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東西(公眾號:zhidxcom)
作者 | 程茜
編輯 | 心緣

“爸爸我能喝咖啡嗎?小狗能喝咖啡嗎?小豬能喝咖啡嗎?外星人能喝咖啡嗎……”

將高峰從這些無從回答的問題里解救出來的正是BubblePal,一個能讓毛絨玩具復活的AI硬件。BubblePal是基于AIGC技術的交互式對話玩具,可以讓孩子與其進行自由對話,并且對話的角色是孩子耳熟能詳的動畫形象。

天貓精靈合伙人創業,用AI大模型復活毛絨玩具,被“大疆教父”相中了

▲BubblePal

BubblePal背后就是成立于2021年的深圳AI硬件玩家躍然創新,目前已經拿到香港科技大學前工學院院長、半導體領域知名投資人、“大疆教父”高秉強,香港科技大學教授、大疆DJI天使投資人李澤湘旗下資金的投資,同時拿到了全球最大電子教育玩具企業Vtech和國內最大玩具上市企業Alpha Group的注資,這在國內實屬少見。

其創始人高峰和李勇在智能硬件領域已經深耕數年,且名頭不小。

躍然創新CEO李勇曾是天貓精靈合伙人、錘子手機首任營銷總監、愛奇藝智能的CMO,并實現了天貓精靈從0到3000萬臺的銷售突破;躍然創新COO高峰作為一名連續創業者,在電商平臺興起之時,就掙到第一桶金。

天貓精靈合伙人創業,用AI大模型復活毛絨玩具,被“大疆教父”相中了

▲躍然創新CEO李勇(左)、躍然創新COO高峰(右)

高峰認為,大模型在硬件端最先落地的商業化場景將是兒童硬件。這也是他們堅持走這條路的原因。

這一定價449元的AI交互式掛件玩具將如何在AI硬件的藍海中打出一片天地?這兩位智能硬件產業的深度參與者又將如何定義當下的AI兒童硬件市場?在大模型落地風起云涌的當下,智東西與躍然創新聯合創始人COO高峰進行了一場深入的對談。

一、相識于錘子科技,創業火苗被數次“澆滅”

躍然創新的開始,離不開高峰、李勇在智能硬件領域聯手打拼多年的默契。

高峰作為一名連續創業者,2014年他剛大學畢業正值電商平臺崛起,高峰開始在天貓商城賣HiFi耳機,做到了行業垂直類目第二,賺到了創業的第一桶金。

天貓精靈合伙人創業,用AI大模型復活毛絨玩具,被“大疆教父”相中了

▲HiFi耳機(圖源:搜狗百科)

隨后作為“羅粉”,高峰關注到了同年羅永浩為錘子科技發布的一則招聘公告,當時他的面試官就是李勇,這也是這兩位創業者初次見面。

彼時,李勇已經是9年的手機行業研發老將。李勇曾經在德信無線擔任手機軟件開發工程師,這家公司也是當時第一家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國內手機研發廠商。

在錘子科技短暫交集之后,李勇選擇繼續輾轉于互聯網大廠,高峰在2016年創業熱潮涌起的背景下繼續創業。當時,高峰在阿里巴巴負責天貓精靈、李勇創業做電商供應鏈平臺。創業的萌芽出現也是在這段時間出現。

高峰清楚地記得,2017年,李勇特地從杭州趕到北京,在他的辦公室里第一次向高峰透露了自己的創業想法。

李勇將天貓精靈的出貨量做到2000萬臺之時。某日,他在后臺聽到一個難倒天貓精靈的問題:“媽媽愛我嗎?”這讓他看到了一個有潛力的市場——做孩子能用的故事機或者音箱。

有多段創業經歷的高峰,火速帶著李勇去見了投資人,并且已經獲得了投資人認可,但因為阿里內部的工作原因,李勇決定先將天貓精靈的事情做好,創業也就暫時擱置了。

2020年,高峰和李勇再度于愛奇藝智能相遇了,開始做面向兒童的智能玩具,一步步從0-1打造愛奇藝智能旗下的奇布奇布品牌。當時他們團隊打造的智能詞典筆和早教機,單月銷量突破1000萬,一年的GMV達到1億。

天貓精靈合伙人創業,用AI大模型復活毛絨玩具,被“大疆教父”相中了

▲愛奇藝智能奇布奇布詞典筆(圖源:什么值得買)

