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東西(公眾號:zhidxcom)
作者 | 李水青
編輯 | 心緣

2023年,國內AI企業紛紛患上“算力饑渴癥”。從互聯網大廠到生成式AI新秀,在推出首款大模型后,算力成為提高產品競爭力的核心資源。

盡管云巨頭相繼推出令人眼饞的大模型訓推“全家桶”,但實際可用的算力仍是稀缺資源。百模大戰空前激烈,快速迭代刻不容緩,大模型企業們必須在格局穩定前占領市場的前排。

就在過去半年,百川智能、MiniMax、深言科技,這三家知名的國內大模型初創公司,紛紛投向了一家算力新貴的懷抱。

這家算力新貴是英博數科,成立剛滿18個月,身上卻貼滿了標簽。

它是“彩票大王”鴻博股份的全資子公司,踩著英偉達GPU算力紅利的順風,扛起了母公司轉型的希望,帶動鴻博股份股價在2023年最高飆漲580%,一掃連跌六年的陰霾;又因為與英偉達的合作關系引發種種遐想,曾招致深交所數份關注函的“靈魂發問”。

3個月,27億AIGC大單,國產“算力黑馬”殺瘋了

▲鴻博股份一年以來的市值變化(圖源:百度股市通)

它拿下了國內最大資金規模的算力服務協議:10月,與北京京能簽訂共建超大型智算中心的合同,總金額近10億元;12月,與大模型公司百川智能簽訂近14億元算力大單,同月公布與多模態大模型公司MiniMax近3億元的合同。

神秘、跨界、炒作、妖股……各種傳言長期聚攏在英博數科的周遭,但隨著一個個大模型算力訂單公布,質疑聲逐漸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對其商業模式的關注:

從籍籍無名到算力黑馬,從摸著石頭過河到連簽過億訂單,一家沒有算力背景的年輕公司,如何拿到稀缺的英偉達算力資源?又憑什么從云大廠“虎口奪食”,獲得了國內頭部大模型創企們的青睞?作為傳統行業轉型算力租賃的典例之一,鴻博股份和英博數科代表了怎樣的產業真相?

近日,智東西獨家對話鴻博股份副總裁、英博數科CEO周韡韡,揭開十億級大模型算力訂單與算力租賃商業模式背后的思考。

3個月,27億AIGC大單,國產“算力黑馬”殺瘋了
▲英博數科定制版GPU服務器(圖源:英博數科)

一、一炮而紅的算力黑馬

傳統大廠跨界做算力,在過去一年已經不稀奇。

在國外,美國加密貨幣挖礦商CoreWeave成為年度最火“算力黑馬”之一,憑借轉型兜售GPU云服務,以數萬塊GPU芯片狂攬數十億美元的算力大單,全年營收預估暴漲1567%。

在國內,受益于如火如荼開展的“百模大戰”,多個算力概念股被熱潮帶飛,股價連漲一年。“彩票大王”鴻博股份、“味精大王”蓮花健康、舷外機龍頭恒潤股份、游戲大廠世紀華通……都踏上了買卡、建智算中心、出租GPU算力的道路。

3個月,27億AIGC大單,國產“算力黑馬”殺瘋了

▲鴻博股份、蓮花健康等一年以來的股價變化(圖源:騰訊自選股)

相關智算基建布局在2023年下半年集中爆發。千P級智算中心建設計劃、數億到10億元的GPU服務器采購及算力租賃訂單比比皆是。狂熱的GPU算力烈焰一路燒到2024開年。僅是在1月3日~4日兩天,錦雞股份、青云科技公布了三筆億級AI算力出租大單,合計超過12億元。

而在一眾算力股中,最搶眼的當屬互聯網彩票龍頭鴻博股份,其全資子公司英博數科已經拿下了幾家大模型公司的算力訂單。

包括百川智能、MiniMax、深言科技在內的大模型創企,潞晨科技、無問芯穹等明星大模型中間層技術服務商,以及中科朗克等細分垂直行業領軍企業,都已經是英博數科的客戶。

鴻博股份由尤玉仙、尤麗娟姐妹創辦于1999年,2008年5月憑借彩票印刷業務在深交所上市,成為“互聯網彩票第一股”,上市首日收盤價3.35元/股。鴻博股份的股價在2015年最高漲到30.16元/股,也是在這一年,其主營業務受政策影響遭逢重挫,自此開始頻頻探索跨界轉型。

