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東西(公眾號:zhidxcom)
作者 | 李水青
編輯 | 心緣
一場抖(dou)音快手發起的閃電戰,正讓國(guo)產(chan)大模型(xing)圍堵GPT-4的大戰極速升溫(wen)。
智東西7月30日報道,近日,字節大模型應用“豆包”已登頂蘋果App Store榜單第一,憑借日均14萬次下載量國民知名度一路飛升。不少剛開始接觸AI應用的國人只知豆包,不知ChatGPT。
同時,字節旗下短劇產品“紅果短劇”排名榜二,抖音大模型新爆品AI短劇本月亮相,首部力作《三星堆:未來啟示錄》上線,播放量迅速飆升至1.4億次,背后“即夢”視頻(pin)生成工具隨即走紅,被稱為“中國版Sora”。

▲豆包位居(ju)蘋果App Store免費App榜首,統計(ji)時間為(wei)7月(yue)25日

▲抖音自制AI短劇《三(san)星堆:未來啟示錄》片段
與此同時,短視頻巨頭快手也緊鑼密鼓,火速在本月上線首部自制AI短劇《山海奇(qi)鏡之劈波斬浪》,背后視頻生成平臺“可靈”正式開放,緊跟老大哥步伐。該劇導演陳坤向智東西分享,AI使得的制作周期從通常的3-6個月縮短到了2個月,成本達到傳統制作流程的1/4以下。

▲快手自制AI短劇《山(shan)海奇(qi)鏡之劈波斬浪》片段
當(dang)Sora還是個“期貨”,中國短視頻巨(ju)頭已把視頻生成模型玩(wan)出(chu)了大動靜。
一場創作者的AI“造富”速度戰掀起。各路MCN、個人創作者、AI公司紛紛開辟新號,在短視頻平臺上推出自己的AI創作內容,爆款不斷,一夜吸粉數萬。比如名為“悟空AI”的抖音用戶,不到10天憑借兩集AI短劇獲得了數萬粉絲。
▲抖音(yin)用戶發(fa)布兩集AI短劇后吸粉數萬
抖音和快手搶奪的并非僅短劇這一盤口,而是AI視頻產業的“鏈長”權。抖音、快手的內部人士向智東西談道,短劇市場在2027年將達到千億級,但目前內容嚴重供不應求。生成式AI制作短劇已經走過臨界點,內容制作周期和成本數倍降低,整個視頻工業的產業鏈及內容生態都在被重構。
7月(yue)的大模型市場江湖劇變(bian),讓各路玩家始料未及。
大語言模型仍是產業的主線,但一位資深業內人士斷言:“「百模大戰」已開始轉戰AI視頻。”當AI視頻創企還在摸索前行時,多路攪局者已經大肆闖入。除了抖音快手,7月26日,大模型語言起家的國產大模型“創業五虎”之一智譜AI也“掀桌子”,放出免費版的“智譜AI版Sora”——清影…… 新的混戰(zhan)格局已經形成。

▲“智譜AI版Sora”生(sheng)成的視頻片(pian)段
此外,上海電視臺也于7月23日推出《因AI求真》系列AI短劇,百度上個月對AI短劇創企井英科技進行了數百萬美元Pre-A輪融資,騰訊視頻AI輔助創作動(dong)畫片《魔游紀(ji)人工智能篇》已于2023年(nian)8月推(tui)出……越來(lai)越多的頭(tou)部玩(wan)家顯露出在(zai)AI視頻市場分一杯羹的野(ye)心。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視頻消費市場,AI變革視頻行業的聲(sheng)勢與(yu)態勢已到沸點。
大(da)(da)模(mo)型能為坐擁萬(wan)億蛋糕的短視(shi)頻行(xing)(xing)業帶(dai)來什么(me)新故事(shi)?抖音和(he)快手真的能在AI視(shi)頻大(da)(da)戰(zhan)中翻手為云覆手為雨?這(zhe)場(chang)AI大(da)(da)戰(zhan)將殺出什么(me)樣的“戰(zhan)果”?本文對此(ci)進行(xing)(xing)了深(shen)入探討。
一、AI短劇火了,“中國版Sora”角逐
今年7月,是AI短劇的爆發月,更是一場“中國版Sora”商業化的首場熱戰。
馬(ma)斯克2023年曾預測“2024年將有AI電影”,今年2月,央視打造的(de)首部AI動畫《千秋(qiu)詩頌(song)》上映;近日,新上映的(de)電影《傳說》也運用AI呈現了“27歲(sui)的(de)成龍”;而字(zi)節、快手(shou)推出的(de)AI短劇,則(ze)是一個分鐘(zhong)級(ji)時長、小屏傳播形態的(de)AI視頻新物種(zhong)。
抖音和快(kuai)手親自下場做AI視頻,都取(qu)得了火爆效(xiao)果。
由平臺官方數據可知,抖音7月8日聯合影視公司博納推出的《三星堆:未來啟示錄》,13集總計端傳播總量超1.4億次,登抖音AI短劇Top 5榜單;快手7月13日上線的《山海奇鏡之劈波斬浪》,5集總播放量也超5000萬。

