉達股價達歷史新高481.47美元
據路透社報道,英偉達股價于周二(8月22日)創下歷史新高,在開盤幾分鐘后達到481.87美元,下跌1.1%,突破7月14日創下的480.88美元的歷史高點。分析師稱,英偉達在用于生成式AI等服務的芯片市場上占據主導地位,預計在周三公布業績時,第三季度收入將增長110%,達到125億美元。
9、聯發科將聯合Meta推出終端設備生成式AI應用
聯發科今日于官網上宣布,公司正在與Meta的下一代開源大語言模型(LLM)Llama 2密切合作,將利用Meta的LLM以及聯發科最新的APU和NeuroPilot AI平臺,構建一個完整的邊緣計算生態系統,以加速智能手機、物聯網、汽車、智能家居和其他邊緣設備上的AI應用開發。據稱,基于Llama 2的AI應用將在搭載下一代旗艦SoC的智能手機上推出,計劃于今年年底上市。
10、字節發布自研芯片 聯合英偉達開源多媒體框架
8月22日,火山引擎于“視象新生”主題火山引擎視頻云&AIGC大會上發布了自研視頻編解碼芯片,可以根據視頻場景,提供不同的算力支持;攜手英偉達發布多媒體處理框架BMF(Babit MultiMedia Framework),并全面開源,包含BMF框架層整體開源、9個開箱即用案例、20+API調用范例,旨在幫助企業和開發者將各類視頻的原子能力與方案做到優勢互補、協同工作和快速落地。
11、阿里云等聯合發布教育垂直大模型智海-三樂
8月21日,中國人工智能學會等聯合主辦的Engineering大講堂暨“智行中國”第五期系列論壇在浙江大學舉行。論壇上,浙江大學聯合高等教育出版社、阿里云等發布了基于通義千問7B(70億參數)模型訓練的智海-三樂教育垂直大模型,該模型已在阿里云靈積平臺(DashScope)上線,對外提供API服務;智慧司法技術總師系統、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與阿里云等聯合發布了行業首個《法律大模型評估指標和測評方法(征求意見稿)》,涵蓋法律大模型能力體系、評估指標、測評方法、典型應用場景等內容,適用于法律大模型系統測試的設計和實施等任務場景,旨在推動法律大模型的研發、評測和應用的規范化。
12、達摩院原自動駕駛負責人推出具身智能大模型
據機器之心報道,阿里達摩院原自動駕駛負責人陳俊波提出了一個名為“LPLM”(Large Physical Language Model)的具身智能大模型,并基于該模型完成了其第一款產品:有鹿智能清潔機器人,將在即將到來的杭州亞運會上亮相。據稱,該款機器人實現了對語言語義、物理環境及行為意圖的融合理解,支持隨叫隨到的清掃模式,能在充滿行人、車輛的園區交互博弈環境中安全穿行,功耗僅50瓦。
陳俊波在與機器之心的對談中透露,他要做的并不是某一款機器人,而是一個放到任何傳統自動化設備上都能正常運轉的通用機器人“腦袋”,這個“腦袋”可以跨模態、跨場景、跨行業,具有極強的環境適應性。
13、平頭哥推出首個RISC-V AI平臺
RISC-V中國峰會今日在北京召開。會上,平頭哥發布首個自研RISC-V AI平臺,通過軟硬件深度協同,較經典方案提升超8成性能,支持運行170余個主流AI模型,推動RISC-V進入高性能AI應用時代。
平頭哥宣布玄鐵處理器全新升級,C920首次加入Vector1.0,C907將實現Matrix擴展,執行GEMM計算較Vector方案可提速15倍。此外,平頭哥更新自研一站式AI部署套件HHB,在典型網絡性能比第三方工具平均提升88%,并增加支持運行Transformer、TensorFlow、PyTorch等170余個主流框架AI模型。
基于此,平頭哥發布了首個面向多媒體AI增強場景的RISC-V全棧軟硬件平臺。該平臺將RISC-V擴展性的新型Vector、Matrix及第三方硬件進行算力抽象,接入OpenCV與CSI-NN等彈性計算庫,深度融合多媒體處理流程,形成面向業務的流水線設計,方便用戶在流水線的不同步驟上進行AI增強優化,為檢測、分類、跟蹤和超分等各類應用提速。這一平臺也獲評“2023RISC-V中國峰會新成果”。

14、百度李彥宏:年底將推出文心大模型4.0
