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東西(公眾號:zhidxcom)
文|四月
虛實無界,創新無限。
4月16日,由智能行業第一媒體智東西及全球酷玩試用導購平臺極果共同主辦的2016中國(北京)VR/AR產業峰會在北京新云南皇冠假日酒店揭開大幕。在這場千人行業盛會上,來自政府主管部門、學術界和產業鏈各方超過40余位大佬登臺演講交鋒,直擊VR/AR產業痛點,分享了最前沿的實踐、思考和判斷。
在下午的演講環節中,網龍CEO劉路遠發表了名為“逐鹿VR+,構建生態正當時”的主題演講,作為由政府主導的VR產業基地下的VR開放平臺的運營方,劉路遠詳細解構了網龍VR開放平臺戰略。
以下為劉路遠演講的要點精摘:
1. 中國福建VR產業基地發布會由福建省常務副省長親自揭牌,它延續互聯網硬件發展、通訊發展、內容發展以及移動互聯網部分,產出新的內容,孵化新的公司將涉及到行業研發中心、VR發包中心、定制中心、人才儲備中心。VR的產業更需要的是完整性,而不是其中單一的領域。
2. VR開放平臺涉及VR內容生產、第三方內容制作、行業應用解決方案、產品分發、人才輸出領域,包含硬件、軟件、內容、資訊、分發、體驗、人才培訓、外包等全產業鏈。
3. 網龍在福建VR產業基地計劃進行VR生態布局,具體包括VR開者集結號平臺、3D素材庫、VR編輯器、VR資訊平臺、VR人才培訓以及利用VR技術與游戲領、教育、旅游等傳統領域的融合布局。
4. VR開者集結號平臺將打通硬件與內容的兼容性,擴寬發布渠道;3D素材庫作為素材集合平臺,提供簡單易用的資源制作工具及顆粒化的素材庫,通過傳統素材結合,用戶可以快速制作自己獨有的資源,并可分享到資源庫,如將K12全學科教學資源3D化。
5. VR編輯器可為大量VR從業人員提供了使用便捷、兼容高的VR內容編輯器,包括3D場景模型,3D顆粒素材,個性化編輯等內容。用戶可直接調用組裝資源庫與現有資源素材進行加工修改,可降低VR內容開發門檻,方便VR愛好者制作自己的VR產品,并支持各種VR內容的“一鍵發布”。 未來的VR編輯器將讓每個愛好者像使用“美圖秀秀”一樣輕松制作出自己的VR產品。
6. 中國福建VR產業基地在助推VR與傳統產業的深度融合方面進行努力,近期也將頒布進一步的開放政策。網龍在福建設有 占地兩萬平方的VR體驗館,積結了大量VR設備,方便開發者和用戶體驗。
以下為網龍CEO劉路遠在2016中國(北京)VR/AR產業峰會上的演講全文:
各位領導,各位嘉賓,各位業界的朋友,還有媒體的朋友大家下午好。今天下午大家相聚一堂,討論了非常多的關于VR的想法創意和自己的一些布局,享受了一次智慧的盛宴。我是網龍公司的劉路遠,我們過去一直在做游戲,在2008年的時候開始在做移動互聯網的91手機助手,后面又在做教育部分。其實在做整個過程中發現很多的東西其實是跟現在在討論的VR、AR的技術是密切相關的。所以我想針對這樣的一個過程,跟大家討論一下我們在全產業鏈方面的布局。
首先,我們全產業鏈的布局是一個平臺、一項產業、一個基地、一種生態。實際上在今天上午演講的很多嘉賓在講到的過程中,大家都提到了關于VR的由來,以及VR的情況。這里有一個非常短的短片讓大家可以看到VR的概念生成是在上個世紀就已經有了,這么長一段時間,似乎到了2016年大家才說是VR的元年。原因是什么呢?因為VR看上去是一個單一的技術、單一的產品,但實際上它是有很多的行業,不約而同的他們的技術不斷往前突破,逐步匯聚到現在才產生這樣一個產業。匯聚的過程中,大家提到互聯網將近30年的發展,移動互聯網將近10年的發展,以及VR的發展。其實大家看到很多技術不管是計算芯片、平臺、制作工具、引擎部分,顯示屏技術,甚至連電池的技術都極大的推動了整個VR產業到今天的發展。所以今天大家可以看到,我們講到VR的時候,有很多的顯示形式,實際上是在智能手機上面加了一個手機的眼鏡,讓絕大多數的愛好者,或者是一般普通的老百姓作為用戶來說,也可以很低門檻的接觸VR,所以VR實際上是一個大量技術不斷發展,才匯聚到今天。