“AI能力迅速轉化為了注意力,這在內卷(juan)的短視頻平臺尤其(qi)稀缺。”一位(wei)抖音平臺創(chuang)作者告訴智東(dong)西(xi)。兩部AI短劇一經(jing)發(fa)布令(ling)不少網友大呼震撼,稱“跨時代作品”、“比電影好看”、“逼真得可怕”、“好看,不夠(gou)看”。與此同(tong)時,很多(duo)人的關(guan)注點在于(yu)“這是(shi)AI生成的吧(ba)?”,并感嘆“演員要失業了”。

據智東西統計,AI短劇爆發年初已有苗頭,截至目前至少有8部AI短劇可以成為產業發展的關鍵節點,從中我們可以看到AI短(duan)劇(ju)是如何快速從“平(ping)步青云(yun)”榮升為暑(shu)期檔爆款劇(ju)的。

▲2024年引(yin)起關注的部分AI短劇
最初推動者是大名鼎鼎的“央媽”。央視頻AI頻道于3月22日推出了國內首部“AI全流程微短劇”《中國神話》,彼時OpenAI的視頻生成模型Sora才剛剛發(fa)布了一個月。
這部AI短劇的畫面效果算得上精美,但不得不說,人物表情、動態效果和劇情與最近的作品差距較大,甚至有點像幻燈片播放。

僅僅三個月后,央視功力飛速提升。6月28日,央(yang)視頻一口氣上線了三部自制AI微短(duan)劇:《英雄(xiong)》、《愛永無終止》、《奇幻專賣店》。
以《奇幻專賣店》為例,這部AI短劇在角色表情上已經做到精細逼真,動(dong)態(tai)效果大有改善,題材上取(qu)巧定位(wei)“科(ke)幻+動(dong)漫”也(ye)弱化了動(dong)態(tai)不足(zu)的短板(ban)。

緊接著來到7月,抖音、快手的“炸彈”級入場,也(ye)就是我們開篇提到的局面。
截至當下,主流電視臺、新媒體巨頭和MCN、各路創作者已經(jing)呈現(xian)出(chu)共舞局面(mian)。
上海電視臺于7月23日推出《因AI求真》系列AI短劇,開辟公益新題材;擁有愛奇藝的百度雖未直接發AI短劇,但其上個月對AI短劇創企井英科技進行了數百萬美元Pre-A輪融資,顯露出分一杯羹的野心;騰訊視頻利用AI輔助創作的動畫片《魔游紀人工智能篇》已于2023年8月推出,入(ru)局AI短劇(ju)只是時間問題。
越來越多的UGC用戶聞勢涌入AI短劇,吸粉無數。比如開篇提到,抖音用戶“悟空AI”的科幻AI短劇《覺醒》7月9日上線抖音平臺,第一集點贊超40萬,最新播出的(de)第二集(ji)點贊高達4.9萬。