這家互聯網彩票印刷龍頭的轉型方向包括大數據、5G、RFID智能標簽、手游……但幾度跨界都不順利,自2018年起,其印刷業務營收連年下降,并處于虧損狀態。到2022年8月終止跨界收購廣州智能掃地機器人研發商科語機器人時,鴻博股份的股價已跌至7.92元/股。

3個月,27億AIGC大單,國產“算力黑馬”殺瘋了

▲鴻博股份2022年的股價變化(圖源:騰訊自選股)

當外界為它的再度轉型失敗而唏噓時,鴻博股份又馬不停蹄地一腳邁進算力賽道。

2022年4月,鴻博科技跟英偉達簽訂采購協議,非常爽快得買了20臺A100 DGX;6月1日,鴻博股份投資1000萬元設立英博數科;2個月后,由英博數科運營的北京·AI創新賦能中心項目落地,鴻博股份正式進入AI算力租賃業務板塊。

這一次,鴻博股份賭贏了。

這個前瞻性的選擇,讓鴻博股份開啟了“算力黑馬”模式的新副本,并在半年后吃上了AIGC算力供需失衡的紅利,股價沖天,身價暴漲。

二、連拿大模型算力大單,累計簽約額超18億元

過去大半年,百川智能創始人兼CEO王小川沒少為算力各處奔走。

由前搜狗CEO王小川與前搜狗COO茹立云創辦的百川智能成立于2023年4月,自6月起以幾乎每月一次的速度高頻迭代其模型,已經挺進國內大模型創企第一梯隊,對算力的需求可謂饑渴。

在8月舉行的百川智能溝通會上,王小川透露稱已有阿里云、騰訊云、火山引擎、浪潮、順豐科技等超過150家合作伙伴使用Baichuan模型,百川智能在同時使用阿里、騰訊的云服務。

3個月,27億AIGC大單,國產“算力黑馬”殺瘋了

▲王小川在講解Baichuan2大模型能力升級點

10月,王小川在云棲大會上作為大模型企業代表,透露了阿里云支撐百川智能完成千卡大模型訓練任務;沒多久,百川智能又為騰訊云背書,聯合騰訊云向量數據庫搭建基于用戶知識庫的智能問答演示系統。而后,阿里、騰訊、小米等這科技巨頭都參與了百川智能的3億美元A1融資。

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王小川曾談道,大模型行業訓練和推理算力的合計成本占大模型總成本的40%以上。這道出了大模型創企普遍面臨的資源壓力:在首輪排位賽角逐出勝負之前,大模型訓練對算力的渴求沒有止境。

就當大家還在觀望哪家云巨頭能拿下更多大模型訂單時,12月初,一紙圍繞百川智能的云服務協議公告,將業界的視線聚攏到了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英博數科身上。

根據鴻博股份12月5日公布的交易合同內容,英博數科將分別在不晚于2024年1月30日、4月30日前分兩批交付協議約定的英偉達DGX/HGX H系列智算服務器,涉及總金額13.82億元。

3個月,27億AIGC大單,國產“算力黑馬”殺瘋了

▲合同公告截圖

同月,AI多模態大模型公司MiniMax也與英博數科就GPU算力租用達成簽約,合同總金額接近3億元,包括多款GPU的租賃使用等。

往前看,10月,英博數科與北京京能簽署了近10億元合同,由北京京能作為主要出資主體,雙方共建超大型智算中心。

3個月,27億AIGC大單,國產“算力黑馬”殺瘋了

▲合同公告截圖

在更早的6月份,英博數科與大模型創企深言科技簽約,將提供不低于1280P的算力。此時英博數科累計簽約合同額超過2億元,已完成5120P AI算力租用服務協議的訂單簽約。