據經濟觀察網報道,8月22日晚百度發布第二季度財報后,百度CEO李彥宏在財報電話會議上稱,年底百度將推出文心大模型4.0版本。文心一言目前還沒有正式上線,仍在內測中。李彥宏稱,百度正等待監管部門批準,目前還沒有具體上線時間,但他對監管環境非常樂觀。
15、百度智能云Q2營收45億 同比增長5%
百度于22日發布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第二季度財報。財報顯示,百度第二季度實現營收341億元,同比增長15%;百度智能云第二季度實現營收45億,同比增長5%。根據IDC發布的《2022年中國公有云市場報告》,百度智能云在中國AI公有云服務市場份額中連續四年第八次排名第一;今年8月,飛槳平臺開發者數量超過800萬。
16、科大訊飛等擔任人形機器人標準化工作組副組長
8月18日,“2023世界機器人大會——機器人標準化和關鍵技術論壇”在北京召開。會上,全國機器人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宣布成立人形機器人標準化工作組,并授予科大訊飛、小米集團、之江實驗室等人形機器人標準化工作組副組長單位,共同推動國家人形機器人標準化工作建設,助力機器人產業高質量發展。
17、炎黃盈動推出對話式應用搭建平臺AI Copilot
據AI低代碼廠商炎黃盈動微信公眾號發文,8月22日,炎黃盈動推出AI Copilot,采用自然語言以對話交互方式,使AI能夠更好地理解用戶的需求,并生成貼合用戶需求的數字化應用,現已對外開放預約體驗通道。
18、昆侖萬維開啟天工AI搜索引擎內測
據昆侖萬維微信公眾號發文,昆侖萬維于今日正式推出融入大語言模型的天工AI搜索引擎,并開啟內測申請。據稱,天工AI搜索即將具備圖像、語音等多模態搜索能力。
內測地址:
//search.tiangong.cn/
19、昆侖芯首批加入AI芯片適配基地建設
在8月19日的2023中國算力大會上,寧夏發布全國首個由政府主導建設的AI芯片適配基地。大會期間,昆侖芯攜兩代芯片系列產品亮相,成為首批加入AI芯片適配基地建設的頭部企業。
昆侖芯前身為百度智能芯片及架構部,于2021年4月完成獨立融資,首輪估值約130億元,專注打造擁有通用性、易用性和高性能的通用AI芯片。目前,昆侖芯已實現兩代通用AI芯片系列產品的量產及落地應用,在互聯網、智慧工業、智慧交通、智慧金融等領域均有規模部署。
20、Hugging Face將獲Salesforce 2億美元投資
據The Information 8月22日報道,CRM(客戶關系管理)巨頭Salesforce正在領投Hugging Face的一輪融資,約2億美元。Hugging Face是幫助企業使用和存儲AI軟件的初創公司,估值超過40億美元。
21、老虎環球以6300萬美元出售部分Cohere股份
據The Information 8月22日報道,老虎環球基金將以約6300萬美元的價格出售2.1%的Cohere股份,相當于其初始投資金額,并保留約5%的股份。Cohere目前的估值約為30億美元。
Cohere曾于今年6月宣布在新一輪C輪融資中籌集2.7億美元,估值為22億美元,投資者包括英偉達、甲骨文和Salesforce等。
22、挪威Telenor聘谷歌云常務董事任CTO
據路透社報道,挪威電信公司Telenor于8月22日宣布,已聘請谷歌云常務董事Amol Phadke擔任首席技術官(CTO),以加強其AI業務。Phadke最近負責谷歌云電信業務,此前曾在英國電信、阿爾卡特朗訊和埃森哲的網絡服務部門工作。
Telenor自2021年起與谷歌云合作,對其全球運營進行數字化,探索共同為客戶提供服務的方式,這是其正在進行的數字化轉型計劃的一部分。
23、英國要求科技企高管考慮AI版權風險
據金融時報8月22日報道,近日,英國數字、文化、媒體和體育部的官員已致函科技企業高管,認為科技公司在沒有達成許可協議的情況下,一直利用其新聞報道等來訓練聊天機器人,他們對版權等信息表示擔憂。
24、DeepMind發布提高翻譯質量的算法ReST