AI短劇爆發,可以(yi)說是(shi)大模型落地(di)短視頻注意(yi)力經濟的“諾曼底登陸”。
換句話說,短視頻(pin)平臺(tai)巨(ju)頭親自下(xia)場打樣,效率數倍提升的AI視頻(pin)生成工具上(shang)線,廣大平臺(tai)用戶新的造富運動掀(xian)起,大規模的AI視頻(pin)正在人們看(kan)不到的地方被生產(chan)、上(shang)傳(chuan)(chuan)和傳(chuan)(chuan)播,一個AI視頻(pin)新戰(zhan)場已經出現。
“這一波注意力的吸引,抖音快手不為轉化交易,而是一個自家Sora的超級引流計劃。”一位抖音平臺創作者告訴智東西。抖音、快手推出的AI視頻生成工具——即夢和可靈,隨即成(cheng)為(wei)7月這場AI短劇大(da)(da)戰背后(hou)的焦點(dian),被廣大(da)(da)抖音和平臺用戶視為(wei)“中(zhong)國(guo)版Sora”。

▲快手在《山海奇(qi)鏡之劈波斬浪》評論區推廣可靈平(ping)臺
相(xiang)比于國(guo)內其他(ta)同行,即夢(meng)和(he)可靈(ling)屬于后來(lai)者。5月9日,字(zi)節搶(qiang)先上線AI視頻生(sheng)成產(chan)品即夢(meng)(之前稱為Dreamina),將視頻生(sheng)成時(shi)長從常(chang)見(jian)的3-4秒(miao)拉長到12秒(miao);6月6日,快(kuai)手突然發布可靈(ling)大模型,驚(jing)艷(yan)的效果引發全網熱議,排(pai)隊人(ren)數一度接近100萬。
“即夢和可靈一出,留給其他AI視頻創企的時間不多了。”一位抖(dou)音平臺創(chuang)作(zuo)者告訴智東西(xi)。合計月活超15億,制定了大半個中國短(duan)視頻創(chuang)作(zuo)規則,抖(dou)音和快手的入(ru)場立馬改變“中國版Sora”大戰的局勢(shi)。
據(ju)智(zhi)東(dong)西不完(wan)全統計,Sora發布以(yi)(yi)來國內外至少有8家公(gong)司發布新產品或模(mo)型。這些企業(ye)主要以(yi)(yi)AI創(chuang)企和音視頻專業(ye)公(gong)司為主,它們卷技術、卷產品、卷融資,5個(ge)月吸金近(jin)50億(yi)元。()
隨著短視頻巨頭下場攪局,圍繞AI視頻技術、產品、融資的上半場角逐基本結束,圍繞市場、用戶、應用的下半場大戰立馬打響。
二、盯上AI短劇,抖音快手不止為千億市場
AI視頻(pin)場景很多,字節、抖(dou)音為何盯準AI短劇(ju)?
“抖音和快手的作品效果不弱,尤其是快手聯合閑人一坤的作品,但這離可復制的大爆款還有距離。”一位抖音創作者稱。細看字節、快手推出的AI短劇,實際上都還存在不少瑕疵。比如,不少網友還是一眼看出抖音、快手推出的劇集是AI生成的,不少人反映人物動作和表情“僵硬”、“不自然”。
此時盯上AI短劇,筆者認為,抖音和快手至少有以下三大原因:
1、打樣新玩法,讓AI解放創作者生產力,解鎖千億市場新故事
對于抖音和快手來說,短劇市場是爆款制造機,更是一個肉眼可見的千億級市場。
短劇在2022年興起,2023年進入付費元年,《2023—2024年中國微短劇市場研究報告》預測,2024年中國短劇市場規模將超過500億元,2027年將超過1000億元。新榜發布的數據顯示,2024年第一季度,抖音和快手平臺上播放量破億的短劇數量同比增長65%。為了占領這一市場(chang),抖音(yin)已經推出“紅果短劇”App,目前位居蘋果免費(fei)App榜(bang)第(di)二。
但短劇當下出現了嚴重供不應求,AI是(shi)解放短劇生(sheng)產力的一(yi)把(ba)鑰匙。