在2月27日的時候,我們在福建也召開了中國福建VR產業基地發布會,由福建省常務副省長親自做了一個揭牌,福建省關注到這樣一個產業,實際上它是延續從過去互聯網,在互聯網的硬件發展,互聯網通訊的發展,互聯網的內容發展,到了移動互聯網部分,有大量的內容不斷產生出來,以及孵化出了大量的新公司出來之后,繼續延續下去的。當然再這樣一個產業基地里,可能會涉及到非常多的內容,大家可以看到,可能涉及到行業研發中心、VR發包中心、定制中心、人才儲備中心。實際上就像我們說的,VR走到今天是由很多的行業,很多細分的領域不斷往前突破,最后匯聚到一起以后,產生到新的行業機會。正因為它是由很多行業匯聚過來的所以每個行業其實現在都要往前發展。就像今天上午也有嘉賓提到,光是VR的電影拍攝,需要很多專業的技術、設備,甚至在后期的處理方面還有很多空白的地方,需要大家重新做研究和探索。所以VR的產業更需要的是完整性,而不是其中單一的領域。
我覺得在VR的開放平臺里,希望跟大家一起看到就是說它包括有大量的內容的生產,和內容制作,以及分發還有輸出。其實現在大家看到的大多數的VR的頭盔、眼鏡這些硬件部分,大家真正去體驗的時候就會發現,它現在內部的內容其實還是比較少的,大多數優秀的精品部分更是少,所以我們現在看到就是說內容的制作分發,在整個行業里面大家基本上達成一個共識,內容的制作分發已經成為一個非常重要的門檻,也成為一個后來決定VR整個產業是不是能夠在短期里面爆發出來的一個重要的決定因素。因為硬件技術的門檻突破,其實大家已經基本上跨過了這個門檻。像今天上午說到了大部分的硬件,在不管是國際上面微軟的,他們其實在基礎的硬件方面,不管是刷新率,還是清晰度,還是計算的速度,其實都已經達到了技術的基本門檻。但是現在看到的內容還不夠豐富,我們不可能指望所有的用戶購買了這個設備之后,只能玩一些游戲,或者只能看到幾部影片,因為這樣不可能構成一個極大多數的用戶群。因為我們看到,互聯網的快速的爆炸式增長,都離不開海量的內容。大家回顧一下,其實在2007年的時候,蘋果的第一代出來,并沒有很快速的發展起來,而是經過了多次的迭代,后面形成了一種很好的生態系統,就是說大多數的開發者他更加容易,或者說更加準確開發出能為用戶更好的利用蘋果的內容,而這種內容又可以讓用戶更好的體驗硬件的性能,這時候才能形成一種完整的生態,然后形成爆炸式的產業的增長。所以我們說第一步是內容的生產制作。
這是我們未來打造的分發平臺,能夠讓更多的用戶更容易尋找他需要尋找的內容,關鍵的點是讓更多的開發者更容易的把他的內容發布出來。因為現在我們看到的VR的產業現狀,硬件標準并不統一,雖然大多數產品的體驗都在不斷往前增加,但是由于各家公司關注的點不一樣,所以導致現在開發者并沒有辦法說開發一個產品就可以自適應所有的硬件平臺,所以它需要一個更好的平臺,能夠更好的發布他的產品,更好的讓用戶得到開發者想要他得到的體驗,所以我覺得未來分發部分也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我們現在已經打造一個體系是包括了人才庫、素材庫等等的編輯器、體驗中心等等一個完整的。