據機器之心報道,谷歌DeepMind于8月21日發布論文,提出一種使LLM與人類偏好對齊更簡單的算法ReST(Reinforced Self-Training)。不同于RLHF(基于人類反饋的強化學習)使用人類反饋改進語言模型,ReST通過生成和使用離線數據進行訓練,從而使得LLM與人類偏好保持一致。研究團隊表示,雖然ReST可用于所有生成任務,但本文的重點是機器翻譯。研究者在機器翻譯任務上進行了實驗,測試基準包括IWSLT 2014、WMT 2020和Web Domain。結果表明,ReST可以極大地提高翻譯質量。
論文地址:
//arxiv.org/pdf/2308.08998.pdf

25、Meta將于周四推出編程AI模型
據The Information報道,Meta將于周四(8月24日)推出開源代碼生成AI模型Code Llama。該模型可在開發人員輸入代碼時自動向他們推薦代碼,旨在讓公司更容易創建AI助手。
26、釘釘開放AI PaaS底座 AI版商業定價19800元起
釘釘總裁葉軍在8月22日舉辦的2023釘釘生態大會上公布了全面智能化的最新進展:已有17條產品線、55個場景全面接入大模型,完成智能化再造;同時面向生態伙伴和客戶開放智能化底座AI PaaS,下接大模型,上連用戶需求。釘釘方面透露,其生態伙伴和企業可以基于AI PaaS開發各類AI應用。葉軍現場實景演示了基于AI PaaS和生態伙伴共創的新產品“數字員工”,以及會議、點餐、教育等多種場景、行業的AI解決方案。
對于備受關注的大模型落地應用場景的收費問題,釘釘也給出了明確的方案:釘釘專業版年費9800元基礎上,增加10000元即可獲得20萬次大模型調用額度;在專屬釘釘年費基礎上,增加20000元即可獲得45萬次大模型調用額度。

27、釘釘:軟件付費企業達10萬家 小微企業占58%
釘釘總裁葉軍在8月22日舉辦的2023釘釘生態大會上宣布:截至2023年3月末,釘釘軟件付費企業達10萬家,其中,小微企業占比58%,中型企業占比30%,大型企業占比12%。釘釘ARR(年度經常性收入)遠超半人馬公司1億美元評估標準,僅軟件訂閱式GAAP收入也已經明顯超過這個數字。
28、清華聯合字節開源聽覺大語言模型SALMONN
據新智元報道,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與字節跳動火山語音團隊合作,于上周推出一款認知導向的開源聽覺大語言模型SALMONN(Speech Audio Language Music Open Neural Network),該模型不僅能夠感知和理解各種類型的音頻輸入,還涌現出多語言和跨模態推理等高級能力。目前SALMONN能夠勝任英語語音識別、英語到中文的語音翻譯、情感識別、音頻字幕生成、音樂描述等語音和音頻任務,同時涌現出多種在模型訓練中沒有專門學習過的多語言和跨模態能力,涵蓋非英語語音識別、英語到(中文以外)其他語言的語音翻譯、對語音內容的摘要和關鍵詞提取、基于音頻的故事生成、音頻問答、語音和音頻聯合推理等任務。
Demo地址:
//bytedance.gith
Github開源地址:
//github.com/bytedance/SALMONN/

29、云從科技發布從容大模型1.5版本
證券時報e公司訊,云從科技于8月21日發布從容大模型1.5版本,該版本包含十億級、百億級、千億級多種模型規格,實測性能在全球大模型綜合性考試評測(C-Eval)中位居百億級第1,總榜單第4。為解決大模型落地難題,從容1.5版本的重點是參數量為130億的行業大模型,該模型從千億大模型中蒸餾產生,在52類測試指標中有44類超過ChatGPT、29類超過GPT-4。
30、工業AI公司頻率探索完成數千萬A輪融資
據36氪8月22日報道,工業AI預測性維護公司頻率探索近日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本輪投資由涌鏵投資領投,常州高新投跟投,融資資金將主要用于產品研發、生產線建設與市場拓展。
頻率探索成立于2021年,是一家工業AI預測性維護公司。公司掌握了大量的工業設備機理研究數據及信號分析診斷方法,能夠為設備故障提供早期診斷、故障量化、壽命預測及智能運維服務。
31、工信部:聚焦生成式AI等產業推進標準制定
據工信微報微信公眾號8月22日發文,工信部等四部門近日聯合印發《新產業標準化領航工程實施方案(2023─2035年)》。方案提出,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民用航空等8大新興產業,以及元宇宙、人形機器人、生成式人工智能等9大未來產業,統籌推進標準的研究、制定、實施和國際化。