隨后,藍馳創投的投資人向他們拋出了橄欖枝,李勇內心的創業火苗又被點燃,決定與高峰一起出來單干。

?2021 年 8 月,他們成立的公司叫奇布奇布,后改為躍然創新。當時奇布奇布遭遇疫情變故,線下渠道受挫導致兒童硬件的業務一度停擺。直到2022年底,ChatGPT出現,他們決定重組團隊、真正轉型,專注于大模型與兒童硬件,2023年正式更名為躍然創新。

正如躍然創新這一公司名字一樣,讓玩具“如躍然紙上一樣”,這一巧思也體現在了其品牌的英文名稱Haivivi上,Haivivi拆開就是“嗨”的拼音以及vivid代表生動的世界。他說,人類文明的開始就是始于語言的交流,開始打招呼。

二、堅信AI能成功商業化,先用一個硬件匹配兒童交互需求

高峰談道,躍然創新要做的就是用AI讓玩具活過來。

成立之初,他們就堅定了要做AI+原生硬件,這背后高峰認為很重要的一個問題就是:“你到底相不相信AI會走到商業化那一天?”

躍然創新的答案是相信。得益于在布局天貓精靈產品時的經驗,他們清楚地認識到理解式模型和生成式模型的技術路徑差距,與此同時,在愛奇藝智能做兒童玩具等的經歷也使得他們更清晰看到了孩子的需求,這樣一來產品市場契合點(PMF)確定,他們只需要探索技術的實現路徑。

高峰看到,從工作效率或者情緒價值上而言,大模型的能力都無法完全滿足成人市場需求,當這一套產品邏輯放到孩子身上,就會符合。目前為3-8歲的學齡前兒童提供交互的產品幾乎為0,但孩子的好奇心旺盛需要交互,并且孩子對于產品的包容性很高,因為他們的思維并沒有形成嚴謹的判斷。并且,即便大模型生成的內容有點天馬行空,也不會影響孩子使用。

讓大模型復活每一個毛絨玩具并不現實,據他們調研,國內每年毛絨玩具的市場體量已經達到80億元,相比于讓這些已經存在于孩子床頭的玩具復活,再造一個新的AI兒童硬件會更容易。

因此,躍然創新率先切入的就是復活所有的毛絨玩具——一個交互式AI掛件BubblePal。

BubblePal的外形以及操作方式都非常簡單,其由兩部分組成形似蘑菇,下面的紅色底座有電源鍵、充電口,上面的白色“蘑菇頂”負責和孩子交流。

紅色底座上的綁帶可以調節大小,方便孩子將BubblePal系在自己的手上,并且只需要按壓上方的白色“蘑菇頂”,就可以與之交流。高峰談道,這種按鍵式觸發交互的方式BubblePal,能讓低齡兒童也輕松使用。他還透露,他們未來也會嘗試測試語音喚醒的方式。

天貓精靈合伙人創業,用AI大模型復活毛絨玩具,被“大疆教父”相中了

▲BubblePal底部

在手機端,家長可以通過App進行控制,包括瀏覽孩子與BubblePal的聊天記錄、自定義或者選擇設定的角色。

目前,家長可以直接選擇設定的角色有21個,均為孩子日常生活場景中常見的設定,既有史迪奇、 佩奇、巴斯光年、喜洋洋等耳熟能詳的動畫角色,還有安格斯牛肉漢堡這類食物設定。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興趣點以及知識儲備去選擇不同的角色并定義不同的角色。

除此以外,App端還允許用戶自己設定角色,如超級發明家、擅長邏輯推理、擅長辯論等諸多能力各異的角色,或者在選定的角色中去切換其聲音,或者可以將一些特定的需求融入進他們和孩子的交流中,如家長希望孩子“不要挑食”等。

天貓精靈合伙人創業,用AI大模型復活毛絨玩具,被“大疆教父”相中了

▲直接選定精選角色(左1)、自定義角色設置(右三張)

為了讓BubblePal的輸出形式更符合孩子的說話或者思維方式,針對于孩子有可能詢問的超脫于其年齡或者IP角色的知識范疇,躍然創新專門進行了訓練,其具體的回答邏輯是,先陳述一個淺顯的概念,再將其放到與所選IP相關的具體案例中加以解釋,之后拋出引導性的問題,進一步激發孩子的好奇心與想象力。

高峰解釋道,他們在做的事就是讓大模型成為獲得奧斯卡金像獎的完美演員,用戶給他劇本后,這位“演員”就可以表演出來。不同的提示詞就是他的人設,讓其能根據孩子的特點進行回應,例如佩奇這一角色,用戶可以自定義自己所需的角色特點,以情緒安撫為主。