“在快手上,每日觀看10集以上的重度短劇用戶數達9400萬,短劇(ju)供給嚴重不足(zu)。”快手文娛(yu)業務負責人陳弋(yi)(yi)弋(yi)(yi)在《山(shan)海奇(qi)鏡之劈(pi)波斬浪》看(kan)片會上說。該劇(ju)導演(yan)陳坤向智(zhi)東西(xi)分享,AI使得(de)的制(zhi)(zhi)作(zuo)周期從通常的3-6個月縮短到了2個月,成(cheng)本達到傳統制(zhi)(zhi)作(zuo)流程的1/4以下。
2、拓展新業務,參與云巨頭競賽,通過PaaS訂閱服務增收
生(sheng)成式AI最(zui)先肥了誰?無疑是云(yun)服務(wu)廠商。
在(zai)硅谷,微(wei)軟2024年僅(jin)租給OpenAI提(ti)供的(de)模型推(tui)理(li)和訓練算(suan)力,就價值70億美元;背靠(kao)英偉達(da)的(de)GPU云“黑馬”CoreWeave,也在(zai)今年乘風(feng)生(sheng)成(cheng)式AI“吸金”超600億元。
在國內,通過即夢和可靈,抖音和快手已經在賺取云服務收入。
就在6月28日,字節的剪映推出全新的SVIP會員服務,月費高達79元,年費為599元。除了一些商用(yong)版權(quan)、云空間等(deng)權(quan)益,SVIP升(sheng)級AI創(chuang)作(zuo)服務,包(bao)括AI視(shi)頻(pin)生成、智能(neng)翻譯、智能(neng)劃重點、智能(neng)包(bao)裝、數字人(ren)合成等(deng)功(gong)能(neng)。
快手在7月24日也正式上線可靈付費會員體系:黃金月卡66元,對應660靈感值;鉑金月卡266元,對應3000靈感值;鉆石月卡666元,對應8000靈感值。靈感值可以(yi)兌換視頻生成次數。
在生成式AI時代,GPU云服務是一門好生意。手握大量GPU算力資源,字節跳動旗下的火山引擎正在成為“第四朵云”,快手也有“StreamLake”視頻云(yun)品牌(pai),生(sheng)成式AI有望成為他們發展云(yun)服務的一塊絕佳跳板。
3、布局未來,復制八年前的“AI成功路線”,狙擊最強勁對手
押注生成式AI,是抖音快手對自己先前崛起路徑的“自我模仿和復制”。
過去8年,抖音和快手能在騰訊等視頻巨頭眼皮子底下扶搖而上,AI功不可沒。AI推薦算法對用戶畫像和偏好的精準理解,及對頭部和優質內容的精準匹配和推薦,是抖音在全球超50億下載量的引擎。
但推薦算法作為上一個AI時代的產物,增長魔力已經見頂。
后起之秀微信視頻號近年正在打破“推薦算法為王”規則。雖(sui)然視頻號(hao)(hao)也采取推薦算法,但其更(geng)大的優勢在于社交(jiao)網絡優勢擴(kuo)張,以此對抖(dou)音(yin)、快手(shou)發起(qi)猛攻(gong)。根據QuestMobile等平臺數據,抖(dou)音(yin)和快手(shou)的月(yue)活(huo)同(tong)比增(zeng)長比例已經跌至5%左右(you);作為(wei)后(hou)起(qi)之秀的微信視頻號(hao)(hao),2024年(nian)Q1總用(yong)戶使(shi)用(yong)時(shi)長同(tong)比增(zeng)長超80%,官方(fang)透露2024年(nian)日(ri)活(huo)預計達到5.5億(yi)用(yong)戶數,可以說一路(lu)狂飆。
當短視頻行業進入存量廝殺,與之隨行的廣告、電商等業務增長也面臨瓶頸。過去兩年,抖(dou)音電(dian)商投入了數百億元的人(ren)力物力來維持GMV(商品交易總額)的高增(zeng)速,2023年已逼近3萬億元大(da)關(guan)。結合多(duo)項數據,抖(dou)音預判這個數已經臨近直播電(dian)商的天(tian)花板。
有什(shen)么新故事(shi)?借助生(sheng)成式AI,抖音(yin)、快手試圖進(jin)行第二次飛躍。
