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東西(公眾號:zhidxcom)
作者 | 國仁

智東西美國CES 2024現場報道,在今年美國消費電子展(CES)上,AI PC成為最熱門的話題之一,大模型推動的生成式AI(或稱AIGC,AI內容生成)正快速在PC(個人電腦)、手機等終端電子產品落地。

今年是聯想時隔4年再次線下參與CES,聯想集團帶著40多款基于人工智能的全新設備與解決方案亮相,其中就包括10余款AI PC,2024年也被稱為AI?PC元年。

開展首日,智東西等媒體在CES現場,有機會對聯想集團執行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劉軍進行了一次深入采訪對話。劉軍向我們完整闡釋了聯想在推出AI PC產品的背后,一整套全棧智能化戰略布局,還有正在打造的AI生態和個人智能體發展情況。

對話聯想中國區總裁劉軍:全棧智能布局已有7年,聯想不會做通用大模型▲CES現場展示Yoga pro 9i通過聯想Yoga Creator Zone實現AI文生圖

這一戰略最早可追溯至7年前(2017年)劉軍在開始負責中國區業務時的調整和布局。同時,劉軍也談到了很多外界關心的話題,比如回答智東西提問時,分享了AI PC產品的推進節奏,其它提問中還涉及AI PC所帶來的產業變革連鎖反應,以及在這場變革中,聯想所扮演的角色。

一同接受采訪的聯想集團副總裁、中國區戰略和業務拓展副總裁阿木和聯想集團副總裁兼中國區首席市場官王傳東也回答了相關問題,比如AI PC的核心應用場景和接下來的重要節點。

作為大模型引領的AI應用變革接續,AI PC成為最受關注的硬件載體和應用場景探索平臺之一,作為PC產業龍頭的聯想的布局和做法尤為值得行業關注,以下是我們在CES現場對話劉軍、阿木等聯想中國區高層的干貨要點:

一、解構聯想全棧智能布局

劉軍說,全棧智能是聯想集團和聯想中國長期戰略的一個結果,最早可追溯至7年前(2017年),當時提出聯想在中國市場的定位是“賦能中國智能化轉型”。

有別于當時行業提到比較多的“數字化”,其關鍵區別就是看到了人工智能的發展,認為人工智能發展必然需要算力、算法和大數據都成熟,因此開始做全棧智能的布局和努力。這里面就包括劉軍在接受聯想中國區之后的幾個操作,比如將服務部門從智能部門變成一個事業部、把IT團隊整合到服務團隊變成對外提供新IT服務的力量等等。

具體來看,聯想的全棧智能核心分為三塊,現場通過一張信息圖也能看得很清楚,劉軍說可以用三個“S”來概括,分別是:AI內嵌的智能終端、AI導向的基礎設施和AI原生的方案應用,圖中縱軸是聯想新IT的構成。

對話聯想中國區總裁劉軍:全棧智能布局已有7年,聯想不會做通用大模型▲聯想全棧智能布局

展開看的話,第一個S是內嵌AI OS的智能終端,里面就包括PC、平板、手機、 IoT等終端設備,聯想在過去幾年已經成為幾個主要品類的頭部提供商,劉軍提到目前聯想PC是全球和中國第一、平板電腦是全球第三、手機是全球第七,IoT成長也非常快。

在往上第二個S是基礎設施,比較具體地說就是一服務器和存儲為主,這方面,目前聯想服務器是世界第三、存儲也是世界第三、同時高性能計算是世界第一。第三個S則是解決方案和服務,劉軍說,未來智能化時代,客戶是需要一站式的解決方案。

劉軍還著重強調說,這張圖里用五角星標出來的,就是組成這個3S布局的關鍵模塊,或者說重要控制點,也是區別于競爭對手的關鍵。

對應來看,智能終端的關鍵模塊是AI OS、AI PC和AI手機,前者是軟件系統,后兩者是終端設備。基礎設施的關鍵模塊則是異構計算平臺、AI服務器和存儲。解決方案部分的關鍵模塊更多一些,包含了行業大模型、企業Agent、企業大模型以及AI開發平臺等重要控制點。

這樣一看,聯想把AI PC推到前臺的背后戰略是不是很清晰?

二、聯想AI PC產品在國內推進上市的節奏

作為對全棧智能用戶感知最直接的一個觸點,聯想的AI PC到底會按怎樣的節奏推進落地,或者說我們什么時候能買到,能買到怎樣的產品?智東西向劉軍拋出了這個問題。

劉軍首先提到AI PC肯定是聯想中國2024年的重頭戲,內部也非常重視,并投入了非常巨大的研發資源,從開發軟件到建立生態。

“在AI PC上提供給用戶的個人AI助理,我們認為是一個人腦的擴展。”劉軍說,同時他認為,這波AI PC產品革命很像2000年左右發生的互聯網PC革命。24年前的千禧年前后,個人電腦才剛剛開始接入網絡。

也是在1999年底,聯想發布了天禧電腦,聯想稱其為世界第一臺的互聯網PC,并推了一個“一鍵上網”的功能,之后就是接入網絡后個人電腦使用方式的翻天覆地變化,PC產品的銷量也在這之后的幾年一致持續增長。

