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東西(公眾號:zhidxcom)
作者 | 云鵬
編輯 | 漠影
回想一下,你是不是已經很久沒有帶鑰匙出門了?
如今,我們回家不再需要鑰匙,門禁和家電都已實現智能化,當我們走近汽車,車門會自動解鎖。甚至當我們開車上路時,我們可以從手機或車機大屏上看到每一個路口紅綠燈精確到“秒”的剩余時間。
從智能家居、智能汽車到智能穿戴,物聯網的智能化浪潮已經深度影響了我們每個人的日常生活,AIoT產業的發展可以說是浪潮迭起。
隨著AI大模型時代的到來,AIoT產業再次迎來智能化變革的浪潮,一系列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都在不斷涌現。這些新趨勢也給產業玩家們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向更高的算力需求、更復雜的算法、更龐雜的軟硬件生態以及更細分的場景,產業各方需要合力尋找解法,加速產品的落地應用。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作為中國最大的芯片IP設計與服務提供商,安謀科技最近在深圳舉辦了一場智能物聯生態研討會,會上安謀科技攜手Arm以及各路生態合作伙伴的高管,在一系列精彩的演講中分享了AIoT領域最新的技術成果、創新實踐,同時就智能物聯、智能汽車領域前沿趨勢進行了深入的討論。
會后,智東西獨家深度對話了安謀科技智能物聯及汽車業務線負責人趙永超以及瑞芯微高級副總裁陳鋒,從底層技術演進到芯片創新落地等維度,對于AIoT產業發展的新機遇新挑戰,以及如何憑借技術、生態上的獨特優勢助力合作伙伴等話題進行了進一步挖掘。

▲智東西獨家深度對話安謀科技智能物聯及汽車業務線負責人趙永超以及瑞芯微高級副總裁陳鋒
我們可以看到,安謀科技在不斷放大Arm全球生態系統優勢之余,以更加本土化的視角,和眾多合作伙伴攜手,在這場產業的變革浪潮中走在了前列。
一、AI大模型涌入AIoT,云邊端協同給芯片企業提出新挑戰
最近,AI大模型的火熱幾乎讓所有智能產業從業者都開始思考“下一步”要怎么走,未來會是怎樣的?
AI大模型帶來的多模態AI正逐漸成為現實,AI可以像人類一樣處理語音、圖像以及文本等多種模式的輸入。模型就代表了知識,知識會變得無處不在,新的范式將重新定義人機交互的模式,這對于AIoT產業來說,也將是一次變革。
比如在智能家居場景中,在AI大模型能力的加持下,智能家居產品可以通過更多的傳感器,處理更多模態的信息,從而提供更豐富的功能和更易用、更人性化的體驗。
與此同時,對于智能物聯網產業來說,大模型真正應用在AIoT產業中,需要云、邊、端的深度協同,因為AI技術的發展,對算力、時延、帶寬、安全隱私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很多用戶都非常在意產品的“離線處理能力”。
而就目前的行業發展情況來看,端側運行大模型的優化空間還是很大的,這也是眾多芯片設計合作伙伴所瞄準的行業痛點之一。
根據市研機構預測,2025年中國的互聯設備節點數量將突破100億個,這樣龐大規模的連接所帶來的價值和潛力不容小覷。
智能物聯產業在快速部署、技術支撐、安全、融合、應用等各方面都帶來了新的想象空間,這正是安謀科技以及其眾多合作伙伴所發力的方向之一。
二、連接中國市場與Arm生態的“橋梁”,從提供設計圖紙到提供系統方案
在這樣的AIoT產業發展趨勢大背景下,芯片設計廠商們能做什么,芯片IP巨頭又扮演著怎樣的角色?