其中我先介紹一下3D素材庫,我們會做大量的內容,大家知道做內容需要的專業門檻非常高,可能首先面臨的是對硬件足夠熟悉,其次要知道編輯器怎么使用,知道能把做的虛擬空間的東西,每一件東西都要實實在在的去做出來,然后再把這些東西通過他設計的腳本、情節串起來,然后還要在體驗方面,在VA方面再去做很多工作。所以這就導致一個開發者面臨的綜合技術門檻非常高,所以我們提供了一個3D素材庫,目前我們已經建成了全球最大、最完善、品質最高、使用最方便的3D素材庫,并且這個素材庫還在不斷地完善過程當中,我們希望這個3D素材庫可以讓開發者在開發產品的時候,把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到創意設計部分。因為實際上你去做一個素材,做里面要用到的東西是一個苦活,是一個累活,甚至是一個體力活,所以我們希望能夠通過打造一種生態,提供這樣一個平臺,這個苦,讓更多的人把這個苦活累活跳出去。
這是我們已經打造出來的一個東西,不管是人物、物品,然后一些微觀的在現實當中看到的一些東西,這些東西采用的高模、低模都具備的,所以這是一個未來就會比較極大的方便整個行業從業人員。當然我們也希望未來能夠形成一個很好的聯盟方式,更多的人自己做出來的這些東西,把這些基礎的素材庫也能補充到這樣一個庫里面,讓庫形成的越來越完整,越來越豐富,讓大家把注意力集中到創意部分。
這是我們開發的VR編輯器,VR的內容生成有大量的素材,但是這些素材如何能夠更好的轉換出來,在過去的時候我們看到很多的編輯器要么門檻非常高,就是需要具備很專業的知識,非常復雜的編輯器,要么就是編輯過程不是很流暢,不是針對終端產品做的編輯器,這樣造成整個開發周期變得很長,開發難度變得很高。所以我們做了這個VR編輯器,希望通過這個幾個步驟就可以讓開發人員把他的創意想法產生出來,變成一個產品,并且能夠更加輕松的讓開發者知道最終這個產品呈現在用戶面前會是個什么樣的。我們也希望未來這個編輯器能夠使用門檻更加降低,甚至低到什么,作為一個普通愛好者,就像現在手機上面,或者云端有大量的內容,其實是由非常普通的用戶,他們創造和產生出來的。每個人拿起手機都可以拍攝,都可以攝影,然后他可以簡單的做一些美化或者編輯功能,就可以發布出一些他自己的作品。這是未來的一個趨勢,所以我們看一下我們做的編輯器。想象一下,如果未來大家拿著自己的手機,就像現在每個人都會玩美圖秀秀一樣,他都可以做VR生成的時候,每個人都可以大量的商船自己希望跟別人分享的VR的內容。
這就是一個資訊發布平臺,我們希望能夠讓更多的從業人員和用戶打開自己的眼睛和耳朵,我們可以跟全球進行同步,而不是自己閉門造車。同時我們也打造這樣一個軟硬件的開發環境,因為剛才我們已經提到現在有大量的工作需要開展,我們也提供完整的培訓體系,而且這種體系目前面對整個行業和用戶是免費開放的,當然有一部分提高版的東西會不斷地補充進去。因為我們始終認為整個產業發展,不可能是行業里面自己玩的很嗨的東西,必須是把它帶到市場里面來,只有當從業人員足夠多到一定數量的時候,它才會引爆這個產業,可能通過四年五年就可以達到過去需要十年才能引爆的市場,我相信這個是可行的,但是它需要很多的必要條件。