對話聯想中國區總裁劉軍:全棧智能布局已有7年,聯想不會做通用大模型▲聯想AI PC產品上的“AI Now”一鍵智能助手鍵

具體到產品推進節奏,劉軍說他們的計劃是,4月份會在中國舉辦的聯想創新科技大會(Tech World),并正式宣布AI Agent,目前正在開發中。當前銷售的十幾款AI PC,屬于AI Ready的AI PC,有硬件平臺支持了,等待軟件發布以后給客戶升級,也就是進入AI ON的AI PC的階段。

王傳東也對此作了補充,AI Ready、AI ON是AI PC落地的兩個階段,擁有AI的個人助理功能的PC會放在第二個階段。

我想這應該是當下硬件超前軟件跟進的AI PC階段的方式,也是2024年作為AI PC元年的一個典型特征,一段時間之后可能所有的AI PC產品就是出廠即AI ON了。

也有記者問到幾年AI PC的業務目標。“坦率講還沒有,我剛才遲到也是在跟一些重要的供應商在談,希望推動他們把AI PC盡早變成一個主流的PC價位段,現在還是偏高端。”劉軍說。

但就市場發展前景來說,聯想集團副總裁、中國區戰略和業務拓展副總裁阿木曾在近期發布的AI PC白皮書中做過推演。阿木認為,AI PC是聯想的一體多端的AI終端戰略中的“第一炮”,一體多端,包括AI PC、AI 手機、AI平板,甚至AI大屏和AIoT類設備。

三、機會不僅是PC:AI應用爆發創造的算力革命

在不少人的普遍印象中,聯想可能是以個人電腦為主的廠商,但從上面劉軍提到的一些數據已經看到,聯想在服務器、存儲、超算這些基礎設施方面已經是很重要的玩家,PC之外的產品貢獻了聯想4成左右的營收。

在被問到算力產業的發展時,劉軍稱,聯想的算力需求非常旺盛,尤其是AI訓練(引發的)這波算力需求,以芯片為代表的供應端稍微有些挫折,國內的(算力)產業鏈還在一個成長的過程中。

劉軍認為,在算力方面,聯想最大的優勢是“”,聯想在超算(領域)是多年的世界第一;在通用計算(領域)聯想也是世界的前三的公司;同時在AI方面,會對接國際標準,將國際上最好的性能產品帶給中國客戶。

對話聯想中國區總裁劉軍:全棧智能布局已有7年,聯想不會做通用大模型▲聯想在CES現場展示的AI PC智能助手“AI Now”

算力供應方面,王傳東補充了幾個具體案例,能體現聯想“全棧的算力服務提供商”的角色,包括:

東數西算工程中,甘肅紫金云前兩期項目均由聯想進行建設,一期是通用計算,二期是AI智算。

第二個是構建了全國高校算力最強的超算中心——上海交通大學”思源一號“高新能計算中心,其PUE值達到1.1,據稱性能是目前高校超算中心中最強的,主要應用于科研領域。

第三個是吉利汽車研究院的超算中心,也由聯想打造。

四、不做通用大模型,聯想如何定位?

談到AI PC、大模型,應該很多人會有這樣的疑問,聯想會做自己的大模型嗎,做什么樣的大模型?

對此,劉軍現場給出了明確回答,說:“聯想不會做通用大模型,而是跟產業界的合作伙伴合作,一起抓住AI機會。聯想會基于現有的通用大模型,進行二次深度開發,完成對個人大模型和企業大模型的構建。”

這次CES現場,聯想展示的AI應用AI Now就是基于與業內通用大模型大廠合作推出的應用。

在產業變化中,企業其實是在不斷調整自己的定位,適應行業發展。當下如何描述聯想的定位呢?

劉軍說:“首先聯想今天就不是一個設備公司,因為我們公司成長最快的是方案服務。一定要形容聯想的話,用一句話講,我覺得是提供AI解決方案和服務的公司,這是比較貼切的。”

五、AI PC的三大典型應用場景

針對AI PC的應用場景,阿木對此進行了展開描述,他認為,AI PC的應用場景,總體上分成三類:一個是工作場景;第二個是學習場景,各種未成年人、大學生和成年人的學習;第三個是生活場景,個人、旅行、家庭生活等等。

在針對AI PC的調研中,他們得到的用戶反饋是,前兩者的需求非常高。尤其是對一些創造性的工作,能大大提高效率,降低門檻。

在辦公環境中,一個重點是相互之間的協作辦公,其中會有大量的文檔的生成、文檔內的再生成,然后對它進行總結并進行傳播,相互分享。

學習場景這條線的需求也非常清楚,正在開發中。

結語:AI PC撬動了整個PC產業

通過和聯想集團CEO楊元慶、中國區總裁劉軍等核心負責人的交流采訪,我們發現自2000年前后進入互聯網PC后,雖然PC的形態和功能在過去20幾年發生了很大變化,但內在的變化沒有這次AI PC帶來的改變這么讓人眼前一亮。

AI PC的落地、興起、普及所撬動的,不僅僅是PC產業里像聯想這樣核心玩家的業務,最終影響的是大眾在使用PC作為生產力工具的全新使用體驗和玩法,而這一改變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