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東西(公眾號:zhidxcom)
作者 | 程茜
編輯 | 心緣

智東西3月14日報道,今天,IBM在2024年第一季度媒體及分析師溝通會上,公布了IBM大中華區戰略的三大重點,分別為挖掘重點大客戶、突破新的市場、大力拓展渠道,以及三大深耕行業為互聯網、汽車、跨國公司。

今年是IBM進入中國市場第四十年,IBM大中華區董事長、總經理陳旭東談道,IBM已經從一家硬件主導的科技公司轉型為咨詢、軟件引領的整合運營的AI公司。

IBM進入中國第40年:發布三大戰略重點、三大深耕行業

IBM對于行業趨勢和自身定位更加清晰,基于過去兩年市場政策以及企業客戶需求的變化,IBM在加速自身轉型。

目前,IBM在混合云和企業級AI的戰略之下,已經擁有三大優勢。企業級AI平臺watsonx已經有700家客戶,超過150家企業正在深度使用;同時IBM擁有從頂層設計、數據治理到底層架構的全棧能力,能幫助企業解決從入門、數據治理、整個IT架構搭建以及穩步應用的進階;此外,IBM得到了市場和大量投資者的廣泛認可。

一、企業AI應用勢不可擋,IBM拿出三大優勢

今年是IBM進入中國市場的第四十年,過去20年時間里,IBM逐漸淡出了普通消費者的視線,主要服務于企業級客戶。為了具備服務這些客戶的能力,IBM對于研發創新技術的投入每年都超過了60億美元。

2023年,IBM軟件和咨詢業務在總收入的占比已經超過3/4。IBM將民營企業市場作為其主要增長點,支持這些企業的數字化轉型、企業發展以及海外擴展。

IBM的戰略重點是混合云和AI,過去幾年間,IBM混合云、企業級AI戰略都進入了快車道。

大模型的發展正在迸發出新的潛力,推動個人生產力提升。

陳旭東引用《2023年全球AI采用指數》報告的數據稱,目前2023年全球已經有大約42%的企業在業務中部署AI。其中,中國企業穩居AI采用第一陣營,在國內市場,有一半企業已經在業務中積極部署AI,80%的企業會在未來2-3年加速AI采用,有63%的企業正在積極探索生成式AI。

IBM進入中國第40年:發布三大戰略重點、三大深耕行業

企業級AI不同于消費級AI,需要從頂層設計、數據治理、底層架構來通盤考慮AI的應用。在陳旭東看來,企業級AI采用遇到的兩個突出問題是技能不足和數據治理不到位。

IBM在AI領域的長期積累與探索,結合企業級AI市場的發展,擁有以下幾大優勢:

IBM的產品已經在全球擁有廣泛的應用。Watson已經服務了超過4萬家企業客戶,去年IBM發布的企業級AI平臺watsonx已經有700家客戶,超過150家企業正在深度使用。

這一平臺不僅能幫企業快速應用最新的大模型資源,還能幫助其在應用中實現數據治理、監管的運營。

其次是技術+咨詢。IBM擁有從頂層設計、數據治理到底層架構的全棧能力,能幫助企業解決從入門、數據治理、整個IT架構搭建以及穩步應用的進階。

第三就是IBM得到了市場和投資者的廣泛認可。企業持續采用混合云、AI的解決方案,實現了穩定的業績增長。

IBM進入中國第40年:發布三大戰略重點、三大深耕行業

二、出海需求將多元化且持續,混合云和AI不可逆轉

在AI沒有很火熱的時候,IBM CEO Arvind Krishna 2020年上任時就明確了,IBM是一家混合云和AI公司。

2021年10月,IBM Consulting發布新的品牌,和IBM Technology組成了IBM今天的業務版圖。

IBM咨詢大中華區總裁陳科典透露,IBM Consulting已經連續11個季度實現了全球營收的持續增長,2023年全球營收增長率達到6.1%。

不過他補充說,這并不是因為客戶規模大幅增加,反而IBM Consulting在過去18個月的客戶減少了三分之一,“這背后的核心思想非常簡單,就是要專心深耕客戶,了解客戶的核心需求”。

放到中國市場,陳科典談道,他認為中國企業出海是一大市場需求。此前出海很多情況是財務投資或者是收購之后海外企業仍然獨立運作。過去18個月,IBM收到的需求更多為企業的出海財務需求,讓這些數據更加可視化。