同時為了做得更好的培訓體系,以及能夠孵化出更多的合格的產業人才,我們依托跟全球很多的研發機構,包括一些高校,一起在做前端的設計,類似像編輯器的開發,類似于整個基于更好的教育體系去做產品的內容研究,包括如何能夠讓一個只是有計算機基礎的人員,如何能夠按步就班的具備一個成熟VR產業人員的技能,這就有點像我們在做游戲開發的時候,游戲里面的每一個角色都會有自己的技能數,這里可能有很多的分支,可以做VR的資訊人員、培訓人員、開發人員,可以做很多不同的角色,但是每個角色都有自己需要具備的技能點,這些技能點我們也在打造完整的體系,希望為整個行業提供幫助。
我相信在這么多行業都可以跟VR進行更好的結合。今天上午幾位嘉賓都不約而同提到一句話,就是說VR是讓我們覺得現在是看這個世界的一種新的方法,但是我始終認為VR不只是看世界一個新方法,更重要是為我們打開一個新世界,因為我們過去看這個世界只是一個單向的,被動式的接受,現在變得我們更加全景式的,交互式的接受。從過去我們每個人不具備這樣的技能看的角度,到現在很輕松都可以看。舉個例子,我們在顯微鏡發明之前,每個人看這個世界就是這樣的一個宏觀世界,他看不到微觀世界如何構成,但是當顯微鏡發明之后,少量的專業人員,在他的意識中,他看到很多微觀的世界。但是當VR未來可能應用越來越廣泛,大家使用VR的設備越來越先進,越來越輕便,體驗越來越好的時候,大家可能會很輕松的看到更多的微觀世界和更加宏觀的世界的時候,我們就可以看到可能每個人對整個世界的觀感,對世界的印象會完全不一樣,所以我說VR實際上是委為我們創造了一個新的世界。
下面看一些簡單的比如說在游戲領域,這個可能是應用最快,也是大家最喜聞樂見的,但是這個它可能需要的是更多的合作伙伴一起往前推進的,它的硬件、軟件,體驗的各個方面,包括外設等等,然后還有APP等等,這些方面都需要大量的儲備。這個是我們公司已經在做的一款產品,它在PC上面實現了主機級的體驗,同時它已經開始在做VR的一些體驗。也就是說我們當再過一段時間就可以看到這個產品,你可以在VR的設備和VR的環境下去玩這樣的一個產品。
另外VR+教育,這可能也是一個最快速可以被大家接受的,正如剛才提到的通過VR這樣的一個設備,我們可以看到很多過去很難去教學的東西。舉個例子,如果我們需要學開車,過去它實際上是成本很高,這個成本不只是你要付出金錢的成本,而要要付出時間成本。就像這一段時間網上在流傳的一段視頻段子,好像是哪個駕校的教練,他在帶著學員在路上學習的時候非常野蠻粗暴的打學員。每個人可能都要付出這樣的代價,但是未來這可能就變得更加輕松,你可以在家里很舒適的學這個技能,而且它的安全性可以得到保障。
包括像職業培訓,也許我們可以想像,在我們更多的未來會不會真的做到說像黑客帝國里面,每個人都可以戴上頭盔,很快速的就可以學習開直升機,也許未來我們每個人的技能都可以變得更加豐富,因為職業培訓不再是那種需要你花很多時間、很多金錢、很多精力學的東西。尤其是職業培訓有一個很重要的特點,就是他需要大量的操作來鞏固你的學習,它跟研究型的學習不一樣,研究型的學習是你需要背下很多知識。但是職業訓練不一樣,需要你反復操作,甚至要由你知道這件事變成你的身體知道這件事,這是VR的應用方面是最好的一個優點可以體現的。
另外比如說像網絡在做的布局,實際上是終身化的學習,所以可能看到我們是在做的是網絡化、數字化、個性化、終身化的教育,在整條產業線上,VR都可以發揮它的獨特作用。比如讓小學生更好的看到細胞是什么樣,讓職業培訓人可以更好地不斷去操作,可以讓高等教育可以更好的接觸到最前沿的研討,甚至VR的技術還可以很好的解決教育不夠均衡的問題,這種問題已經成為一個社會化的國家,成為一個國家的問題的時候,用一些技術手段可以做到很多的東西。