例如在交流過程中,不同的角色會對問題作出不同的反應,如詢問“什么是量子糾纏”,愛因斯坦版BubblePal就能夠給出更為準確的答案,并引導孩子進一步探索這些問題與生活的關系。

如果是安格斯牛肉漢堡版BubblePal遇到這類問題,也會忠于人設,在簡要回答的基礎上,最終又將話題繞回了自己。

天貓精靈合伙人創業,用AI大模型復活毛絨玩具,被“大疆教父”相中了

▲愛因斯坦(左)、安格斯牛肉漢堡(右)

躍然創新采用的大模型策略是基于開源大模型解決部分問題,同時基于云端大模型應對知識類問題。

談到未來的規劃,高峰透露,他們還會搭建一個平臺,將用戶構建的角色匯集到一起,供所有用戶選擇。

與此同時,面向孩子的產品還有一大關鍵就是安全,為此躍然創新為BubblePal設置了安全圍欄,以保證BubblePal不會傳達錯誤的價值觀、不會提供錯誤的信息,據高峰透露,他們的研發團隊已經進行了大量測試,沒有一次可以攻破安全圍欄。

這背后需要平衡孩子的想象力與安全圍欄防護的關系,他們既需要讓安全圍欄有效,又需要讓其保持恰當分寸不會扼殺孩子的想象力。

三、做AI玩具需全能型人才,未來將開放AI能力

BubblePal是躍然創新首款產品,也意味著其商業化布局的關鍵一步。

事實上,現在市面上做AI毛絨玩具的并不少,但已經量產落地的并不多,大多產品都停留在工程化階段很難商業化。在高峰看來,這一定程度上就是由于其缺少全鏈路的研發人員。

AI相關的企業中,做AI玩具硬件的技術團隊專注方向往往涉及的類型更多,也就是研發人員的鏈條更長,需要研發人員具備嵌入式開發、芯片代碼、網絡傳輸、應用開發、后端開發等諸多能力。由于無需自研大模型,因此這類創企對大模型本身的訓練依賴并不高。

因此,合適的研發團隊組成正是躍然創新能快速將BubblePal商業化的原因。目前,其團隊共有23人,且研發團隊有多個全能人才,具備跨學科交叉能力。

基于此,躍然創新在AI毛絨玩具領域的布局慢慢展開。

躍然創新的第一款產品并沒有局限于某一固定的毛絨玩具形象,高峰解釋道,這是因為首先要讓AI與用戶的生活建立連接,需要能高效觸達用戶的場景。

正如前文所述,80億元市場規模的毛絨玩具中涉及到的形象多元,通過一個可以加持到任一毛絨玩具上的交互硬件,相比于單個毛絨玩具與孩子的連接都更為高效、頻繁。

面向未來,高峰談道,躍然創新的產品主要面向C端,他們將產品迭代分為軟件和硬件兩個部分,軟件迭代以周為單位,在產品上線發布前以天為單位,硬件層面以年為單位,軟件定義硬件就可以讓產品有更大的想象空間,然后在硬件層面會多為更重大的變化,如能力升級、模態變化等。他們之后還會逐步搭建B端開放平臺,將AI能力開放給所有做AI玩具硬件的玩家。

AI毛絨玩具的故事剛剛開始……

結語:4-5年,AI毛絨玩具市場爆發期來臨

隨著Ai Pin、Rabbit R1等AI新硬件產品在國外嶄露頭角,掀起大模型智能終端的新風口,大模型與硬件如何結合成為智能硬件產業關注的一個焦點。

高峰認為,大模型在硬件端最先落地的商業化場景將是兒童硬件。

一方面,大模型能力會存在輸出不準確問題,需要用戶對產品的使用場景包容度極高,因此首先排除了面向B端的商業化場景,其次排除了面向C端的嚴肅學習場景,對于兒童而言更需要情緒價值、陪伴的場景,就是比較好的應用節點。

因此,面向兒童場景,躍然創新的策略就是,先讓孩子適應接觸AI新事物需要,在使用過程中產生興趣,再去做縱向產品系列的研發。

他預計,AI毛絨玩具市場爆發可能在4-5年之后爆發,這是由于他認為多模態大模型的輸入輸出能力成熟大概需要3年,再加上其走向商業化逐漸成熟大概需要1-2年的時間。

當下,大模型加速落地端側,越來越多的AI PC、AI手機、AI智能眼鏡以及各色的AI新硬件如雨后春筍般冒了出來。包容度更高的兒童場景或許成為未來大模型落地的一大最佳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