從2018年成立之初,安謀科技就一直在探索更適合國內創新需求的解決方案,其作為連接中國市場與Arm全球生態的一座橋梁,對于中國本土芯片企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近年來,在保障本土半導體IP供應穩定的同時,安謀科技針對國內市場趨勢及客戶特點加大了自研業務的投入,構建了完整的本土IP方案。豐富的自研產品矩陣以及Arm生態資源與技術層面的領先是其最核心的競爭力。
具體來看,在自研產品方面,安謀科技推出了“周易”NPU、“星辰”CPU、“山海”SPU、“玲瓏”VPU 等處理器產品線,并且均實現了客戶相關產品的流片和量產,這些產品線涉及CPU、AI、安全、多媒體處理等眾多關鍵領域。
安謀科技產品研發副總裁劉浩在演講中提到,包括CPU、NPU、SPU、VPU等在內的自研產品線正在有序推進,這是他們的長期產品研發路徑。
據了解,目前整個團隊在深圳、上海、北京、成都等地有約800余名研發和技術人員,包括前端、后端、架構、設計等,自研業務核心技術專利數量已經超過了100件,不少產品都通過了行業內最嚴苛的認證。
或許正如劉浩所說,“安謀科技要打造世界一流研發團隊。”

▲安謀科技產品研發副總裁劉浩
在做好自研產品的基礎上,安謀科技針對不同市場和細分賽道的需求對產品進行迭代,做更細分、定制化的產品。在他們看來,通過定制化的服務可以讓客戶更快更好地推出產品,滿足市場需求。
實際上,作為芯片IP巨頭的他們如今提供的不只是一個IP,還會提供更多的產品和服務,比如芯片實現的物理庫、相應的開發工具,以及幫助用戶產品更快通過認證的一些定制化服務。
簡單來說,安謀科技要做的就是用最適合國內的方式,進一步放大Arm生態勢能,以幫助AIoT企業將他們的新想法、新思路快速落地,讓這些企業“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發掘新的商機、尋找新的創新點。
IP就像設計圖紙,而設計AloT系統的技術平臺則是一個系統化解決方案。這些平臺基于IP組合以及Arm生態中的一系列標準和認證,客戶企業不需要“從0開始”,可以將精力更多地放在差異化打造上,新的想法也可以更快地轉化為產品。
正如趙永超所說,IP不會獨立存在,IP研發過程中會有系統級驗證,雖然這些系統級驗證跟真正的產品是有差距的,但可以給很多客戶提供幫助。他們跟上下游軟件、方案商一起合作,最終提供更好的平臺。
這樣一來,芯片開發的成本、風險降低,研發周期縮短,同時客戶企業仍然可以保持一定的靈活性和選擇性。
比如此前Arm和安謀科技聯合推出了針對視覺應用設備的Arm智能視覺參考設計(Arm Smart Vision Configuration Kit),其整合了Arm CPU、ISP、系統IP以及“周易”NPU、“玲瓏”VPU,并啟動了Arm智能視覺合作伙伴計劃。
具有濃厚中國本土化特色使得該參考設計能進一步契合國內伙伴需要,從而滿足在不同場景下的差異化視頻處理需求,提高機器學習與視頻處理工作時的負載表現,加速視覺應用產品的創新落地。該參考設計可以應用在家庭與辦公室安全、智能零售結賬系統、工業自動化等場景中。
作為當時首批加入Arm智能視覺合作伙伴計劃的百度飛槳團隊,其負責人趙喬就提到其飛槳的模型庫橫跨了諸多Arm Cortex-A、Cortex-M、服務器CPU等計算平臺,能為Arm的生態伙伴實現視覺算法的加速運行。
在交流中趙永超特別提到,生態其實是一件很復雜的事情。生態中的玩家各自有自己的需求,各自又有自己可以提供的價值。生態價值的核心就是讓整個生態中的企業可以更好地規劃自己的產品,進行軟硬件的研發設計。
三、“生態大船”讓更多芯片企業從容“劈波斬浪”
基于這些過硬的底層技術、平臺和生態優勢,安謀科技的合作伙伴們也正在AIoT產業中大展身手。
瑞芯微作為一家在AIoT領域專注于芯片設計與研發的頭部企業,也是其重要合作伙伴之一。我們在各類消費電子展會上經常看到這家企業的身影,其芯片產品涉及消費電子、機器視覺、車載電子、智能硬件等領域。
瑞芯微高級副總裁陳鋒在交流中提到,瑞芯微和安謀科技的合作由來已久,早在MP4時代就有在CPU方面的合作。如今在AI大模型時代,AIoT賽道的產品研發創新需求不斷涌現,雙方的合作也在進一步深入。
在他看來,安謀科技提供的“生態大船”優勢有很多,比如在代碼適配方面極大提升了效率,從前產品每增加一個功能都需要大量的代碼適配,而如今上下游生態的健全讓新功能的應用變得非常便捷。
在技術迭代速度如此之快的當下,這一點顯得尤為重要。
同時,Arm生態中軟件的通用性是極好的,這也是安謀科技能夠提供的產品和服務的核心優勢之一。
正如Arm物聯網事業部業務拓展副總裁馬健所說,Arm對于機器學習的軟件和標準有著廣泛的支持,可以幫助軟件、算法工程師更方便地開發和部署基于Arm平臺的產品。
Arm SystemReady標準與認證計劃可以確保基于Arm架構的系統具有標準操作系統運行所需要的一致性和可靠性,帶來一致的軟件體驗、簡化的部署流程、跨架構部署、更廣泛的硬件選擇以及生態系統的共通性。