最左上角是你可以通過微觀的東西去看,中間一些逃生的訓練,包括線粒體的生理衛生的知識,都可以通過這樣的一些方式。所以VR在教育領域,它的應用其實是非常輕松,非常準確的,而且是馬上可以做的。當然回到之前我們說的,要做大量的內容,因為我們光是看到學生K12,從小學一年級到高三畢業,再看大學教育不同的學科,就可以看到大量的東西需要把很多東西重新制作,甚至重新組合出來。也許我們未來看到教育的方式因為技術的介入就開始變得不一樣,這是我們需要很認真去看的。
VR+旅游呢,今天上午其實有嘉賓聊到這樣的領域。可以看到VR未來也許通過它的更多的方式,可以把旅游變得更加的特別,讓更多的人真的足不出戶就可以親身感受。VR+娛樂更是一個大家喜聞樂見,更快速的進入家庭,進入客廳的一個,可以看演唱會、可以到海底游覽、可以玩游戲,全家的互動娛樂,包括看紀錄片,看星際發展,漫步太空。這是在過去很多我們大多數人無法經歷,沒有條件,沒有能力做的很多事情,現在它突然變得很輕松,只需要眼睛戴上這樣一個東西,捕捉設備就可以做到。
實際上VR有一個很重要的要素,就是它其實是通過戴頭盔的方式,不管是插手機的眼鏡,還是一體機,還是GAPC或者是主機,它有個最重要的東西就是它先剝奪了你的視覺,再剝奪你的聽覺。這里其實人的感官里面,感受外界70%的感官是通過視覺來的,15%的感官是通過聽覺來的,所以你如果把這兩個感官拿到以后,就已經有85%的部分沉浸到這個環境里去了。所以目前大家看到的外設還在不斷地有新的發展,比如說跑步機、體感捕捉設備、HTC VIVE的設備會不斷地發展,但實際上現在VR已經成熟到85%的感官被剝奪,這時候我們過去很多無法做到的東西都已經完全可以做到了。
所以我們在搭建了整個平臺里面,其中會想辦法去把全球各種最先進的,或者說最普及的,最多樣化的硬件設備集中起來,可以讓更多的開發者先行體會到這個社會,能夠知道這個社會的優點在哪里,然后他在做開發內容的時候,可以更好的發揮硬件的優勢。大家知道在過去相當長的時間,包括一直到現在做手機APP的開發人員,他們肯定都擁有大量的終端,原因很簡單,是因為每一個終端,他的硬件標準并不完全一樣,所以他需要做這么大量的試配工作,我們希望搭建的生態環境其實也有這樣的部分,就是可以讓他更輕松的接觸到所有的硬件,更準確的能夠去調試自己的產品,更好的適應硬件的特性。
另外一個是我們在福建自己的園區里,搭建了一個VR的體驗中心,這個體驗中心目前已經是兩萬平方的一個物理面積,里面集中了大量的VR硬件設備,都可以讓開發人員和用戶,可以輕松的去體驗。另外我們在做整個的產業布局的時候,剛才提到了涉及到教育、旅游、醫療等等各行各業的這些方面,我們也希望能夠把這樣的一些產業布局,借助網絡已經過去具備的全球化布局的優勢,一個是跟國內大量的合作伙伴共同去合作,去做整個產業鏈生態系統的打造,同時也希望能夠把大量做出來的優質產品的內容,能夠帶到海外去,做更多的海外發布。所以我想這個部分實際上是網龍公司我們在中國福建VR產業基地里面做的生態圈的搭建。
同時福建在產業基地搭建的時候也下了大決心,目前福建省內已經出臺了相應的一些政策,可能很快就會正式的向全社會去發布政策。我們現在了解到的情況,這些政策的發布,在目前高內應該都是力度非常大的,而且基本上全是干貨,當然我看到今天來了非常多地方的產業園區的領導,我們也希望能夠跟各地的產業園區的領導多做一些這方面的交流。我想中國需要VR的從業人員可能是數以幾十萬甚至百萬計,然后它需要的內容更是非常大量的內容。所以我們希望這樣一個生態平臺,大家一起共同來打造,我們可以共同真正的去打開VR的新世界。今天就跟大家分享這些,謝謝!