32、韓國Naver將于本周四推出聊天機器人
據彭博社報道,韓國互聯網巨頭Naver將于周四(8月24日)在首爾舉行生成式AI產品發布會,計劃推出聊天機器人CLOVA X、生成式AI搜索服務Cue以及其他面向企業用戶的服務,均基于其HyperCLOVA X大模型。
33、韓國SK電訊成為AI開發商Persona AI第三大股東
據The Korea Herald報道,韓國最大的電信運營商SK電訊(SK Telecom)于8月21日宣布成為AICC(Artificial Intelligence Contact Center,智能聯絡中心)開發商Persona AI的第三大股東,雙方將合作開發改善企業自動化客戶服務設施的產品。據悉,Persona AI擁有自研的自然語言處理引擎,曾推出韓國首個訂閱型AICC服務。
34、高盛:全球AI投資規模2025年或接近2000億美元
財聯社8月22日電,根據高盛研究部的數據,當前AI投資正迅速升溫,可能對GDP產生很大影響。高盛研究部的經濟學家Joseph Briggs和Devesh Kodnani在報告中指出,生成式AI具有巨大的經濟潛力,在廣泛使用后十年內每年可提高全球勞動生產率1個百分點以上,全球的生成式AI投資規模到2025年或將達到2000億美元。
35、《紐約時報》封殺OpenAI的網絡爬蟲
據The Verge 8月22日報道,《紐約時報》屏蔽了OpenAI的網絡爬蟲,其robots.txt頁面控制著為索引互聯網而構建的自動化機器人的外觀,現在明確禁止OpenAI的 GPTBot。這意味著 OpenAI 無法使用該出版物的內容來訓練其人工智能模型。根據互聯網檔案館的Wayback Machine,《紐約時報》似乎早在8月17日就阻止了該爬蟲。
36、聯合國:AI不會替代大多數工作崗位
據路透社報道,聯合國在周一(8月21日)發布的一項研究表明,生成式AI可能不會完全接管大多數人的工作,而是會自動化他們的部分職責,但文職人員可能面臨風險,其工作內容大約四分之一的任務高度暴露于潛在的自動化。
37、Bengio:構建有意識的AI沒有明顯障礙
據機器之心報道,圖靈獎得主Bengio等人于8月21日發布論文深入探討了當前主流的意識科學理論以及構建有意識的人工智能系統的可能性。在論文中,他們得出結論:目前,沒有哪個人工智能系統是有意識的,包括谷歌的PaLM-E等前沿具身智能研究,但構建有意識的人工智能系統沒有明顯的障礙。
論文地址:
//arxiv.org/pdf/2308.08708.pdf

38、YouTube將向藝術家付費以合作生成式AI產品
據華爾街日報8月22日報道,環球音樂集團和YouTube計劃通過向藝術家支付費用的方式在AI生成內容中進行合作,目前已邀請美國歌手弗蘭克·辛納屈(Frank Sinatra)的遺產繼承人及環球音樂的其他藝人,包括鄉村歌手羅珊·卡什(Rosanne Cash)、作曲家馬克斯·李希特(Max Richter)和說唱歌手尤·高蒂(Yo Gotti)等。YouTube此項計劃中的藝術家將能夠優先體驗正在開發的AI產品,并向視頻服務提供反饋。
39、日本學者開發利用胸片估測患者年齡AI模型
科技日報北京8月21日電,日本科學家開發出一種先進的AI模型,能利用患者的胸部X射線影像準確估計其實際年齡。 當發現估計年齡與真實年齡出現較大差異時,AI還可揭示患者罹患慢性病的情況。研究結果發表于最新一期《柳葉刀·健康長壽》雜志。
在2008至2021年間,研究團隊共從36051名接受體檢的健康人中收集了67099張胸透照片。所開發的模型顯示,AI估計的年齡與實際年齡之間的相關系數為0.95。通常相關系數達到0.9以上會被認為準確率非常高。團隊還從另外兩個機構的病患處收集了34197張胸部X射線照片。結果顯示,AI估計年齡與患者實際年齡之間的差異與高血壓、高尿酸血癥和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多種慢性疾病呈正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