來自國內大模型“頂流”創企們的背書,給英博數科的履約能力、庫中和途中GPU存量保證帶來了真金白銀的認證,也意味著英博數科已經站上了大模型算力造富運動的前鋒。

三、大模型訂單的秘訣:算力為王

為什么是英博數科?很多人對此感到好奇。

成立不滿17個月、團隊超過50人、背靠幾度轉型失敗的“彩票大王”,英博數科的手里似乎并沒有特別亮眼的王牌。

可就是這樣一家小公司,在激烈的云服務與算力租賃競爭中,接連拿到頭部大模型創企的訂單,獨享了“潑天的富貴”。

鴻博股份副總裁、英博數科CEO周韡韡給出的答案很簡單:有算力。

2023年,英博數科先是在2月交付了首個DGX A800算力集群,6月H800陸續到貨,8月完成1000P由A&H系列智算服務器組成的AI算力集群部署調優,10月累計交付3000P AI算力,能向客戶交付相當規模的GPU算力資源。

據艾瑞咨詢統計,大模型占據2023年中國智能算力總需求的58.8%,是最大需求方。

3個月,27億AIGC大單,國產“算力黑馬”殺瘋了

▲大模型占據2023年中國智能算力最大需求

當美國政府的一紙限令叫停了英偉達對華高性能GPU芯片的供應,當云巨頭對外可供訓練的算力資源告急,擁有完整DGX交付能力的英博數科“備胎轉正”,順其自然成為大模型企業的首選。

畢竟在算力生意里,有卡就是王。

據周韡韡分享,在國內,大集群的稀缺性帶來溢價收入,128臺機器的集群,每臺設備單價會高于同級別客戶使用32臺集群的單價租金。

此前鴻博股份曾在互動平臺披露,截至2023年9月,英博數科僅對外提供服務器整機包月一種租賃方式,A系列服務器刊例價為16萬元/月/臺,H系列服務器刊例價為29.9萬元/月/臺。

3個月,27億AIGC大單,國產“算力黑馬”殺瘋了

▲英博數科運維人員調試機器(圖源:英博數科)

四、從元宇宙到AIGC基建,“彩票大王”跨界AI算力的起點

鴻博股份能夠實現跨界轉型逆風翻盤,離不開促成DGX合作的關鍵人物周韡韡。

她曾是媒體人,擁有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大學金融學學士、悉尼大學傳播學碩士、國際政治經濟關系博士學位,曾任澳視傳媒執行董事、澳中文化友好交流協會秘書長及36氪副總裁。

2014年剛回國時,她一邊學習正處于國內風口的互聯網+,一邊利用以往累積的財經、科技信息做早期階段項目的投后跟進,這其中有互聯網彩票、游戲、DSP流量平臺等,也有后來知名的商用無人駕駛公司圖森未來,這些項目基本都在5年內完成獨立IPO或并購成功退出。

3個月,27億AIGC大單,國產“算力黑馬”殺瘋了

▲鴻博股份副總裁、英博數科CEO周韡韡

2017年8月,圖森未來宣布完成數千萬美元B輪融資。當英偉達赫然出現在投資方之列,圖森未來的一眾技術大牛們狂喜。正是從他們口中,周韡韡明確感受到科技從業者們對英偉達的認可。

命運的齒輪開始轉動。大約在三年前,判斷元宇宙必將成為未來生產生活方式后,周韡韡萌生了承接算力基建的念頭。她相信現有進程與真正的元宇宙之間還差一個通用人工智能(AGI),而AGI必然會開啟一波新的基建潮。

在她看來,這個基建具有強剛需、高粘性、少SKU的特點,值得一干,而英偉達幾乎是提供算力硬件的最佳選擇。

從2021年底開始,周韡韡帶著團隊進行智算行業調研,并集海內外多方力量、資源、團隊為算力儲備努力,目標就是打造北京智算中心樣板,然后在全國推廣復制。

一直到2022年8月,鴻博股份等多方共同發起北京·AI創新賦能中心,由英博數科作為唯一指定運營主體,推進算力出租、云資源采購一站式服務、AI教育培訓、產業實驗室等主要業務。

此時生成式AI方興未艾,AI文生圖應用現象級走紅,但“大模型”概念尚未出圈。在英博數科成立3個月后,AI領域的里程碑產品ChatGPT才驚世出場,在整個科技行業掀起一股堪稱改朝換代的創新狂瀾。周韡韡的關注重心也隨之轉向通往元宇宙的中間工具——AIGC(AI內容生成)。

2023年,AI行業迎來了新燃點。大模型與AIGC熱潮,將英偉達推上萬億美元市值的王座,也給許多亟待轉型的傳統企業們送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大量的英偉達GPU設備采購協議鋪天蓋地,“AI算力”幾乎成了提振股民熱情的永動機。