在這樣的通用性加持下,AI模型和應用能夠無縫實現從云數據中心向邊緣設備遷移,從而實現云、邊、端軟硬件兼容。
此外陳鋒還提到,安謀科技的最大優勢在于可以更好地把握中國本土芯片設計企業的需求,去挖掘去尋找價值點,產品更有針對性。
因為中國有最多的芯片設計企業,但海外更多關注的都是一些芯片設計巨頭。中國AIoT市場很廣,但也很散,碎片化的需求和場景也很多,這樣的市場恰恰需要安謀科技提供的技術和服務。
目前,瑞芯微的新一代AIoT旗艦芯片RK3588已經應用在AR、游戲盒子、高端平板、Arm PC、邊緣計算盒子等各類產品中,其出色的視覺處理能力以及良好的設備兼容性都成為其核心優勢。
在瑞芯微之外,我們還能在許多國內優秀芯片企業的產品中看到安謀科技所帶來的產業價值。
芯馳科技CEO仇雨菁曾提到,“周易”X系列NPU的高性能、高能效、靈活配置等特點,與其產品需求高度契合,從中能夠看出安謀科技對國內智能汽車市場的需求和挑戰有著深刻理解。
在億咖通科技中國區總裁杜平看來,他們在生態中獲得了很多支持和成果,雙方共同投資成立的芯擎科技發布的7nm車規級座艙SoC“龍鷹一號”已經在多個品牌和車型中量產落地,包括今年9月份上市的吉利旗下超電SUV“領克08”,其搭載的“龍鷹一號”芯片在AI算力方面正是由安謀科技自研的“周易”NPU使能。
在交流中趙永超特別提到了“星辰”CPU系列處理器, 其出貨規模是幾個系列中最大的。其中,“星辰”STAR-MC2是第二代CPU,在數字信號處理、信息安全、功能安全等方面進行了升級,可以更好地應對智能物聯網、汽車電子等市場的多樣化需求,現在已經大量量產。
根據官方數據,繼2021年年底出貨量破億后,基于“星辰”處理器的芯片出貨已進入快速成長期,其授權客戶超過80家,集成項目有100多項。比如通信巨頭博通新推出的Wi-Fi藍牙雙模SoC芯片就搭載了“星辰”處理器,其處理能力和低功耗表現均可圈可點。
從眾多的優秀合作案例中我們不難看到,安謀科技在軟硬件底層技術、開發平臺、生態資源等方面的優勢正加速其合作伙伴們的產品落地,毫無疑問,他們已經成為國內AIoT產業中一股不可忽視的中堅力量。
值得注意的是,芯片產業具有長周期、重資產的特點,對于每一家芯片公司來說,安謀科技能夠提供的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IP,而是一種“全程陪伴”,從設計到流片,其能夠陪伴客戶一起成長,在各個環節給予關鍵支持,這對于當下國內芯片產業來說,是極具價值的。
四、300億顆芯片、拉動萬億產值,安謀科技與中國市場的雙向奔赴
安謀科技成立于2018年,但其前身Arm公司中國子公司在移動終端、智能物聯網、汽車、數據中心等芯片設計產業中已經深耕了二十余年。在生態層面,安謀科技與Arm是一個整體。
根據官方數據,五年來,安謀科技在國內的授權客戶已經超過了400家,累計芯片出貨量突破300億片,拉動了下游年產值過萬億人民幣規模的科技產業生態。
在推動中國智能計算產業高質量發展這一大方向下,安謀科技已經成為數字經濟時代的技術底座型企業。
同樣,中國市場對安謀科技以及Arm都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在演講中,Arm戰略與生態系統執行副總裁Drew Henry特別提到了中國市場的重要性。

▲Arm戰略與生態系統執行副總裁Drew Henry
Drew Henry表示,中國不僅是Arm最大的市場之一,也是增速最快的市場之一。今年上半年,Arm在中國的授權客戶增長了10%,在開發者生態中,全球1500萬使用Arm技術的開發者有400萬都來自中國。
如今Arm的技術已經無處不在,而基于Arm技術的生態系統也在快速地持續擴展,深耕中國市場,圍繞Arm產品和生態幫助中國企業加速實現技術、產品、服務的創新,必然會是Arm和安謀科技的長期目標之一。
而中國企業開發的優秀產品也會進一步走向全球市場,服務其全球客戶。
結語:智能計算浪潮涌動,用技術和生態加速中國AIoT產業發展
目前,“萬物互聯”正在向著“萬物智聯”的方向快速發展,各類產品設備都在向智能化的方向靠攏,AI大模型的融入,更進一步將各類傳感器的能力進行整合,帶來了極大的想象空間。
作為底層芯片IP產品和服務提供商的安謀科技以及中國半導體產業中的眾多芯片設計廠商,都面臨著行業中不斷涌現的新機遇和新挑戰。
毫無疑問,技術和生態已經是當今科技巨頭安身立命之根本,是否有過硬的技術,技術是否有穩固且具有足夠規模的生態,都至關重要。而安謀科技顯然抓住了這些“命脈”,并與合作伙伴企業們實現了真正的“雙贏”。
未來VR/AR、機器人、智能汽車等賽道依舊充滿不確定性,技術以外的復雜因素也在全球范圍內影響著市場和每一個參與者,新一輪智能化浪潮襲來,國內半導體產業的高質量演進將如何發展,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