在通用大模型領域,字節的豆包與騰訊的混元、阿里的通義千問已經展開了激烈競爭;而在視頻類大模型方面,字節海量的(de)(de)視(shi)頻數據、音(yin)視(shi)頻技術人才(cai),都有望助其打造(zao)更(geng)加強大的(de)(de)視(shi)覺生(sheng)成類大模(mo)型。通(tong)過AI視(shi)頻生(sheng)成工具吸(xi)引更(geng)多的(de)(de)創作者入駐,抖音(yin)無(wu)意能促(cu)進平臺(tai)內(nei)容生(sheng)態的(de)(de)繁榮。
實際上,對抖音和快手來說,最大的價值還是布局未來AGI時代的內容生態。
短視頻業內人士告訴智東西,就像安卓巨頭谷歌每年發硬件主要是為安卓開發者打樣、發展平臺生態一樣;大模型時代,抖快親自下場做AI短劇,則可以帶動影視制作者、MCN、發行商等整條產業鏈投身AI生成視頻賽道。
整體來說,短視頻存量市場已經進入精耕細作階段,傳統用戶增長手段無法滿足巨頭的需求。挖掘細分市場價值,并通過AI杠桿獲取市場增量,成為(wei)短視頻巨頭的競爭焦點。
三、「百模大戰」轉場,短視頻巨頭打入AI創企后院
兩(liang)大(da)短視頻巨頭,抖音和快手的AI大(da)戰(zhan)已經(jing)擺到了明(ming)面上。
大(da)語(yu)言模(mo)(mo)型仍(reng)是(shi)產業的主(zhu)線(xian),但「百(bai)模(mo)(mo)大(da)戰」的階段熱點已轉戰AI視頻。新一輪大(da)戰一觸即發。前有(you)OpenAI的Sora像火藥桶一樣(yang)被(bei)引燃,后有(you)騰(teng)訊、阿里、百(bai)度(du)等巨(ju)頭(tou)虎視眈(dan)眈(dan),各路AI大(da)模(mo)(mo)型創企起早貪(tan)黑拉(la)融資、磨(mo)技術,抖音和快(kuai)手是(shi)如何在這(zhe)種(zhong)局面(mian)下攪局的?
過去一年多里,抖音在生成式AI領域一路狂奔,快手也緊跟其(qi)后。
在大模型方面,抖音短短一年多橫掃一眾對手。從去年3月火速建隊,到6月推出自研大模型產品Grace(豆包前身),用短短三個月改變“百模大戰”格局,向百度文心一(yi)(yi)言(yan)、阿(a)里(li)通(tong)義千(qian)問(wen)等所有一(yi)(yi)梯隊玩家開炮。目前,豆包已(yi)登上蘋(pin)果(guo)App Store排行榜第一(yi)(yi)名(ming),成(cheng)為名(ming)副其實(shi)的GPT-4o“頭號中(zhong)國對手”。
作為短視頻行業斷層式“老二”,快手一路緊跟抖音老大哥,有樣學樣。起初的快手并沒有太把大模型當回事,2023年初推出“快意”大模型,下半年(nian)推(tui)出(chu)AI生(sheng)圖(tu)應用“可(ke)圖(tu)”,2024年(nian)5月才推(tui)出(chu)AI消費娛樂智(zhi)能(neng)助理-AI小(xiao)快,都未掀起太(tai)大波浪。
真正緊張起來是在今年3月Sora發布之際,快手CEO程一笑在業績會議上首次放言:自研大模型有信心在半年內達GPT-4水平;終于在今年7月亮相(xiang)大(da)模(mo)型矩陣,視頻生(sheng)成大(da)模(mo)型“可(ke)靈”正式發布(bu),圖像生(sheng)成大(da)模(mo)型可(ke)圖也再次迭代,也達到(dao)了一鳴驚人的(de)效果(guo)。
在云服務當面,字節更是不手軟。去年6月火山“方舟”大模型服務平臺首次亮相,號稱超七成大模型企業已是其客戶,對云巨頭們貼臉開大。因為從大(da)模型及應用到云(yun)的(de)全(quan)棧布局,一(yi)直是(shi)幾大(da)云(yun)巨頭占山(shan)為王的(de)優勢,字節的(de)“第四朵云(yun)”野心至此藏不住了。
今年5月,火山方舟2.0平臺的亮相,同時憑借API 99%降價幅度打響“價格戰”第一槍,打得阿里、騰訊、百度等同行措手不及。豆包正式開啟對外服(fu)務,通用(yong)模(mo)型(xing)Pro、通用(yong)模(mo)型(xing)Lite、角(jiao)色扮(ban)演模(mo)型(xing)等9款模(mo)型(xing)組成的“全家桶”亮相,對To B市場(chang)發出(chu)猛烈出(chu)擊。