但困難也接踵而至。產品漲價、競對降價、設備禁售……一道道難關開始擺在英博數科的眼前。

五、提前囤夠14個月算力儲備,與客戶協作調優大模型訓練

從啟動開始,英博數科就在摸著石頭過河,走一條前方無從參考的路。

2023年2月,智算中心一期所有設備及配套軟件全部到貨,共有100P算力的DGX標準單元SuperPOD集群開始組網調優。此時周韡韡發現,能租得起、用得上龐大DGX算力的客戶,只有大模型企業。

在英博數科成立初期,周韡韡跟王小川就AI發展前景和基礎設施建設需求進行討論。在王小川的建議下,英博數科在第一階段確立了“專業多模態大模型AI算力服務平臺”的定位,并將核心任務鎖定在一件事上——買貨。

針對大模型訓練需求,一期智算中心的DGX系列服務器由原計劃的40G版本升級為80G版本。當其它企業還在觀望時,英博數科2月向原廠商完成了遠超現階段業務需求的算力設備訂單鎖定,隨后其第一批設備趕上了美國對華芯片限令,團隊立即將計劃提速,在6月30日前完成了未來14個月的算力需求訂單儲備。

基于這些先手,當10月美國調整對華貿易政策致使許多高性能AI算力芯片貿易受阻時,英博數科正面回復:美對華芯片貿易政策對已經交付和系統內已存在的訂單交付沒有影響。

3個月,27億AIGC大單,國產“算力黑馬”殺瘋了 ▲英博數科團隊日夜兼程部署智算基地(圖源:英博數科)

到貨只是第一步,英博數科接下來要應對的挑戰,是如何通過集群優化和軟硬協同調優,真正支撐起大模型訓練的高效運轉。

周韡韡記得,從第一個由20臺DGX服務器(160張GPU)組成的100P算力集群開始,客戶與英博數科一手一腳共同搭建并調試出超越原廠標準參數的訓練效率,用高性價比的國產通訊設備跑出了與昂貴進口設備基本持平的效果。

百川智能在4月成立之初就跟英博數科簽署了未來12個月的英偉達GPU算力租賃服務合同,是英博數科智算中心測試期的合作伙伴和顧問,也是其智算中心5月正式運營后的第一個簽約付費客戶,英博數科由此開始產生營收。

在英博數科技術團隊尚處于組建的階段,百川智能的技術骨干為英博數科智算平臺提供了從短期服務定位到長期發展目標、集群優化、極限峰值壓力測試等一系列的溝通建議,以及對智算集群極限壓力測試所使用的大模型。

由此積累的集群優化與模型發展相結合的調優加速能力,也成為了英博數科構建差異化競爭力、加速獲客的優勢所在。

從6月底開始,H800服務器批量到貨并進行了首輪單機對比測試。英博數科團隊公開了大語言模型實際測試數據,希望能夠幫助客戶結合自身發展階段做出更具性價比的參考。

3個月,27億AIGC大單,國產“算力黑馬”殺瘋了
▲英博數科7月公布的大模型單機比對測試數據(圖源:英博數科)

但算力租賃賽道已經相當擁擠,也沒有什么高技術壁壘,美國對華限令不見松動,憑借硬件設備儲備的優勢來營生終歸不是長久之計。

英博數科開始提出新的定位:AGI全棧服務商。

六、跟英偉達學生態,轉型做中國版App Store+Hugging Face

在英博數科第一個算力集群交付的時候,周韡韡曾被問過一個尖銳的問題:“如果有一天,英博數科失去了設備原廠支持,甚至失去了硬件優勢,之后該怎么生存?”

她很清楚,鴻博股份是傳統企業出身,做技術研發拼不過互聯網大廠,所以英博數科要做“窄、小、深、沉”的事:

窄,是大廠不稀罕做的細分領域;小,是一個小團隊能夠把它跑起來;深,是行業隱形護城河要深;沉,是足夠下沉,行業覆蓋的足夠廣,必須是個未來5-10年有發展空間的朝陽產業。

以算力出租服務為例,看似生意邏輯簡單,怎么以便宜的價格拿貨、怎么找到客戶……這些隱形護城河其實很高。

但單一的算力出租業務不是長久的生存法則。周韡韡意識到,大模型、AI應用接入幾乎所有產業的生產加速是必然的,隨著對高端算力需求的規模持續增長,這個賽道需要一個能夠解決從基建到商業化落地問題的一站式服務平臺。