接下來15年是企業應用AI的關鍵時刻,而中國企業出海也會更多考慮到云、多云、混合云的戰略,這也是IBM主力發展混合云的原因之一。

在AI方面,陳科典認為,AI是增能,背后要有企業的基本能力。

目前,AI對企業的增能有三種,嵌入軟件、API調用、企業AI平臺。其中,潛入軟件的應用沒有差異化,API調用長期使用功能也會變得同質,并存在數據治理、不可控等問題。

IBM進入中國第40年:發布三大戰略重點、三大深耕行業

他談道,IBM致力于發展第三種方案,雖然相比于前兩個方案其成本會更高,但長期投資將會獲得巨大的回報。

AI應用場景中,watsonx使得全球食品飲料頭部玩家的人力成本減少了30%,等待時間從6-8小時縮短到1-2分鐘。中國通信運營商應用生成式AI技術,降低了60%的運維人力投入。

他總結說,AI的力量在于人類的智能與創造力,專注于客戶的核心痛點才能更了解客戶的需求,AI技術必須在應用場景里才能發揮力量。

三、提供全生命周期科技能力,確定三大深耕行業

IBM大中華區科技事業部總經理、IBM中國總經理繆可延談道,AI技術的發展讓人們產生焦慮,來自于技術跟不上、不知道怎樣運用AI讓自己占領行業先機,同時害怕AI應用時數據不安全。因此,在技術方面,IBM要做的就是用可信的技術助力大家擁抱開放和創新。

下圖中,橫貫整個圖的紅色和藍色,就代表了IBM在混合云、AI方向的進展。

IBM進入中國第40年:發布三大戰略重點、三大深耕行業

IBM開放的混合云系統,可以幫助企業客戶管理所有的基礎設施,并提供IBM的基礎設施力量、分布式架構以及未來在量子計算方面的技術儲備,同時還能管理企業的公有云、內部私有云系統。

去年,IBM推出了AI平臺watsonx,包含企業級AI與數據平臺watsonx.ai、湖倉一體的數據存儲方案watsonx.data以及AI治理工具包watsonx.governance。

一定程度上,企業有沒有深入應用AI的表現為,是否對數據實現了很好的治理、數據安全性的保障。

IBM的全景圖包含基礎設施、中間層的AI和混合云平臺、上面基于AI的專業性軟件等。繆可延談道,在基礎設施層,IBM的大型主機已經服務了政府、銀行等大型客戶,還有開放式的高性能計算設施。

IBM進入中國第40年:發布三大戰略重點、三大深耕行業

基于此,IBM會為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的科技服務,幫助企業搭建、維護系統。

AI數據平臺之上,IBM會利用軟件平臺提供數字生產力,節能增效,讓企業的數據更加智能化、自動化、安全化。

在技術發展十分迅速的當下,IBM在進入中國40年后的今天,重新確定了發展策略,著重關注互聯網、汽車、跨國公司三大領域。

首先,在中國互聯網行業, IBM在存儲方面有大量技術儲備,并與阿里、百度、快手實現了深度合作。

其次,汽車行業是IBM大中華區最重要的深耕行業。IBM已經服務全球汽車行業多年,因此具有很大的市場潛力。

第三是跨國公司,包括外企入華、中企出海,IBM會打造全球一體的技術基礎架構、服務,助力更多中國企業出海。

這就是IBM在中國未來的三大重點行業。

IBM大中華區首席技術官謝東談道,他觀察到IBM技術研發有兩個較為顯著的變化:首先是更聚焦,現在研發團隊向混合云和AI聚焦,包括對AI本身的模型訓練、部署、優化、數據管理進行研究,以及AI治理研究;第二點是,研發團隊更多直接參與到與客戶的合作中。因為產業的技術發展很快,IBM需要縮短產品研發周期,參與到直接的產品設計、方案設計中。

IBM的技術全棧能力既能幫助企業把想做的事情落下來,同時是開放的,不會讓企業局限于IBM自己的產品中。

結語:混合云+AI戰略,加速企業級AI部署

企業級AI的應用與面向消費者的應用不同,其產品、功能的打造無法一蹴而就,需要從頂層設計、數據治理、底層架構來通盤考慮AI的應用。這背后就需要企業既能挖掘到企業的核心需求與痛點,還需要有一定的技術能力來支撐。

相比于40年前進入中國,IBM積累了大量的客戶,并且擁有大量的咨詢、技術能力支撐,作為快速發展的強勁動力。在AI技術與企業出海加速的大背景下,IBM正在以混合云和AI戰略為基礎,重新定義自己的發展策略,找到更多的市場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