快手這邊,也早在2022年推出“StreamLake”視頻云品牌,不過在本次大模型浪潮(chao)中還未濺起產業多少(shao)水花。
在應用方面,字節的最終落點還是回到了其統治區——短視頻應用。親自下場做生成式AI內容,并向創作者開放背后的即夢視頻生成工具,顯露出遠超Sora的“閉環”野心。中國大模型趕超(chao)GPT-4的契(qi)機在(zai)應用,于是字(zi)節將打這(zhe)一仗的炮口,對準了AI視(shi)頻生成全鏈內(nei)容生態。
快手則把抖音咬得死死的,先后腳發布首部AI短劇、可靈會員訂閱套餐、“星芒短劇×可靈大模型”創作者孵化計劃等舉措,勢(shi)必要(yao)在新的(de)千億市場分一(yi)杯羹。
總的來看,抖音的大模型能力圈已與幾大云巨頭全面對齊。AI全棧布局,應用閉環加碼,字節正乘著類Sora視頻生成模型的東風,成為最具殺傷力的AI頭號玩家。一旦起AI內容生態壯大起來,無論是云巨頭還是大模型獨角獸,都要按照它的規則來行事。快手的(de)能力雖沒有抖音(yin)全面,但打(da)造一個(ge)快手版的(de)AI內容生態,也可(ke)以參(can)與分蛋糕。
筆者認為,百模大戰進展至今,AI技術和應用生態“雙拳出擊”才能贏得大戰。
一方面,AI視(shi)(shi)頻(pin)生成模(mo)型技術水平仍有限,效果不(bu)好用戶不(bu)會(hui)買賬,全都是泡(pao)沫;另一方面,抖音(yin)、快手只(zhi)有真正(zheng)投入給生態(tai)用戶打樣,才能帶(dai)動(dong)生態(tai)玩家(jia)“嘗螃蟹”,AI短劇或許是第(di)一個短視(shi)(shi)頻(pin)著(zhu)陸的(de)第(di)一個落腳(jiao)點(dian)。
結語:落地閃電戰打響,留給AI創企的時間不多了
AI視頻生成領域(yu)迎來(lai)混戰(zhan)階段(duan)。在Sora降世(shi)和AI創企先鋒(feng)登場之后(hou),一(yi)方面(mian)大(da)語言模(mo)型頭部(bu)大(da)廠(chang)及創企相繼進入這(zhe)一(yi)領域(yu),另一(yi)方面(mian)以抖音、快手為代表的短視頻大(da)廠(chang),從模(mo)型、云服(fu)務及應(ying)用方面(mian)發起全面(mian)總(zong)攻。
短視(shi)頻(pin)巨頭(tou)看重的并非只(zhi)有大模型(xing)產業,而是(shi)短視(shi)頻(pin)行(xing)業AGI轉型(xing)的新故(gu)事。AI視(shi)頻(pin)生成(cheng)技(ji)術發(fa)展一日千里(li),各類AI生成(cheng)內容(rong)涌向抖音、快手,這在過去一年里(li)已(yi)經發(fa)生。如何(he)應對(dui)這些(xie)海(hai)量AI生成(cheng)內容(rong),如何(he)從尚(shang)不完美的AI生成(cheng)內容(rong)中挖(wa)掘潛在增(zeng)量市場?發(fa)力AI短劇,只(zhi)是(shi)短視(shi)頻(pin)巨頭(tou)爭奪大模型(xing)時代“船票”的第一步(bu)。
留給AI創企的時(shi)(shi)間(jian)不多(duo)了。雖然AI視(shi)頻創企在(zai)模(mo)型方面可能具有更強的技術實力,但大模(mo)型產(chan)業化需要考(kao)察綜合因素,包(bao)括算力儲備(bei)、應用場景、合作生態等都(dou)會對業務發展造成重大影響(xiang)。如何在(zai)混戰(zhan)中(zhong)爭取更多(duo)時(shi)(shi)間(jian),避開巨頭(tou)的腳印并找到適(shi)合自己的生存方式(shi),回(hui)答這(zhe)些問題對AI創企來(lai)說(shuo)尤其(qi)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