因此,英博數科將自身定位升級為:AGI全棧服務商,要形成中國版的App Store(應用商店)+Hugging Face(開源開發者和模型社區)。

3個月,27億AIGC大單,國產“算力黑馬”殺瘋了

▲英博數科將提供AGI全棧服務平臺

建生態,是周韡韡跟英偉達學到的重要一課。大模型企業基本上都會用Hugging Face、GitHub去研究和發現問題,周韡韡認為,將這些人匯聚到一起,會自然而然形成一個交流社區,這是英博數科向全生態鏈過渡的中間階段。

英博數科研發的GPU云管平臺搏博云(Bob Cloud,Best of the Best Cloud)由此成為核心,旨在實現跨平臺GPU算力管理、統籌、調度及整合,實現GPU算力、數據化產品共享。

在周韡韡看來,有更多人愿意加入你的平臺,通過你的平臺去賺錢,這樣才能良性循環起來,形成生態。

在搏博云中,APP Store提供基于多模態大模型的多款應用體驗版及Pro版;Tools Store提供ETL自助式數據清洗工具以及無問芯穹、潞晨科技等合作伙伴的PaaS訓練加速部署服務。

此外,還有數據商店提供用于垂類場景模型訓練的數據產品;模型商店能方便客戶下載各類合規的基礎與訓練大模型,用于自研、定制化開發。

由于英博數科不提供單純的算力設備貿易銷售,智算中心采用與合作方共建、交付后英博數科代運維管理的模式,所以所有英博數科參與的智算中心均會安裝搏博云云管系統。

除了算力大單收入外,英博數科計劃從搏博云各類商店產生的開發者分成、GPU云服務、梧桐計劃、MM豆計劃、產業聚合、開發者生態大賽、金融服務、AI通識教育推廣、股權投資收益等方面擴張其商業化體系版圖。

“這些就是英博數科的生存之道和應對之策。”周韡韡預估,在完成這些板塊升級后,英博數科有望實現2倍于現有簽約數據的增值收益。

結語:大模型時代的算力淘金者們,誰能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回顧2023年,在“百模大戰”狂潮之中,算力成為躺賺的生意,一批傳統行業龍頭搖身一變成為熱門的“算力概念股”。經過一年的大浪淘沙,誰在盛名之下其實難副?誰是真槍實劍披掛上陣?時間已經給出階段性的答案。

有玩家已經敗下陣來。如恒潤股份,因高喊規劃萬P算力而風光了大半年,然而2023年12月其董事長因涉內幕交易被刑拘,致使股價“一夜回到解放前”,跌回了2023年開年時的水平。

3個月,27億AIGC大單,國產“算力黑馬”殺瘋了

▲恒潤股份近一年來的股價走勢(圖源:騰訊自選股)

也有些玩家還在路上。比如CoreWeave和英博數科,找到了云計算巨頭與芯片巨頭合作的裂縫,成為AI時代向掘金者們賣鏟子的人。

但算力服務會是一條能夠經過時間檢驗的轉型之路嗎?一邊是市場競爭暗潮洶涌,另一邊是進口芯片難以維系,相比位于美國本土、鄰近英偉達貨倉、不受美國出口限令約束的CoreWeave,日趨緊張的算力存貨導致部分供應無法按期,已是困住一眾國內算力供應商們的“緊箍咒”。

2024年1月3日,青云科技宣布原協議約定GPU服務器無法按期交付,其銷售合同從原總價款6.9億元減少為1.4億元;1月9日,錦雞實業發公告稱美國限制令升級對原合同3.12億元AI服務器的交付產生影響,深灣科技退還部分預付款。

轟轟烈烈的算力競賽才剛開始。進入2024年,AI算力短缺的情況預計會進一步加劇,但“算力黑馬”們仍需解決很多不穩定不可控的因素,一旦產業風口變換、算力需求放緩,它們還能否頂住壓力,在算力基建路上繼續堅持?

即便是在大模型算力訂單競爭領先一步的英博數科,前路亦需克服許多變化與挑戰,在公布了AGI全棧服務商的新定位后,其商業版圖的敘事更加宏大,要交出好的答卷也變得更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